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627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小型继电器在较大输入负载情况下,如直流电压彡50V,电流彡50A负载,动、静触点之间会出现不能熄灭的蓝色电弧,使触点烧毁失效。目前各厂家所采用灭弧方法是外加增强灭弧电路,通常是在触点的两端并联电容来吸收电弧。但是外加灭弧电路成本高,而且可靠性较低,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会出现大量的反电势,电容无法吸收由反电势形成的巨大电弧,小型继电器仍然会失效。同时在输入负载较大的情况下,动、静触点和静簧片会产生过高的温度,使支架受热而软化变形。[0003]综上所述,现有小型继电器无法在较大输入负载情况下使用,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在较大输入负载情况下使用的小型继电器。。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使小型继电器能够在闻电压、闻电流的负载下使用。[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包括支架、动簧片、动触点、静簧片和静触点;所述动簧片并排设置有N片,并且相互绝缘,每片动簧片均一端绝缘固定在小型继电器的衔铁上,另一端伸入支架内,并固定有两个动触点;所述静簧片并排设置有N+1片,并且相互绝缘;所述N+1片静簧片均固定在支架的内底部,并且位于支架两侧的静簧片上各固定一个静触点,其余静簧片上各设置两个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上下--对应;所述N为自然数。[0006]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还包括托片;所述托片固定在支架的内顶部,并位于动触点上方。[0007]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间隙之和≥4.2_。[0008]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压力≥1.5N。[0009]所述支架由耐高温≥150°C的塑料材料制成。[0010]所述动簧片和静簧片导电时的温度均≤150°C。[00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双动触点和双静触点的结构,其中每组双动触点做电桥使每组双静触点导通,这样在磁间隙不变的情况下,每组双动触点和双静触点均可使触点间隙可以增加I倍,因此在使用N组双动触点和双静触点的情况下,触点间隙可以增加N倍,开关打开速度也增加了 N倍,有效解决了灭弧的难题,使小型继电器能够在高电压、高电流的负载下的使用。[0012](2)本实用新型的托片固定在支架的触点安装部的内顶部,并与动簧片上下--对应,托片能够隔离动触点与支架,防止动触点产生高温后与支架发生熔融粘连失效。[0013](3)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间隙之和> 4.2mm,该间隙能够更好的灭弧。[0014](4)本实用新型的动触点与静触点的接触压力> 1.5N,触点间的接触压力增加后降低了触点的接触电阻,降低了触点的温升,有效防止支架受热变形。[0015](5)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由耐高温彡150°C的塑料材料制成,有效防止支架变形。[0016](6)动簧片和静簧片导电时的温度均彡150°C,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支架受热变形。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组双动触点和双静触点时的结构示意图。[0019]附图中的标号为:[0020]支架1、动簧片2、动触点3、托片4、静簧片5、静触点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0022]本实施例的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包括支架1、动簧片2、动触点3、托片4、静簧片5和静触点6。[0023]动簧片2并排设置有N片,并且 相互绝缘,每片动簧片2均一端绝缘固定在小型继电器的衔铁上,另一端伸入支架I内,并固定有两个动触点3。托片4固定在支架I的内顶部,并位于动触点3上方。静簧片5并排设置有N+1片,并且相互绝缘。N+1片静簧片5均固定在支架I的内底部,并且位于支架I两侧的静簧片5上各固定一个静触点6,其余静簧片5上各设置两个静触点6。静触点6与动触点3上下一一对应。N为自然数。[0024]为防止支架I受热变形,支架I采用耐高温> 150°C的塑料材料制成,比如采用尼龙PA66-G30材料;动簧片2和静簧片5导电时的温度均彡150°C,比如通过增加动簧片7的厚度来减少导电电阻,从而保证动簧片导电时的温度< 150°C,静簧片10由紫铜制成,并且增加厚度,从而保证静簧片10导电时的温度彡150°C。[0025]本实施例的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采用多组双动触点2和双静触点6的结构,其中每组双动触点2做电桥使每组双静触点6导通。这样在磁间隙不变的情况下,每组双动触点2和双静触点6均可使触点间隙可以增加I倍。在使用N组双动触点2和双静触点6的情况下,触点间隙可以增加N倍,开关打开速度也增加了 N倍,更加有利于灭弧,因而就能适用更大的输入负载。[0026]见图1,以一组双动触点2和双静触点6的结构为例,即N=I,动簧片2设有一片,其上固定两个动触点2。静簧片5设有两片,每片静簧片5上固定一个静触点6。两个静触点6分别位于两个动触点2下方。其中双动触点2做电桥使双静触点6导通。这样磁间隙不变,触点间隙可以增加I倍,开关打开速度也增加了 I倍。[00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I)、动簧片(2)、动触点(3)、静簧片(5)和静触点(6);所述动簧片(2)并排设置有N片,并且相互绝缘,每片动簧片(2)均一端绝缘固定在小型继电器的衔铁上,另一端伸入支架(I)内,并固定有两个动触点(3);所述静簧片(5)并排设置有N+1片,并且相互绝缘;所述N+1片静簧片(5)均固定在支架(I)的内底部,并且位于支架(I)两侧的静簧片(5)上各固定一个静触点(6),其余静簧片(5)上各设置两个静触点(6);所述静触点(6)与动触点(3)上下一一对应;所述N为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片(4);所述托片(4)固定在支架(I)的内顶部,并位于动触点(3)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3)与静触点(6)之间的间隙之和彡4.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3)与静触点(6)的接触压力彡1.5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由耐高温彡150°C的塑料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2)和静簧片(5)导电时的温度均< 150° 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继电器的触点机构,包括支架、动簧片、动触点、静簧片和静触点;所述动簧片并排设置有N片,并且相互绝缘,每片动簧片均一端绝缘固定在小型继电器的衔铁上,另一端伸入支架内,并固定有两个动触点;所述静簧片并排设置有N+1片,并且相互绝缘;所述N+1片静簧片均固定在支架的内底部,并且位于支架两侧的静簧片上各固定一个静触点,其余静簧片上各设置两个静触点;所述静触点与动触点上下一一对应;所述N为自然数。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组双动触点和双静触点的结构,触点间隙可以增加N倍,开关打开速度也增加了N倍,有效解决了灭弧的难题,使小型继电器能够在高电压、高电流的负载下的使用。
文档编号H01H73/04GK202977341SQ201220745489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
发明者李卫东, 钱兴娟 申请人:常州市博迈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