苝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234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苝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冶牛、羊、驴、马等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本发明涉 及采用茈醌化合物添加到饲料中用于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属于生物工程及农业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牛奶业和牛肉业成为畜牧业结 构调整的亮点。同时羊业也是我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带来大规模的流行病爆发,给养殖场造成 巨大的损失。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如口蹄疫病毒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致细胞病变型牛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oea virus, BVDV)、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羊痘病毒 (capripoxvirus)、马麻疹病毒(Epuine morbillivirus, EMV)等均是反刍动物养殖中的主 要病毒性疾病的病源。专利CN200810166154. 2,CN03103300. 8 和 CN200680051113. 8 等采用疫苗的方法
进行病毒的防治,然而动物病毒不仅种类多,而且变异迅速,经常是防不胜防。金刚烷胺、金 刚乙胺、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是常用抗病毒药,但其药物疗效并不确切,而且存在残留等 问题。专利CN20061007^35. 6报导金丝桃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化合物,对于口蹄疫 等病毒有着较好的杀灭作用。金丝桃素是从中草药贯叶连翘中提取得到的一种菲并醌类 (Phenanthroperylenequinone)化合物,其表现出了广谱的良好的病毒杀灭效果。然而金丝 桃素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在实际应用中有相当一部分金丝桃素无法被有效利用。我们研究发现茈醌(Perylenequinone)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广谱抗病毒的效果。 茈醌化合物与金丝桃素相比,具有提取方便、稳定性好、口服无明显副作用和代谢快等一系 列优点。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茈醌化合物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方法,从而有效地进行 禽类病毒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茈醌化合物应用于饲料中用于预防和治疗反刍动物病毒感染 病。本发明涉及到的相关特征如下1、茈醌化合物说明本发明所指茈醌化合物为如下所示的三种母核为基本结构,并以此三种母核结构 进行基团修饰的化合物。可在 2,3,6,7,11,12,17,18,26,沘,29,30,32,36,37,45,46,53, 55,56,58,62,63,71,72 位置修饰上各种化学基团,如 CH3, OCH3, COCH3, CH(OH) CH3, CH0, 0H, H等,这些化学基团之间还可以进一步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
权利要求
1.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茈醌化合物用于制备预防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添加量为每 天1-10 μ mol茈醌化合物/kg体重,生长期内用的饲料中始终添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在饲料中添加茈醌化合物用于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添加量为每天 10-100 μ mol茈醌化合物/kg体重,该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对感染病毒的反刍动物用 的时间为2-7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所述反刍动物病毒为口蹄疫病毒、致细胞病变型牛腹泻-粘膜病病毒、蓝舌病病毒、 羊痘病毒、或马麻疹病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茈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 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茈醌化合物包括竹红菌素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竹红 菌乙素Hypocrel Iin B ;痂囊腔菌素痂囊腔菌甲素Elsinochrome A、痂囊腔菌乙素 Elsinochrome B、痂囊腔菌丙素 Elsinochrome C、痂囊腔菌丁素 Elsinochrome D ;弗来菌 素Phleichrome ;枝孢素枝孢甲素Cladosporium A、枝孢乙素Cladosporium B、枝孢丙 素 Cladosporium C、枝抱丁素 Cladosporium D ;卡弗他丁Calphostin A、Calphostin B、 Calphostin C> Calphostin D :1Cercosporin> Scutiaquinone A> Scutiaquinone B、 hypomycin A> hypomycin B。
全文摘要
苝醌化合物在制备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苝醌化合物添加到反刍动物饲料中制备用于防治反刍动物病毒的饲料,如口蹄疫病毒、致细胞病变型牛腹泻-粘膜病病毒、蓝舌病病毒、羊痘病毒、马麻疹病毒等。苝醌化合物包括竹红菌素、痂囊腔菌素、弗来菌素、枝孢素、卡弗他丁、尾孢素等,苝醌化合物具有提取方便、稳定性好、口服无明显副作用和代谢快等一系列优点。制备预防反刍动物病毒饲料,其中的剂量为每天1-10μmol苝醌化合物/kg体重,制备治疗反刍动物病毒饲料,其中的剂量为10-100μmol苝醌化合物/kg体重,防治病毒的效果非常显著,同时苝醌化合物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生产得到,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A23K1/17GK102106465SQ20111002274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丁彦蕊, 廖祥儒, 张大兵, 朱建航, 蔡宇杰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