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7252发布日期:2019-03-02 02:0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牌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车牌作为车辆的唯一标识,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车牌的易识别性是车牌的最重要的特性。随着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在很多居住小区、办公场所等均设有安管保安并安装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出入车辆,但是在环境光线暗淡、天气存在多雾暴雨等时,并不能很容易识别到出入车辆的车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

实用新型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包括车体和监控室终端,车体尾部安装带有车牌号的车牌,车牌上由内至外依次粘接荧光层和透明防水膜,车体顶部外侧设置显示屏模块,车体顶部内侧设置第一处理器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显示屏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相连并受第一处理器的控制,第一处理器与客户端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双向通信,监控室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通信模块、LED显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第二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第一处理器双向通信,第二处理器输出端与LED显示模块相连,第二处理器输入端与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相连,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相连再连接至第二处理器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用于实时显示车体的车牌信息的LED显示屏和语音播报模块,LED显示屏和语音播报模块均与第一处理器输出端相连,第一处理器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集成于同一个接口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质量传感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和数据转换模块,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与数据转换模块相连再连接至第二处理器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尾部设置的车牌上由内至外依次通过F级胶水粘接荧光层和透明防水膜,荧光层的厚度为2-5mm,透明防水膜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层的厚度为5mm,透明防水膜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和通信模块采用WIFI模块、GPRS模块或ZigBee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设置于道路正中央的高清摄像头和对称设置于道路两侧的高清摄像头,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道路上的车体上显示屏模块的LED显示屏显示的车牌信息并传送至图像处理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包括车体和监控室终端,车体尾部安装带有车牌号的车牌,车牌上由内至外依次粘接荧光层和透明防水膜,车体顶部外侧设置显示屏模块,车体顶部内侧设置第一处理器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显示屏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相连并受第一处理器的控制,第一处理器与客户端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模块双向通信,监控室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通信模块、LED显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第二处理器通过通信模块与第一处理器双向通信,第二处理器输出端与LED显示模块相连,第二处理器输入端与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相连,图像采集模块与图像处理模块相连再连接至第二处理器输入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牌识别系统,在车体顶部外侧设置实时显示车牌信息的LED显示屏,可通过车体对应的用户或客户端通过向第一处理器传送播报指令实现语音播报车牌号码等信息,便于直接通过LED显示屏快速识别车牌信息,不受环境影响,识别速度高于现有识别效率,在道路适当位置设置监控室终端,在监控室终端亦能快速捕捉来往车体的车牌信息,车体上的第一处理器与监控室终端的第二处理器通信,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车体的车牌信息并传送至第二处理器,通过LED显示模块实时显示,能够发现不合格车牌并告知客户端,此外,监控室终端的空气质量传感模块亦能分别检测当前环境的温湿度、PM2.5值、噪声大小等并传送至第二处理器,通过LED显示模块实时显示,便于来往车体和监控室人员获悉当前环境质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结构框图;

其中,1、车体;2、LED显示屏;2-1、语音播报模块;3、第一处理器;4、无线数据通讯模块;5、第二处理器;6、通信模块;7、LED显示模块;8、图像采集模块;9、图像处理模块;10、温湿度传感器;11、PM2.5传感器;12、噪声传感器;13、数据转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车牌快速识别系统,包括车体1和监控室终端,于道路的合适位置设置监控室,专门用于监控路过该道路的来往车辆的信息,便于及时发现车牌不合格的车辆并进行整治,监控室的适当位置设置有监控室终端,车体1尾部安装带有车牌号的车牌,在现有车牌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在车牌的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粘接荧光层和透明防水膜,车体1顶部外侧设置显示屏模块,车体1顶部内侧设置集成于同一个接口板上的第一处理器3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4,显示屏模块与第一处理器3相连并受第一处理器3的控制,第一处理器3与客户端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模块4双向通信,显示屏模块、第一处理器3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4与车体1的现有电力系统相连实现供电,监控室终端包括第二处理器5、通信模块6、LED显示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图像处理模块9和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监控室终端的前述各模块分别放置于适当位置,能够实现各自功能即可,各自接入外部供电电源实现供电,如空气质量传感模块暴露于监控室外并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当前环境质量,监控室终端的其他模块设置于监控室内部即可,第二处理器5通过通信模块6与第一处理器3双向通信,用于接收第一处理器1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可向第一处理器1传送信息,第二处理器5输出端与LED显示模块7相连,第二处理器5输入端与空气质量传感模块相连,图像采集模块8与图像处理模块9相连再连接至第二处理器5输入端,图像采集模块8采集车体1的车牌信息再传送至图像处理模块9进行分析处理,获取车体1的车牌并传送至第二处理器5进行处理,均于第二处理器5内保存和备份,若第二处理器2判断出接收的车牌完整,无缺失,则判断为合格,车牌不完整的则判断为不合格,且不合格的将通过第二处理器5发送不合格信息至第一处理器3。

显示屏模块包括用于实时显示车体1的车牌信息的LED显示屏2和语音播报模块2-1,LED显示屏2和语音播报模块2-1均与第一处理器3输出端相连,LED显示屏2的尺寸大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计。

空气质量传感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0、PM2.5传感器11、噪声传感器12和数据转换模块13,温湿度传感器10、PM2.5传感器11和噪声传感器12与数据转换模块13相连再连接至第二处理器5输入端。

车体1尾部设置的车牌上由内至外依次通过F级胶水粘接荧光层和透明防水膜,荧光层的厚度为2-5mm,透明防水膜的厚度为1-3mm,优选的荧光层的厚度为5mm,透明防水膜的厚度为1mm,通过荧光层实现车牌的自发光,暗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光亮度和识别度,在荧光层外侧粘接透明防水膜,不影响荧光层的发光且能够防止水分浸入荧光层引起荧光层出现脱落等。

无线数据通讯模块4和通信模块6采用WIFI模块、GPRS模块、ZigBee模块或以太网模块,图像采集模块8包括设置于道路正中央的高清摄像头和对称设置于道路两侧的高清摄像头,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摄道路上的车体1上显示屏模块的LED显示屏2显示的车牌信息和车体1尾部的车牌上显示的信息并传送至图像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在道路的适当位置设置监控室,监控室内设有监控室终端,监控室终端供电运行,车体1的显示屏模块、第一处理器3和无线数据通讯模块4供电运行,第一处理器3内置的存储器内保存有该车的颜色、尺寸、型号、车牌等基本信息,车体1路过监控室的过程中,车体1顶部显示屏模块的LED显示屏2实时显示该车体1对应的车牌信息,通过大屏幕LED显示屏2实现清楚显示车牌信息的目的,且车体1尾部的车牌自发荧光,进一步提高车体1的车牌识别效率,驾驶车体1的用户若选择通过客户端向第一处理器3发送播报指令时,第一处理器3接收并驱动语音播报模块2-1发声播报车牌信息,实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车牌识别效果,车体1的第一处理器3通过通信模块6连接监控室终端的第二处理器5,将第一处理器3内存储的基本信息等上传至第二处理器5进行备份,图像采集模块8实时采集车体1的LED显示屏2显示的车牌信息和车体1尾部的车牌上显示的信息并上传至图像处理模块9,图像处理模块9接收并进行处理,获得车体1的车牌信息并传送至第二处理器5,通过第二处理器5驱动LED显示模块7实时显示车体1的型号、车牌等信息,同时,监控室终端的温湿度传感器10、PM2.5传感器11和噪声传感器12分别实时监测当前空气环境的温湿度、PM2.5值和噪声信号,再传送至数据转换模块13进行信号转换,生成第二处理器5容易处理的信号,第二处理器5接收当前温湿度、PM2.5值和噪声数据并驱动LED显示模块7实时显示,便于告知来往路人,若第二处理器5不能监测到完整的车牌信息或发现车牌信息缺失的情况,第二处理器5将该不符合的车牌对应的车体1记录并发送不合格信息至车体1的第一处理器3,第一处理器3接收并发送至客户端,告知驾驶该车体1的用户当前存在违规情况,便于用户及时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