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准静态斜向读取和/或记录的向后兼容磁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667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小角度a固定。基座可W是粘性禪合到一起的"U-柱"。每个模块204包括基 板204A和具有薄膜部分的封闭件204B,统称为在其中形成读出器和/或写入器206的"间 隙"。在使用中,按照为利用读出器和写入器在带208上读出和写入数据所示出的方式,带 208在模块204上方沿着介质(带)支承表面209移动。在进入和离开扁平介质支撑表面 209的边缘处,带208的包角0通常在大约0. 1度和大约3度之间。
[0040] 基板204A通常由耐磨损材料构成,诸如陶瓷。封闭件204B由与基板204A相同或 相似的陶瓷制成。
[0041] 读出器和写入器可W按背负式或合并式配置布置。说明性背负式配置包括在(磁 屏蔽的)读出器换能器(例如,磁电阻读出器等)上方(或下方)的(磁感应)写入器换 能器,其中写入器的极和读出器的屏蔽体一般是分离的。说明性合并式配置在与一个写入 器极相同的物理层中包括一个读出器屏蔽体(由此是"合并的")。读出器和写入器还可W 按交织配置布置。或者,每个通道阵列可W只是读出器或写入器。该些阵列中任何一个都 可W只包含用于读出介质上的伺服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伺服轨道读出器。
[0042] 图2A说明了从图2的线2A取得的一个模块204的带支承表面209。代表性的带 208W虚线示出。模块204优选地足够长,W便能够随着磁头在数据带之间步进时支撑带。
[0043] 在该个例子中,带208包括4至22个数据带,例如具有8个数据带和9个伺服轨 道210,如图2A中在半英寸宽的带208上所示出的。数据带被限定在伺服轨道210之间。 每个数据带可W包括多个数据轨道,例如1024个数据轨道(未示出)。在读出/写入操作 期间,读出器和/或写入器206定位到一个数据带中的具体轨道位置。有时候称为伺服读 出器的外部读出器读出伺服轨道210。伺服信号又用来在读出/写入操作期间保持读出器 和/或写入器206与特定的一组轨道对齐。
[0044] 图2B绘出了在图2A的圆圈2B中的模块204上的间隙218中形成的多个读出器 和/或写入器206。如所示出的,读出器和写入器206的阵列包括例如16个写入器214、16 个读出器216W及两个伺服读出器212,不过元件的个数可W变化。说明性实施例包括每 个阵列有8、16、32、40和64个活动读出器和/或写入器206,或者交织设计具有奇数个读 出器或写入器,诸如17、25、33等等。说明性实施例包括每个阵列有32个读出器和/或每 个阵列有32个写入器,其中换能器元件的实际个数可W更大,例如33、34等等。该允许带 更缓慢地行进,由此减少速度引起的跟踪和机械困难和/或执行更少的"缠绕(wrap)"来填 充或读出带。虽然读出器和写入器可W如图2B中所示那样按背负式配置布置,但是读出器 216和写入器214还可W按交织配置布置。或者,读出器和/或写入器206的每个阵列可W 只是读出器或写入器,并且阵列可W包含一个或多个伺服读出器212。如通过一起考虑图2 和2A-B所指出的,为了诸如双向读出和写入、边写边读能力、向后兼容等,每个模块204可 W包括互补的读出器和/或写入器206集合。
[0045] 图2C示出了根据一种实施例的磁带头200的互补模块的部分带支承表面视图。在 该种实施例中,每个模块具有在公共基板204A上形成的背负式配置的多个读出/写入(R/ W)对W及可选的电绝缘层236。由写换能器214示例的写入器和由读换能器216示例的读 出器与带介质行进跨过的预期方向平行地对齐,W形成由R/W对222示例的R/W对。应当 指出,带行进的预期方向在本文中有时候被称为带行进方向,并且此类术语可W互换使用。 该种带行进方向可W从系统的设计来推断,例如通过检查引导件、观察带相对于参考点行 进的实际方向等等。而且,在双向读出和/或写入可操作的系统中,在两个方向中带行进的 方向通常是平行的并且两个方向可W被认为是彼此等效的。
[0046] 可W存在若干个R/W对222,诸如8、16、32对等等。如所示出的,R/W对222在与 带行进跨过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线性对齐。但是,该些对还可W按对角线对齐等等。伺 服读出器212定位在R/W对的阵列的外部,其功能是众所周知的。
[0047] 一般而言,磁带介质在如由箭头220指示的要么正向要么逆向移动。磁带介质和 磁头组件200W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方式W换能关系工作。背负式MR磁头组件200包括一 般等同构造的两个薄膜模块224和226。
[0048] 模块224和226结合到一起,在其封闭件204B之间存在间隔(部分地示出),W 形成单一的物理单元,通过激活前导模块的写入器和尾随模块的读出器来提供边写边读能 力,其中尾随模块的读出器相对于其与带行进方向平行地与前导模块的写入器对齐。当背 负式磁头200的模块224、226被构造时,层在间隙218中形成,该间隙在例如AlTiC的导电 基板204A的上方创建(部分示出),对于R/W对222 -般是按W下次序;绝缘层236、通常 是诸如Ni化(-)、CZT或Al-Fe-Si(侣娃铁粉)之类的铁合金的第一屏蔽体232、用于感测 磁介质上数据轨道的传感器234、通常是镶-铁合金的第二屏蔽体238 (例如,~80/20at% 化尸6,也称为坡莫合金)、第一和第二写入器极尖端228、230,^及线圈(未示出)。传感器 可W是任何已知的类型,包括基于MR、GMR、AMR、隧道磁阻(TMR)等的那些类型。
[0049] 第一和第二写入器极228、230可W从高磁矩材料构造,诸如~45/55NiFe。应当指 出,该些材料仅仅是作为例子提供的,并且也可W使用其它材料。可W存在诸如屏蔽体和/ 或极尖端之间的绝缘W及包围传感器的绝缘层之类的附加层。用于绝缘的说明性材料包括 氧化侣和其它氧化物、绝缘聚合物,等等。
[0化日]根据一种实施例的磁带头126的配置包括多个模块,优选地是=个或更多个。在 写-读-写(W-R-W)磁头中,用于写入的外部模块在用于读出的一个或多个内部模块的两 侦U。参考图3,绘出了W-R-W配置,外部模块252、256每个都包括写入器260的一个或多个 阵列。图3的内部模块254W类似的配置包括读出器258的一个或多个阵列。多模块磁头 的变体包括R-W-R磁头(图4)、R-R-W磁头、W-W-R磁头等。在还有其它变体中,一个或多个 模块可W具有换能器的读出/写入对。而且,可W存在多于S个模块。在进一步的实施例 中,两个外部模块可W在两个或更多个内部模块的两侧,例如WW-R-R-W、R-W-W-R布置等。 为了简化,在本文中主要使用W-R-W磁头来示例本发明的实施例。获知本文教导的本领域 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的置换将如何应用到除W-R-W配置之外的其它配置。
[0化1]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磁头126,包括第一、第二和第S模块302、 304、306,每个模块都分别具有带支承表面308、310、312,表面可^是扁平的、波状外形的等 等。应当指出,虽然术语"带支承表面"看起来暗示面向带315的表面与带支承表面物理接 触,但情况不一定是该样。相反,只有带的一部分可W不断地或者间歇地与带支承表面接 触,而带的其它部分在带支承表面上方一层空气之上骑行(或"飞行"),有时候被称为"空 气支承"。第一模块302将被称为"前导"模块,因为它是在为了让带在所指示方向移动的 =模块设计中被带遇到的第一模块。第=模块306将被称为"尾随"模块。尾随模块跟着 中间模块并且是=模块设计中被带看到的最后一个模块。前导模块和尾随模块302、306被 统称为外部模块。还应当指出,依赖于带315行进的方向,外部模块302、306将交替作为前 导模块。
[0化2]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S模块302、304、306的带支承表面308、310、312 位于大致平行的平面上(该意味着包括平行和几乎平行的平面,例如,在平行和正切之间, 就像在图6中),并且第二模块304的带支承表面310在第一和第=模块302、306的带支承 表面308、312上方。如下所述,该具有产生带相对于第二模块304的带支承表面310期望 包角a2的效果。
[0化3] 当带支承表面308、310、312沿着平行或几乎平行但偏移的平面放置时,直观地 说,带应当脱离前导模块302的带支承表面308。但是,由前导模块302的切削边缘318产 生的真空已经通过实验被发现足W保持带附着到前导模块302的带支承表面308。前导模 块302的尾随边缘320 (带从其离开前导模块302的一端)是在第二模块304的带支承表面 310上方限定包角a2的近似参考点。带保持靠近带支承表面,直到接近前导模块302的尾 随边缘320。从而,读出和/或写入元件322可W靠近外部模块302、306的尾随边缘放置。 该些实施例特别适于写-读-写应用。
[0化4] 本文所述的该种和其它实施例的好处是,因为外部模块302、306W偏离第二模块 304确定的偏移量固定,所W当模块302、304、306禪合到一起时或者W别的方式固定到磁 头中时内部包角曰2是固定的。内部包角a2近似为tarTi(S/W),其中5是带支承表面 308、310的平面之间的高度差,而W是带支承表面308、310的相对的末端之间的宽度。说明 性内部包角a2在大约0.3°至大约i.r的范围内,然而也可W是设计需要的任何角度。 [0化5]有利地,当带315骑行在尾随模块306上方时,模块304接收带的一侧(前导边 缘)上的内部包角a2将大于尾随边缘上的内部包角a3。该个差别一般是有利的,因为较 小的a3有助于对抗在此之前较睹的离开有效包角。
[0化6] 应当指出,外部模块302、306的带支承表面308、312被定位W在前导模块302 的尾随边缘320实现负包角。假定对于在带中脱离磁头的地方形成的擦棍区(crowbar region)的位置给出了正确的考虑,该一般而言有利于帮助减小由于与尾随边缘320接 触而造成的摩擦。该种负包角还减小了对前导模块302上的元件的颤动和擦洗损害 (scr址ibingdamage)。另外,在尾随模块306,带315在带支承表面312之上飞行,使得当带 在该个方向移动时对元件几乎没有什么磨损。特别地,带315夹带空气,因此不会显著地在 第=模块306的带支承表面312上骑行(有些接触会发生)。该是可允许的,因为在尾随模 块306空闲的时候前导模块302正在写入。
[0057] 写入和读出功能可W在任何给定的时间由不同的模块执行。在一种实施例中,第 二模块304包括多个数据和可选的伺服读出器331但是没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