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vd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

文档序号:673716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dvd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在数字通用光盘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以根据在其光学头上提供致动器倾斜伺服过程的系统内的颤动信息,将在读取数据时由于光盘弯曲引起的信息面与物镜之间的偏差降低到最小从而将数据读取误差降低到最小、在数字通用光盘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
光盘的弯曲是在光盘的制造过程中产生的。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有软件方法和硬件方法,以下将做详细说明。
软件方法是通过计算表示光盘弯曲特性的信号部分来提高读取性能。然而,这种方法不能对光盘弯曲进行直接控制,只能通过利用所研究的寄生信号产生过程,来补偿伺服误差。然而,这种软件方法的缺陷在于,对于弯曲超过特定角度的光盘,不能保证性能良好。
硬件方法是通过在固定光盘时在一个方向用力压光盘实现的。在制造光盘过程中,通常在向上的方向上形成光盘弯曲。根据此实验规律,尝试采用向下压环形光盘的方法。然而,此方法不能对向下弯曲的光盘提供解决方案。
为了克服上述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的缺陷,建议了一种新型硬件方法,该方法对光学头(PUH)本身设置倾斜伺服功能。
通过对采用倾斜伺服功能的PUH进行控制,可以在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上对光盘弯曲进行校正。采用倾斜伺服专用驱动IC作为进行控制的特种技术装置。
在监测通过特定频率的信号时,通过根据表示信号质量的信号(主要是颤动)来驱动倾斜致动器,可以实现第三种方法。
然而,第三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只能应用于颤动信号作为输出的芯片组,因为颤动信号被用作控制参数,颤动不能将光盘上的好原因和坏原因或者是慢速响应区别开,并且使用专用驱动IC增加了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数字通用光盘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是否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并且如果确定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则读取当前位置的第一颤动值“A”;在向上方向(+)上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二颤动值“B”;将第一颤动值“A”与第二颤动值“B”进行比较,并且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二颤动值“B”,则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通过进行倾斜伺服来优化物镜角度;
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二颤动值“B”,则在向下方向(-)上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三颤动值“C”;将第一颤动值“A”与第三颤动值“C”进行互相比较,并且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三颤动值“C”,则通过在向下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来优化物镜角度;以及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三颤动值“C”,则在向下方向(-)上从当前位置将物镜角度移动半个预定步长时,优化物镜角度。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DVD系统配置的原理框图。
参考编号101表示在其上记录信息的光盘,参考编号102表示用于转动在其上放置光盘101的转盘的电机,参考编号103表示用于驱动电机102的第一驱动器,参考编号104表示用于读取记录在光盘101上的信息的光学头,以及参考编号105表示用于输送光学头104的第二驱动器。光学头104引入倾斜伺服功能,利用该倾斜伺服功能来控制物镜角度。
参考编号106表示射频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光学头104输出的射频信号,参考编号109表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器103和第二驱动器105,将射频信号处理器106输出的数据送到设置在下一级内的信号解调器,通过与主控单元108进行通信连接控制数据,以及将产生的数据送到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107,参考编号110表示信号解调器,用于将DSP109传送的数据分离为两个信号,即图像信号和声频信号,对这两个信号进行解调并通过不同通路输出解调信号。
在具有上述构造、应用了本发明的DVD系统中,在将光盘放置到转盘上后,利用第一驱动器103的驱动使电机102运转,因此通过转动转盘可以转动光盘101。
此外,利用第二驱动器105的驱动过程,输送光学头104以读取记录在光盘101信息面上的信息。
将读取信息送到射频信号处理器106,射频信号处理器106对传送的声频信号进行处理、将经处理的声频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并将数字数据传送到DSP109。
DSP109对传送的数字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数字数据送到信号解调器110,信号解调器110将DSP109传送的数据分离为两个信号,即图像信号和声频信号,对这两个信号进行解调并通过单独输出端输出解调信号。经解调的图像信号被显示在监视器上,而通过扬声器将经解调的声频信号输出到外部。
此外,DSP109将诸如在再现过程产生的控制数据的数据存储到DRAM107,并且DSP109还与主控单元108相连用于连接控制数据。
此外,对光学头104装备用于调节物镜角度的倾斜伺服功能。
如上所述,尽管传统上利用进行倾斜伺服的专用驱动IC来实现倾斜伺服功能,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这种方法只能应用于以颤动信号作为输出的芯片组,因为颤动信号用作控制参数,颤动不能将光盘上的好原因和坏原因或者是慢速响应区别开,并且使用专用驱动IC增加了成本。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以致可以快速精确实现倾斜伺服功能,而无需使用进行倾斜伺服的专用驱动IC。
正如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那样,在读取数据时,利用颤动信号可以检测光盘与PUH之间的偏差程度。同样,对于弯曲光盘,通过根据当前颤动信息进行计算可以检测光盘弯曲程度。通过将弯曲程度用作控制信号,将光盘信息面与PUH的物镜控制到互相平行,可以将数据读取误差降低到最小。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代表一种在产生数据读取误差时,通过利用颤动信息调节物镜角度将数据读取误差降低到最小的最佳算法。
图2是说明在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倾斜伺服过程前、后物镜状态的示意图。
在图2中,参考编号101表示光盘,参考编号111a和111b均表示物镜。
在这种情况下,参考编号111a指出在进行计算之前将物镜插入PUH内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光盘101是向上方向(+方向)弯曲的,如图所示,则在读取记录在光盘弯曲部分信息面上信息时,会产生误。
相反,通过利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光盘101的弯曲程度和方向进行倾斜伺服,以致物镜111b变得平行于光盘101弯曲部分信息面。因此,可以正确读取记录在光盘弯曲部分信息面上的信息。
图3是说明在本发明中使物镜保持最佳角度的最佳通路的曲线图。
如图3所示,在产生读取误差时,在当前位置x0(物镜的当前角度)检测到颤动值y0。然后,在向上方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一个步长后,在位置x1检测颤动值y2。
接着,将这两个颤动值进行互相比较。如果增大角度之后的颤动值y2比当前位置的颤动值y0更佳,则在向上方向(+方向)上,再移动物镜角度一个步长,此后,在位置x2检测颤动值y1。
将先前位置x1的颤动值y2与当前位置x2的颤动值y1进行比较。如果先前位置x1的颤动值y2比当前位置x2的颤动值y1更佳,则在反向方向(向下方向-)从当前位置x2移动物镜半个(1/2)步长后,将它固定在位置x3。
这样,通过根据物镜角度的控制过程进行倾斜伺服,即使对于弯曲光盘,也可以将读取误差降低对最少。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DVD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在步骤S101,确定是否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如果确定未产生数据读取误差,则在步骤S102,终止倾斜伺服过程,如果确定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则在步骤S103,读取当前位置的第一颤动值“A”;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以一个步长后,在步骤S104,读取第二颤动值“B”;在步骤S105,将第一颤动值与第二颤动值进行比较,并且如果第一颤动值等于或小于第二颤动值,则在步骤S106,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如果第一颤动值大于第二颤动值,则在步骤S107,在向下方向(-)移动物镜角度以一个步长后,读取第三颤动值“C”;在步骤S108,将第一颤动值与第三颤动值进行互相比较,如果第一颤动值等于或小于第三颤动值,则在步骤S109,在向下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如果第一颤动值大于第三颤动值,则在步骤S110,在向上方向(+)控制物镜角度移动半个步长,以及在步骤S111,确定调节步骤是否达到预定阈值。
以下将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
首先,在步骤S101,确定是否出现数据读取误差。
通过进行确定,如果确定未产生数据读取误差,则在步骤S102,终止倾斜伺服。相反,如果确定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则在步骤S103,读取当前位置的第一颤动值“A”。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倾斜伺服过程的一个特征是,通过监测颤动信号并在特定情况下进行倾斜伺服,即只有在产生数据读取误差时进行倾斜伺服,而无需连续进行倾斜伺服,从而优化物镜角度。
接着,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以一个步长后,在步骤S104,读取第二颤动值“B”。
随后,在步骤S105,将第一颤动值与第二颤动值进行比较。
通过进行比较,如果第一颤动值等于或小于第二颤动值,则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在步骤S106进行倾斜伺服(参考图2)。
在此,向上方向(+)表示,在物镜角度保持平行于转盘状态下,向上移动物镜角度的方向。相反,向下方向(-)表示,在物镜角度保持平行于转盘状态下,向下移动物镜角度的方向。
相反,如果第一颤动值大于第二颤动值,则在向下方向(-)移动物镜角度一个步长后,在步骤S107,读取第三颤动值“C”。然后,在步骤S108,将第一颤动值与第三颤动值进行比较。
通过进行比较,如果第一颤动值等于或小于第三颤动值,则在向下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在步骤109,进行倾斜伺服。
此外,如果第一颤动值大于第三颤动值,则通过在向上方向(+)上移动物镜半个(1/2)步长来控制角度。在步骤S111,确定调节物镜角度的步骤是否达到预定阈值。如果调节步骤未达到预定阈值,则处理过程返回步骤S104。相反,则终止调节物镜角度的倾斜伺服过程。
根据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以明白,只有在产生数据读取误差时才进行调节物镜角度的倾斜伺服过程。在进行倾斜伺服时,检测颤动值,同时在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移动物镜。将调节物镜角度之前检测的颤动值与调节物镜角度之后检测的另一个颤动值进行比较。通过进行比较来对物镜角度进行控制,从而可以很好地完成信息读取过程。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控制DVD系统内的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中,由于只在产生数据读取误差时,进行调节物镜角度的倾斜伺服过程,所以与传统的连续倾斜伺服过程相比,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降低到最低,并且还可以减少倾斜伺服所需的能量。
此外,由于不需要倾斜伺服专用驱动IC,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尽管是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然,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本发明实质范围内,本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数字通用光盘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确定是否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并且如果确定产生了数据读取误差,则读取当前位置的第一颤动值“A”;在向上方向(+)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二颤动值“B”;将第一颤动值“A”与第二颤动值“B”进行比较,并且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二颤动值“B”,则在向上方向(+)移动物镜角度时,通过进行倾斜伺服来优化物镜角度;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二颤动值“B”,则在向下方向(-)上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三颤动值“C”;将第一颤动值“A”与第三颤动值“C”进行互相比较,并且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三颤动值“C”,则通过在向下方向(-)上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来优化物镜角度;以及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三颤动值“C”,则在向下方向(-)从当前位置移动物镜角度以半个预定步长时,优化物镜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在DVD系统内控制倾斜伺服过程的方法。该倾斜伺服控制方法包括读取第一颤动值“A”的步骤。此后,在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二颤动值“B”。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二颤动值“B”,则通过在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优化物镜角度。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二颤动值“B”,则以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后,读取第三颤动值“C”。如果第一颤动值“A”等于或小于第三颤动值“C”,则通过在移动物镜角度时进行倾斜伺服,优化物镜角度。如果第一颤动值“A”大于第三颤动值“C”,则在以半个预定步长移动物镜角度时,优化物镜角度。
文档编号G11B7/095GK1453776SQ02128289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3日
发明者朴德焕, 丁在俊 申请人:Dvs韩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