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畜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3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结构的畜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更具体地是指一种改进结构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蓄电池的结构一般包括数块负极板、隔板、正极板,隔板置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将数块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叠加起来,并将各个负极板和正极板分别并联起来,组成蓄电池基本组,再将蓄电池基本组装入蓄电池壳体中槽内,由若干个蓄电池基本组串(并)联,构成蓄电池,加入电解质,进行充电。另外,也有的蓄电池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包括数个负极柱、隔板、正极柱,这些负极柱、隔板、正极柱构互叠加构成,其后的制作同前。
上述传统的蓄电池虽然延用至今,但由于隔板、正极板(柱)和负极板(柱)需要浸在电解质中才能完成充放电循环过程。在实际装配中,蓄电池壳体槽内的隔板与正负极板(柱)之间不可避免有间隙存在;在运输、工作过程中,如发生振动,正负极板(柱)、隔板间会作相对磨擦,使正负极板(柱)表面活性物质脱落,使蓄电池过早损坏;当蓄电池外壳遭到损坏,电解质流失,引发事故,废旧蓄电池处理时,电解质污染环境。
由此可见,传统的蓄电池存在下述缺点1.不能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蓄电池槽(筒)内存有流动的电解质。
2.蓄电池在运输、工作过程中,硬质微孔橡胶隔板和悬浮法绕结式聚氯乙烯隔板与正极板(柱),负极板(柱)表面活性物质,在外界振动力作用下,产生相对磨擦,引起蓄电池过早损坏。
3.当蓄电池移位翻转时,由于电解质的流动,使正极板(柱)、负极板(柱)工作面积减少。
4.当蓄电池外壳损坏,电解质泄漏流失,引发事故。
上述的缺点易造成蓄电池寿命缩短也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的蓄电池存在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蓄电池。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蓄电池包括壳体、数个电池基本组,电池基本组均置入壳体内并加有电解质,每一电池基本组均含有数块负极板、隔板、正极板,隔板置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数块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相互叠加,各个负极板相串/并联连接,各正极板相串/并联连接,所述的隔板由多条隔带交叉编织而成,每一隔带均呈弯曲状。
所述的隔带内均轴向分布有若干微孔。
所述的隔带外表面均分布凹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蓄电池的隔板设计成由多条隔带交叉编织而成,每一隔带均呈弯曲状,并使隔带内轴向分布有若干微孔以及使隔离外表面分布有凹槽。因此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隔板能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消除了在实际装配中,隔板与正负极板之间产生的间隙和相对之间的磨擦;并减少了正负极板表面活性物质脱落,从而延长了蓄电池寿命、有利于环境保护。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中电池基本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隔板中隔带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蓄电池中电池基本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蓄电池包括壳体、数个电池基本组,电池基本组均置入壳体内并加有电解质。请参阅图1所示,每一电池基本组均含有数块负极板1、隔板2、正极板3,隔板2置于负极板1与正极板3之间,所有正极板3、隔板2和负极板1相互叠加,叠加后,根据不同的需要,各个负极板1相串接或相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各正极板也相串接或相并联连接。
请再结合图2和图3所示,上述的隔板2由多条隔带21交叉编织而成,隔带21的交叉编织为纵横交叉编织。每一隔带21均呈弯曲状,隔带21内均轴向分布有若干微孔22,隔带21外表面均分布凹槽23,微孔22和凹槽23的分布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上面的实施例蓄电池中的正负极板3、1、隔板2均是做成平板式。请再参考图4所示,蓄电池中的电池基本组也可做成圆柱式,即,正负板板3、隔板2则做成圆柱形,该电池基本组的结构、原理以及其隔板2的结构如同前一实施例。
上述的隔带21选用纤维材料,由隔带21交叉编织而成的隔板2能充分吸收电池中的电解质,在各隔带21中微孔毛细管的作用下,更加有利于蓄电池充放电时电荷迁移,由于在制作时,隔带还经过固水剂进行处理,在固水剂作用下,隔带更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而不会发生电解质流动,隔带在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后,体积增大,使蓄电池壳中电池槽内的正、负极板与隔带之间无间隙,在运输、工作过程中发生振动时,不会产生相对磨擦,造成极板(柱)活性物质脱落。在膨胀压力下,阻止活性物质早期脱落,延长使用寿命,电解质充分饱和吸收在隔带中,蓄电池移位、翻转,不会使蓄电池容量下降或者停止工作,当蓄电池外壳遭到损坏,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的隔带,不发生电解质滴流,引发事故,当蓄电池工作寿命终止时,进行废旧处理工作时,只要从蓄电池壳体中取出隔带进行挤压,即可以回收原加入的电解质,所以不会污染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电解质仍然可以再次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结构的蓄电池,该蓄电池包括壳体、数个电池基本组,电池基本组均置入壳体内并加有电解质,每一电池基本组均含有数块负极板、隔板、正极板,隔板置于负极板与正极板之间,数块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相互叠加,各个负极板相串/并联连接,各正极板相串/并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由多条隔带交叉编织而成,每一隔带均呈弯曲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带内均轴向分布有若干微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结构的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带外表面均分布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结构的蓄电池,该蓄电池在传统蓄电池结构的基础上,将电池基本组中的隔板设计成由多条隔带交叉编织而成,每一隔带均呈弯曲状;在隔带内均轴向分布有若干微孔,并在隔带外表面均分布凹槽。本实用新型蓄电池的隔板能充分饱和吸收电解质,消除了在实际装配中,隔板与正负极板之间产生的间隙和相对之间的磨擦;并减少了正负极板表面活性物质脱落,从而延长了蓄电池寿命、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H01M2/18GK2499982SQ0125308
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15日
发明者毕宝庆, 宋国永, 吴浩青 申请人:上海易林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