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23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开关,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ALPS公司在日本申请的推入式开关装置(公开号特开平11-144560,
公开日1999年5月28日),该推入式开关装置可使可动接点部件确保电气导通状态及可转动地保持在固定端子上。其具有大体呈矩形的框体;具有第一固定接点的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一固定端子相距预定间隔,并具有第二固定接点和密封板部的第二固定端子;由弹性导电部件作成,弯成大体呈U字形的可动部,其一端形成与第一固定接点滑接的可动接点,另一端形成与第二固定接点压接并可转动地支承的支点部的可动接点部件及用于按下可动部的操作钮。
但是,与可动接点滑接的第一固定接点为一片状结构,其密度大致均匀分布。当可动接点由于转动与第一固定接点发生接触碰撞时,因可动接点为均匀分布的片状结构,其产生的应力会较大,从而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一固定接点与第二固定接点直接埋设在壳体底部,第二固定接点垂直延伸于壳体底部且其仅藉由壳体底壁的固持力固定在壳体内部,在开关作动过程中常发生晃动现象,影响开关的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产品使用寿命的检测开关。
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包括壳体、盖体、第一固定接点、第二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及驱动元件。盖体与壳体配合形成一收容空间;第一固定接点与第二固定接点由壳体底部延伸至收容空间处,第二固定接点的延伸部设有多个间隙道;可动接点由弹性导电材料所制成,可动接点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固定接点上并可绕第一固定接点旋转,可动接点还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可与第二固定接点保持接触或分离;驱动元件,穿设于盖体内外并可作用于可动接点。
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中与可动接点碰撞接触的第二固定接点采用非均匀的片状结构,即第二固定接点的延伸部设有多个间隙道,当可动接点与第二固定接点产生碰撞接触时,其所受应力较小,以利加强产品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的立体元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检测开关的部分元件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检测开关1包括壳体2、盖体3、第一固定接点61、第二固定接点62、可动接点5及驱动元件,其中驱动元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操作杆4。壳体2设有一收容空间21;第一固定接点61与第二固定接点62固持在壳体2底部并向收容空间21内延伸;可动接点5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固定接点61上并可绕第一固定接点61旋转,可动接点5的另一端设有接触部52,接触部52可与第二固定接点62保持接触或分离;操作杆4穿设于盖体3内外并可作用于可动接点5。
操作杆4包括杆体41及止动块42,盖体3顶部设有通孔31,杆体41由通孔31穿设至盖体3并由外力作用于杆体41,操作杆4受可动接点5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而使止动块42抵接于盖体3的通孔边缘。壳体2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持块22,盖体3的两侧对称设有卡持臂32,卡持块22与卡持臂32相互配合。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可动接点5由弹性金属材料所制成,可动接点5包括U形槽51、抵靠部53及作用部54,第一固定接点61包括耦合部611与第一引脚612,耦合部611位于第一固定接点61的末端并由壳体2底部垂直延伸于收容空间21内,第一引脚612由壳体2的内部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第二固定接点62包括延伸部620及第二引脚622,而延伸部620上则设有若干间隙道621,第二引脚622由壳体2的内部延伸至壳体2的外部,U形槽51夹持于第一固定接点61的耦合部611,可动接点5可绕耦合部611转动。开关致动使操作杆4沿盖体3作垂直向下移动,作用部54抵接于操作杆4而受力,同时带动抵靠部53沿盖体3的凸块33平移,接触部52随之左移并与第二固定接点62电性连接。检测开关1在使用过程中,接触部52与第二固定接点62接触与断开,碰撞过程使第二固定接点62受应力作用,因间隙道621的设置,其不均匀分布的密度使碰撞发生时,第二固定接点62因此所受应力较小,从而降低检测开关1所受应力,加强产品的使用寿命。
壳体2设有第一支撑块25,第二支撑块26及第三支撑块27,第一固定接点61包括第一端子613与第二端子610,第一端子611埋设在壳体2底部与第二支撑块26之间,第二端子610从第一端子613处垂直延伸于壳体2的底部且与第一支撑块25抵持配合,有利于检测开关1在作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固定接点62包括固定部623及延伸部620,固定部623埋设在壳体2底部与第三支撑块27之间,延伸部620垂直延伸于壳体2的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开关,包括壳体、盖体、第一固定接点、第二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及驱动元件,壳体设有一收容空间;盖体覆盖在壳体上;第一固定接点固设在壳体底部;第二固定接点设有由壳体底部延伸至收容空间的延伸部;可动接点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固定接点上并可绕第一固定接点旋转,可动接点还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可与第二固定接点保持接触或分离;驱动元件穿设于盖体内外并可作用于可动接点;其特征在于延伸部上分布至少一间隙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接点与第二固定接点分别由壳体底部垂直延伸至收容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可动接点还包括抵靠部,盖体向收容空间延伸设有至少一凸块,抵靠部与凸块相抵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可动接点的一端设有U形槽,第一固定接点的端部设有耦合部,U形槽夹持于耦合部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驱动元件可为一操作杆,该操作杆包括一止动块,抵接于盖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可动接点还包括一作用部,操作杆垂直穿设于盖体中,且该操作杆作用于可动接点的作用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底壁上进一步突伸出至少一支撑块,以与固定接点抵持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检测开关,包括壳体、盖体、第一固定接点、第二固定接点、可动接点及驱动元件。盖体与壳体配合形成一收容空间;第一固定接点与第二固定接点由壳体底部延伸至收容空间处,第二固定接点的延伸部设有多个间隙道;可动接点由弹性导电材料所制成,可动接点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固定接点上并可绕第一固定接点旋转,可动接点还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可与第二固定接点保持接触或分离;驱动元件,穿设于盖体内外并可作用于可动接点。
文档编号H01H13/52GK2686071SQ03279429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
发明者周飞荣, 中濑雄章, 胡永辉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