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226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是一种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
背景技术
电动车具有骑行速度快、舒适感强等优点,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已经成为主要的骑行工具。随着科技发展,以及电动车舒适性的需要,大多电动车装配得较为豪华,车体较 大,自重较重,所采用的电能达到48伏,而且需要将四节12伏电池串联后使用。为了使电 动车设计得更为紧凑,普遍采用将四块电池叠加在一起并放置在一个电池盒的方式,具体 为将两块电池上、下叠装放在电池盒底部,将另两块电池左、右并排放置在电池盒上部,四 块电池为串联连接,在电池盒上设置有方便人们手提的提把。此外,还有摩托款大包车,这 种电动车的四块电池是上、下依次叠装。由于电动车几乎每天都要充电,且四块电池安装在 一个电池盒内重量较重,人们尤其是女同志在取、装电池并携带充电时单手负重十分费力, 因此,给电池充电成为人们的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别提取两块电池以减 轻单手负重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由电池盒、四块电池构成,在电池盒上安装有上手提 把,四块电池在电池盒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由上位电池盒及下位电池盒上、下定 位连接构成,上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下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在下位电池盒上安装有 下手提把。而且,所述上位电池盒内所安装的两块电池为叠装设置或并排设置,下位电池盒 内所安装的两块电池为叠装设置。而且,所述上位电池盒内的电池与下位电池盒内电池之间的电连接采用在其接合 部位安装的触点,或者采用外部电缆。而且,所述上位电池盒及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的方式采用导柱与导槽形式, 即上位电池盒的下端两侧对称制有纵向导柱,在对应上位电池盒纵向导柱部位的下位电 池盒上制有纵向导槽。而且,所述上位电池盒及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的方式采用凸起与凹槽形式, 即在上位电池盒的下底面侧边制出凸起,在下位电池盒对应该凸起制出凹槽。而且,所述下位电池盒所安装的下手提把为尼龙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电池盒在不改变现有电动车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将两块电池 安装成一组,每组均为两块电池,且每组分别安装有提手,由此可方便单手人们取、装并携 带电池充电。[0013]2、本分体式电池盒可通过相互间所制的插槽、滑道相互插装连接,其电连接也可采用电缆、触点等方式,与原来的充电方式完全相同,使用快捷简便。3、本电池盒可采用现在普遍使用的翻转鞍管结构对分体式电池进行压装连接,保 证了分体式电池的稳定连接。4、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动车难以克服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 便,成本低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主视图;图2是图1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下位电池盒俯视图;图5是实施例2的外形主视图;图6是图5的纵向截面剖视图;图7是图5的下位电池盒俯视图;图8是实施例3的纵向截面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 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 一种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由电池盒、上位并排电池5、下位叠装电池7构成,上位 并排电池位于下位叠装电池的上方并电连接,其电连接的方式为触点连接,电池盒由上位 电池盒1及下位电池盒3上、下定位连接构成,上位电池盒安装上位并排电池,下位电池盒 安装下位叠装电池,上位电池盒的下端两侧对称制有纵向导柱2,在对应上位电池盒纵向导 柱部位的下位电池盒上制有纵向导槽9,在上位电池盒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上手提把4,在 下位电池盒的上表面中部安装有下手提把6,在上位电池盒与下位电池盒之间接合部位安 装有上位并排电池与下位叠装电池电连接的触点8。本实施例中,上位电池盒与下位电池盒采用导柱与导槽的形式,也可以采用上、下 扣装安装的方式;下位电池盒所安装的下手提把一般为软质材料如尼龙带制作,或者也可 以采用铰轴式的翻转手提把。本电池盒可以如本实施例竖直使用及安装,也可以为水平使用及安装。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上位电池盒与下位电池盒采用凸起11与凹槽12 相互定位嵌装的形式替代实施例1的导柱导槽形式,即在上位电池盒的下底面侧边制出凸 起,在下位电池盒对应该凸起制出凹槽;上位并排电池与下位叠装电池之间采用外部电缆 10的电连接方式以替代实施例1中的触点。其他同于实施例1。实施例3:本实施例适用于摩托款大包车电池,这种电动车的四块电池是水平方式安装(适于水平安装电池的电动车),即左、右依次叠装或并装,创新点是上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下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上位电池盒内所安装的两块电池为叠装设置,下位电池盒内 所安装的两块电池也为叠装设置;电池盒的两个把手13也设置在同一平面的上面。 其他未叙部分如上位电池盒与下位电池盒的连接定位,以及电连接部分均同于实 施例1或2。
权利要求一种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由电池盒、四块电池构成,在电池盒上安装有上手提把,四块电池在电池盒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由上位电池盒及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构成,上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下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在下位电池盒上安装有下手提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电池盒内所安 装的两块电池为叠装设置或并排设置,下位电池盒内所安装的两块电池为叠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电池盒内 的电池与下位电池盒内电池之间的电连接采用在其接合部位安装的触点,或者采用外部电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电池盒及 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的方式采用导柱与导槽形式,即上位电池盒的下端两侧对称制 有纵向导柱,在对应上位电池盒纵向导柱部位的下位电池盒上制有纵向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电池盒及 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的方式采用凸起与凹槽形式,即在上位电池盒的下底面侧边制 出凸起,在下位电池盒对应该凸起制出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电池盒所 安装的下手提把为尼龙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电动车电池盒,由电池盒、四块电池构成,在电池盒上安装有上手提把,四块电池在电池盒内电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池盒由上位电池盒及下位电池盒上、下定位连接构成,上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下位电池盒安装两块电池,在下位电池盒上安装有下手提把。本电池盒在不改变现有电动车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将两块电池安装成一组,每组分别安装有提手,由此可方便单手人们取、装并携带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动车难以克服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H01M2/10GK201601167SQ20102011759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24日
发明者李世爽 申请人:李世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