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2180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尤其涉及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大、小容量的铅酸蓄电池,其正负极汇流排仅作一个部位的连接,即 连接于正负极汇流排的中部位置。这种连接方式,对于小容量铅酸蓄电池而言,无论是过桥 焊的操作、还是连接后的电池导电率,都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大容量的铅酸蓄电池来 说,如果仅作一个部位的连接,不仅过桥焊的操作不太方便,而且过桥焊的厚度要厚(否则 将会影响电池导电率),这就需要增加电池壳体的高度。显而易见,增加电池壳体的高度,将 会给蓄电池的使用厂家造成设计上的困难,尤其是电动汽车,大多数设计者和消费者都追 求小巧、轻便,增大蓄电池的安装空间,有悖于这种理念的体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 不仅过桥焊操作方便,而且无需增加电池壳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包括蓄电池壳体、壳体的盖子、设置于壳体 内的极群,特的是极群正负极汇流排至少分别设置有两个偏极柱,两个相邻隔腔内的正负 极汇流排的偏极柱采用过桥焊连接;所述盖子的内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与过桥焊焊点相匹 配的过桥孔。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偏极柱等分设置于汇流排,或两个偏极柱之间的 距离,是最外侧偏极柱与汇流排端部距离的两倍(因正负极汇流排长度不一致,如果以负 极汇流排为例,两个偏极柱之间的距离,是最外侧偏极柱与汇流排端部距离的两倍,那么, 正极汇流排两个偏极柱之间的距离,则会略小于最外侧偏极柱与汇流排端部距离的两倍。 反之,则会略大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有优点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正负极汇流排之间,采用两个偏极柱连接,不仅过桥焊操作方 便、容易焊透,而且可保证电池单格之间的大电流传导,还可起到断路的双保险作用。同时, 具有焊点厚度薄的优点,即使是大容量的蓄电池,也不需要增加壳体的高度,符合电动汽车 发展的趋势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有极群的壳体俯视示意图。图2图1的壳体盖子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蓄电池壳体1、壳体1的盖子2、设置于壳体1内的极 群。所述极群的正负极汇流排3分别设置有两个偏极柱4,两个相邻隔腔内的正负极汇流排 3的偏极柱4采用过桥焊连接。仍如图1所示,两个偏极柱之间的距离,是最外侧偏极柱与 汇流排端部距离的两倍(有利于电流均衡传导)。如图2所示,所述盖子2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与偏极柱过桥焊焊点5相匹配的过 桥孔6。
权利要求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包括蓄电池壳体(1)、壳体的盖子(2)、设置于壳体内的极群,其特征在于极群正负极汇流排(3)至少分别设置有两个偏极柱(4),两个相邻隔腔内的正负极汇流排(3)的偏极柱(4)采用过桥焊连接;所述盖子(2)的内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与过桥焊焊点(5)相匹配的过桥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偏极柱(4) 等分设置于汇流排(3),或两个偏极柱(4)之间的距离,是最外侧偏极柱(4)与汇流排(3) 端部距离的两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汇流排的连接结构,包括蓄电池壳体、壳体的盖子、设置于壳体内的极群,特的是极群正负极汇流排至少分别设置有两个偏极柱,两个相邻隔腔内的正负极汇流排的偏极柱采用过桥焊连接;所述盖子的内表面至少设置有两个与过桥焊焊点相匹配的过桥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正负极汇流排之间,采用两个偏极柱连接,不仅过桥焊操作方便、容易焊透,而且可保证电池单格之间的大电流传导,还可起到断路的双保险作用。同时,具有焊点厚度薄的优点,即使是大容量的蓄电池,也不需要增加壳体的高度,符合电动汽车发展的趋势要求。
文档编号H01M10/06GK201638910SQ20102010104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5日
发明者方明学, 李军 申请人:张天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