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3069发布日期:2022-06-14 23:3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站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


背景技术:

2.智能公交站牌是一种在公交站台对公交车路线点进行查询的支撑设备,在公交站台,人们需要查看站台标识来乘坐公交车,对路线进行规划,公交站牌的使用也越来越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智能公交站牌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3.现有的智能公交站牌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公交站台的使用结构较为单一,不使用时不能很好的进行防护,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公交站台占地面积较大,风吹日晒,容易损坏,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能够方便更好的进行站牌活动,便于对站牌进行防护,减小占地面积,还可以方便更好的进行密封防水操作,密封性能更为优异,结构更为多样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地板、站牌底座、站牌主体与下沉式箱体,所述站牌主体安装在站牌底座的上端,所述下沉式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槽体,所述站牌底座位于槽体的内部,所述槽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站牌主体的上端安装有密封顶板,所述站牌主体的前端开设有防护槽,所述防护槽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屏。
8.优选的,所述槽体的两侧内侧安装有内滑轨,所述站牌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滑轨,所述驱动底座位于下沉式箱体的内部底端,所述驱动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站牌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硅胶,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
9.优选的,所述密封顶板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密封顶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加强层。
10.优选的,所述站牌底座的外侧通过外滑轨、内滑轨与槽体的内壁活动连接,且站牌底座通过驱动底座与升降气缸进行升降驱动,带动站牌底座与站牌主体在下沉式箱体的内部进行活动。
11.优选的,所述站牌主体与密封顶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站牌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密封顶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顶板与密封圈之间设置有防水胶,所述密封顶板的四周外侧通过防水胶与密封圈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槽体与防护垫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所述槽体的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
防护垫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地板连接地面,所述下沉式箱体埋入地底位置。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通过下沉式站牌机构、升降驱动机构与密封顶板机构能够方便更好的进行站牌活动,便于对站牌进行防护,减小占地面积,还可以方便更好的进行密封防水操作,密封性能更为优异,结构更为多样化,将地板与地面进行固定,下沉式箱体预埋在地底的位置,下沉式箱体的底部位置安装有驱动底座,下沉式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槽体,站牌底座通过内滑轨与外滑轨在槽体的内部进行活动,从而带动站牌主体进行升降下沉,防护垫便于进行保护,驱动底座与升降气缸起到升降驱动的作用,显示屏便于人们对站台信息进行查看,在公交车停止运行时,将站牌底座下降至最底部,此时密封顶板与地板接触,通过密封圈、防水层与密封加强层起到很好的密封防水操作,站牌主体完全密封在下沉式箱体的内部,更好的进行保护,不占地,更加实用,整个智能公交站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中下沉式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中站牌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中站牌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中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中密封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地板;2、下沉式箱体;3、驱动底座;4、站牌底座;5、槽体;6、显示屏;7、防护槽;8、站牌主体;9、密封顶板;10、防护垫;11、内滑轨;12、外滑轨;13、升降气缸;14、连接板;15、防护硅胶;16、减震板;17、密封圈;18、防水层;19、密封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5所示,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地板1、站牌底座4、站牌主体8与下沉式箱体2,站牌主体8安装在站牌底座4的上端,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槽体5,站牌底座4位于槽体5的内部,槽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0,站牌主体8的上端安装有密封顶板9,站牌主体8的前端开设有防护槽7,防护槽7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屏6。
27.进一步的,槽体5的两侧内侧安装有内滑轨11,站牌底座4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滑轨12,驱动底座3位于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底端,驱动底座3的上端安装有升降气缸13,升降气缸1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与站牌底座4连接,连接板1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硅胶15,连接板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板16。
28.进一步的,站牌底座4的外侧通过外滑轨12、内滑轨11与槽体5的内壁活动连接,且站牌底座4通过驱动底座3与升降气缸13进行升降驱动,带动站牌底座4与站牌主体8在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进行活动。
29.进一步的,槽体5与防护垫10之间设置有强力胶,槽体5的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防护垫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地板1连接地面,下沉式箱体2埋入地底位置。
30.实施例二:
3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6所示,一种下沉式智能公交站牌,包括地板1、站牌底座4、站牌主体8与下沉式箱体2,站牌主体8安装在站牌底座4的上端,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槽体5,站牌底座4位于槽体5的内部,槽体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10,站牌主体8的上端安装有密封顶板9,站牌主体8的前端开设有防护槽7,防护槽7的内部安装有显示屏6。
32.进一步的,密封顶板9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7,密封圈1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层18,密封顶板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加强层19。
33.进一步的,站牌主体8与密封顶板9之间设置有固定块,站牌主体8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块与密封顶板9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密封顶板9与密封圈17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密封顶板9的四周外侧通过防水胶与密封圈1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包括地板1、下沉式箱体2、驱动底座3、站牌底座4、槽体5、显示屏6、防护槽7、站牌主体8、密封顶板9、防护垫10、内滑轨11、外滑轨12、升降气缸13、连接板14、防护硅胶15、减震板16、密封圈17、防水层18、密封加强层19,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将地板1与地面进行固定,下沉式箱体2预埋在地底的位置,下沉式箱体2的底部位置安装有驱动底座3,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开设有槽体5,站牌底座4通过内滑轨11与外滑轨12在槽体5的内部进行活动,从而带动站牌主体8进行升降下沉,防护垫10便于进行保护,驱动底座3与升降气缸13起到升降驱动的作用,显示屏6便于人们对站台信息进行查看,在公交车停止运行时,将站牌底座4下降至最底部,此时密封顶板9与地板1接触,通过密封圈17、防水层18与密封加强层19起到很好的密封防水操作,站牌主体8完全密封在下沉式箱体2的内部,更好的进行保护,不占地,更加实用。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