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3143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殊用途的泵或泵送系统的部件或附件,特别是一种空压 机自动气压开关。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90202817曾公开了一种"调定式压力控制器",其由开关部件、 膜盒式压力传感器、传动块、弹簧座、弹簧架、弹簧、限位座、接头螺母等组 成,采用膜盒式压力传感器来带动开关部件的通断,故能控制压縮机的转停, 但不涉及空压机的溢气系统,也就是说使用它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使空压机泄 气,重新启动时就可能处于负荷状态。
中国专利ZL92213905也曾公开一种"空压机气压开关",其包括底板、支 架、气压弹簧、气压调节螺丝、气压顶头、跳板、卸荷单向阀,位于跳板边侧 的支架上装有手动卸荷开关,还装有触碰式微型交流接触器,其触头位于跳板 上方,其是通过手动随时方便地对空压机进行泄压。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空压 机压力控制器(空压机气压开关),其溢气系统都采用间接方式,结构上设计 存在着泄压可靠性不高的缺陷。因为在切断电源的同时不将空压机气缸和排气 大铜管内余压排出,则空压机气缸和排气大铜管内余压仍将维持较长时间,而 当人们在 -个短时间间隔后又启动空压机时,气缸和排气大铜管内往往还存有 一定的空气压力,从而使空压机在带负荷情况下启动,不但加大空压机电机的 启动损耗,而且较大的启动电流对电机本身及附近电器设备均会产生不良影 响,縮短了空压机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工作量。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中国专利ZL01220855.8公开了一种"空压机自动气 压开关",其包括开关部件、壳体、膜盒式压力传感器,膜盒式压力传感器装 在壳体下,有一弹簧支架安装在壳体内,弹簧支架装一弹跳板,上装开关部件, 壳体一侧装有卸荷阀,弹跳板延伸耳在卸荷阀的密封顶针下。它能做到在开关 切断电源的同时直接对空压机自动泄压,使空压机在任何时候启动都处于无负 荷状态。由于其结构的设置,导致自身体积较大,因而其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ZL01221183.4公开的"空压机自动兼手动气压开关",它包括开 关部件、底板、膜盒式压力传感器,膜盒式压力传感器装在底板上, 一控制板 装在底板上与膜盒式压力传感器接触,该控制板上放置一弹跳板,弹跳板上有 一拉簧其另一端挂在控制板上,底板一侧装有卸荷阀,弹跳板延伸耳在卸荷阀 的密封顶针下,底板的另一侧有一手柄伸入到弹跳板下。同样由于其结构的设 置,导致自身体积较大,因而其成本较高。
上述专利多或少存在着各方面的问题,还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以解决现 有空压机气压开关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包括卸荷部分和开关部分,其卸荷部分包括一本体、 一连杆元件、 一卸荷元件及上、下密封元件,开关部分包括压力隔膜、压力弹 片、压力隔膜基座、开关推杆、两接线端子、弹片、接线端子安装盒;在所述 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储气筒和泵浦的两个管接头以及位于管接头和本体内的进、 出气管道,在本体内还设置有沟通进、出气管道的工作腔和进气腔,工作腔位 于进气腔的下部,在工作腔与进气腔之间设置有安装在本体上的下密封元件; 在进气腔上部的本体上安装有卸荷元件,在卸荷元件上开设有卸荷口并安装有 上密封元件,工作腔、进气腔、卸荷口同轴设置;在压力隔膜下方设置有一压 力弹片,该压力弹片与压力隔膜一起安装在压力隔膜基座上并连同压力隔膜基 座一起被接线端子安装盒安装在本体中的工作腔中,该压力弹片的承压值决定 开关的压力值,两接线端子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盒上,其上、下端分别位于接 线端子安装盒内、夕卜;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一个接线端子上,另一端设置有电 触头,与另一个接线端子上的电触头接触;在所述压力隔膜基座上滑动地设置 有推杆,推杆的上、下端分别与压力隔膜和弹片接触;所述卸荷部分的连杆元 件穿过工作腔、下密封元件、进气腔、上密封元件及卸荷元件中的卸荷口,其 下端与压力隔膜连接,上端开设有卸荷槽。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各零件之间的误差,有时候会造成连杆元件不能露出 卸荷元件上的卸荷口,造成卸荷不畅,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将连杆元件分成上下两截,两截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这样当出现误差时,可以旋 转连杆元件的上部,调整连接元件的长度至卸荷槽在适当位置后,在连杆元件 两截螺纹连接部分用连接胶固定。
所述上、下密封元件均为锥形橡胶密封圈。
所述卸荷元件和接线端子安装盒直接采用铆弯方式安装在本体上。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开机时,压力隔膜连同压力弹片回复至原态,向上顶 起连杆元件,使连杆元件上端的卸荷槽位于上密封元件之上,同时上密封元件 抱紧连杆元件使之密封,从而将卸荷口关闭。同时压縮空气由泵浦、通过进气 管道、进气腔、打通状态的下密封元件、工作腔、出气管道进入到储气罐内。 压力隔膜和压力弹片失去对推杆的作用,推杆在弹片作用下上移,弹片上的电 触头与另一个接线端子上的电触头接触,形成通电状态(参看

图1),这时泵浦 送出的压縮空气,通过进气管道、进气腔、打通状态的下密封元件、工作腔、 出气管道源源不断地进入空压机储气罐,为工作服务。
当空压机储气罐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工作腔内的压力也同时达到额定压 力,额定压力迫使压力隔膜和压力弹片向下变形,变形的压力隔膜和压力弹片 推动推杆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推杆顶开弹片,使弹片上的电触头与另一个接 线端子上的电触头接触分离,断开泵浦的电源。同时压力隔膜和压力弹片又带 动连杆元件向下移动,上密封元件松开连杆元件,此时,下密封元件在气压作 用下,抱紧连杆元件。同时连杆元件上的卸荷槽回縮至上密封元件之下,这时 泵浦、进气管道及进气腔内的高压气体通过连杆元件上端的卸荷槽、卸荷单元 上的卸荷口排泄出去,达到卸荷作用(参见图2)。
卸荷完毕后,工作腔内的压力恢复至开机状态,压力隔膜和压力弹片回复 至原态,向上顶起连杆元件,使连杆元件上端的卸荷槽位于上密封元件之上, 使得上密封元件抱紧连杆元件使之密封,从而将卸荷口关闭。
本发明具有自动控制空压机单向进气、闭气功能,停机时自动卸荷压縮机 及管道内的压縮空气,保证电机与压縮机不受气压负荷作用,易于重新起动和 连续使用。同时也保护机器免遭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锐明
图1为本发明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通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断电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一种连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另一种连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发明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又一种连杆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参看图l,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包括卸荷部分和开关部分,其卸荷部分 包括一本体l、 一连杆元件2、 一卸荷元件3及上、下密封元件4、 5,开关部 分包括压力隔膜6、压力弹片35、压力隔膜基座7、开关推杆8、两接线端子 10、 11、弹片12、接线端子安装盒13。
本体1为一类似圆筒形结构,在本体1上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储气筒和泵浦 的两个管接头14、 15,两个管接头14、 15均为螺纹管接头。在两个管接头15、 14和本体1内的进、出气管道16、 17,其中进气管道16为直通管道,出气管 道17为弯折形管道。
在本体1内还设置有沟通进、出气管道16、 17的工作腔18和进气腔19, 工作腔18位于进气腔19的下部,两者相互沟通,同时进气管道16与进气腔 19连通,而出气管道17与工作腔18连通。
在进气腔19接近于工作腔18的本体1上开设有一环形槽20,下密封元件 5卡在该环形槽20中,这样下密封元件5就可以设置在工作腔18与进气腔19 之间。
在进气腔19上部的本体1上开设有一阶梯形状的卸荷元件安装孔21,在 卸荷元件安装孔21的顶部设置有可以折弯的薄壁部分23,卸荷元件3为一阶 梯形状的圆板,中间开设有卸荷口22,将卸荷元件3和密封垫24坐放在卸荷 元件安装孔21的阶肩上,向内打下可以折弯的薄壁部分23就可以将卸荷元件 3牢固地安装在本体1上。
在卸荷元件3的卸荷口 22内壁底部开设有一条环形槽25,上密封元件4 卡在该环形槽25中,这样上密封元件4就可以固定在卸荷元件3上。
上、下密封元件4、 5均为锥形橡胶密封圈,以便更好地在密封状态时抱 紧连杆元件2。
工作腔18为阶梯形状,在其底部的本体1上设置有可以折弯的薄壁部分 26,在压力隔膜6下设置有一压力弹片35,压力隔膜6和压力弹片35安装在 压力隔膜基座7并连同压力隔膜基座7 —起被接线端子安装盒13安装在本体1 中的工作腔18中,向内打下可以折弯的薄壁部分26就可以将压力隔膜6、压 力弹片35、压力隔膜基座7、接线端子安装盒13牢固地安装在本体1上。
两接线端子IO、 11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盒13上,其上、下端分别位于接 线端子安装盒13内、外;弹片12—端固定在一个接线端子10上,另一端设 置有电触头27,与另一个接线端子11上的电触头28接触。
在压力隔膜基座7的中心开有一推杆通孔29,推杆8滑动配合地安装在该 推杆通孔29中并可上下滑动,推杆8的上、下端分别与压力隔膜6和弹片12 接触。
工作腔18、进气腔19、卸荷口22同轴设置,卸荷部分的连杆元件2穿过 工作腔18、下密封元件5、进气腔19、上密封元件4及卸荷元件3中的卸荷口 22,其下端与压力隔膜6连接。
参见图3,连杆元件2分成上下两截30、 31,两截30、 31之间通过螺纹 方式连接,其中上截30为阶梯形状,下端设置有外螺纹33,上端縮小后空出 的部分为卸荷槽32,下截31的上部内具有内螺纹34,这样当出现误差时,可 以旋转连杆元件2的上截30,调整连杆元件2的长度至卸荷槽32在适当位置 后,在连杆元件2两截螺纹连接部分用连接胶固定。
参见图4,连杆元件2分成上下两截30、 31,两截30、 31之间通过螺纹 方式连接,其中上截30下端设置有外螺纹33,上端开有缺口,以形成卸荷槽 32,下截31的上部内具有内螺纹34,这样当出现误差时,可以旋转连杆元件 2的上截30,调整连杆元件2的长度至卸荷槽32在适当位置后,在连杆元件2 两截螺纹连接部分用连接胶固定。
参见图5,当加工精度能达到精确度要求时,连杆元件2可以不分成上下 两截,直接为整体形状,在其上端开设有如图4的卸荷槽32。
本发明工作原理是参见图l,开机时,由于与出气管道17连接的储气罐 内气压值低于压力弹片35的设定承压值,压力弹片35压力隔膜6回复至原态, 向上顶起连杆元件2,使连杆元件2上端的卸荷槽32位于上密封元件4之上, 同时上密封元件4抱紧连杆元件2使之密封,从而将卸荷口22关闭。同时压
縮空气由泵浦、通过进气管道16、进气腔19、打通状态的下密封元件5、工作 腔18、出气管道17进入到储气筒内。压力隔膜6和压力弹片35失去对推杆8 的作用,推杆8在弹片12作用下上移,弹片12上的电触头27与另一个接线 端子11上的电触头28接触,形成通电状态,这时泵浦送出的压缩空气,通过 进气管道16、进气腔19、打通状态的下密封元件5、工作腔18、出气管道17 源源不断地进入空压机储气罐,为工作服务。
当空压机储气罐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工作腔18内的压力也同时达到额 定压力,额定压力迫使压力隔膜6和压力弹片35向下变形,变形的压力隔膜6 和压力弹片35推动推杆8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推杆8顶开弹片12,使弹片 12上的电触头27与另一个接线端子11上的电触头28接触分离,断开泵浦的 电源。同时压力隔膜6和压力弹片35又带动连杆元件2向下移动,上密封元 件4松开连杆元件2,此时,下密封元件5在气压的作用下,抱紧连接元件2, 同时连杆元件2上的卸荷槽32回縮至上密封元件4之下,这时泵浦、进气16 及进气腔19内的高压气体通过连杆元件2上端的卸荷槽32、卸荷单元3上的 卸荷口22排泄出去,达到卸荷作用。
卸荷完毕后,工作腔18内的压力恢复至开机状态,压力隔膜6和压力弹 片35回复至原态,向上顶起连杆元件2,使连杆元件2上端的卸荷槽32位于 上密封元件4之上,使得上密封元件4抱紧连杆元件2使之密封,从而将卸荷 口 22关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 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 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 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包括卸荷部分和开关部分,其特征在于,其卸荷部分包括一本体、一连杆元件、一卸荷元件及上、下密封元件,开关部分包括压力隔膜、压力弹片、压力隔膜基座、开关推杆、两接线端子、弹片、接线端子安装盒;在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连接储气筒和泵浦的两个管接头以及位于管接头和本体内的进、出气管道,在本体内还设置有沟通进、出气管道的工作腔和进气腔,工作腔位于进气腔的下部,在工作腔与进气腔之间设置有安装在本体上的下密封元件;在进气腔上部的本体上安装有卸荷元件,在卸荷元件上开设有卸荷口并安装有上密封元件,工作腔、进气腔、卸荷口同轴设置;在压力隔膜下方设置有一压力弹片,该压力弹片与压力隔膜一起安装在压力隔膜基座上并连同压力隔膜基座一起被接线端子安装盒安装在本体中的工作腔中,两接线端子固定在接线端子安装盒上,其上、下端分别位于接线端子安装盒内、外;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一个接线端子上,另一端设置有电触头,与另一个接线端子上的电触头接触;在所述压力隔膜基座上滑动地设置有推杆,推杆的上、下端分别与压力隔膜和弹片接触;所述卸荷部分的连杆元件穿过工作腔、下密封元件、进气腔、上密封元件及卸荷元件中的卸荷口,其下端与压力隔膜连接,上端开设有卸荷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 元件分成上下两截,两截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其特征在于,连杆元件 两截螺纹连接部分用连接胶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下密封元件均为锥形橡胶密封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 元件和接线端子安装盒直接采用铆弯方式安装在本体上。
全文摘要
空压机自动气压开关,其卸荷部分包括本体、连杆元件、卸荷元件及上、下密封元件,开关部分包括压力隔膜、压力弹片、压力隔膜基座、开关推杆、两接线端子、弹片、接线端子安装盒;卸荷部分的连杆元件穿过工作腔、下密封元件、进气腔、上密封元件及卸荷元件中的卸荷口,其下端与压力隔膜及压力弹片连接,上端开设有卸荷槽。连杆元件分成上下两截,两截之间通过螺纹方式连接。当出现误差时,可以旋转连杆元件的上部,调整连杆元件上的卸荷槽的尺寸。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控制空压机单向进气、闭气功能,停机时自动卸荷压缩机及管道内的压缩空气,保证电机与压缩机不受气压负荷作用,易于重新起动和连续使用。同时也保护机器免遭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H35/24GK101206972SQ20061014749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9日
发明者詹奇峰 申请人:詹奇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