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5994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盘支架。
背景技术
硬盘支架用于装设硬盘。硬盘支架前端通常装设有一手柄。手柄的一端转动装设 至硬盘支架并设有一卡位体,手柄的另一端设有一卡扣。电脑机箱内通常设有一用于收容 硬盘支架的收容部。收容部的一侧壁上对应于手柄的卡位体开设一卡位槽。将硬盘支架收 容于电脑机箱的收容部后,闭合手柄。位于手柄一端的卡扣会卡扣于硬盘支架前端,同时, 位于手柄另一端的卡位体会伸入收容部侧壁的卡位槽内。于是,硬盘支架被锁固于电脑机 箱的收容部内而不会脱出。但通常由于制造公差及检测时导致的变形,会使收容部的宽度 产生误差,使得手柄的卡位体无法正常卡伸入收容部的卡位槽内。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业内出现了一种硬盘支架的设计。这种设计将卡位体可滑动 地装设至手柄,并在卡位体及手柄之间设一弹簧。于是,卡位体具备了自动伸缩的能力,从 而可弥补收容部的宽度误差。但是,这种设计产生了另一种缺陷,即,当卡位体抵靠于收容 部的侧壁而并未伸入卡位槽时,手柄的卡扣依然可以卡扣于硬盘支架。这会使使用者误以 为硬盘支架已经安装到位,从而在对收容部做翻转等操作时,造成硬盘支架自动脱出收容 部而导致硬盘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弥补收容部的宽度误差,又可在安装硬盘支 架时,能够提示使用者安装动作是否确实完毕的硬盘支架。一种硬盘支架,包括一本体及一可打开或闭合的装设于所述本体的手柄,所述手 柄设有一卡位体,所述硬盘支架还包括一转轴、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锁扣 装置以及一第三弹性元件,所述手柄设有一卡钩,所述锁扣装置设有一挡止片,所述转轴可 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并可由一第一位置滑动至一第二位置,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转 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转轴之间使得所述转轴趋 于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手柄之间使得所述手柄 趋于远离所述本体转动而打开,所述锁扣装置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并可由一第三位置 滑动至一第四位置,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锁扣装置之间使得锁扣装置 趋于向所述第四位置滑动,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带动手柄的卡 位体由所述本体的一侧逐渐伸出;当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若所述手柄朝向所述 本体转动,则在所述锁扣装置向所述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手柄的卡钩可越过所述 锁扣装置的挡止片,则再当所述锁扣装置滑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手柄的卡钩卡于所述 锁扣装置的挡止片而使所述手柄闭合;当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而所述锁扣装置位于 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若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本体转动,则所述 手柄的卡钩被所述锁扣装置的挡止片阻挡而无法越过所述挡止片。
本发明硬盘支架的手柄可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下滑动,从而可弥补安装本 发明硬盘支架的收容部的宽度误差。另外,手柄位于第一位置时,手柄的卡钩无法越过锁扣 装置的挡止片,使得手柄无法闭合,从而能够提示使用者安装动作是否确实完毕。


图1为本发明硬盘支架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于另一角度下的视图。图3为图1的组装图。图4及图5为图3中硬盘支架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硬盘支架8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本体10、一转轴60、 一轴套70、一第一弹性元件80、一第二弹性元件90、一手柄30、一锁扣装置50以及两第三 弹性元件58。本体10包括一横长的面板11、一后盖12、一第一安装臂14以及一第二安装臂15。面板11包括位于其上下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一第一板21和一第二板22、一连接于 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并位于面板11右端处后侧的第一连接部23、一连接于第一板21 与第二板22之间并位于面板11左端的侧壁24以及一连接于第一板21与第二板22之间 并邻近面板11左端处的第二连接部25。第一板21的右端处开设一长形的第一轴孔210。 第一轴孔210的长度方向与面板1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板21于第一轴孔210附近设有 一凸起212。第二板22于第一轴孔210正下方设一凸台221。凸台221开设一贯穿第二板 22的长形的第二轴孔22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孔220均为长圆形。第 一板21及第二板22分别于左端处开设一长形的滑槽214。滑槽214的长度方向与面板11 的长度方向一致。本实施方式中,滑槽214为长方形。第一板21及第二板22分别于左端 靠近后侧缘处开设两卡扣孔215。第一连接部23向面板11内延伸出一凸片231。凸片231 位于凸台221与侧壁24之间。凸片231上开设一圆形导柱孔230。第一连接部23向面板 11后侧凸伸一第一定位柱232。第一连接部23后侧于第一定位柱232附近开设一第一锁 固孔233。第二连接部25的前侧开设一过孔250。后盖12包括一矩形板体121。板体121中部向后凸伸出一第二定位柱122。板体 121中部还设有一第二锁固孔123。板体121的上下两侧分别向前延伸出两卡扣125。第一安装臂14呈“L”形,包括一主体部141以及一由主体部141 一端垂直延伸出 的安装部142。安装部142开设一圆形的第一通孔144以及一圆形的第一定位孔143。第二安装臂15呈“L”形,包括一主体部151以及一由主体部151 —端垂直延伸出 的安装部152。安装部152开设一圆形的第二通孔154以及一横长的第二定位孔153。转轴60的任意一横截面均呈圆形。转轴60由上至下包括直径递减的第一段61、 第二段62及第三段63。其中,第一段61与第一轴孔210相应,第三段63与第二轴孔220 相应。轴套70开设有一圆形轴套卡位槽700。轴套卡位槽700与转轴60的第二段62相 应。轴套70的周侧面沿径向延伸出一导柱71。
第一弹性元件8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弹簧。第二弹性元件9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扭簧,包括两引脚91。手柄30包括一长形的盖板33。盖板33的右端向后延伸出上下间隔的一第一延伸 片31以及一第二延伸片32。位于上方的第一延伸片31开设一圆形的第三轴孔313,第三 轴孔313与转轴60的第一段61相应。位于下方的第二延伸片32开设一圆形的第四轴孔 324,第四轴孔324与转轴60的第三段63相应。第一延伸片31及第二延伸片32分别延伸 出一卡位体34。两卡位体34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盖板33。盖板33的左端延伸出若干卡钩 36。卡钩3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盖板33。每一卡钩36上形成一倾斜的导引面360。锁扣装置50包括一略微横长的主体51。主体51正面延伸出一操作部52。主体 51上下两侧分别延伸出一滑块53。主体51右端凸设一挡止片56。挡止片56包括一倾斜 的导引面560。主体51左端凸设两凸柱57。每一第三弹性元件5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弹簧。组装时,将两第三弹性元件58分别套设于锁扣装置50的凸柱57。将锁扣装置50 装入面板11内,使得锁扣装置50的滑块53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面板11的滑槽214,两第 三弹性元件58的两端分别抵接面板11的侧壁24与锁扣装置50的主体51,锁扣装置50的 操作部52由面板11的第二连接部25的过孔250露出。将后盖12的卡扣125分别卡入面 板11的卡扣孔215中,以固定后盖12至面板11后侧。将面板11的第一定位柱232插入 第一安装臂14的第一定位孔143。利用一固定件100,如螺丝穿过第一安装臂14的第一通 孔144并锁入面板11的第一锁固孔233,从而将第一安装臂14固定于面板11后侧。将后 盖12的第二定位柱122插入第二安装臂15的第二定位孔153。利用一固定件200,如螺丝 穿过第二安装臂15的第二通孔154并锁入后盖12的第二锁固孔123,从而将第二安装臂 15固定于面板11后侧。其中,第二定位孔153设计为横长形是为了弥补后盖12的可能存 在的制造及装配公差,即后盖12的第二定位柱122与第二锁固孔123之间的位置公差。将第二弹性元件90套设于面板11的凸台221。将第一弹性元件80套设于轴套 70的导柱71。将轴套70置于面板11的凸台221与第一板21之间,并使导柱71的自由端 穿过面板11的导柱孔230。将手柄30的第一延伸片31置于面板11的第一板21的第一轴 孔210上方,同时将手柄30的第二延伸片32置于面板11的第二板22的第二轴孔220下 方。调整手柄30及轴套70,使得手柄30的第三轴孔313和第四轴孔324、面板11的第一 轴孔210和第二轴孔220以及轴套70的轴套卡位槽700相对准。将转轴60依次穿入第三 轴孔313、第一轴孔210、轴套卡位槽700、第二轴孔220及第四轴孔324,以将手柄30装设 于面板11。其中,转轴60的第一段61位于手柄30的第三轴孔313及本体的第一轴孔210 中,且转轴60与第三轴孔313及第一轴孔210均是间隙配合;转轴60的第二段62穿设于 轴套70的轴套卡位槽700,且转轴60与轴套卡位槽700是过盈配合;转轴60的第三段63 位于本体的第二轴孔220及手柄30的第四轴孔324中,且转轴60与第二轴孔220及第四 轴孔324均是间隙配合。其中,第一弹性元件80两端分别抵靠轴套70及面板11的凸片231,使得轴套70 趋于带动转轴60沿面板11的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孔220滑动至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 孔220的右端;第二弹性元件90的两引脚91分别抵靠面板11及手柄30,使得手柄30趋 于远离面板30转动;每一第三弹性元件58的两端分别抵靠锁扣装置50的主体51及面板11的侧壁24,使得锁扣装置50的滑块53趋于沿面板11的相应滑槽214滑动至滑槽214 的右端。请结合图4,将一硬盘(图未示)装设于硬盘支架8的第一安装臂14以及第二安 装臂15之间。硬盘支架8连同硬盘可装入一电脑机箱的收容部4。收容部4包括两侧壁 5、6,其中侧壁5设有一卡位槽7。将8装入4前,首先将硬盘支架8的手柄30设置成相对 于硬盘支架8的面板11为打开状态(图4显示手柄30处于闭合状态)。将硬盘支架8推 入电脑机箱的收容部4,使硬盘支架8完全滑入收容部4。将手柄30朝向面板11转动。手 柄30的卡钩36的导引面360与锁扣装置50的挡止片56的导引面560相接触并配合,使 得锁扣装置50被手柄30推动而向左侧(S卩,面板11的侧壁24的一侧)滑动并使第三弹 性元件58压缩,直至手柄30的卡钩36越过锁扣装置50的挡止片56,第三弹性元件58弹 性回复而推动锁扣装置50滑至原位置,手柄30的卡钩36卡于锁扣装置50的挡止片56后 侧。于是,手柄30闭合于面板11。与此同时,手柄30的卡位体34伸入收容部4的侧壁5 的卡位槽7中,且手柄30的第一延伸片31及第二延伸片32抵接侧壁5的内侧。于是,硬 盘支架8被夹在收容部4的两侧壁5、6之间,且藉由卡位体34与卡位槽7的配合将硬盘支 架8锁在收容部4中而不会滑出。其中,第一弹性元件80的弹性力将转轴60顶至面板11 的长形的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孔220的最右端,手柄30也随着转轴60达到其滑动范围 的最右端;第二弹性元件90被压缩。将硬盘支架8由收容部4中取出时,操作锁扣装置50的操作部52以将锁扣装置 50向左滑动并使第三弹性元件58变形,使锁扣装置50的挡止片56脱离手柄30的卡钩36。 于是,第二弹性元件90可将手柄30弹开,使手柄30向远离面板11的方向转动而由面板11 上打开。手柄30在打开同时使得其卡位体34由收容部4的卡位槽7中脱出。从而可将硬 盘支架8由收容部4中拉出。当手柄30打开时,手柄30的第一延伸片31抵靠于凸起212, 使得手柄30的打开角度约为30度。另外,实际生产中,收容部4的两侧壁5、6的间距会有正负1毫米(远小于第一轴 孔210及第二轴孔220的长度)以内的误差。本发明硬盘支架8的手柄30可在第一弹性 元件80的作用下滑动,于是具有弥补所述误差的能力,从而确保手柄30的卡位体34可伸 入收容部4的卡位槽7。请结合图5,若硬盘支架8尚没有完全滑入收容部4时,使用者就用手将手柄30朝 向面板11转动而进行闭合手柄30的动作,则手柄30的卡位体34将抵接收容部4的侧壁 5,使得手柄30藉由转轴60沿着面板11的长形的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孔220向左滑动, 使转轴60滑动至第一轴孔210及第二轴孔220的最左端。这导致手柄30的卡钩36无法 越过锁扣装置50的挡止片56。其中,面板11的长形滑槽214的设计长度,使得即使手动操 作锁扣装置50使其延滑槽214滑至最左端,手柄30的卡钩36也无法越过锁扣装置50的 挡止片56。于是,手柄30无法闭合至面板11,这样就可以提示使用者硬盘支架8尚没有安 装到位,使使用者警觉,从而避免硬盘支架8意外脱出收容部4的情况发生。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轴60与轴套70之间为间隙配合,转轴60与手柄30的第三 轴孔313和/或第四轴孔324之间为过盈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元件80可以是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两引出脚分别作 用于轴套70及面板11。同时,面板11上凸设一如同凸台221的突起,以定位所述扭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省去轴套70,而使导柱71由转轴60直接延伸出。另外,可 进一步省去导柱71,同时将转轴60的位于长形的第一轴孔210和/或第二轴孔220中的部 分的横截面设计为矩形,使得转轴60本身只能滑动而不能转动。省去导柱71后,可由其他 方式定位第一弹性元件80,例如,可在原导柱71处设一与面板11固连的设有通孔的套筒, 然后将第一弹性元件80收容于所述套筒的通孔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90可以是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用 于抵靠面板11及手柄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8可以仅有一个。所述第三弹性元件58还 可以是一拉簧。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连接于锁扣装置50以及面板11的位于锁扣装置50右 侧的部分,同时可省去锁扣装置50的凸柱5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省去手柄30上的一个卡位体34。手柄30的卡钩36可仅为一个。
权利要求
一种硬盘支架,包括一本体及一可打开或闭合的装设于所述本体的手柄,所述手柄设有一卡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支架还包括一转轴、一第一弹性元件、一第二弹性元件、一锁扣装置以及一第三弹性元件,所述手柄设有一卡钩,所述锁扣装置设有一挡止片,所述转轴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并可由一第一位置滑动至一第二位置,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转轴之间使得所述转轴趋于向所述第二位置滑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手柄之间使得所述手柄趋于远离所述本体转动而打开,所述锁扣装置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本体并可由一第三位置滑动至一第四位置,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作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锁扣装置之间使得锁扣装置趋于向所述第四位置滑动,所述转轴由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带动手柄的卡位体由所述本体的一侧逐渐伸出;当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若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本体转动,则在所述锁扣装置向所述第三位置滑动的过程中,所述手柄的卡钩可越过所述锁扣装置的挡止片,则再当所述锁扣装置滑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手柄的卡钩卡于所述锁扣装置的挡止片而使所述手柄闭合;当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而所述锁扣装置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时,若所述手柄朝向所述本体转动,则所述手柄的卡钩被所述锁扣装置的挡止片阻挡而无法越过所述挡止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一面板,所述面板包括相 对设置的一第一板及一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上开设一长形的第一轴孔,所述第二板上开设 一长形的第二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及所述第二轴孔中并可沿所述第一轴孔 及所述第二轴孔的长度方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第一延伸 片及一第二延伸片,所述第一延伸片开设一圆形的第三轴孔,所述第二延伸片开设一圆形 的第四轴孔,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三轴孔及所述第四轴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分别开设一 滑槽,所述锁扣装置对应每一滑槽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收容于相应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性元件为一第一弹簧,所述 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本体及所述锁扣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装置设有一操作部,操作所述 操作部可使所述锁扣装置滑动。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 一第二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支架还包括一轴套,所述轴套 套设于所述转轴,所述轴套侧面延伸出一导柱,所述本体开设一导柱孔,所述导柱伸入所述 导柱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本体及所述轴套。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为 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两引脚分别抵靠所述本体及所述手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硬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一凸台,所述扭簧套设 于所述凸台。
全文摘要
一种硬盘支架,包括本体以及装设于本体的设有卡位体与卡钩的手柄、转轴、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设有挡止片的锁扣装置和第三弹性元件。转轴可由一第一位置滑动至一第二位置。手柄通过转轴转动装设于本体。第一弹性元件使转轴趋于向第二位置滑动。第二弹性元件使手柄趋于打开。锁扣装置可由一第三位置滑动至一第四位置。第三弹性元件使锁扣装置趋于向第四位置滑动。转轴向第二位置滑动可带动卡位体由本体逐渐伸出。当转轴位于第二位置时,卡钩可越过并卡于挡止片,则手柄可闭合。当转轴位于第一位置时,卡钩无法越过挡止片。本发明既可弥补用于安装硬盘支架的收容部的宽度误差且可提示使用者安装动作是否确实完毕。
文档编号G11B33/02GK101950581SQ2009103042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喆, 张广艺, 樊义威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