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035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耐严寒型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
背景技术
2005年后,全球风电市场进入新一轮发展高峰。据预测,2020年全世界风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3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2%。这意味着每年平均增速将达到20%ο目前,我国对作为风电之一的风能电缆的研发刚步,大量此类电缆产品需要进口,或者只是国内为数不多研发投产,国内目前只有江苏宝胜集团、安琪尔、华星电缆等极少数投入研发风能电缆。据了解,风能电缆由于风力发电的环境恶劣,风机使用年限较长,且电缆随风机不断旋转,对电缆的性能要求较高,故我国风能电缆一直依赖进口,且价格昂贵,一般欧洲国家风电机组供应厂商提供的产品都是按IEC标准、II级风况、-20 +40°C温度范围设计。我国幅员辽阔,风级差别较大,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如:北方地区要求,能耐_30°C及其以下气温要求的低温特性;沿海地区要求具备防盐雾、防湿热、防霉菌“三防”措施的沿海高温特性等。许多国内外厂家按照欧洲标准设计和生产的风能电缆也同样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风力发电的气候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下、高温下以及负载下耐扭转、耐臭氧、耐盐雾、耐热老化、抗冲击、防油、防湿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本发明包括四组绝缘线芯,在所述四组绝缘线芯中心设置马鞍型填充,所述四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互相绞合;在所述绞合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外依次设置第二阻水带层、内护层和外护层;所述每组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带层和绝缘层。本发明所述绝缘层采用无卤、耐油纳米复合橡胶电缆护套材料,提高了机械性能,柔软耐扭转、耐严寒、耐老化、环保无污染,且具有优良的耐盐雾、耐臭氧性能尤其是耐严寒性能,保证电缆在_55°C环境下稳定工作。本发明预制马鞍型填充采用含胶量较高的橡皮,挤塑而成,保证电缆圆整的同时还具有抗冲击性能,电缆扭转时,防止线芯移动。第一和第二阻水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缆导体受潮,防止绝缘因在高压电场下形成水树,减少能量损失。本发明适用于浅海风能发电。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有四组绝缘线芯1,在四组绝缘线芯I的中心设置马鞍型填充2,四组绝缘线芯I和马鞍型填充2互相绞合;在绞合的绝缘线芯I和马鞍型填充2外依次设置第二阻水带层3、内护层4和外护层5 ;每组绝缘线芯2分别包括导体6,在导体6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 带层7和绝缘层8。
权利要求
1.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组绝缘线芯,在所述四组绝缘线芯中心设置马鞍型填充,所述四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互相绞合;在所述绞合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外依次设置第二阻水带层、内护层和外护层;所述每组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导体,在所述导体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带层和绝缘层。
全文摘要
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涉及一种电缆,特别涉及一种耐严寒型风能发电移动用软电缆。本发明包括四组绝缘线芯,在四组绝缘线芯中心设置马鞍型填充,四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互相绞合;在绞合的绝缘线芯和马鞍型填充外依次设置第二阻水带层、内护层和外护层;每组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导体,在导体外依次设置第一阻水带层和绝缘层。本发明柔软耐扭转、耐严寒、耐老化、环保无污染,且具有优良的耐盐雾、耐臭氧性能尤其是耐严寒性能,适用于浅海风能发电。
文档编号H01B7/17GK103247369SQ20121002651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8日
发明者乔宝星, 翁志俊, 姜志刚 申请人:江苏恒辉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