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的导航方法及系统、动态监控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454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5]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包括:
[0046]监测设备,固定于车辆的行驶道路上,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的行驶车辆的动态信息,并将所述动态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
[0047]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获取车辆的第一信息,与其他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所述监测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通信;以及
[0048]监控中心,用以接收所述监测设备发送的所述动态信息。
[0049]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行驶车辆的车牌号码。
[0050]优选的,在上述的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中,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的车辆流量、所述行驶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所述第一信息。
[0051]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联网的导航方法及系统、动态监控方法及系统中,监控中心根据监测设备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实现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动态监测。当车辆迷路需要导航时,在所述车辆没有导航或者导航失效的情况下,所述车辆可以向路侧的监测设备或者所述车辆周围的车辆寻求帮助,以获得所述车辆所在位置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及所述车辆需要的导航路线。
【附图说明】
[005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0054]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联网的导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联网的导航方法的流程图;
[0056]图5为图4中步骤S22的流程图;
[0057]图6为图4中步骤S23的流程图;
[005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车联网的导航方法的示意图;
[0059]图中:101-监测设备;102-车载无线通信设备;103-监控中心;
[0060]201-车载无线通信设备;202_监测设备;203_监控中心;204_车载多媒体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监测设备101,固定于车辆的行驶道路上,获取所述监测设备101通信范围内的行驶车辆的动态信息,并将所述动态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103 ;
[0063]车载无线通信设备102,获取车辆的第一信息,与其他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所述监测设备101建立通信连接并通信;以及
[0064]监控中心103,用以接收所述监测设备101发送的所述动态信息。
[0065]具体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行驶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行驶车辆的车牌号码,所述车辆不能以超高速行驶,不可以超过120km/h,也就是说,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等于 120km/h,例如为 5km/h、20km/h、40km/h、60km/h、80km/h 或者 100km/h 等。所述动态信息包括: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的车辆流量、所述行驶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所述第一信息。
[006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S 11:当车辆进入路侧的监测设备的通信范围时,所述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监测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0068]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路侧设置有多个监测设备,多个所述监测设备与一监控中心通信连接,且多个所述监测设备之间同步连接,当所述车辆进入到所述监测设备的通信范围内时,所述车辆上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主动与所述监测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0069]S12:所述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获取所述车辆的第一信息,并将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测设备。
[0070]具体的,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的车牌号码。所述车辆不能以超高速行驶,不可以超过120km/h,也就是说,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小于等于 120km/h,例如为 5km/h、20km/h、40km/h、60km/h、80km/h 或者 100km/h 等。且所述第一信息存储在所述车辆的车身控制单元(BCM)中。
[0071]所述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通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获取所述车辆的所述第一信息。并将所述第一信息通过IEEE802.1lp协议发送给所述监测设备。
[0072]IEEE 802.1lp协议是为满足车际通信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技术,目前,美国、欧洲及日本都在802.1lp协议的研宄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作为最早开展车联网系统研宄的国家,在2010年7月正式颁布了 IEEE802.1lp标准,该标准是从ASTM E2213-03修改而来,但能够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和更大的传输范围。IEEE802.1lp可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下的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工作频段为5.9GHz,采用OFDM机制作为物理层解决方案,可提供6-54Mb/s的传输速率。
[0073]高速移动环境下的信道是动态时变的快衰落信道,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普勒频移以及多径传播都将对信号造成严重的干扰。此外,在高速移动环境下除了要提供传统的数据业务外,还要传送适时的安全与管理消息,以提供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为此,802.1lp标准通过在PHY层上扩大数据帧的保护间隔,使得能容纳的均方根时延更大,这样可以支持更高的移动速度;而在MAC层上可提供两种不同的无线信道,即用于传输高优先级安全信息的控制信道和普通IP数据业务的服务信道,这完全适合于中高速移动环境下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应用。
[0074]S13:所述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所述车辆的动态信息,并将所述动态信息发送给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对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行驶车辆的动态监测。
[0075]所述监测设备接收到所述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一信息后,对所述车辆进行动态实时采集,获取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的车辆流量、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具体的,所述监测设备通过超宽带(UWB)测距技术获取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
[0076]UffB(Ultra Wideband,超宽带)无线通信是一种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小于Ins)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方式。通过在较宽的频谱上传送极低功率的信号,UWB能在几十米左右的范围内实现数百Mbit/s至数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UWB具有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发送功率非常小等优点。UWB系统通信设备可以用小于ImW的发射功率实现通信。低发射功率大大延长系统电源工作时间。而且,发射功率小,其电磁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会很小。
[0077]然后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车辆的动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中心。其中,所述动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的车辆流量、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以及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所述车辆的车牌号码。从而实现对所述监测设备通信范围内行驶车辆的动态监测。上述步骤Sll、S12以及步骤S13均是在后台操作,所述车辆的驾驶人员是感受不到的。
[0078]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导航系统,具体的,包括:监测设备202,固定于车辆的行驶道路上,与所述车辆上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201进行通信;监控中心203,与所述监测设备202通信连接,与所述监测设备202进行信息交互;车载无线通信设备201,与其他车辆的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以及所述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