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储存组件和usb3.0储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047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sb3.0储存组件和usb3.0储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配过程简单、连接稳固的USB3. O储存组件以及包括该USB3. O储存组件的USB3. O储存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USB储存盘和外部设备的连接都通过和USB接口的连接来完成,USB接口一般包括USB3. O接口和USB2. O接口,USB3. O接口和USB2. O接口相比,因为接口协议的不同,其增加了五个向上凸起的金属接点,因此在USB3. O储存组件中也必须设置可与和外部USB3. O接口配合的结构,一般情况下,直接在USB3. O储存组件中的储存模块10上设置符合USB3. O接口的结构是比较困难,且外形比较难看。如图I所示,为现有的USB3. O储存组件I "的立体爆炸示意图。现有的USB3. O 储存组件I"包括储存模块10"、接插件14"、支撑件11"、挡块12"以及金属头13",所述接插件14"上设置有四个金属条142"和五个金属弹片141",其分别焊接在储存模块10"上的金属触片上,从而形成可与外部USB3. O接口配合的结构,能够与外部的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上述焊接有接插件14"的储存模块10"放入支撑件11"的容置腔,配合挡块12"后整体插入金属头13"即完成了 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由于在上述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过程需要在储存模块10"上焊接接插件14"上的四个金属条142"和五个金属弹片141",使得装配过程复杂,并且由于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相互独立,没有固定关系,这样,在装置有储存模块10"的支撑件11"插入金属头13"的过程中,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容易出现松动现象,降低了 USB3.0储存组件I"的装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USB3. O储存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USB3. O储存组件装配过程复杂、装配精度低且连接不稳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USB3. O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进一步地,各所述金属条一端贴设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所述支撑件中具有五个通孔,所述五个金属弹片分别置于所述五个通孔中,且一端显露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形成弹性突出点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进一步地,各所述金属条的中部向下凹陷成形成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进一步地,还包括置于所述支撑件前端且可抵压于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且用于扩展所述储存模块功能并可与外部扩展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三触片组。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和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之间设有可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金属头连接的卡合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凸台上表面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且可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的第一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凸块滑行且依所述支撑件插设于所 述金属头容腔的方式对应设定的前端开口的滑槽,所述滑槽相对应置于所述凹槽后方或前方。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后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容置槽。或者,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前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容置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USB3. O储存盘,其包括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上述的USB3. O储存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用于和外部USB3. O接口或USB2. O接口电性连接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是设置在支撑件中的,从而,在进行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中,可以不需要在储存模块上焊接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简化该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操作,且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过程可以直接采用插设方式来完成,其装配过程简单,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这样,可保证由储存模块和支撑件形成的整体在插入金属头的过程中,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装配精度。

图I是现有技术中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撑件、金属条以及金属弹片配合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头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USB3. O储存组件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金属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USB3. O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 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本实用新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的装配过程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焊接操作,且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可保证装配精度。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包括储存模块10、支撑件11以及金属头13,储存模块10内封装有用于实现储存功能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储存芯片以及被动元件等电子元件,储存模块10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触片组101,该第一触片组101电性连接于该储存模块10内的控制芯片,储存模块10利用该第一触片组101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当然,该第一触片组101具有九个第一触片,当该储存模块10和USB3. O接口电性连接时,该第一触片组101的九个第一触片都必须用到,当该储存模块10和USB2. O接口电性连接时,则只需要用到该九个第一触片中的四个;储存模块10固定放置在支撑件11下表面,且为了使得放置在支撑件11下表面上的储存模块10可以和外部的USB3.0接口或USB2.0接口电性连接,该支撑件11中设有四个金属条15以及五个金属弹片16,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可以分别电性连接外部设备,例如,USB3. O接口以及USB2. O接口,且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分别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这样,通过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和外部设备的电性连接,可以实现该储存模块10和外部设备的电性连接。当然,为了实现上述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能够和外部设备电性连接,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显露在支撑件11前端上表面上。上述的金属头13中具有可供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插设的容腔131,上述的支撑件11、四个金属条15、五个金属弹片16和储存模块10配合好以后,支撑和储存模块10从金属头13的后端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之中,从而完成整个USB3. O储存模块10的装配。上述的USB3. O储存组件I中,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是设置在支撑件11中的,只要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之间进行配合,则可以使得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储存模块10上的第一触片组101形成电性连接,并利用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外部的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实现储存模块10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在该USB3. O储存组件I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不需要先将焊接在储存模块10上,故大大简化该USB3. O储存组件I的装配过程,使其装配简单,另外,由于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的,从而,当将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形成的整体插设在金属头13中的容腔131中时,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上述中,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当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储存模块10配合好以后,为了固定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四个金属条15进行焊接操作,使得四个金属条15固定连接在储存模块10第一触片组101的四个第一触片上,从而实现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当然,该固定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中的方式,也可以有其它多种固定连接方式。当然,由于五个弹性弹片16具有弹性功能,所以其不需要与储存模块10上的第一触片组101进行固定连接,其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抵压在第一触片组101上,从而实现和第一触片组101的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四个金属条15 —端贴设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表面上,另一端延伸到支撑件11的下表面上,从而,其一端可以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上。各金属条15的中部向下凹陷成形成从支撑件11上表面延伸至支撑件11的下表面的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凸出支撑件11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第一触片组101,从而,各金属条15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抵压在第一触片组101,可以减去对各金属条15的焊接操作。五个金属弹片16的一端显露在支撑件11前端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延伸在支撑件11的下表面上形成电性连接于第一触片组101弹性突出点,这样,其一端可以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通过弹性突出点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上。上述中的四个金属条15呈列状分布,五个金属弹片16也呈列状分布,并且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并列设置,按照第一触片组101在储存模块10上的分布,四个金属条15分布在五个金属弹片16的前方。具体地,支撑件11的前端具有五个并列的通孔,五个金属弹片16放置在该五个通孔中,且其一段显露出通孔,显露在支撑件11的上表面,另一端延伸到支撑件11的下表面。当然,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配合后,为了定位好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位置,且使得配合后的外形更加美观,该USB3. O储存组件I还包括第一挡块12,该第一挡块12设置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且抵压在储存模块10的前端,这样,利用该第一挡块12的作用,可以定位好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位置。具体地,支撑件11的前端设有安装孔114,第一挡块12则包括挡条122以及设置在该挡条122上并可以插设在安装孔114中的安装条121,利用该安装条121插设在安装孔114中,可以使得第一挡块12固定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并且挡条122可以抵压在储存模块10上。相对于USB2. O储存组件的储存模块来说,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中的控制芯片工作时所需的电流比USB2. O储存组件中的储存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所需的电流大,因此,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需要增加增大电流元件,例如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等,才能保证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中控制芯片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后端具有和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内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可以和增大电流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二触片组102。相对应于上述USB3.0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结构,支撑件11的后端下表面设有容置槽115,该容置槽115的位置与设置在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第二触片组102的位置相对应,该容置槽115用于放置增大电流元件。这样,由于增大电流元件设置在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外部,使得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体积较小,即可以减低加工成本,也便于USB3. O储存组件I和现有的其他标准件兼容,并且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内的存储芯片,即flash的种类也不会受到限制。上述中的第二触片组102的设置可根据增大电流元件的实际封装进行设置,一般常用的增大电流元件有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等元件,所以第二触片组102 —般都依据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的实际封装设置,如目前广泛使用的DC/DC转换器具有五个 接点,则第二触片组102必须包括至少五个和DC/DC转换器连接的第二触片,每个电感具有两个接点,则第二触片组102必须还必须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触片,用于和电感电性连接,大电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USB3. O储存模块10体内或设置在外部,具体设计是实际情况而定,这样,第二触片组102中可以包括有用于和大电容电性连接的第二触片,也可以不包括,具体设置情况视大电容的设置情况而定。上述中,提到储存模块10中设置有被动元件,当然,为了节约储存模块10的体积,被动元件也可以设置在储存模块10的表面上。在储存模块10后端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于储存模块10电性连接的第三触片组103,该第三触片组103包括有两个第三触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包括有多个第三触片,该第二触片组102用于扩展储存模块10的其它功能,例如,连接用于显示储存模块10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或者用于连接测试储存模块10的内部电路,当然,其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设置而变化。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配合后,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且由于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已经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使得支撑件11可以和金属头13之间配合稳固,该支撑件11上表面上设有凸台111,且该凸台111的上表面和容腔131内壁之间设有可使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稳固连接的卡合机构112。当支撑件11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后,支撑件11前端上表面和金属头13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间,这样,利用该空间,可以使得显露在支撑件11上表面上的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可以和外部的USB3. O接口或USB2. O接口配合。上述中的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11前端的凸台111上表面的凹槽1121以及设置在金属头13内壁上的第一凸块133,该第一凸块133可以和凸台111上的凹槽1121相互卡合配合,从而实现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的卡合连接。当然,为了使得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凸块133可以较为方便的进入凸台111的凹槽1121中,凸台111上表面还设有前端开口的滑槽1122,该滑槽1122位于凹槽1121的前方,其可供金属头13上的第一凸块133滑行,这样,当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时,支撑件11从金属头13的后端插入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金属头13内壁上的第一凸块133则会从滑槽1122的开口进入滑槽1122,并且顺着滑槽1122滑进凹槽1121中,实现卡合连接。第一凸块133在滑槽1122中滑行,为了使得第一凸块133从滑槽1122中可方便的进入凹槽1121,该滑槽1122靠近凹槽1121的一端设有斜面结构,这样,当第一凸块133在滑槽1122中滑至斜面结构处时,可以顺着斜面结构进入凹槽1121中。在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定位支撑件11插入金属头13容腔131中的深度,该金属头13的内壁上设有可用于对支撑件11进行插设定位的定位结构,利用该定位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支撑件11在金属头13中的定位,还可以防止支撑件11从金属头13的反方向进行插设。具体地,上述中的定位结构为设置在金属头13内壁上的第二凸块134,该第二凸块134可以抵接在支撑件11的前端,这样,由该第二凸块134和支撑件11的配合,限制了支撑件11插设在金属头13中的深度。本实施例中,金属头13的前端设有第二挡块132,该第二挡块132可以抵压在上述·的第一挡块12,不仅起到美观的作用,且可以限制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配合的整体在金属头13中定位以及防止该整体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入金属头13中。当然,如果不在支撑件11的前端设置第一挡块12,该第二挡块132则会抵压在储存模块10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金属头13前端的其它位置,从而抵压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述装配好的USB3. O储存组件1,可以和外部配件配合形成储存设备,例如形成USB3. O储存盘,为了使得该USB3. O储存组件I可以和外部配件稳固配合,上述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的储存模块10的两侧设有缺口 113,利用该缺口 113和外部配件的配合,形成完整的储存设备。实施例二如图2 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包括储存模块10、支撑件11以及金属头13,储存模块10内封装有用于实现储存功能的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储存芯片以及被动元件等电子元件,储存模块10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触片组101,该第一触片组101电性连接于该储存模块10内的控制芯片,储存模块10利用该第一触片组101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从而实现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当然,该第一触片组101具有九个第一触片,当该储存模块10和USB3. O接口电性连接时,该第一触片组101的九个第一触片都必须用到,当该储存模块10和USB2. O接口电性连接时,则只需要用到该九个第一触片中的四个;储存模块10放置在支撑件11下表面,且为了使得放置在支撑件11下表面上的储存模块10可以和外部的USB3.0接口或USB2.0接口电性连接,该支撑件11中设有四个金属条15以及五个金属弹片16,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可以分别电性连接外部设备,例如,USB3. O接口以及USB2. O接口,且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分别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这样,通过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和外部设备的电性连接,可以实现该储存模块10和外部设备的电性连接。当然,为了实现上述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能够和外部设备电性连接,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显露在支撑件11前端上表面上。[0064]上述的金属头13中具有可供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插设的容腔131,上述的支撑件11、四个金属条15、五个金属弹片16和储存模块10配合好以后,支撑和储存模块10可以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之中,从而完成整个USB3. O储存模块10的装配。上述的USB3. O储存组件I中,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是设置在支撑件11中的,只要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之间进行配合,则可以使得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储存模块10上的第一触片组101形成电性连接,并利用该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外部的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实现储存模块10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在该USB3. O储存组件I进行装配的过程中,不需要先将现有技术中的接插件焊接在储存模块10上,故大大简化该USB3. O储存组件I的装配过程,使其装配简单,另外,由于装配好的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的整体可以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中,这样,在现实运用中,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各种类型的壳体,当然,壳体中预先装配有金属头13,然后直接将插设有储存模块10的支撑件11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设到金属头13中的容腔131中,满足用户需求,且整个过程不需要特定的安装工具。 上述中的支撑件11的下表面设有可用于放置储存模块10的第一容置槽116。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使得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现象,本实施例中的储存模块10是固定放置在支撑件11的下表面上的。由于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的,从而,当将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形成的整体插设在金属头13中的容腔131中时,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的现象。当然,由于五个弹性弹片16具有弹性功能,所以其不需要与储存模块10上的第一触片组101进行固定连接,其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抵压在第一触片组101上,从而实现和第一触片组101的电性连接。上述中,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这样的,当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与储存模块10配合好以后,为了固定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四个金属条15进行焊接操作,使得四个金属条15固定连接在储存模块10第一触片组101的四个第一触片上,从而实现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固定连接。当然,该固定连接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中的方式,也可以有其它多种固定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四个金属条15 —端贴设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表面上,另一端延伸到支撑件11的下表面上,从而,其一端可以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上;各金属条15的中部向下凹陷成形成从支撑件11上表面延伸至支撑件11的下表面的弹性结构,该弹性结构凸出支撑件11的下表面,并电性连接第一触片组101,从而,各金属条15可以依靠自身的弹性抵压在第一触片组101,可以减去对个金属条15的焊接操作。当然,为了使得四个金属条15延伸到支撑件11下表面上的另一端便于和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该另一端延伸出支撑件11的前端,形成弹性的突出点。五个金属弹片16的一端显露在支撑件11前端的上表面上,另一端延伸在支撑件11的下表面上,并形成电性连接在第一触片组101的弹性突出点,这样,其一端可以用于和外部设备进行电性连接,另一端可以电性连接在储存模块10的第一触片组101上。上述中的四个金属条15呈列状分布,五个金属弹片16也呈列状分布,并且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并列设置,按照第一触片组101在储存模块10上的分布,四个金属条15分布在五个金属弹片16的前方。具体地,支撑件11的前端具有五个并列的通孔,五个金属弹片16放置在该五个通孔中,且其一段显露出通孔,显露在支撑件11的上表面,另一端延伸到支撑件11的下表面。当然,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配合后,为了定位好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位置,且使得配合后的外形更加美观,该USB3. O储存组件I还包括第一挡块12,该第一挡块12设置在支撑件11的前端上,且抵压在储存模块10的前端,这样,利用该第一挡块12的作用,可以定位好支撑件11和储存模块10之间的位置。相对于USB2. O储存组件的储存模块来说,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中的控制芯片工作时所需的电流比USB2. O储存组件中的储存模块中的控制芯片所需的电流大,因此,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需要增加增大电流元件,例如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等,才能保证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中控制芯片正常工作,本实 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后端具有和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内部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可以和增大电流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二触片组102。相对应于上述USB3.0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结构,支撑件11的后端下表面设有第二容置槽118,该第二容置槽118的位置与设置在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第二触片组102的位置相对应,该第二容置槽118用于放置增大电流元件。这样,由于增大电流元件设置在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外部,使得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的体积较小,即可以减低加工成本,也便于USB3. O储存组件I和现有的其他标准件兼容,并且USB3. O储存组件I中的储存模块10内的存储芯片,即flash的种类也不会受到限制。上述中的第二触片组102的设置可根据增大电流元件的实际封装进行设置,一般常用的增大电流元件有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等元件,所以第二触片组102 —般都依据DC/DC转换器、电感、大电容的实际封装设置,如目前广泛使用的DC/DC转换器具有五个接点,则第二触片组102必须包括至少五个和DC/DC转换器连接的第二触片,每个电感具有两个接点,则第二触片组102必须还必须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触片,用于和电感电性连接,大电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USB3. O储存模块10体内或设置在外部,具体设计是实际情况而定,这样,第二触片组102中可以包括有用于和大电容电性连接的第二触片,也可以不包括,具体设置情况视大电容的设置情况而定。上述中,提到储存模块10中设置有被动元件,当然,为了节约储存模块10的体积,被动元件也可以设置在储存模块10的表面上。在储存模块10后端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于储存模块10电性连接的第三触片组103,该第三触片组103包括有两个第三触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包括有多个第三触片,该第三触片组103用于扩展储存模块10的其它功能,例如,连接用于显示储存模块10工作状态的指示灯,或者用于连接测试储存模块10的内部电路,当然,其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设置而变化。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配合后,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且由于储存模块10和支撑件11已经固定连接在一起,为了使得支撑件11可以和金属头13之间配合稳固,该支撑件11上表面上设有凸台111,且该凸台111的上表面和容腔131内壁之间设有可使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稳固连接的卡合机构112。当支撑件11插设在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后,支撑件11前端上表面和金属头13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间,这样,利用该空间,可以使得显露在支撑件11上表面上的四个金属条15和五个金属弹片16可以和外部的USB3. O接口或USB2. O接口配合。上述中的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撑件11前端的凸台111上表面的凹槽1121以及设置在金属头13内壁上的第一凸块133,该第一凸块133可以和凸台111上的凹槽1121相互卡合配合,从而实现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的卡合连接。当然,为了使得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凸块133可以较为方便的进入凸台111的凹槽1121中,凸台111上表面还设有后端开口的滑槽1122,该滑槽1122位于凹槽1121的后方,其可供金属头13上的第一凸块133滑行,这样,当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时,支撑件11从金属头13的前端插入金属头13的容腔131中,金 属头13内壁上的第一凸块133则会从滑槽1122的开口进入滑槽1122,并且顺着滑槽1122滑进凹槽1121中,实现卡合连接。第一凸块133在滑槽1122中滑行,为了使得第一凸块133从滑槽1122中可方便的进入凹槽1121,该滑槽1122靠近凹槽1121的一端设有斜面结构,这样,当第一凸块133在滑槽1122中滑至斜面结构处时,可以顺着斜面结构进入凹槽1121中。在支撑件11和金属头13在进行配合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定位支撑件11插入金属头13容腔131中的深度,该金属头13的内壁上设有可用于对支撑件11进行插设定位的定位结构,利用该定位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支撑件11在金属头13中的定位,还可以防止支撑件11从金属头13的反方向进行插设。具体地,上述中的定位结构为设置在金属头13内壁上的第二凸块134,该第二凸块134可以抵接在支撑件11的前端,这样,由该第二凸块134和支撑件11的配合,限制了支撑件11插设在金属头13中的深度。上述装配好的USB3. O储存组件1,可以和外部配件配合形成储存设备,例如形成USB3. O储存盘,为了使得该USB3. O储存组件I可以和外部配件稳固配合,上述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的金属头13的后端两侧设有缺口竖条136,利用该竖条136和外部配件的配合,形成完整的储存设备。本实用新型还包括USB3. O储存盘,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USB3. O储存组件I以及置于该USB3. O储存组件I外的壳体,当然,该壳体包裹在USB3. O储存组件I的外部,但是不会封闭金属头13的容腔131,以便该USB3. O储存盘可以和外部的USB3. O接口或USB2. O
接口配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USB3. O储存组件,包括支撑件、具有储存功能的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内控制芯片的第一触片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中设有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且可电性连接于外部设备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所述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条一端贴设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所述支撑件中具有五个通孔,所述五个金属弹片分别置于所述五个通孔中,且一端显露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件下表面形成弹性突出点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条的中部向下凹陷成形成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延伸至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片组。
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支撑件前端且可抵压于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挡块。
5.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电性连接于所述储存模块且用于扩展所述储存模块功能并可与外部扩展元件电性连接的第三触片组。
6.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表面和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之间设有可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金属头连接的卡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凸台上表面的凹槽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头容腔内壁且可与所述凹槽卡合连接的第一凸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表面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凸块滑行且依所述支撑件插设于所述金属头容腔的方式对应设定的前端或者后端开口的滑槽,所述滑槽相对应置于所述凹槽后方或前方。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后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容置槽。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USB3.O储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增大储存模块内部电流的增大电流元件,所述储存模块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储存模块电性连接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触片组,所述支撑件前端下表面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储存模块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增大电流元件的第二容置槽。
11.USB3. O储存盘,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权利要求I 10任一项所述的USB3. O储存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USB3.0储存组件以及包括该USB3.0储存组件的USB3.0储存盘,前者包括支撑件、储存模块以及金属头,所述储存模块前端上表面设有第一触片组,所述储存模块固定置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金属头中设有可供支撑件从其前端或后端插设的容腔,支撑件中设有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所述四个金属条和所述五个金属弹片显露于所述容腔中。本实施例中的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是设置在支撑件中的,可以不需要在储存模块上焊接四个金属条和五个金属弹片,其装配过程简单,可降低成本,另外,储存模块和支撑件是固定连接在一起的,可保证储存模块和支撑件之间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装配精度。
文档编号G11C7/10GK202632766SQ20122016560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6日
发明者李志雄, 庞卫文, 王平 申请人:深圳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