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对数宽带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1288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对数宽带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送量成爆炸式地增长,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电缆和光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传统的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的绕包带,绕包带内设有若干对缆线,每对缆线由两根导线绞合而成,每根导线外设有绝缘层。目前的宽带电缆均为4对或25对,已经不能满足在同一时间内更多用户的通信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采用单元式设计,共有96对缆线,可使其在同一时间内满足更多的用户对宽带通信的需要,可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宽带服务,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交换机及室内宽带线路总线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的绕包,绕包内的若干对缆线,所述若干对缆线分成数个单元,各个单元外设有不同颜色的扎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的绕包,绕包内的若干对缆线,所述若干对缆线分成数个单元,各个单元外设有不同颜色的扎带;所述缆线设有96对,平均分成四个单元。
本实用新型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的绕包,绕包内的若干对缆线,所述若干对缆线分成数个单元,各个单元外设有不同颜色的扎带;所述缆线设有96对,平均分成四个单元;所述各扎带的颜色不同,扎带的节距小于50米;所述缆线采用对称式小节距绞合,平均节距小于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设计,与传统的4对和25对相比,此种电缆可达到96对,可使其在同一时间内满足更多的用户对宽带通信的需要,可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宽带服务,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交换机及室内宽带线路总线中。
2.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单元式设计,使电缆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单位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3.本实用新型应用四组成缆单元进行总成缆,每组使用不同颜色的扎带进行标识,且扎带节距不大于50米。
4.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小节距设计,平均节距小于20毫米,使产品结构更稳定,具有优良的传输和抗干扰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护套;2绕包;3缆线;4单元;5扎带;6芯线;7芯线绝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内的绕包(2),绕包(2)内设有96对缆线(3),96对缆线(3)平均分成四个单元(4),四个单元(4)外分别设有蓝、橙、绿、棕不同颜色的扎带(5)。
所述缆线(3)采用对称式小节距绞合,平均节距小于20毫米;所述各扎带(5)的颜色不同,扎带(5)的节距小于50米。
本实用新型独特的单位式设计使电缆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单位之间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芯线(6)采用26AWG裸圆铜线,芯线绝缘(7)采用低损耗的高密度聚乙烯。
运用四组成缆单元进行总成缆,每组使用不同颜色的扎带(5)进行标识且扎带(5)节距不大于50米。为使成缆单元紧凑且便于设别,本实用新型采用聚酯带(PET)进行绕包。
单元扎带颜色1-蓝(Blue)、2-橙(Orange)、3-绿(Green)、4-棕(Brown),线对颜色采用全色谱标识,外护套(1)材料采用阻燃聚氯乙稀(PVC)。
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小节距设计,平均节距小于20mm,使产品结构更稳定,具有优良的传输和抗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可将现有设备电缆的可用带宽提高10倍,可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宽带服务,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交换机及室内宽带线路总线中。
权利要求1.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内的绕包(2),绕包(2)内的若干对缆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对缆线(3)分成数个单元(4),各个单元(4)外设有扎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对数宽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3)设有96对,平均分成四个单元(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对数宽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扎带(5)的颜色不同,扎带(5)的节距小于50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对数宽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3)采用对称式小节距绞合,平均节距小于2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对数宽带电缆,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内的绕包,绕包内设有96对缆线,96对缆线平均分成四个单元,四个单元外分别设有蓝、橙、绿、棕不同颜色的扎带;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元式设计,共有96对缆线,可使其在同一时间内满足更多的用户对宽带通信的需要,可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新一代数字宽带服务,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交换机及室内宽带线路总线中。
文档编号H01B7/00GK2779565SQ20052007000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6日
发明者赵佩杰, 李汨, 顾卫中, 杨红蕾, 陈晓红 申请人: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