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5704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左工作台、右工作台和支撑板,左工作台、右工作台等距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还连接有夹板,气缸的另一端与支架内表面滑动连接,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端处连接有水平面板,气缸与挡板均与水平面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与挡板的宽度相等;工作台上开有的凹槽,方便将网络变压器的直接放入,凹槽内设置的两行针排孔的孔径比网络变压器引针的直径略大,方便引针快速放置于凹槽内中,同时避免工人不小心误动了网络变压器造成引针折断。
【专利说明】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变压器,具体是指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
【背景技术】
[0002]数据泵是消费级PCI网卡上都具备的设备,数据泵也被称为网络隔离变压器,它在一块网卡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传输数据,它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不同电平的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一是隔离网线连接的不同网络设备间的不同电平,以防止不同电压通过网线传输损坏设备。
[0003]在网络变压器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穿线包、绕线、分线、焊锡、排铁芯、封装等主要步骤,其中在焊锡时一般采用的方式是将引针的底端与线圈的线头缠绕在一起,然后再进行烫锡,但烫锡时时常发生高温的锡水与盒体端部接触从而导致盒体被烫坏,又或是相邻的两根引针被烫锡在一块引起电路的串路;另一种做法是先将线圈的线头与引针端部进行烫锡,然后再人工对引针进行拨正,使得烫锡部分进入到盒体内部以便于封装,虽避免了盒体受损但人工操作的精确度不高,被拨正的引针参差不齐,并且引针容易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解决引针拨正时易折断的问题,来达到提高拨正精确度的目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0006]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左工作台、右工作台和支撑板,左工作台、右工作台等距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还连接有夹板,气缸的另一端与支架内表面滑动连接,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端处连接有水平面板,气缸与挡板均与水平面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与挡板的宽度相等。支架上设置的左工作台、右工作台和支撑板构成一个类似U形槽,槽底两端与支架内部连通,方便将网络变压器沿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直接放入,避免工人不小心误动了网络变压器造成引针折断;工作时,引针通过左工作台、右工作台和支撑板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挡板与夹板之间的间隙中,与夹板连接的气缸将夹板快速推向挡板,直至将引针固定在夹板与挡板之间,当两排引针均被夹持固定后,调节升降装置使得左右两端的夹板和挡板将两排引针向下牵引直至引针的焊锡部分全部进入盒体底部,如此保证了两排引针在拨正时的整齐度和精确度,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引针拨正的时间,提高了拨正效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两端内表面上均开有燕尾槽,气缸通过燕尾凸起与燕尾槽连接。在升降装置上下移动时,气缸与挡板将引针牵引向下,同时气缸也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气缸工作的不稳定,在支架内表面开有的燕尾槽,可使气缸在随升降装置上下移动时受到的反作用力缓冲掉,保持气缸工作的稳定性能。[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升降机构上,且升降机构的伸缩端贯穿限位块,所述挡板的宽度小于针排孔之间的间距。在升降机构的调节作用下,引针的焊锡部分在被牵引盒体底部,设置的限位块可使得平面板与升降机构之间间距固定,即引针下移的距离固定,有效的防止引针被过度地牵引从而导致被拔出盒体;引针通过针排孔进入夹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两排引针之间的间距固定,所以在拨正时挡板位于两排引针之间,挡板的宽度略小与针排孔之间的间距,防止引针在插入时直接与挡板的顶端接触,造成引针折断。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两端还设有塑料垫。左右两端的夹板在气动装置的驱动下快速向挡板移动,引针置于挡板与夹板之间,快速移动的夹板直接与引针、挡板接触,容易对引针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引针发生形变,影响其性能;在挡板两端设置的塑料垫可对快速移动的夹板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小夹板对引针的冲击,保证对引针夹持固定的同时,避免引针受损或是发生形变。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为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调节方便,性能稳定并且噪音小,在满足快速升降的同时也可保证长时间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2]1、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左工作台、右工作台和支撑板,左工作台、右工作台等距间隔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支撑板下方安装有挡板,挡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还连接有夹板,气缸的另一端与支架内表面滑动连接,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伸缩端处连接有水平面板,气缸与挡板均与水平面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与挡板的宽度相等;工作台上开有的凹槽,方便将网络变压器的直接放入,凹槽内设置的两行针排孔的孔径比网络变压器引针的直径略大,方便引针快速放置于凹槽内中,同时避免工人不小心误动了网络变压器造成引针折断。
[0013]2、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内表面开有的燕尾槽,可使气缸在随升降装置上下移动时受到的反作用力缓冲掉,保持气缸工作的稳定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0015]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0016]1-支架、2-左工作台、3-气缸、4-夹板、5-挡板、6_升降装置、7_塑料垫、8_水平面板、9-支撑板、10-限位块、11-燕尾槽、12-燕尾凸起、13-右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在所述支架,I上设置有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和支撑板9,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等距间隔设置在支撑板9的两端,支撑板9下方安装有挡板5,挡板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伸缩端还连接有夹板4,气缸3的另一端与支架I内表面滑动连接,还包括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的伸缩端处连接有水平面板8,气缸3与挡板5均与水平面板8连接。支架I上设置的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和支撑板9构成一个类似U形槽,槽底两端与支架I内部连通,方便将网络变压器沿水平方向或是垂直方向直接放入,避免工人不小心误动了网络变压器造成引针折断;
[0019]工作时,引针通过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和支撑板9之间的空隙进入到挡板5与夹板4之间的间隙中,与夹板4连接的气缸3将夹板4快速推向挡板5,直至将引针固定在夹板4与挡板5之间,当两排引针均被夹持固定后,调节升降装置6使得水平面板8向下移动,同时左右两端的夹板4和挡板5将两排引针向下牵引直至引针的焊锡部分全部进入盒体底部,如此保证了两排引针在拨正时的整齐度和精确度,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引针拨正的时间,提高了拨正效率;在支架I两端内表面上均开有燕尾槽11,气缸3通过燕尾凸起12与燕尾槽11连接,在升降装置6上下移动时,气缸3与挡板4将引针牵引向下,同时气缸3也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气缸3工作的不稳定,在支架I内表面开有的燕尾槽11,可使气缸3在随升降装置6上下移动时受到的反作用力缓冲掉,保持气缸3工作的稳定性能。
[0020]其中,挡板5的宽度小于针排孔之间的间距,引针通过针排孔进入夹板4与挡板5之间的间隙,两排引针之间的间距固定,所以在拨正时挡板5位于两排引针之间,挡板5的宽度略小与针排孔之间的间距,防止引针在插入时直接与挡板5的顶端接触,造成引针折断。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挡板5两端还设有塑料塾7,左右两端的夹板4在气动装置的驱动下快速向挡板5移动,引针置于挡板5与夹板4之间,快速移动的夹板4直接与引针、挡板5接触,容易对引针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引针发生形变,影响其性能;在挡板5两端设置的塑料垫7可对快速移动的夹板4进行一定的缓冲,减小夹板4对引针的冲击,保证对引针夹持固定的同时,避免引针受损或是发生形变。
【权利要求】
1.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包括支架(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I)上设置有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和支撑板(9),左工作台(2)、右工作台(13)等距间隔设置在支撑板(9)的两端,支撑板(9)下方安装有挡板(5),挡板(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伸缩端还连接有夹板(4),气缸(3)的另一端与支架(I)内表面滑动连接,还包括升降装置(6 ),所述升降装置(6 )的伸缩端处连接有水平面板(8 ),气缸(3 )与挡板(5 )均与水平面板(8)连接,所述支撑板(9)的宽度与挡板(5)的宽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两端内表面上均开有燕尾槽(10 ),气缸(3 )通过燕尾凸起(12 )与燕尾槽(10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固定在升降装置(6)上,且升降装置(6)的伸缩端贯穿限位块(10),所述挡板(5)的宽度小于针排孔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两端还设有塑料垫(7)。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止引针折断的拨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6)为丝杆升降机。
【文档编号】H01F41/00GK203491104SQ20132061026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黄建国, 黄建云, 黄旭 申请人:中江县凯讯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