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相装置及其应用的天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658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相装置及其应用的天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相装置及其应用的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电调基站天线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对天线系统的方向图的电调节起主要作用。移相器通过改变到达天线系统单元的信号的相位实现天线系统方向图的电调节,并达到在不同情况下对网络覆盖区域远程控制调节的目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移相装置的尺寸较大,不符合目前天线系统小型化的趋势;此外发明人还发现现有的移相器的功率分配特性尚不能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尺寸的移相装置及使用该移相装置的天线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功率分配特性的移相装置,及使用该移相装置的天线系统。一种移相装置,其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馈电单元以及介电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一分接元件以及第一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一种天线系统,其包括移相装置及与所述移相装置电连接的辐射单元,其中,所述移动相装置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馈电单元以及介电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一分接元件以及第一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连接区相对两侧的电连接端,所述辐射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连接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及使用移相装置的天线系统通过在其第一导体段外围即邻近位置处设置有介电元件,该介电元件可改变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 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所述介电元件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因此,在同样电长度下, 所需要的第一导体段的物理长度可相应的减少,从而将移相装置小型化。一种移相装置,其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及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一种天线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移相装置以及辐射单元及反射板,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两个输出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移相装置及所述辐射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及使用移相装置的天线系统通过在所述第一导体段上设置第一滑槽,通过所述第一滑槽来容置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从而精确的限制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移动位置,并可获得良好的功分特性。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A是3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4是图3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5是图3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6是图3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第二导体段的示意图;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相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7A是图7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8是图7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9是图7中提供的移相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11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相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导体段110、第一分接元件120、馈电单元130以及介电元件140。所述馈电单元13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 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130、第一分接元件120以及第一导体段110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140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110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述采用的序数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发明中相似特征的区别性用语,其并不代表相应的特征的排列顺序,或者使用顺序。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用以传输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为带状,所述传输信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相对两端之间的任意位置输入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并由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相对的两端输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段应理解为可以进行信号传递的任何导体。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为带状弧形,对应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可沿所述弧形的第一导体段110的直径设置,并可设计为可绕一旋转轴心旋转的结构,从而通过旋转的方式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110段移动。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能够实现沿所述旋转轴心0旋转,所述移相装置100 还可以包括一个旋转轴150,所述旋转轴15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旋转轴心0 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50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150或在所述旋转轴150的带动下转动。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50上时,可以通过一个驱动装置(图未示)直接驱动铰接在所述旋转轴150上的第一分接元件120使其沿着所述旋转轴150转动,从而改变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相对位置;或者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图未示)直接驱动所述旋转轴150,通过所述旋转轴150带动设置在其上的第一分接元件120 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比如直线状,曲线状,螺旋状等等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指出的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 的移动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指出的沿旋转轴心转动,其可以依照所述不同的第一导体段110的形状来做不同的设计。进一步地,为了精确的控制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移动位置,提高第一导体段 11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之间的电连接可靠性及功分特性,可以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 上设置用以容纳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容纳空间,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容纳空间内移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 的位置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具体地,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包括第一耦合区112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112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114,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第一耦合区112形成有一第一滑槽116,所述第一滑槽116由所述第一耦合区112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114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112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112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114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116 内。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可制造性以及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适配性,所述第一滑槽116可设置为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112。可选择地,所述第一耦合区112包括第一耦合片 11 及第二耦合片112b,所述第一耦合片11 与所述第二耦合片112b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114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16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11 及第二耦合片112b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耦合片11 及第二耦合片112b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之间电连接通过电耦合的方式来实现,更具体地,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之间为绝缘耦合,其中,所述绝缘耦合具体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之间增加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可以是塑料薄片或者涂覆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相对应的表面上的绝缘涂层。所述分接元件120包括一个耦合部122以及一支撑部124,所述耦合部122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电连接,所述支撑部124的一端连接所述耦合部122,所述支撑部124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旋转轴150上。当所述支撑部IM采用导体材料如金属、导电塑胶、导电陶瓷等制成时,所述支撑部1 远离连接所述耦合部122的一端可与所述馈电单元130电连接以在所述耦合部122与所述馈电单元130之间建立信号传输通道。可选择地,若所述支撑部IM采用非导体材料如聚乙烯、绝缘陶瓷等制成时,所述馈电单元130也可直接与所述耦合部122电连接而不通过所述支撑部IM进行转接。所述耦合部12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其可以是平板状,也可以是由两个平行设置并由所述支撑部引出的平板构成的音叉状。所述馈电元件130用以传递信号,本实施例中,所述馈电元件130呈片状,所述馈电元件13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支撑部124电连接以实现与所述耦合部122之间建立信号通道的目的。可选择地,所述馈电元件130可以是柔性导线,并直接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耦合部122之间电连接,即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支撑部IM采用绝缘体, 仅耦合部122采用导体时,所述的馈电元件130可以设计为具有一定冗余长度的柔性导线, 通过所述的柔性导线来实现所述馈电元件13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耦合部122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的电性连接泛指通过导体接触所进行的电信号传递及通过导体电耦合进行的电信号传递所述介电元件140为相对介电常数与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的材料,即所述介电元件140的相对介电常数不等于1,本实施例中,所述介电元件140的相对介电常数大于 1,且所述介电元件140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位置处,例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上方,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下方,此处所述的上方及下方是以水平放置的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为参考。由于所述介电元件140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周围的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而第一导体段110周围的环境的相对介电常数将会影响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所述电长度为第一导体段110的物理长度乘以电或者电磁波信号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中的传输时间(记为tl)与所述电或者电磁波信号在自由空间中通过跟所述第一导体段110长度一样的距离时的时间(记为t2)的比值,即 (电长度=物理长度*tl/t2),或者也可以认为是电长度等于物理长度与电磁波的工作波长的比值。在具有所述第一导体段110足够近的位置处设置一个介电元件变可以显著的影响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因此,无论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上方或者下方设置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的介电元件便能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而在相同电长度的需求下,第一导体段110的物理长度则可减少,从而达到小型化移相器的目的,在增加了所述介电元件140后,相同的电长度的需求下,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长度变化可通过如下的
公式来近似的表示,加介质后弧长变化的近似公式为Ll=LO/^,其中,Ll为所述第一导
体段110在相同的电长度需求的前提下受所述介电元件140的影响后的长度,LO为相同的电长度需求的前提下不受所述介电元件140的影响的长度,ε为介电元件140的相对介电常数,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情况由于有空气存在,公式中的ε小于介质材料自身的ε。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介电元件140包括第一介电层141及第二介电层142,所述第一介电层141及所述第二介电层14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141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142。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介电层141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110或第一分接元件12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介电层141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110或者第一分接元件120之间形成有间隙143。所述间隙143用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及第一导体段110之间电连接不受影响,提高第一分接元件120及第一导体段110之间的电连接特性。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141 及所述第二介电层142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形状相似,本实施例中均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141及所述第二介电层14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可在0. 5mm-5mm内选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141及所述第二介电层 142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5-16范围内的材料。
使用时,此处以发射信号为例来说明,接收信号的过程与发射信号的过程相似,所述馈电单元130接收来自信号源所发出的信号,所述信号源通常为基站。所述馈电单元130 将所述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通过电耦合的方式将所述信号传输给所述第一导体段110,所述信号经过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两端输出。 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沿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移动时,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连接区域的位置将会发生变化,对应地,所述电连接区域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两端即信号输出端之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如此,由所述第一导体段110 的两端输出的信号的传输距离将发生变化,由于传输距离的变化将会使所输出的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所述介电单元140的存在使得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周围的相对介电常数发生改变,本实施例中通过介电单元140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周围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增加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第一导体段110的物理长度是一定的,但是其电长度则会根据周围环境的相对介电常数发生改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则利用所述介电单元140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那么,在具有相同的电长度的前提下,所需要的第一导体段110的物理长度将会缩小,从而达到减小移相器100的体积的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100通过在其第一导体段110外围即邻近位置处设置有介电元件140,该介电元件140可改变第一导体段110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140的电长度,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所述介电元件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长度,因此,在同样电长度下,所需要的第一导体段110的物理长度可相应的减少,从而将移相装置小型化的目的。请参阅图3,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200,该移相装置200与所述移相装置100的结构类似,包括的第一导体段210、第一分接元件220、馈电单元230以及介电元件M0;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具有类似/相同结构的元件将统一采用类似的标号标识,如110及210均用以代表第一导体段210,且为了简明起见,具有类似/相同结构的元件将不再重复介绍,此后将不再做特别说明。所述移相装置200与移相装置100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移相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导体段26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所述馈电单元 23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与所述第二导体段260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可沿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 230、第二分接元件270以及第二导体段260的信号的相位;其中,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通过一同步装置实现同步移动,且第二分接元件27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的移动路径互不干涉。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段220及所述第二导体段260均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绕一旋转轴心转动以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段210移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 绕另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移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均通过绕旋转轴心转动的方式来实现移动,从而可以简化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的驱动结构/传动结构。具体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旋转轴心可以重合,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和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绕过同一旋转轴心旋转,这种情况下,所述同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旋转轴心处的旋转轴250,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50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250或在所述旋转轴250的带动下转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简化驱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移动的驱动装置,以简化移相器结构并降低成本。进一步地,设置在同一旋转轴250上的第一分接元件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设置为在同一旋转平面内旋转,或者设置为在不同的旋转平面内旋转。具体地,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第二分接元件270设置为在同一旋转平面内旋转,所述同一旋转平面与所述的旋转轴250相互垂直,对应地,所述第一导体段210及第二导体段260也设置在相同的平面内,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相互固接,并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 270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180度,可以理解,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角度可以根据需求在0到180度之间任意变化而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在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处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271,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通过所述轴孔271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50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需求任意选择,比如,将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而将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与第一导体段210之间的任意位置处,或者如图3A所示,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210相电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导体段沈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远离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的一端相电连接,反之也可以实现。可选择地,所述第二导体段26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210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可选择地,在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的相对两侧同样可以设置所述介电元件M0.具体地,请参阅图4,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与第二分接元件270设置为在不同平面内旋转,对应地,所述第一导体段210及所述第二导体段260沿所述旋转轴25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体段210 及第二导体段260沿所述旋转轴25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馈电单元230包括第一馈电元件232以及第二馈电元件234,所述第一馈电单元232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相电连接, 所述第二馈电单元234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相电连接。可以理解,由于所述第一导体段210、及所述第二导体段260沿所述旋转轴250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同样沿所述旋转轴250的轴向间隔设置,因此,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可以在以所述旋转轴250的轴心为圆心的圆周范围内任意设置二不发生位置上的干涉。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空间,所述第一导体段210及第一分接元件220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段26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 沿相同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通过这种方式以减少第一导体段210、第一分接元件220、第二导体段26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水平放置时(及旋转轴竖直)占用的水平空间。请参阅图5,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1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 270的旋转轴心相互间隔,此时,所述移相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一旋转轴25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二旋转轴254,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25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252 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25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 254上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旋转轴2M或在所述第二旋转轴254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同步装置(图未示)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252及第二旋转轴2M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2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同步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旋转轴252及所述第二旋转轴2M 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第二分接元件270同步转动,相应地,所述馈电单元230包括第一馈电元件232以及第二馈电元件234,所述第一馈电单元232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单元234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相电连接。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体段260包括第二耦合区262及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区262相对两端的第二连接区沈4,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的第二耦合区262 形成有一第二滑槽266,所述第二滑槽沈6由所述第二耦合区262与一所述第二连接区264 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二耦合区262延伸至所述第二耦合区262与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区沈4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与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 266内。为了提高所述第二导体段260的可制造性以及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适配性, 所述第二滑槽266沿由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耦合区262。可选择地,所述第二耦合区262包括第三耦合片沈加及第四耦合片^2b,所述第三耦合片沈加与所述第四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区262连接,所述第二滑槽266形成在所述第三耦合片沈加及第四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与所述第三耦合片沈加及第四耦合片电连接26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5,所述介电元件240包括第一介电层242及第二介电层 M4,所述第一介电层242及所述第二介电层M4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21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242所述第二介电层244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介电元件240还包括第三介电层246及第四介电层M8,所述第三介电层246及所述第四介电层248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体段26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270 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三介电层246及所述第四介电层248之间。其中,所述第一介电层242及第二介电层244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210或第一分接元件220之间形成有间隙; 第三介电层246及第四介电层247与邻近的第二导体段260或第二分接元件270之间形成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242及所述第二介电层244与所述第一导体段210的形状相似,所述第三介电层246及所述第四介电层248与所述第二导体段形270状相似。采用相似形状的导体段及介电层可以在不影响其元件的电学性能前提下有效的改变所述导体段的电长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242及所述第二介电层244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可在0. 5mm-5mm范围内变化,所述第三介电层246及所述第四介电层248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可在0. 5mm-5mm范围内变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电层、第二介电层、第三介电层及第四介电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olyetherimide, PEI)或聚苯醚(poly-p-phenylene oxide, PPO)。本发明提供的移相装置200通过组合应用第一导体段210及第二导体段220,并在所述第一导体段210或/和第二导体段外270的外围即邻近位置处设置有介电元件M0,该介电元件240可改变第一导体段210或/和第二导体段270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210或/和第二导体段270的电长度,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所述介电元件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210或/和第二导体段沈0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110或/和第二导体段沈0的电长度,因此,在同样电长度下,所需要的第一导体段210或/和第二导体段沈0的物理长度将会减少,从而将移相装置200小型化的目的。请参阅图7,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300,该移相装置300与所述移相装置200的结构类似,包括的第一导体段310、第一分接元件320、馈电单元330、介电元件 340、第二导体段36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所述移相装置300与移相装置200之间的区别在于,所述移相装置300还包括第三导体段38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所述馈电单元330还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与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可沿所述第三导体段380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330、 第三分接元件390以及第三导体段380的信号的相位;其中,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通过一同步装置实现同步移动,且第三分接元件 390、第二分接元件370、及第一分接元件320的移动路径互不干涉。其中,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对应的第一导体段310与第二分接元件370及对应的第二导体段36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与所述移相装置200中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220及对应的第一导体段210与第二分接元件270及对应的第二导体段沈0的设置关系相同,在此将不再冗述。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的旋转轴心旋转或者沿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的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三导体段380移动。为了减少整个移相器300的尺寸,所述第三导体段380设计成为带状弧形,同时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或第二分接元件370具有相同的旋转轴心,如此便可将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与第一分接元件320或者第二分接元件370 设置在同一驱动装置(图未示)上,从而减少所需要的驱动装置以达到减少整个移相器300 的尺寸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旋转轴心重合,所述同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旋转轴心处的旋转轴350,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50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350或在所述旋转轴350的带动下转动。在这种设置方式下,所述第一、二及三分接元件320、370、390可在同一旋转轴350上转动,通过一个或者少数的驱动装置就能实现对各个分接元件的驱动,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第二分接元件37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设置在同一旋转轴350上时,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导体段310及所述第二导体段360可沿所述旋转轴350的轴向间隔设置或沿所述旋转轴350 的轴向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体段310及第二导体段360沿所述旋转轴35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310或者所述第二导体段360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对应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对应地,所述馈电单元330包括第一馈电元件332、第二馈电元件333 及第三馈电元件334,所述第一馈电单元332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单元334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相电连接,所第三馈电元件336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电连接。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导体段310及第一分接元件320沿所述旋转轴350 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段36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或者与跟所述第二导体段36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三导体段38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沿相同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互固接,并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其连接的第三分接元件390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及其连接的第三分接元件390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180度。可选择地,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在邻近所述旋转轴350的位置处相互固接时,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391,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通过所述轴孔391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50上。可选择地,当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在邻近所述旋转轴350的位置处相互固接时,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 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391,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通过所述轴孔 391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50上。可选地,请参阅图7A,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沿所述旋转轴350的轴向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310及所述第二导体段360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对应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设置在同一平面内; 对应地,所述第一导体段310、第二导体段360及第三导体段380与同一馈电单元330电连接。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371,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通过所述轴孔371设置在所述旋转轴350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310的电连接端,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远离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的一端相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310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可选择地,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第三分接元件390也与第二导体段36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通过与第一导体段310及第一分接元件320相同或者相似的连接方式相互连接。可选择地,请参阅图8,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的旋转轴心可相互间隔,所述移相装置3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一旋转轴35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二旋转轴354,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35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352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352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3M上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旋转轴3M或在所述第二旋转轴354的带动下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352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同步装置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352及第二旋转轴邪4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同步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旋转轴352及所述第二旋转轴354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第二分接元件37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同步转动。所述馈电单元33包括第一馈电元件332第二馈电元件334第三馈电元件33,所述第一馈电单元332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单元334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相电连接,所述第三馈电元件336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电连接。可以理解,当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固接时,所述第一馈电元件332与第三电元件336相同;当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相固接时,所述第二馈电元件334与所述第三馈电元件336相同,换句话说,即,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馈电单元 330可以仅包括第一馈电元件332及第二馈电元件334,所述第一馈电元件332用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第二分接元件37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中相互固接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320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或者相互固接的所述第二分接元件370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 390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二馈电元件334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第二分接元件370 及第三分接元件390中分立的第三分接元件390或者第一分接元件320电连接。所述的分立,指的是所述第一分接元件320、第二分接元件37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中与相互固接的分接元件之间相互分离设置的分接元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段310、第二导体段360、第一分接元件320及第二分接元件370的具体结构及设置方式与移相装置100、200中的对应元件相同,在此不再冗述,以下对第三导体段380及第三分接元件390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9,所述第三导体段380包括第三耦合区382及位于所述第三耦合区382 相对两端的第三连接区384,所述第三导体段380的第三耦合区382形成有一第三滑槽 386,所述第三滑槽386由所述第三耦合区382与一所述第三连接区384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三耦合区382延伸至所述第三耦合区382与另一所述第三连接区384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与所述第三导体段380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滑槽386内。进一步地, 所述第三滑槽386沿由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三耦合区382。可选择地,所述第三滑槽386也可通过间隔设置两个耦合片来构成,具体地,所述第三耦合区382包括第五耦合片38 及第六耦合片382b,所述第五耦合片38 与所述第六耦合片382b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区384连接,所述第三滑槽386形成在所述第五耦合片38 及第六耦合片382b之间,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 与所述第五耦合片38 及第六耦合片382b电连接。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8,所述介电元件340还包括第五介电层345及第六介电层347,所述第五介电层345及所述第六介电层347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导体段380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390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五介电层335及所述第六介电层337之间。 所述第五介电层345及第六介电层347与所述第三导体段380的形状相同,此外,所述第五介电层345及第六介电层347与邻近的第三导体段380或第三分接元件390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五介电层345及所述第六介电层347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所述第五介电层345及第六介电层347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 5-16范围内的材料。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系统400,所述天线系统包括移相装置以及与所述移相装置电连接的辐射单元410,其中,所述移相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相装置100、200及300的具体结构,为了简明起见,仅以移相装置100为例来说明所述天线系统400的结构,可以理解,其它的移相装置200、300同样可以类似于移相装置100的方式适用于本实施例所述天线系统400中。所述移相装置100除了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具体结构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体段11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1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连接区相对两侧电连接端111,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端111即为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相对两端,所述辐射单元410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电连接端111。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系统400还包括一反射板420,所述移相装置100及所述辐射单元410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板420上。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系统400还包括一馈线网络430,所述馈线网络440与所述馈电单元130相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具体地,所述馈线网络440是连接在基站单元与所述馈电元件130之间,用以将基站所发出的信号传输给所述馈电单元130,所述馈电单元130 将所述信号通过所述分接元件120传输至所述第一导体段110,所述信号经过所述第一导体段110的两端分别输出至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段110上的辐射单元410上,由所述辐射元件410将所述信号以电磁波的方式辐射值周围环境中。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系统500,其包括移相装置510,辐射单元520及反射板530,其中,所述移相装置510包括第一导体段512、第一分接元件514 及馈电单元516,所述馈电单元516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514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 514与所述第一导体段512之间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体段512包括第一耦合区51 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512b,所述第一导体段512的第一耦合区51 形成有一第一滑槽512c,所述第一滑槽512c由所述第一耦合区51 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 512b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51 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512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 512b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514与所述第一导体段514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512c内;所述辐射单元520与所述第一导体段512的两个输出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移相装置510及所述辐射单元520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板530上。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系统500还包括一馈线网络M0,所述馈线网络540与所述馈电单元516相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天线系统500中所采用的移相装置510可以被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移相装置100、200、300所替代,当天线系统500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提供的移相装置100、200、300时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系统400的差别在于,应用于天线系统500中的移相装置100、200、300可以将所述介电元件去除。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馈电单元以及介电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一分接元件以及第一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绕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或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者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形状相似。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 5-16范围内的材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装置还包括第二导体段及第二分接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二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二分接元件以及第二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其中,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通过一同步装置实现同步移动,且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移动路径互不干涉。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绕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所述第二导体段为带状弧形, 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绕另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二导体段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旋转轴心重合,所述同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旋转轴心处的旋转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或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二导体段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远离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一端相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及所述第二导体段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体段及第二导体段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馈电单元包括第一馈电元件以及第二馈电元件,所述第一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二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相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及第一分接元件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段及第二分接元件沿相同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在同一旋转平面内旋转,所述的同一旋转平面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相垂直。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相互固接,并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一定角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在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处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通过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180度。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相互间隔,所述移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旋转轴或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同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同步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旋转轴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第二分接元件同步转动,。
24.如权利要求12至23任意一项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25.如权利要求M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
26.如权利要求M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27.如权利要求M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者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形状相似。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 5-16范围内的材料。
32.如权利要求M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段包括第二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二导体段的第二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所述第二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二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二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沿由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耦合区。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区包括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所述第三耦合片与所述第四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电连接。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者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三介电层及第四介电层,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体段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之间。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形状相似,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与所述第二导体段形状相似。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第二介电层、第三介电层及第四介电层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 5-16范围内的材料。
4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装置还包括第三导体段及第三分接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三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三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三分接元件以及第三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其中,所述第三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第二分接元件通过所述同步装置实现同步移动,且第三分接元件、第二分接元件、及第一分接元件的移动路径互不干涉。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绕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所述第二导体段为带状弧形, 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绕另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二导体段移动;所述第三导体段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三分接元件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旋转或者沿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三导体段移动。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旋转轴心重合,所述同步装置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旋转轴心处的旋转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或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及所述第二导体段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导体段及第二导体段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导体段或者所述第二导体段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对应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馈电单元包括第一馈电元件、第二馈电元件及第三馈电元件。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及第一分接元件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体段及第二分接元件或者与跟所述第二导体段及第二分接元件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三导体段及第三分接元件沿相同方向的投影相互重叠。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相互固接,并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其连接的第三分接元件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及其连接的第三分接元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一定角度。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在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处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通过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在邻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处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通过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180度;或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的平面上的投影之间间隔180度。
50.如权利要求4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对应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设置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导体段、第二导体段及第三导体段所对应与同一馈电单元电连接。
51.如权利要求4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选择地,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相互固接,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固接处形成有轴孔,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通过所述轴孔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连接端,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远离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一端相电连接。
52.如权利要求4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距离。
53.如权利要求4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相互间隔,所述移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一旋转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二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并可以沿所述第二旋转轴或在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三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或者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旋转轴或者第二旋转轴转动或在所述第一旋转轴或者第二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同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及第二旋转轴之间用以使所述第一分接元件、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同步转动,或者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及所述第二旋转轴同步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第二分接元件及第三分接元件同步转动。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单元包括第一馈电元件及第二馈电元件,所述第一馈电元件用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第二分接元件及第三分接元件中相互固接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二分接元件或者相互固接的所述第二分接元件及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的第二馈电元件对应地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第二分接元件及第三分接元件中分立的第三分接元件或者第一分接元件电连接。
55.如权利要求42至M任意一项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
57.如权利要求5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58.如权利要求5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59.如权利要求5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段包括第二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二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二导体段的第二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由所述第二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二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二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二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二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沿由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耦合区。
61.如权利要求60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区包括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所述第三耦合片与所述第四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电连接。
63.如权利要求59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体段包括第三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三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三连接区,所述第三导体段的第三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由所述第三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三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三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三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三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64.如权利要求63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沿由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三耦合区。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66.如权利要求65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区包括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所述第三耦合片与所述第四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二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三耦合片及第四耦合片电连接。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耦合区包括第五耦合片及第六耦合片,所述第五耦合片与所述第六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三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三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五耦合片及第六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三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五耦合片及第六耦合片电连接。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69.如权利要求68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者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70.如权利要求68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还包括第三介电层及第四介电层,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体段与所述第二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三介电层及所述第四介电层之间。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二导体段或第二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四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二导体段或者第二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还包括第五介电层及第六介电层,所述第五介电层及所述第六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导体段与所述第三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五介电层及所述第六介电层之间。
73.如权利要求2至6、12至23、42至M任意一项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N分接元件包括一个耦合部以及一支撑部,所述耦合部与所述第N导体段电连接,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耦合部,所述支撑部远离连接所述耦合部的一端与所述馈电单元电接以在所述耦合部与所述馈电单元之间建立信号传输通道。
74.—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相装置及与所述移相装置电连接的辐射单元, 其中,所述移动相装置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馈电单元以及介电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一分接元件以及第一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连接区相对两侧的电连接端,所述辐射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连接端。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板,所述移相装置及所述辐射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馈线网络,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馈电单元相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为带状弧形,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绕一旋转轴心旋转以实现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并可沿所述旋转轴或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
79.如权利要求76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80.如权利要求79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
81.如权利要求79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82.如权利要求74至81任意一项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元件包括第一介电层及第二介电层,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导体段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电连接区域夹置在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之间。
83.如权利要求82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二介电层与邻近的第一导体段或者第一分接元件之间形成有间隙。
84.如权利要求82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形状相似。
85.如权利要求82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沿垂直于所述分接元件的移动平面方向的厚度为0. 5mm-5mm。
86.如权利要求82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电层及所述第二介电层选自相对介电常数在1. 5-16范围内的材料。
87.一种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及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体段包括第一耦合区及位于所述第一耦合区相对两端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第一耦合区形成有一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由所述第一耦合区与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沿所述第一耦合区延伸至所述第一耦合区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区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相电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
88.如权利要求8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由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旋转轴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的连线的延伸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耦合区。
89.如权利要求87所述移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区包括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所述第一耦合片与所述第二耦合片相互间隔设置且通过各自相对的两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接区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之间,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耦合片及第二耦合片电连接。
90.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7至89任意一项所述移相装置,辐射单元及反射板,所述辐射单元与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两个输出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移相装置及所述辐射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反射板上。
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馈线网络,所述馈线网络与所述馈电单元相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相装置,其包括第一导体段、第一分接元件、馈电单元以及介电元件,所述馈电单元与所述第一分接元件相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与所述第一导体段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接元件可沿所述第一导体段移动用以改变流经所述馈电单元、第一分接元件以及第一导体段的信号的相位,所述介电元件设置在邻近所述第一导体段的位置处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体段附近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增加所述第一导体段的电长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移相装置通过设置所述介电元件从而增加导体电长度,相应的减少了导体的物理长度,从而使移相器的体积减小。
文档编号H01P1/18GK102263313SQ20111021200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刘少东, 刘新明, 廖志强, 彭中卫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