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807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断路器,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合闸功能的电
机置于底箱、手柄外露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力部门而言开关断路设备,是保证用电安全、进行线路切换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断路器包括高、低压断路器等,随着国家对智能电网计划的推出,断路器设备需要向智能话迈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我们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称之为断路器本体,所述的断路器可以是三相的也可以是单相,可以是普通的微型断路器,也是可以
是大开关,其都包括一盒体,通常的盒体是有上盖和底箱组成,所述的上盖开设有一缺槽,所述的缺槽的两端对应断路器处于的开/关位置;一手柄伸出所述的缺槽;一底箱,所述的底箱上设置有断路器动作机构,以及进线端和出线端,所述的断路器通断动作机构通过所述的手柄触发;所述的断路器动作机构还包括与手柄相连接的联动组件,所述的联动组件的一联动杆下端铰接设置有动触臂,当在手柄的作用下联动组件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的动触臂转动,使所述的动触臂上的动触点与所述的静触片上的静触点相接触,所述的静触片与所述的底箱上的出线端相连接,从而实现将电流传出。 其存在如下缺陷在预付费系统中,用户补交电费后断路器不能够自动合闸,需要用电户自己处理,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虽然现有一些电操机构产生,但是在发生温度过高等异常用电状况时,现有的电操机构基本没有处理功能; 在用电异常情况没有排除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合闸,从而可能带来安全隐患。[0007] 而且在电操机构存在故障的时候,没办法手动操作,从而给用户带来不便。[0008] 鉴于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用以克服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包括一连接本体,所述的连接本体包括一连接部,用以实现与断路器的结合; 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置有一曲柄部以及一拨动部,所述的拨动部与所述的手柄相抵靠; 还包括一 电机,其在一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所述的曲柄部将所述的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的拨动部的往复动作,从使所述的手柄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0013] 方案之一中,所述的曲柄部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和一连杆组成。[0014] 其中,所述的连接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固
定设置有相对平行的滑槽,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外; 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两侧设
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连接孔。 其中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一支撑架固接在所述的连接本体上。 其中;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面开有一弧形槽,并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的轴同心。 较佳的,所述的连杆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齿轮弧形槽和拨动部上的框体的连接孔上,从而使所述的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的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所述的连杆拉动/推动所述的拨动部运动。 方案二中,所述的曲柄部包括一棘轮棘爪机构、 一第三齿轮和一连杆组成。 其中,所述的连接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固
定设置有相对平行的滑槽,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外; 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两侧设
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连接孔。 其中;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包括 外套,所述的外套具内齿,其外缘具有外齿,并与所述的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的内齿为棘轮; 芯子,所述的芯子设置于所述的内齿中,芯子外缘设置有至少一棘爪,所述的棘爪和所述的芯子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棘爪与所述的棘轮相对应;[0025] 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的外套和芯子之间。 较佳的;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芯子轴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撑架与所述的连接本体固接; 所述的连接本体设有一缺口,所述的第三齿轮固接有一轴套沿伸出所述的缺口外,并通过限位件卡固。 较佳的,所述的第三齿轮旁置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与所述的连杆一端轴接,所述
的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框体上的连接孔轴接。 较佳的,所述的轴套上部设有一缺槽; —调整手柄,其下端的凸起与所述的缺槽相对应,通过转动调整手柄,带动所述的第三齿轮沿着棘齿非工作状态转动。[0031] 其中,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 —电源采集子单元,其从所述的相线上获取电力信号,并进行整流滤波处理;[0033] —电机控制子单元,获取所述的电力信号,并在接到合闸命令时,使所述的电机动作,最终实现所述的断路动作机构产生合闸动作。[0034] 较佳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 —短路侦测电路,其用以检测是否有短路发生,当发生短路时产生一 自锁控制信号。 较佳的,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0037] —自锁控制子单元,其与所述的电机控制子单元相连接,接收所述的短路侦测子单元输出 一表征短路状况的自锁控制信号,从而使所述的电机控制子单元令所述的电机不产生动作。 其中,所述的短路侦测电路包括至少针对一条相线设置的一短路侦测元件,其与一判断元件相连接,所述的判断元件根据在发生短路异常情况下所述短路侦测元件的状态,产生所述的自锁控制信号和所述的脱扣控制信号。 较佳的,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子单元,其检测相线温度,在所述温度达到一阈值时,产生一 自锁控制信号和/或脱扣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的温度检测子单元包括至少针对一条相线设置的一温度检测元件,其与一判断元件相连接,所述的判断元件根据在发生温度异常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状态,产生所述的自锁控制信号和/或脱扣控制信号。 较佳的,还包括一处理器,其通过一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相连接,用以根据所述的处理器中预设的程序判定采集的电流或/和电压是否存在异常,并相应的输出控制信号。 较佳的,还包括一显示电路或存储电路或通信电路至少其中之一,其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与断路器相结合,实现断路器的自动合闸,并且具有电路异常的自锁功能,能够在发生电操机构失效的情况下,手动合闸,适用于断路器的远程控制,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产品。

图1为现有断路器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主视图;[0046]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一后视图;[0047]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一与断路器结合使用时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二与断路器结合使用时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电路板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电路板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0053]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的主视图,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包括一连接本体l,其为一承载体,所述的连接本体1包括一连接部12,用以实现与断路器的结合,所述的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 请参阅图3A和图3B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一后视图以及立体分解图;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置有一曲柄部以及一拨动部,所述的拨动部与所述的断路器的手柄相抵靠;还包括一电机31,其在一控制电路板5的控制下,所述的曲柄部将所述的电机31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的拨动部的往复动作,从使所述的手柄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曲柄部包括一第一齿轮34、一第二齿轮32和一连杆35组成。 其中,所述的连接本体1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ll,在所述开口 11的两侧有有与所述的连接本体l固定设置的相对平行的滑槽21,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 11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1外; 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22,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22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22两侧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21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22上设置有连接孔。[0058] 其中于;所述的第一齿轮34与所述的电机31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一支撑架15固接在所述的连接本体1上。所述的第一齿轮34与所述的第二齿轮32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32面开有一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与所述的第二齿轮32的轴同心,所述的连接本体1上开始有一孔,所述的第二齿轮32轴上设有凹槽,通过一卡固件33将所述的第二齿轮32与所述的连接本体1相互轴接。 所述的连杆35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齿轮32弧形槽和拨动部上的框体22的连接孔上,从而使所述的电机31转动带动所述的第二齿轮32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的连杆35拉动/推动所述的拨动部运动。 在所述的滑槽21的两侧设置有行程开关41,用以在所述的拨动部运动到指定位置后,触发所述的行程开关41,从而将信号传输给所述的控制电路板5,最终使所述的电机31停止运转。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一与断路器结合使用时立体示意图;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通过所述的连接本体1上的连接部12与断路器6相固接,将所述的手柄51由所述的开口 11伸出到连接本体1夕卜,通过电操机构的动作实现断路器的合闸和断路动作,其中,同时要用三条数据线将设置在出线端的干簧管和/或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给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实现相应的短路和/或温度检测。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实施例二与断路器结合使用时立体分解图;这一实施例主要是针对电操机构中电机31或是控制电路板5出现异常不能动作时,采用的手动方案;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的曲柄部包括一棘轮棘爪机构、一第三齿轮38和一连杆35组成。 其中,所述的连接本体1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ll,在所述开口 1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平行的滑槽21,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 ll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l外; 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22,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22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22两侧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21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22上设置有连接孔。[0065] 其中;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包括 外套,所述的外套具内齿,其外缘具有外齿,并与所述的第三齿轮38啮合,所述的内齿为棘轮; 芯子,所述的芯子设置于所述的内齿中,芯子外缘设置有至少一棘爪,所述的棘爪和所述的芯子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棘爪与所述的棘轮相对应;[0068] 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的外套和芯子之间。 所述的电机31与所述的芯子轴连接,所述的电机31通过支撑架15与所述的连接本体1固接; 所述的连接本体1设有一缺口 13,所述的第三齿轮38固接有一轴套沿伸出所述的缺口 13夕卜,通过一卡固件33将所述的第三齿轮38与所述的连接本体1相互轴接。[0071 ] 所述的第三齿轮38旁置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与所述的连杆35 —端轴接,所述的连杆3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框体22上的连接孔轴接。[0072] 所述的轴套上部设有一缺槽321 ; —调整手柄61,其下端与所述的缺槽321相对应,通过转动调整手柄61,带动所述的第三齿轮38沿着棘齿非工作状态转动,则外套可以转动,从而将手柄进行人为操作。[0074] 请参阅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电路板实施例一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一电源采集子单元,其从所述的相线上获取电流信号,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主要涉及对相线电流的整流滤波作用,这里采用三个二极管Dl D3分别与相线A C相连接,并采用电容C3进行滤波;[0075] —稳压电路,其包括一稳压管DW1以及与之并联的电容C1、 C2,其中所述的电容Cl的负极接地,其正极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 —短路侦测电路,其用以检测是否有短路发生,当发生短路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所述的短路侦测电路包括三组短路侦测元件以及判断元件,所述的短路侦测元件用以在发生短路异常时产生一变化量(这里以干簧管Sa、Sb、Sc为例),所述的判定元件(这里采用比较器IC1-1 IC1-3为例)由所述的短路侦测元件处获取一变化量并与一预先设定的基准进行比较,(两者的数量和相线数目一致),所述的干簧管Sa、 Sb、 Sc的一端与所述的比较器IC1-1 IC1-3的同相端相连接;所述干簧管Sa、Sb、Sc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所述的比较器IC1-1 IC 1-3的比较信号;所述的比较器IC1-1 IC1-3的反相端获取一稳定的电压信号,作为基准电压;本实施例里是通过一组分压电阻R3、R4获取的,其中,所述分压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的稳压电路中的电容C1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每一比较器ICl-l ICl-3的输出端和正相端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7、 D10、 D13 ;所述的每一短路检测电路的干簧管Sa、 Sb、 Sc通过一二极管D5、 D9、 D12与复位按钮REST相连后接地; —自锁控制子单元,其接收所述的短路侦测子单元的输出的表征短路状况的信号,从而使所述的电机不产生动作;其包括一第一三极管Q2,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一上拉电阻R5获取所述的比较器IC1-1 IC1-3的输出信号,并有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且所述的基极通过电阻R6与地相连,所述的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连接有一电阻R7 ; —电机自动合闸控制子单元,其包括一第二三极管Q1,所述第二三极管Q1的基
极与所述的第一二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的电机M—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 较佳的,为了与机械结构中的结果相吻合,在所述的电机自动合闸控制子单元的线路上设置有限位开关Kl,用以控制电机M达到预定位置后停转,从而确保断路器合闸位置; 较佳的在所述的电机自动合闸控制子单元的线路上设置有一人工开闭的检修开关K3 (也称为闭锁),即在该开关K3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的电机M在任何状态下都不会动作; 较佳的在所述的比较器IC1-1 IC1-3的输出端设置有一发光二极管LEDa、LEDb、LEDc,用以起到指示作用。 还可以增加了一个温度检测子单元,用以在温度达到一定阈值的情况下,使所述的断路器断路,并且对电机产生自锁功能;所述的温度检测子单元包括至少针对一条相线设置的一温度检测元件(这里以采用温度传感器ta、tb、tc为例),其与一判断元件(这里以采用比较器IC2-1 IC2-3为例)相连接,所述的判断元件根据在发生温度异常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状态,产生一自锁控制信号和脱扣控制信号至少其中之一。具体针对本实施设有三组温度传感器ta、tb、tc和比较器IC2-1 IC2-3(两者的数量和相线数目一致),所述的温度传感器ta、tb、tc的一端与所述的比较器IC2-1 IC2-3的同相端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ta、 tb、 tc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作为所述的比较器IC2-1 IC2-3的比较信号;所述的比较器IC2-1 IC2-3的反相端获取一稳定的电压信号,作为基准电压;本实施例里是通过一组分压电阻R2、 R3获取的,其中,所述分压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的稳压电路中的电容C1阴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的输出端相连接(与所述的短路自锁子单元共用);每一比较器IC2-l IC2-3的输出端和正相端之间设置有二极管D22、 D19、 D16 ;较佳的在所述的比较器IC2-1 IC2-3的输出端也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LEDTa LEDTb用以起到指示作用。 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控制电路板实施例二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示意图体现了在现有控制技术中通过处理器实现智能化的一个例子,其中,一数字电源电路,其通过变压器T获取电压信号,然后通过稳压芯片D1,以及稳压滤波电路向所述的处理器MCU提供电源信号;一组干簧管、、Sb、S。、设置在断路器的线路上,其与所述的处理器MCU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以检测短路异常;在所述的数字电源电路与处理器MCU之间设置有一开关REST,用以切断对所述的处理器MCU的电力供应,从而在检修的时候,避免因处理器MCU的不合理控制造成意外;还可以包括一组温度传感器IC1 IC3,其检测各相线节点处的温度值,并将其转换为一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的处理器MCU,有所述的处理器MCU判定温度高过一阈值时输出一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加新的智能化功能,所述的处理器MCU还可以与一通信电路相连接,其可以通过有线/无线的方式与其他的通信设备进行数据的交互,因而可以接收到外端的控制信号(预付费合闸/断电信号);一存储器,用以存储断路器中的各项数据;一显示电路用以显示断路器所检测到的各种状态信息,在断路器的盒体上设置有相应的显示屏;一时钟电路,其用以向所 述的处理器MCU提供时钟信号;上述所述的这些功能电路从具体实现而言对应的电路有很 多种,都是广泛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具体选用,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所述 的处理器MCU的输出端PX. 1、 PX. 2用以和上面实施例中的自锁控制子单元相连接,进而控 制电机自动合闸控制子单元的动作,也可以直接和所述的电机自动合闸控制子单元连接, 由所述的处理器MCU根据目前的电力异常情况是否解除,来判定是否需要让所述的自动合 闸控制子单元的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 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 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本体,所述的连接本体包括一连接部,用以实现与断路器的结合;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置有一曲柄部以及一拨动部,所述的拨动部与所述的手柄相抵靠;还包括一电机,其在一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所述的曲柄部将所述的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的拨动部的往复动作,从使所述的手柄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部包括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和一连杆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平行的滑槽,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外;
4.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两侧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连接孔。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电机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一支撑架固接在所述的连接本体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第二齿轮面开有一弧形槽,并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的轴同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设置于所述的第二齿轮弧形槽和拨动部上的框体的连接孔上,从而使所述的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的第二齿轮转动,从而使所述的连杆拉动/推动所述的拨动部运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部包括一棘轮棘爪机构、 一第三齿轮和一连杆组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本体开设有与所述的手柄相对应的开口 ,在所述开口的两侧固定设置有相对平行的滑槽,所述的手柄由所述的开口延伸至所述的连接本体外;所述的拨动部为一框体,所述的手柄从所述的框体中间穿过,所述的框体两侧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槽移动的滑轨,所述的框体上设置有连接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9或8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棘爪机构包括外套,所述的外套具内齿,其外缘具有外齿,并与所述的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的内齿为棘轮;芯子,所述的芯子设置于所述的内齿中,芯子外缘设置有至少一棘爪,所述的棘爪和所述的芯子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的棘爪与所述的棘轮相对应;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的外套和芯子之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与所述的芯子轴连接,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撑架与所述的连接本体固接;所述的连接本体设有一缺口,所述的第三齿轮固接有一轴套沿伸出所述的缺口外,并通过限位件卡固。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三齿轮旁置有一连接孔,该连接孔与所述的连杆一端轴接,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 与所述的框体上的连接孔轴接。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轴套上部设有一缺槽;一调整手柄,其下端的凸起与所述的缺槽相对应,通过转动调整手柄,带动所述的第三 齿轮沿着棘齿非工作状态转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一电源采集子单元,其从所述的相线上获取电力信号,并进行整流滤波处理; 一电机控制子单元,获取所述的电力信号,并在接到合闸命令时,使所述的电机动作, 最终实现所述的断路动作机构产生合闸动作。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一短路侦测电路,其用以检测是否有短路发生,当发生短路时产生一自锁控制信号。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一自锁控制子单元,其与所述的电机控制子单元相连接,接收所述的短路侦测子单元 输出一表征短路状况的自锁控制信号,从而使所述的电机控制子单元令所述的电机不产生 动作。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短路侦测电路包括至少针对一条相线设置的一短路侦测元件,其与一判断元件相 连接,所述的判断元件根据在发生短路异常情况下所述短路侦测元件的状态,产生所述的 自锁控制信号和所述的脱扣控制信号。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温度检测子单元,其检测相线温度,在所述温度达到一阈值时,产生一 自锁控制 信号和/或脱扣控制信号。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检测子单元包括至少针对一条相线设置的一温度检测元件,其与一判断元件 相连接,所述的判断元件根据在发生温度异常情况下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状态,产生所述 的自锁控制信号和/或脱扣控制信号。
20.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处理器,其通过一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的电源采集子单元相连接,用以根据所 述的处理器中预设的程序判定采集的电流或/和电压是否存在异常,并相应的输出控制信 号。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电路或存储电路或通信电路至少其中之一,其与所述的处理器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现断路器自动合闸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其包括一连接本体,所述的连接本体包括一连接部,用以实现与断路器的结合;所述的连接本体上设置有一曲柄部以及一拨动部,所述的拨动部与所述的手柄相抵靠;还包括一电机,其在一控制电路板的控制下,所述的曲柄部将所述的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所述的拨动部的往复动作,从使所述的手柄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
文档编号H01H83/00GK201527948SQ20092021844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万家盛, 汪志强 申请人: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万家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