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458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本电气元件,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器附件,再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工业、民用建筑电器开关。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器开关具有不同用途,它的零部件机构的设计要求也不相同,而目前已有技术中的一位开关、二位开关、三位开关,它们各自的零部件互换性很差,企业要生产许多各种电器附件,不仅零部件品种多,而且要将这些不同结构的零部件组装牢固、耐用,通常还采用螺钉连接,因此,装配速度慢,企业所储存零部件规格品种较多,使制造成本大幅提高。其次,现有技术中也有些电器开关的组装不用螺钉,但是,它的零部件互换性差,而且刚度、牢固性差,不经久耐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电器开关大多安装在墙壁上,其背后接线暗埋在墙内,但是,墙壁内导线与电器开关的进出线孔连接是垂直方向,因此,安装时不仅要求墙体内预留空间要深,而且,导线弯曲度大,导致安装不方便,且费力,并有可能造成导线断裂。
例如,中国专利说明书CN2346060Y、CN2274807Y提供的《无滑动跷板式钮子开关》、《嵌装式轻触倒板开关》,这些开关就存在上述问题,如制造二位或三位同样的开关,它们各自的零部件互换性差,装配后整体刚度差,接线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该开关的公用零部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能够用于其它同类开关,而且装配方便,连接牢固,整体刚度好,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还具有接线方便,能使导线安装弯曲度小,安装方便,不易折断。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包括金属框架、装在所述金属框架上的面板框、位于面板框中间可更换的外跷板、卡接在金属框架上的一组可互换的通/断装置,通过增加或减少通/断装置可实现新的功能,通/断装置包括上壳体;装在上壳体底部中间的摆动触头,装在上壳体上部的内跷板,内跷板上面置有套孔,其背面置有凸柱;套装在凸柱上的弹簧,其另一端与摆动触头底部顶接;与上壳体卡接的下壳体;装在下壳体内结构相同的左接线端子、中接线端子、右接线端子。
上述上壳体内腔底部有顶接孔,两侧斜面有碰接孔,两侧中间有竖槽,其两端外侧置有向外突的U形弹臂,U形弹臂置有止拉凸块,其另两侧面分别置有两个向下的夹臂,夹臂上置有凹孔;下壳体两端置有向上伸的固定板,其端部有向金属框架翻的勾边,中间有与U形弹臂相配的滑槽,滑槽两侧置有向外突的凸条,另两侧置有凸缘。
上述金属框架的内框对侧各有一向下的垂边,垂边分别置至少有一对两条直槽孔,两条直槽孔之间有连接横孔。
上述下壳体底部有中间低两边高分布的、呈角状的进线腔、左出线腔、右出线腔,进线腔、左出线腔、右出线腔内分别置有中、左、右止落板,进线腔、左出线腔、右出线腔的底部两侧面分别置有紧螺孔和接线孔。
上述中接线端子、左接线端子、右接线端子分别由相同的接触片、螺钉和夹线板组成,接触片为经折弯而成的金属件,它由接线片、碰接片、搁置片组成,中接线端子的碰接片与搁置片形成的夹角,构成凸部,其凸部与摆动触头的底部顶接,左接线端子、右出线端子的碰接片分别贴抵于上壳体下方的两侧与摆动触片两侧面相对,摆动触片与左接线端子或与右接线端子的接通或断开由其位置决定,左、中、右接线端子的螺钉轴线与上述紧螺孔的中轴线对应,左、中、右接线端子的夹线板中心线与上述进线孔的中心线对应。
上述上壳体上部中间两侧分别置有转孔,转孔可为倒的角形孔,易于定位,跷板上下按键时,灵敏度高,不产生位移,手感好,内跷板两端分别置有与上述转孔相配的转轴。
上述卡接在金属框架上的一组可互换的通/断装置为一个或二个、三个通/断装置,可构成一位或二位、三位双路跷板开关。
本发明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的优点如下上述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中基本零部件之间的连接,采用卡接或插接方式,增加了互换的可能性,它的零部件不仅较少,许多零部件还可以用于功能不同的其它通断装置之中,使企业库存成本降低,即具有几个共同的零部件,它们的增加或减少可构成功能不同的通断装置,用不着替换所有的零部件,只须替换些零部件或增加几个零部件,能简化制造工序时,且装配方便,用较少品种的零部件可生产出更多品种的开关,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其次是该开关采用金属框架作支承件,上述金属框架1的内框的垂边上开有“H”字孔,通/断装置在受到左右上下不同方向的力时,也不发生扭转或上下移动,整体连接牢靠,刚度好;该开关的装接线端子的底部为角状底,其接线孔、紧螺孔与安装面构成倾斜角,因此接线方便;由于装在下壳体内腔中的进线端子、左出线端子、右出线端子所处的位置高低交错分布,使其结构相同成为可能,进一步增加了接线端子的互换性。


图1是本发明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通/断装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S-S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m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面板框2背面立体示意图;图7是内跷板3b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摆动触头7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上壳体4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上壳体4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下壳体5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下壳体5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金属框架1与通/断装置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中“H”孔的放大示意图;图15是接线端子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外跷板3a的背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两位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4所示,上述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它包括金属框架1、装在所述金属框架1上可更换的面板框2、位于面板框2中间的可更换的外跷板3a、卡接在上述金属框架1上的一组可互换的通/断装置。
如图3、4、16所示,上述的通/断装置包括上壳体4;装在上壳体4底部中间可摆动的摆动触头7,摆动触头7置有防止弹簧6滑动的凸点71,装在上壳体4上部可摇摆的内跷板3b,内跷板3b上方与外跷板3a连接,外跷板3a下方置有插柱3a1,内跷板3b上方置有与相配的插孔31,其背面置有凸柱32;凸柱32也可由设置在内跷板3b上的套孔和插在套孔内的柱体组成,套装在凸柱32的弹簧6,其另一端与摆动触头7顶接;与上壳体4卡接的下壳体5;装在下壳体5内结构相同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
如图3、4、9-12所示,上述上壳体4内腔底部有用于摆动触头7与中接线端子8顶接的顶接孔41,两侧斜面分别有用于摆动触头7与左接线端子9或右接线端子10接通或脱离的左、右碰接孔42a、42b,两侧中间有用于放置摆动触头7的竖槽43,竖槽43用于摆动触头7底部突肩72在上壳体4内的定位,其两端外侧置有向外突的U形弹臂44,U形弹臂44置有与金属框架1卡接的止拉凸块45,该凸块的下方可为斜面,安装时减少阻力,其另两侧面分别置有两个向下的夹臂46,夹臂46上置有凹孔47;下壳体5两端置有向上伸的固定板51,其端部有向金属框架1翻的止推勾边51a,中间有与U形弹臂44相配的滑槽51b,滑槽51b两侧置有向外突的固定条51c,另二侧面置有与夹臂46上凹孔47相配的凸缘52,凸缘52上方可为斜面,便于插装。
如图2、5、13、14所示,上述金属框架1的内框对侧各有一向下的垂边11,垂边11分别置有至少两条与通/断装置外侧的两条固定条51c相配的直槽孔12,两条直槽孔12之间有与通/断装置外侧的止拉凸块45相配的连接横孔13,直槽孔12与连接横孔13连通构成“H”字孔,即上述垂边11分别置有“H”字孔,使通/断装置与金属框架1连接更牢固,当通/断装置装在金属框架1上受到左右上下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其四个角均能受到力的作用,均能使通/断装置不发生扭转和上下移动。
如图3、4、11、12、15所示,上述下壳体5内腔下部分隔为中间低两边高用于放置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的左、中、右接线腔57、55、58,各腔底部为尖角,还可设置有左、中、右止脱板57c、55c、58c,用于防止夹线板脱落,两侧面分别置有紧螺孔57a、55a、58a和接线孔57b、55b、58b。
如图3、11、12、15所示,上述中接线端子8、左接线端子9、右接线端子10分别由相同的接触片、螺钉和夹线板组成,接触片为经折弯而成的金属件,它由接线片a、碰接片b、搁置片c组成,中接线端子8的碰接片b与搁置片c形成的夹角,构成凸部81c,其凸部81c与摆动触头7的底部顶接,左接线端子9、右出线端子10的碰接片b分别贴抵于上壳体4下方的两侧与摆动触片7两侧面相对,摆动触片7与左接线端子9或与右接线端子10的接通或断开由其位置决定,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的螺钉轴线分别与上述紧螺孔57a、55a、58a的中轴线对应,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的夹线板中心线分别与上述进线孔57b、55b、58b的中心线对应。
如图3、7所示,上述上壳体4上部中间两侧分别置有转孔41m、41m,内跷板两端分别置有与上述转孔41m、41m相配的转轴3m、3n,转轴3m、3n的下方置有斜面,转孔41m、41n的上方置有斜面,利用材料的弹性,可方便地将内跷板3b装入上壳体4内。
如图2所示,上述面板框2内框两侧置有矩形条22,矩形条22两端各有一个榫头,利用材料自身的弹性,与面板框2内槽孔插接,从而达到上述开关的外观更具美观,也能从外观显示与其他开关相区别。
如图20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另一实例中采用二个通/断装置组合,构成二位双路跷板开关,还可组合成三位双路跷板开关。
上述金属框架1也可由塑料框架替代。
当按下外跷板3a一端时,外跷板3a通过结合插柱3a1带动内跷板3b向同一方向按下,内跷板3b又带动凸柱32作枢转,装在内跷板3b上的凸柱32拨动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将转过其死点,压缩弹簧6的一侧将摆动触头7绕着进线端子8上的凸棱81c向另一侧翻转,摆动触头7与出线端子9上的碰接片9b脱离,与右出线端子10上的碰接片10b接触,本发明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左路就断开、右路就接通;当按下外跷板3a上另一端时,外跷板3a通过结合插柱3a1带动内跷板3b向另一方向按下,内跷板3b带动凸柱32作枢转,装在内跷板3b上的凸柱32拨动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又将转过死点向另一方向翻转拨动,压缩弹簧6的一侧又将摆动触头7绕着进线端子8上的凸棱81c反向翻转,摆动触头7与出线端子9上的碰接片91b接触,与右出线端子10上的碰接片10b脱离,于是本发明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左路就接通、右路就断开。
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总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包括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框架(1)、装在金属框架(1)上面板框(2)、位于面板框(2)中间的外跷板(3a)、卡接在金属框架(1)上的一组互换的通/断装置,通/断装置包括上壳体(4);装在上壳体(4)底部摆动触头(7),装在上壳体(4)上部内跷板(3b),其上方与外跷板(3a)连接,其背面置有凸柱(32);套装在凸柱(32)的弹簧(6),其另一端与摆动触头(7)顶接;与上壳体(4)卡接的下壳体(5);装在下壳体(5)内结构相同的中接线端子(8)、左接线端子(9)、右接线端子(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体(4)内腔底部有顶接孔(41),两侧斜面有左、右碰接孔(42a)、(42b),两侧中间有竖槽(43),其两端外侧置有向外突的U形弹臂(44),U形弹臂(44)置有止推凸块(45),其另两侧面分别置有两个向下的夹臂(46),夹臂(46)上置有凹孔(47),下壳体(5)两端置有向上伸的固定板(51),其端部有向金属框架(1)翻的勾边(51a),中间有滑槽(51b),滑槽(51b)两侧置有向外突的固定条(51c),另两侧面置有凸缘(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框架(1)的内框对侧各有一向下的垂边(11),垂边(11)分别置有至少两条直槽孔(12),两条直槽孔(12)之间有连接横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下壳体(5)底部有中间低、两边高分布的左、中、右接线腔(57)、(55)、(58),各腔底部为尖角,两侧面分别置有紧螺孔(57a、55a、58a)和接线孔(57b)、(55b)、(58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中接线端子(8)、左接线端子(9)、右接线端子(10)分别由相同的接触片、螺钉和夹线板组成,由接线片a、碰接片b、搁置片c组成,中接线端子8的碰接片b与搁置片c形成的夹角,构成凸部,其凸部与摆动触头(7)的底部顶接,左接线端子(9)、右出线端子(10)的碰接片b分别与摆动触片(7)两侧面相对,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的螺钉轴线分别与上述紧螺孔(57a)、(55a)、(58a)的中轴线对应,左、中、右接线端子(9)、(8)、(10)的夹线板中心线分别与上述进线孔(57b)、(55b)、(58b)的中心线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上壳体(4)上部中间两侧分别置有转孔(41m)、(41n),内跷板两端分别置有与上述转孔(41m)、(41n)相配的转轴(3m)、(3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卡接在金属框架(1)上的一组可互换的通/断装置为一个或二个、三个、四个通/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框架(1)可由塑料框架代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组合式双路跷板开关,它包括金属框架(1)、面板框(2)、外跷板(3a)、卡接在金属框架(1)上的一组通/断装置,它包括上壳体(4)、摆动触头(7)、内跷板(3),其上方与外跷板(3a)连接,其背面置有凸柱(32);套装在凸柱(32)上的弹簧(6),其另一端与摆动触头(7)顶接;与上壳体(4)卡接的下壳体(5);装在下壳体(5)内的左接线端子(9)、中接线端子(8)、右接线端子(10)。该开关的组装采用卡接,零部件具有互换性,可生产出更多品种的开关,可使库存减少,能简化工序,且装配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其次是用金属框架(1)的“H”字孔与通/断装置卡接,整体连接牢靠,刚度好;该开关的进线孔、紧螺孔与安装面成倾斜角,接线方便。
文档编号H01H19/00GK1560887SQ20041001678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刘德银 申请人:江苏西蒙智控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