一种电熨斗无水报警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91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熨斗无水报警电路。



背景技术:

熨斗加热丝在输入火线端都会有个温控器保护(安规认证要求),熨斗在工作,如果没有水后,温控器就会断开。在熨斗没有水的时候,使用的过程中就可能把衣服烫坏。为了有提醒信号,让使用者及时给熨斗加水,通常在熨斗里增加一个无水检测传感器,这就造成结构空间变大,对于手握熨斗来说操作不方便,并且带来了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熨斗无水报警电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熨斗无水报警电路,可包括一控制芯片U1、一电熨斗加热电路和一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芯片U1包括至少三个IO口,分别为IO_Ready口、IO_Test口和IO_Alarm口,所述电熨斗加热电路包括加热器H1、温控开关SW1、继电器REL1和继电器REL1的开关控制电路,加热器H1一端接至市电零线ACN,另一端接至温控开关SW1的一个触点,温控开关SW1的另一触点接至继电器REL1的一对开关触点中的一个,继电器REL1的一对开关触点的另一个接至市电火线ACL,IO_Ready口与开关控制电路电连接,IO_Test口通过两个串联的限流电阻R1和R2接至加热器H1与温控开关SW1之间的节点,IO_Alarm口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1、NPN三极管Q1以及电阻R3和R4,二极管D1与继电器REL1的控制触点并联后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IO_Ready口串接电阻R3至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至电阻R3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的节点,NPN三极管Q1的射极接至电阻R4与地之间的节点。

更进一步地,NPN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5551。

进一步地,继电器REL1的型号为899-1A-F-C-24。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为指示灯或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简单,生产成本低,能够适用于结构紧凑的手握式电熨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熨斗无水报警电路可包括一控制芯片U1、一电熨斗加热电路10和一报警装置20。其中,控制芯片U1可包括至少三个IO口,分别为IO_Ready口、IO_Test口和IO_Alarm口。控制芯片U1可以是单片机芯片、小型PLC或小型CPU等。所述电熨斗加热电路10可包括加热器H1、温控开关SW1、继电器REL1和继电器REL1的开关控制电路110等。加热器H1一端接至市电零线ACN,另一端接至温控开关SW1的一个触点,温控开关SW1的另一触点接至继电器REL1的一对开关触点中的一个,继电器REL1的一对开关触点中的另一个接至市电火线ACL,IO_Ready口与开关控制电路110电连接,IO_Test口通过两个串联的限流电阻R1和R2接至加热器H1与温控开关SW1之间的节点,IO_Alarm口与报警装置20电连接。优选地,限流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均为100kΩ。加热器H1可以是单一加热电阻丝或多个加热电阻丝并联形成。

在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电路110可包括二极管D1、NPN三极管Q1以及电阻R3和R4。二极管D1与继电器REL1的控制触点并联后一端接直流电源正极(图1中为+24V,具体地,根据继电器REL1的工作电压选择),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IO_Ready口串接电阻R3至NPN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至电阻R3与NPN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的节点,NPN三极管Q1的射极接至电阻R4与地之间的节点。

优选地,NPN三极管Q1的型号为2N5551。

优选地,继电器REL1的型号为899-1A-F-C-24。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10可以是指示灯、蜂鸣器或其它合适的声光报警装置等。

现简要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电熨斗工作且有水时,继电器REL1闭合,温控开关SW1没有断开,IO_Test口检测到的信号是与交流频率一致的直流脉冲信号,此时IO_Alarm口输出低电平,报警装置10不工作;而当无水时,温控开关SW1因温度高而断开,IO_Test口检测的信号为0,此时IO_Alarm口输出高电平,报警装置20工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发明,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