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67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多条线材时提供保护 的线材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维修电路或测试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多条线材连接以达成电路及信号的流通, 请参阅图IA至图1C,为现有技术中线材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线材9是由铜导线 90及包覆其外侧的绝缘皮91所构成,通常多条线材9的连接,需将该线材9 一端的绝缘皮 91剥除以露出部分的铜导线90,之后再通过缠绕所露出的铜导线90,以将两条铜导线90 绞接在一起,如图IA所示,接着,还需要以焊锡92或焊锡膏在绞接处进行焊接,以避免绞接 的铜导线90彼此分离或电性连接不良,如图IB所示;最后,为避免该线材9的连接处发生 漏电的情况,需要以绝缘的胶带93包封住裸露的铜导线90及焊接处,如此即完成导线的连 接,如图IC所示。由上可知,现有线材9的连接过程繁琐,因而相当耗费时间及人力,有时因使用情 况的要求需将连接处拆除,在拆除的动作中同样费时费力;再者,接线处除了胶带93以外 再无保护,所以当胶带93磨损后,该线材9仍然有发生漏电的可能。又该胶带93缠绕也会 影响整体的美观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线材连接方式,以解决上述线材连接的种种问题,即为业界所 急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连接器,用 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材连接中有安全隐患及影响美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第一帽 体,内部形成有线材收容空间,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一入线段及第一结线段,该第一 入线段在与该第一结线段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入线孔,该第一结线段在背离接合处的一 端具有螺接用螺纹;以及第二帽体,内部形成有线材收容空间,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 二入线段及第二结线段,该第二入线段在与该第二结线段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入线孔, 该第二结线段在背离接合处的一端具有螺接用螺纹,并通过该第一及第二帽体的螺接用螺 纹,使两帽体结合为一体。在一实施例中,该线材连接器可包括用以结合该第一及第二帽体的结线套,该结 线套具有中空结线部及形成于该中空结线部外周的多个螺接部。其中,该结线套的所述螺 接部具有用以对应螺接该第一及第二帽体的螺纹的螺纹。该结线套呈具有四个螺接部的十 字型或具有六个螺接部的米字型结构。再者,该第一入线段对应接合于该第一结线段的一端具有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 结线段对应该第一入线段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该第一环形凹槽的第一环形凸片,并使该第一环形凸片得以相对于该第一环形凹槽转动。该第二入线段对应接合于该第二结线段的 一端具有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结线段对应该第二入线段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该第二环 形凹槽的第二环形凸片,并使该第二环形凸片得以相对于该第二环形凹槽转动。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用于连接多条线材时提供保护,提供具有入 线段和结线段并可互相旋接的多个帽体,如此设计,不仅使线材之间的连接过程简单,省时 省力,且通过该帽体的防护使线材得到良好的保护,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可遮蔽 线材的连接处而提升整体美观的效果。

图IA至图IC为现有技术中线材连接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图2所示的线材连接器在螺接前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线材连接器在螺接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 第一帽体100第一环形凹槽11第一结线段110第一环形凸片20 第二入线段201第二入线孔21a母螺纹3 结线套31螺接部9 线材91 绝缘皮93 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 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其他 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 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请参阅图2至图5,所述图式均为简化的附图,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基本构想,遂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元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 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变更,且其元件布局 型态可能更为复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材连接器,用于连接多条线材时提供保护,请参阅图2,为 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如图所示,该线材连接器包括内部形成有
10第一入线段 101第一入线孔 Ila公螺纹
2第二帽体 200第二环形凹槽
21第二结线段 210第二环形凸片
30中空结线部 9a、9b 线材
90铜导线
92焊锡线材收容空间的第一帽体1以及第二帽体2。该第一帽体1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一入线段10及第一结线段11,具体而 言,该第一入线段10对应接合于该第一结线段11的一端具有第一环形凹槽100,相应地,该 第一结线段11对应该第一入线段10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该第一环形凹槽100的第一环 形凸片110,并使该第一环形凸片110得以相对于该第一环形凹槽100转动,使该第一结线 段11可相对该第一入线段10旋转,并确保在旋转过程中该第一结线段11与该第一入线段 10不致分离。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入线段10在与该第一结线段11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入 线孔101,以使例如线材9a可通过该第一入线孔101进入至该第一帽体1的线材收容空间 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该线材9a由该第一入线孔101进入至该第一帽体1内后,将该线 材9a打结,使其不致从该第一入线孔101脱离该第一帽体1,且在该第一入线段10与第一 结线段11相对旋转过程中,不致于缠绕该线材9a。该第一结线段11在背离接合处的一端, 即背离该第一环形凸片110的一端具有螺接用公螺纹11a。该第二帽体2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二入线段20及第二结线段21,在本实 施例中,该第二入线段20对应接合于该第二结线段21的一端具有第二环形凹槽200,相应 地,该第二结线段21对应该第二入线段20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该第二环形凹槽200的 第二环形凸片210,并使该第二环形凸片210得以相对于该第二环形凹槽200转动,使该第 二结线段21可相对该第二入线段20旋转,并确保在旋转过程中该第二结线段21与该第二 入线段20不致分离。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入线段20在与该第二结线段21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入 线孔201,以使例如线材9b可通过该第二入线孔201进入至该第二帽体2的线材收容空间 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该线材9b由该第二入线孔201进入至该第二帽体2内后,将该线 材%打结,使其不致从该第二入线孔201脱离该第二帽体2,且在该第二入线段20与第二 结线段21相对旋转过程中,不致于缠绕该线材%。该第二结线段21在背离接合处的一端, 即背离该第二环形凸片210的一端具有螺接用母螺纹21a,并通过第一帽体1的公螺纹Ila 及第二帽体2的母螺纹21a,使两帽体1、2结合为一体。以下将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的安装,在安装时,需将线材9a由该第一 入线孔101进入至该第一帽体1内,且将另一线材9b由该第二入线孔201进入至该第二帽 体2内,再将线材9a、9b分别在第一帽体1及第二帽体2内打结,以确保线材9a、9b不会分 别从该第一入线孔101及第二入线孔201离开该第一、第二帽体1、2,接着,将线材9a、9b相 缠绕使之连接成一体。当然,为了确保连接牢固和更加安全,也可用绝缘的胶带93包封住 该连接处,如图3所示。最后,再将该第一帽体1的公螺纹Ila与第二帽体2的母螺纹21a 对准旋接,以结合两帽体,而将该线材9a、9b的连接处收纳于该线材连接器的内部空间,以 有效达到保护该线材9a、9b连接的目的,同时也可使整体具有美观的效果。再者,由于所述帽体1、2分别具有环形凸片110、210与环形凹槽100、200,使得所 述帽体1、2的结线段11、21可分别相对该入线段10、20旋转,故所述帽体1、2的入线段10、 20可在该结线段11、21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旋转,故不会发生因误转该入线段10、20而使公 螺纹Ila与母螺纹21a的旋转,导致该帽体1、2分离。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线材连接器包括有结线套3,第一帽体1及第二帽体2是通过该结线套3相结合。该 结线套3具有中空结线部30及形成于该中空结线部30外周的多个螺接部31,以用来旋接 多个上述的第一帽体1及/或第二帽体2,这样就可以将两条以上的线材予以连接,并由该 中空结线部30为线材的连接处提供保护。在本实施例中,该结线套3的所述螺接部31具有用以对应螺接该第一帽体1的公 螺纹Ila的母螺纹(图未示),也有用以对应螺接该第二帽体2的母螺纹21a的公螺纹(图 未示)。换言之,该结线套3的螺接部31用以对应旋接上述实施例中具有螺纹的第一帽体 1及第二帽体2。在本实施例中,该结线套30呈具有四个螺接部31的十字型结构,以同时为四条线 材进行连接保护,当然,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需求中,该结线套也可以呈具有六个螺接 部的米字型结构,以同时为六条线材进行连接保护、或呈具有八个螺接部的八角形,以同时 为八条线材进行连接保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线材连接器,用于连接多条线材时提供保护,提供具有入 线段和结线段并可互相旋接的多个帽体,如此设计,不仅使线材之间的连接过程简单,省时 省力,且通过该帽体的防护使线材得到良好的保护,进而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也可遮蔽 线材的连接处而提升整体美观的效果。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 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 饰与改变。因此,凡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 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帽体,内部形成有线材收容空间,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一入线段及第一结 线段,该第一入线段在与该第一结线段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一入线孔,该第一结线段在背 离接合处的一端具有螺接用螺纹;以及第二帽体,内部形成有线材收容空间,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第二入线段及第二结 线段,该第二入线段在与该第二结线段相反侧的端部具有第二入线孔,该第二结线段在背 离接合处的一端具有螺接用螺纹,并通过该第一及第二帽体的螺接用螺纹,使两帽体结合 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结合该第一及第二帽 体的结线套,该结线套具有中空结线部及形成于该中空结线部外周的多个螺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结线套的所述螺接部具有用以 对应螺接该第一及第二帽体的螺纹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结线套呈具有四个螺接部的十 字型或具有六个螺接部的米字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入线段对应接合于该第一 结线段的一端具有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结线段对应该第一入线段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 该第一环形凹槽的第一环形凸片,并使该第一环形凸片得以相对于该第一环形凹槽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入线段对应接合于该第二 结线段的一端具有第二环形凹槽,该第二结线段对应该第二入线段的一端具有对应嵌设于 该第二环形凹槽的第二环形凸片,并使该第二环形凸片得以相对于该第二环形凹槽转动。
专利摘要一种线材连接器,包括两帽体,每一帽体内部形成有线材收容空间,具有可相对转动地接合的入线段及结线段,该入线段在与该结线段相反侧的端部具有入线孔,该结线段在背离接合处的一端具有螺接用螺纹,并通过两帽体的螺接用螺纹,使两帽体结合为一体,令线材连接处位于帽体内,使线材之间的连接过程简单,省时省力,且通过该帽体的防护使线材得到良好的保护,同时,也可遮蔽线材的连接处而提升整体美观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R4/70GK201927720SQ2010205866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吴铭燿, 魏海兵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