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高频叠加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3932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高频叠加方法以及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如配置成至少从光记录媒体中进行再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具有对激光器驱动电流进行闻频置加的能力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及其闻频置加方法。本技术还涉及要由上述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执行的程序。
背景技术
包括,例如,紧致盘(⑶)、数字多功能盘(DVD)、和蓝光(BD,注册商标)盘的光盘记录媒体(下文也称为“光盘”)得到广泛使用。当以与读取功率电平一样低的功率电平驱动激光器发光时,配置成对如上面所列的光盘进行记录和再现的一些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对激光器驱动电流进行高频叠加,使得降低光反馈噪声,以及可以实现稳定发射操作(参见,例如,下面列出专利文献I)。 但是,在这样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中,如果高频叠加的量(下文也称为“高频叠加量”)太低,就会引起以下问题数据可再现性恶化,以及勺形比(scoop ratio) (B卩,记录标记和空白部分(space portion)引起的激光束发射量相对于激光束反射量的变化率)增大,使得难以精确测量与记录信号的质量等相关联的β值、调制因子和其它评价指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似乎较大高频叠加量是期望的。但是,增加高频叠加的量会引起不必要辐射噪声增大的另一个问题。由于这个原因,鉴于权衡不必要辐射噪声通常设置高频叠加量。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0-149302号。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可能为了遵守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在允许相对较大噪声容限的同时选择相当小高频叠加量。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不能充分降低勺形比,使得不能精确测量像如上所述的β值和调制因子那样的评价指数。鉴于上述问题,使本技术朝着在遵守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的同时,实现其测量精确度随勺形比增大而恶化的像β值和调制因子那样的评价指数的更精确测量的方向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按如下配置按照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按照本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信号生成单元,配置成生成驱动激光束源发射的驱动信号。该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闻频置加单兀,配置成对驱动彳目号进行闻频置加。该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光接收单元,配置成接收激光束源发射的激光束从光记录媒体的光反馈。该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评价信号生成单元,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信号生成评价信号,其中将该评价信号用作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信号的数值的测量精确度有可能随着勺形比增大而变差。该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与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以及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高频置加量大的闻频置加量相对应的第~■闻频置加量 目息,作为指不所述闻频置加单兀要实现的闻频置加量的闻频置加量彳目息。该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括叠加量控制单元,配置成进行控制,以便当根据上述评价信号测量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将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相对应的高频叠加量设置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当测量其测量精度有可能随勺形比增大而变差的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对高频叠加单元设置比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叠加量大的叠加量。允许像β值和调制因子那样的信号质量评价指数得到更精确测量。
由于不必要辐射噪声的调节值是时间平均值,所以即使只在如上所述测量评价指数的暂时周期期间增加叠加量,遵守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是可能的。因此,本技术在遵守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的同时,允许其测量精度随勺形比增大而恶化的像β值和调制因子那样的评价指数得到更精确测量。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可以从如附图所例示的最佳方式实施例的如下详细描述中更明显看出。


图I例示了按照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图2例示了与激光器发射相关联的部分的结构;图3Α-图3Β是例示为实现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当测量评价指数时,增加高频叠加量)执行的特定处理序列(sequence)的流程图;图4是例示为实现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当重试数据读取时,增加高频叠加量)执行的特定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5例示了按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图6例示了叠加量指示值与激光器驱动电压之间的关系;图7A-图7C是例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的图;图8是例示为实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执行的特定处理序列的流程图;以及图9A-图9B是例示用于实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的另一个范例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按如下次序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I.第一实施例1-1.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示范性结构1-2.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
1-3.处理序列2.第二实施例3.修改范例I.第一实施例1-1.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示范性结构图I例示了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下文称为“光盘装置I”)的内部结构。 首先,图中的光盘D是盘状光记录媒体(光盘记录媒体)。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光记录媒体”指的是在其上通过光照射(light irradiation)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现的至少 一种的记录媒体。当装载到光盘装置I中时,光盘D中心孔被钳住地通过例示在图中的主轴电机(SPM) 2按照像恒定线速度(CLV)模式那样的预定旋转控制模式可旋转驱动。光盘装置I配有光学拾取器0P,光学拾取器OP将激光束照射在记录和再现信息的旋转光盘D上,并接收照射在光盘D上的激光束的反射光(光反馈)。将作为上述激光束的束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后面所述的激光二极管20)布置在光学拾取器OP内。而且,将把上述激光束会聚在光盘D上的物镜3和三轴致动器4布置在光学拾取器OP内。三轴致动器4是为了在以可朝着和背离光盘D (即,沿着聚焦方向)运动和可沿着径向(即,沿着跟踪方向)运动的方式保持物镜3的同时,使物镜3相对于其光轴倾斜而配备的。另外,将含有接收经由物镜3从光盘D反射的光线的光检测器的光接收单元布置在光学拾取器OP中。在光学拾取器OP内,还布置了驱动激光二极管20发射的驱动电路(后面所述的激光器驱动电路21)、和获取用于通过例示在图中的自动功率控制(APC)电路10进行APC处理的光接收信号DT-Fr的前监视器(后面所述的前监视器22)。这些部件将在后面结合图2加以描述。使来自光学拾取器OP中的上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信号(下文称为“光接收信号DT”)馈入信号生成电路5中。信号生成电路5使用预定算术处理以根据光接收信号DT生成必要信号。信号生成电路5生成,例如,用于获取再现数据的高频信号(B卩,再现数据信号,下文称为“RF信号”)、用于伺服控制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如本文所使用,聚焦误差信号FE是代表激光束相对于在光盘D上形成的记录表面(反射表面)的聚焦位置误差的信号。跟踪误差信号TE是代表上述激光束的照射光斑相对于在上述记录表面上形成的轨道在沿轨道方向的位置误差的信号。信号生成电路5还生成像通过下式给出的β值和调制因子mod那样的评价指数(评价信号)β=(Α+Β)/(A-B),以及mod= (A' -B' )/k',其中,A和B分别是AC耦合之后(DC切断之后)RF信号的顶峰值和底峰值,以及A'和B'分别是AC耦合之前RF信号的顶峰值和底峰值。将信号生成电路5生成的RF信号供应给再现处理単元6。再现处理単元6对RF信号进行像ニ进制化处理和纠错处理那样的再现处理(数据读取处理)。还将RF信号供应给控制器11,在控制器11中,例如,当进行聚焦偏置(FB)调整吋,将RF信号的振幅值用作评价指数。将两者都由信号生成电路5生成的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供应给伺服电路7。伺服电路7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分别实现聚焦伺服控制和跟踪伺服控制。具体地说,伺服电路7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和跟踪误差信号TE分别生成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并将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提供给致动器驱动器8。 致动器驱动器8根据聚焦伺服信号和跟踪伺服信号分别生成聚焦驱动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并通过聚焦驱动信号和跟踪驱动信号分别驱动三轴致动器4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这样,形成聚焦伺服环和跟踪伺服环,其中每ー个由连接在闭环中的三轴致动器4、信号生成电路5、伺服电路7、和致动器驱动器8组成。致动器驱动器8按照来自控制器11的指令,调整三轴致动器4形成的物镜3的倾斜度。光盘装置I进ー步包括记录波形生成单元9和APC电路10。将要记录在光盘D上的记录数据输入到记录波形生成单元9中。记录波形生成单元9根据与通过写入策略调整处理、最佳功率控制(OPC)处理等确定的脉冲宽度、脉冲高度等有关的參数,生成与上述记录数据相对应的记录波形信号RCP,并且将记录波形信号RCP提供给光学拾取器OP内的激光器驱动电路21(后面所述的驱动电流控制电路)。其结果是,在光盘D上进行与上面的记录数据相对应的信号记录。APC电路10进行APC处理,以便根据来自上述前监视器22的光接收信号DT-Fr使激光~■极管20发射的功率恒定地保持在控制器11指定的目标功率上。图2例示了光盘装置I与激光器发射相关联的部分的结构(主要是光学拾取器OP内与激光器发射相关联的部分的结构)。如图所示,将激光二极管20、激光器驱动电路21、和前监视器22配备在光学拾取器OP中作为与激光器发射相关联的部件。图2还例示了例示在图I中的APC电路10、控制器11、和叠加控制单元13。激光器驱动电路21包括驱动电流控制电路23和高频叠加电路24。根据记录期间来自APC电路10的驱动信号DP(驱动电压)以及记录波形信号RCP,驱动电流控制电路23生成驱动激光二极管20发射的激光器驱动电流。经由高频叠加电路24将激光器驱动电流供应给激光二极管20。闻频置加电路24将闻频电流置加在上述驱动电流上。进行置加闻频电流用于降低光反馈噪声。这种情况下的高频叠加电路24被配置使得可以按照来自叠加控制单元13的指令改变要叠加在上述激光器驱动电流上的高频电流的量。叠加控制单元13将在与来自控制器11的指示值相对应的电平上的叠加量指示信号供应给高频叠加电路24,从而控制要叠加的高频电流的量。返回到图1,控制器11由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的微型计算机组成,并且通过按照,例如,存储在上述ROM等中的程序进行处理,控制光盘装置I的总体操作。举例来说,控制器11通过根据像β值和调制因子mod那样的评价指数进行OPC处理确定最佳记录功率。将有关通过OPC处理获得的最佳记录功率的信息提供给记录波形生成单元9。此外,控制器11根据RF信号的振幅值进行FB调整处理,从而确定认为最佳的FB值。将如此通过FB调整处理确定的最佳FB值指定给伺服电路7。此外,控制器11还根据RF信号的振幅值进行倾斜调整处理,从而确定最佳倾斜控制值。将如此确定的最佳倾斜控制值指定给致动器驱动器8。
控制器11还将目标激光器功率指定给APC电路10。此外,控制器11指示叠加控制单元13,从而控制高频叠加电路24要进行的高频叠加的量。另外,将存储器12 (非易失性存储器)配备在控制器11中。如图所示,将控制程序12a、正常叠加指示值12b、和增加叠加指示值12c (下文称为“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存储在存储器中。控制程序12a是允许控制器11进行例示在图3和4中的处理操作的程序。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将在后面描述。可以从上文的描述中了解到,按照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I被配置成允许控制器11可变地对闻频置加电路24设置闻频置加量。ー些传统光盘装置将仅仅实验性确定的固定值设置成高频叠加量。但是,当高频置加量是固定值时,可能引起与闻频置加相关联的不必要福射噪声未落在取决于容纳光盘装置的外壳(例如,个人计算机)的调节值内的状況。由于这个原因,已经存在不得不采取像增强接地(GND)性质和加入无线电波吸收片那样的ー些高成本措施的情况。相反,按照允许如上所述调整闻频置加量的结构,可以为甸种广品调整闻频置加量,以便可以避免采取如上所述的高成本措施的必要性。1-2.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如上所述,如果高频叠加量太小,则引起以下问题数据可再现性恶化,以及勺形比(即,来自形成标记或凹坑(pit)的部分的反射光量与来自平台部分(land part)的反射光量之间的比)増大,使得难以精确测量像β值和调制因子那样的信号质量评价指数。另ー方面,如果将高频叠加量设置得大,则会引起不必要辐射噪声増大的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按照本实施例,允许可变地设置要通过高频叠加电路实现的高频叠加量,此外,当測量像β值和调制因子mod那样的信号质量评价指数时,设置比正常再现的叠加量更大的叠加量,使得在遵守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的同吋,使评价指数得到精确测量。按照本实施例,可以实验性地事先确定指定进行正常再现时作出响应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的信息、和指定进行上述的评价指数的測量时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的信息,并将它们预存储在每个光盘装置I中。具体地说,预存储信息是例示在图I中的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示值12c。为了确定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有必要说明各个光盘装置I (光学拾取器0P)之间的差异。这是因为,如果不虑及这样差异地决定这些指示值,则ー些光盘装置可能会遭遇到不必要辐射噪声不能被抑制到足够低值等的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对于上述的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例如,通过确定与用作參考光盘I (下文称为“參考产品”)的中间产品(即,从技术要求的角度来看具有中等性质的产品)的性质相对应的数值,通过实验和模拟事先确定最有效适应(accommodate)各种产品之间的差异的数值。将如此确定的这些值存储在每个光盘装置I中。此时,出于引导的原因,可以确定正常指示值12b,使得与据此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关联的不必要辐射噪声电平相对于调节值足够低。可以将增加指示值12c确定成可以获得比根据正常指示值12b设置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 对于记录,由于不必要辐射噪声的调节值是时间平均值,所以即使只在像评价指数測量周期(period)那样的暂时周期期间增加叠加量,也可以遵守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换句话说,可以在其不必要辐射噪声电平落入调节值内的条件下确定增加指示值12c。注意,根据准峰(QP)测量标准,不必要辐射噪声的调节值是基于QP检测器的充电时间常数、QP检测器的放电时间常数、和QP指示器的时间常数的測量值。因此,縮小叠加周期以及调整叠加量对于使不必要辐射噪声电平包含在调节值内是有效的。其測量精度随着高频叠加量减小,即,随着勺形比增大受到不利影响的评价指数包括RF信号振幅值,以及β值和调制因子mod。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当測量RF信号振幅值时,例如,在FD调整处理和倾斜调整处理期间,也进行暂时增加高频叠加量。但是,当做出允许不必要辐射噪声时,相对地牺牲了数据可再现性。考虑到这ー点,按照本实施例,当出现数据再现(数据读取)重试状态时,通过从正常指示值12b切換到增加指示值12c也暂时增加高频叠加量。这可以增强重试时的可再现性,又可以提高重试成功率。1-3.处理序列图3和图4是例示为实现上述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执行的特定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參照图3,图3A例示了測量β值或调制因子mod时执行的处理序列,而图3B例示了測量RF信号振幅时作出响应执行的处理序列。图4例示了重试数据读取时作出响应执行的处理序列。图3和4中的处理步骤由例示在图I中的控制器11按照控制程序12a执行。參照图3A,首先,在步骤SlOl中,控制器11等待直至变得有必要測量β值或调制因子mod。也就是说,控制器11等待直至变得有必要开始测量β值或调制因子mod,例如,作为OPC处理期间评价指数的測量。当变得有必要开始测量β值或调制因子mod时,控制器11在步骤S102中输出增加指示值12c。换句话说,将增加指示值12c输出到叠加控制单元13允许高频叠加电路24进行与増加指示值12c相对应的叠加量的高频叠加。依据与正常指不值12b相对应的置加量,这使通过闻频置加电路24实现的闻频置加量增加了。在随后的步骤S103中,控制器11等待直至β值或调制因子mod的測量完成。当測量完成时,控制器11在步骤S104中输出正常指示值12b。换句话说,将通过高频叠加电路24实现的高频叠加量切換回到与正常再现模式相对应的叠加量。在执行步骤S104的处理之后,控制器11从例示在本图中的处理序列中退出。參照图3B,在步骤S201中,控制器11等待直至变得有必要开始测量RF信号振幅。换句话说,控制器11等待直至变得有必要开始RF信号振幅的測量作为评价指数的測量,例如,在FB调整处理期间或在倾斜调整处理期间。
由于随后的步骤S202到S204基本上与步骤S 102到S104相同,除了用RF信号振幅值取代β值或调制因子之外,所以省略对它们的描述。关于图4中的处理,首先,控制器11在步骤S301中等待直至发生数据读取的重试。响应数据读取重试状态的发生,控制器11在步骤S302中输出增加指示值12c。在输出增加指示值12c之后,控制器在步骤S303中等待直至重试完成,并在步骤S304中根据重试完成输出正常指示值12b。在步骤S304的处理执行之后,控制器11从例示在本图中的处理序列中退出。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当測量其測量精度随勺形比増大而恶化、像β值、调制因子mod、和RF信号振幅值那样的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对高频叠加电路24设置比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叠加量大的叠加量。这允许上述评价指数在遵守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应用标准、规则和惯例的同时被更精确测量。此外,按照本实施例,当重试数据读取时,也暂时增加叠加量。这可以提高重试成功率。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可以容易地实现为正常再现模式减少叠加量的设置。如果如上所述使为正常再现模式降低叠加量的设置变得更为方便,则可以相应地抑制不必要辐射噪声电平。此外,鉴于此,可以消除采取像加入无线电波吸收片那样如上所述的高成本措施的必要性。2.第二实施例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二实施例。图5例示了按照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下文称为“光盘装置30”)的内部结构。与已经描述过的那些相似的例示在图5中的部分用相同符号表示,不再作进ー步描述。从与前述的图I的比较中可明显看出,与按照第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I相比,按照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装置30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将来自APC电路10的驱动信号DP (驱动电压)也输入到控制器11中,将控制程序12d存储在存储器12中取代控制程序12a,并且将參考下限Mn_ref新存储在存储器12中。
控制程序12d是允许控制器11执行随后例示在图8中的处理操作的程序。下面描述參考下限Mn_ref。来自控制器11的与高频叠加量有关的指示值与实际应用于激光器驱动电流的高频电流叠加的量之间的关系在各种产品之间可能是不同的。图6例示了高频叠加量指示值与LD驱动电压(驱动信号DP)之间的关系。例示在该图中的关系基于已经进行了 APC处理的前提。如图6所示,随着高频叠加量指示值减小,LD驱动电压趋于逐渐増大。随着高频叠加量指示值减小到某个值,LD驱动电压停止上升,并且电压转为保持恒定。随着高频叠加量指示值减小LD驱动电压的电平转为保持恒定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被称为“叠加量下限Mn”(或简称为“下限Mn”)。产品之间(S卩,用作激光器驱动电路21的IC之间)这种叠加量下限Mn的差异导致 与闻频置加电路24有关的置加量指不值与实际闻频置加量之间的关系的差异。此外,即使在同一种产品内,由于随温度而变,随时间而变等,也可以引起这样的差异。第二实施例提出了以叠加量下限Mn适应这样的差异(即,叠加量指示值与实际叠加量之间的关系的差异)的技木。图7是例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的图形。首先,将结合图7A描述下限Mn与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两者之间的关系。关于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可以从前面对第一实施例的描述中了解至IJ,根据像中间产品那样的參考产品的性质将它们的特定值定义成满足上述条件,从而保证可以适应产品之间的大多数差异。但是,事实上,下限Mn随产品而变。因此,如果将固定值用作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不值12c,则可能引起一种广品的实际置加量小,而另一种广品的实际置加量大的状况。在图7A中,通过例子例示了像中间产品那样的參考产品的下限Mn (称为“參考下限 Mn_ref”)。如上所述,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根据參考产品的性质来定义。此时,可以将实际高频叠加量值表示成图中的阴影区。实际叠加量像在图中那样用叠加量Mn表
/Jn ο如果这个叠加量是为每种产品设置的,则可以适应产品之间的差异。图7B通过例子例示了不同于參考产品的实际产品的下限Mn与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不值12c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这种产品中,下限Mn是比參考产品的參考下限Mn_ref低α的值。在本描述中,实际产品的这样的下限Mn像在图中那样被称为“下限Μη_Α”。将预置正常指示值12b和预置增加指示值12c按原样用于例示在图7B中的产品会引起以下状况,其实际高频叠加量(阴影区)比合适叠加量Mofs大与图中所指的α相对应的量。因此,如图7C所例示,根据上述的α校准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使得可以获得合适叠加量Mr。具体地说,上述α是实际測量下限Mn与參考产品的下限Mn_ref之差。如前面结合图5所述,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光盘装置30,參考下限Mn_ref事先存储在存储器12中。为了校准,首先,实际测量下限Mn。然后,计算这个下限Mn与參考下限Mn_ref之间的差值α。随后,根据这个差值α,校准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具体地,计算“正常指示值12b-α ”和“増加指示值12c-α ”。按照第二实施例,以按照步骤S102,S104 ;S202, S204 ;以及S302,S304的时序将根据參考下限Mn_ref与实际计算下限Mn之间的差值α校准的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分别输出到(指定给)叠加控制单元13。
这允许可以适当适应产品之间的差异以及由随温度而变,随时间而变等引起的差
巳升。如果只考虑产品之间的差异,则仅仅必要的是至少当第一次驱动光盘装置30时校准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示值12c。当像产品之间的差异ー样,还适应由随温度而变,随时间而变引起的差异时,有效的是,例如,每当装载光盘D时,在定期时间间隔,或每当出现预定温度差异时校正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示值12c。图8是例示为实现上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执行的特定处理序列的流程图。图8中的处理步骤由例示在图5中的控制器11按照控制程序12d执行。參照图8,控制器11在步骤S401中等待直至满足测量下限Mn_A的条件。具体地说,控制器11等待直至满足测量下限Mn_A的预定条件,例如,“第一次驱动光盘装置”、“装载光盘D、“经过了预定时间”、“发生超过预定温度变化的温度变化”等。随着测量下限Mn_A的条件得到满足,控制器11进行识别下限Mn_A的处理。具体地说,控制器11在通过APC电路10进行APC的状态下,在监视驱动信号DP的电平的同时逐渐降低要输出到叠加控制単元13的指示值,并识别驱动信号DP的电平转为保持恒定的指示值。在进行了步骤S402中的识别处理之后,控制器11在步骤S403中进行存储通过识别处理识别的下限Mn_A的处理。将如此识别的下限Mn_A存储在所希望存储构件(means)中,例如,存储器12中。在随后的步骤S404中,控制器11计算參考下限Mn_ref与下限Mn_A之间的差值
α ο然后,在步骤S405中,控制器11根据差值α校准叠加量指示值,具体地说,通过计算“正常指示值12b-α ”和“増加指示值12c-α ”分别校准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 12c。在进行了步骤S405的处理之后,控制器11从例示在本图中的处理序列中退出。在图中用虚线围住的步骤S404和S405的校准处理未必像上述那样在測量了下限Mn之后进行。仅仅需要的是至少在设置叠加量指示值(正常指示值12b或増加指示值12c)之前进行。
按照如上所述的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允许进行与每种光盘装置30固有的性质相对应的叠加量指示值的校准,使得与第一实施例比较可以实现准确和精确控制。因此,相对于由与不必要辐射噪声有关的可用标准、规则和惯例定义的噪声容限而允许的噪声容限可能小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噪声容限。因此,可以相应地提高评价指数的測量精确度。可替代的是,如果替代其提供不必要辐射噪声的抑制容限,则可以比第一实施例更多地降低不必要辐射噪声。此外,按照第二实施例,也可以适应由随温度而变和随时间而变弓丨起的差异。但是,通过实际測量下限Mn_A的手段来适应差异的技术不局限于上述的技木。图9是例示用于实现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高频叠加技术的另ー个例子的图形。
图9A与图7A类似,通过例子例示了像中间产品那样的參考产品的參考下限Mn_ref。图9B与图7B类似,例示了出现差异的产品的下限Mn_A.从前述的图7可以看出,引起实际叠加量的差异的因素是下限Mn因每种产品特有的性质而不同,随温度而变,以及随时间而变。鉴于以上,如果将叠加量Mr (B卩,參考下限Mn_ref的偏移)添加到通过测量实际产品获得的下限Mn_A中,则可以获得与结合图7所述的技术的结果相似的結果。具体地说,按照这种技木,将与根据參考产品的特性,通过实验等确定的叠加量Mr等效的叠加量指示值预存储在每个光盘装置30中作为偏移值Mofs。更具体地说,预存储依据正常指示值12b的偏移值Mofs (表示成Mofs-Ι)和依据增加指示值12c的偏移值Mofs(表示成Mofs-2)。这种情况下的光盘装置30响应测量条件的满足进行下限Mn_A的測量,并将下限Mn_A存储在,例如,存储器12等中。然后,当变得有必要实际设置正常指示值12b或増加指示值12c时,实际上,经由DAC 13将通过将上述偏移值Mofs加入预存储的下限Mn_A中确定的叠加量指示值指定给高频叠加电路24。具体地说,当变得有必要设置正常指示值12b时,指定通过将偏移值Mofs-1加入下限Mn_A中确定的叠加量指示值,而当变得有必要设置增加指示值12c时,指定通过将偏移值Mofs-2加入下限Mn_A中确定的叠加量指示值。如结合图7所述的技木,这允许适应产品之间的差异,由随温度而变引起的差异、和由随时间而变引起的差异。上面的描述是根据响应于变得有必要实际设置叠加量指示值的事实计算“下限Mn_A+偏移值Mofs”的情况给出的。但是,还可允许在测量下限Mn_A之后计算“下限Mn_A+偏移值Mofs”,并将如此确定的值存储在存储器12等中。3.修改范例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技术不局限于前述特定例子。例如,将具有高反射率的基于颜料盘与具有低反射率的相变盘(phase changedisk)相比较,可以想到,被认为对于基于顔料盘最优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不同于对于相变盘的那些。鉴于此,也可以事先为具有不同反射率的每种盘类型存储正常指示值12b和増加指示值12c (或偏移值Mofs),并指定与所装载光盘D的盘类型相对应的正常指示值12b和增加指示值12c (或下限Mn_A+Mofs)。在前面的描述中,当測量像β值和调制因子mod那样的评价指数吋,以及当重试数据读取吋,设置按照相同増加指示值12c的高频叠加值。但是,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其中优化像β值和调制因子mod那样的信号评价指数的測量精确度的高频叠加量不同于优化数据可再现性的高频叠加量。在这样的情况下,按照公用増加指示值12c进行高频叠加可能牺牲评价指数测量的精确度或重试期间的可再现性。鉴于此,也可以分开确定要在測量评价指数时设置的増加指示值(称为“第一増加指示值”)和要在重试数据读取时设置的増加指示值,并将它们预存储在,例如,存储器12中,使得在測量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设置与第一増加指示值相对应的高频叠加量,和在重试数据读取时作出响应设置与第二増加指示值相对应的高频叠加量。当使用如图9所示的偏移值Mofs时,也可以优选地应用这种技术。在上文中,通过例子对将本技术应用于允许记录到光记录媒体中和从光记录媒体 中再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情形作了描述。但是,本技术也可以优选地应用于配置成至少从光记录媒体中进行再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本技术也可以采取如下所述的配置。(I) ー种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信号生成単元,配置成生成驱动激光束源发射的驱动信号;闻频置加单兀,配置成对驱动イ目号进行闻频置加;光接收单元,配置成接收激光束源发射的激光束从光记录媒体的光反馈;评价信号生成単元,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信号生成评价信号,将该评价信号用作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评价信号的測量精确度有可能随着勺形比增大而变差;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与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以及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闻频置加量イ目息,作为指不所述闻频置加单兀要实现的闻频置加量的闻频置加量イ目息;以及叠加量控制单元,配置成进行控制,以便当根据评价信号測量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将基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的高频叠加量设置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 2 )按照上述(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ー步包括再现单元,配置成根据光接收信号再现光记录媒体上的记录信息,其中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便当所述再现単元重试信息再现时作出响应,将比要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设置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3)按照上述(I)或(2)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ー步包括自动功率控制(APC)単元,配置成调整驱动信号的电平,以便使激光束的发射功率保持恒定,其中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随着所述高频叠加单元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降低,识别下限高频叠加量指示值作为驱动信号的电平转为保持恒定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并将根据所识别下限高频叠加量指示值以及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之ー计算的闻频置加值指不值指定给所述闻频置加单兀。
(4)按照上述(3)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其中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是设置成相对于所识别下限高频叠加量指示值的偏移值的信息,以及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将通过将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之一所代表的偏移值加入所识别下限高频叠加量指示值而确定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指定给所述闻频置加单兀。(5)按照上述(I)到(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単元生成代表β值的信号作为评价信号。(6)按照上述(I)到(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単元生成代表调制因子的信号作为评价信号。 (7)按照上述(I)到(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単元生成RF信号作为评价信号。本公开包含与公开在2011年6月1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134014中的主题有关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效物的范围之内,依赖于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可以作出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包含 驱动信号生成单元,配置成生成驱动激光束源发射的驱动信号; 闻频置加单兀,配置成对驱动/[目号进行闻频置加; 光接收单元,配置成接收激光束源发射的激光束从光记录媒体的光反馈; 评价信号生成单元,配置成根据来自所述光接收单元的光接收信号生成评价信号,将该评价信号用作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评价信号的测量精确度有可能随着勺形比增大而变差; 存储单元,配置成存储与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以及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二高频置加量 目息,作为指不所述闻频置加单兀要实现的闻频置加量的闻频置加量 目息;以及 叠加量控制单元,配置成进行控制,使得当根据评价信号测量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将基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的高频叠加量设置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 再现单元,配置成根据光接收信号再现光记录媒体上的记录信息, 其中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当所述再现单元重试信息再现时作出响应,将比要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设置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进一步包含 自动功率控制(APC)单元,配置成调整驱动信号的电平,使得激光束的发射功率保持恒定, 其中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随着所述高频叠加单元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降低,识别下限叠加量指示值作为驱动信号的电平转为保持恒定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并将根据所识别下限叠加量指示值以及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之一计算的高频叠加值指示值指定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其中 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是设置成相对于所识别下限叠加量指示值的偏移值的信息,以及 所述叠加量控制单元将通过将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之一所代表的偏移值加入所识别下限叠加量指示值而确定的高频叠加量指示值指定给所述高频叠加单元。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单元生成代表β值的信号作为评价信号。
6.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单元生成代表调制因子的信号作为评价信号。
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评价信号生成单元生成RF信号作为评价信号。
8.—种对驱动激光束源发射的驱动信号进行高频叠加的方法,包含 进行控制以便在作为指定要对驱动信号进行的叠加的量的高频叠加量信息的、与要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当中,当测量根据激光束源发射的激光束从光记录媒体的光反馈的光接收信号获得的、作为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设置基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的高频叠加量,其中评价指数的测量精确度有可能随着勺形比增大而变差。
9.一种由配置成对驱动激光束源发射的驱动信号进行高频叠加的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使所述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执行如下步骤 进行控制以便在作为指定要对驱动信号进行的叠加的量的高频叠加量信息的、与要为正常再现模式设置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高频叠加量大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当中,当测量根据激光束源发射的激光束从光记录媒体的光反馈的光接收信号获得的、作为信号质量的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数时作出响应,设置基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的高频叠加量,其中评价指数的测量精确度有可能随着勺形比增大而变差。
全文摘要
一种光记录媒体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驱动激光束源的驱动信号;高频叠加单元,用于对驱动信号进行高频叠加;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激光束的光反馈;评价信号生成单元,用于从光接收信号中生成评价信号;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与正常再现模式的高频叠加量相对应的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和与比第一高频叠加量信息所代表的量大的量相对应的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以及叠加量控制单元,用于进行控制,以便当根据评价信号测量评价指数时,设置基于第二高频叠加量信息的高频叠加量。
文档编号G11B7/004GK102831899SQ2012101894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宫木诚一郎, 尾崎智也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