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3832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对于充电中的发送侧以及接收侧的配置容许较高的自由度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作为发送侧装置的发送侧谐振器或者接收侧装置的接收侧谐振器而使用,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特征在于,在将谐振电容器的电容设为C时,以谐振频率f进行谐振的作为耦合线圈而发挥功能的线圈状的天线形成在基材上,所述谐振频率f是13.56MHz,所述发送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1~5pF,所述接收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70~100pF。
【专利说明】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广泛涉及从馈电?充电器侧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电池?终端侧传送电力的非 接触充电装置,尤其涉及通过磁场耦合来供给电力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以及使用了该 天线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手机、便携终端、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等设备的电源所使用的二次电池的充 电,以往通过充电器的触点与从成为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布线出的设备侧的触点的导电接触 进行通电来进行。
[0003] 近年来,以非接触方式进行对这种设备等的二次电池的充电的情况增加。
[0004]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非接触充电装置:在送电侧以及受电侧,分别在板状的 软磁性材料上以使送电侧以及受电侧的线圈对置并设置间隔的方式配置多个线圈,以使由 相邻的线圈形成的磁通的朝向分别为相反方向,并且通过受电侧的板状的软磁性材料直接 或者经由绝缘性部件与电池壳接触而配置的电磁感应作用以非接触状态供给电力。
[0005]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通过电磁感应从送电线 圈对受电线圈进行电力的供给,在该非接触电力传送装置中,抑制漏磁通的产生,并能够以 一个送电装置应对所需电力不同的多个电子设备的充电。该装置具备如下结构:具备大致 同心圆状配置的多个送电线圈11、12,仅驱动与受电线圈21的外形最接近的外形的送电线 圈及其内侧的送电线圈。由此,该装置起到如下效果:即使在以一个送电装置对外形不同的 受电线圈进行电力传送时,也能够抑制漏磁通的产生。
[0006] 然而,该非接触型的充电装置乃至电力传送装置,通过伴随电磁感应作用的电磁 耦合来进行充电乃至电力传送,送电侧以及受电侧的配置有限制。也就是说,存在如下课 题:送电侧线圈和受电侧线圈如果不配置成以最近距离大致对置则充电效率将极端地降 低。
[0007] 另一方面,即使是非接触型的充电装置,也存在使一次线圈(送电线圈)与二次线 圈(受电线圈)磁场耦合而将充电器侧的电力供给至充电电池侧的装置(专利文献3)。
[0008] 即,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非接触型充电装置:在充电器1中设置有一次线圈 103和对该一次线圈供给交流电力的机构104、105,在具有充电电池210的无线通信机2中 设置有与一次线圈103磁场耦合的二次线圈212、及将该二次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作为充 电电池210的充电电力的机构211,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将一次线圈103与二次线圈212磁 场耦合而将充电器1的电力供给至充电电池210来进行充电,在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中,设 置有使对一次线圈103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开关等106、107、213,在无线通信机的充电中需 要发信时或者有来信时,通过对开关进行操作来使充电停止,消除对无线通信机带来的磁 力的影响并能够以较轻的力从充电器拿起并使用无线通信机。
[0009] 然而,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装置如上所述,充电时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的 磁力非常大,因此在设备的充电中需要发信时或者有来信时,需要使充电停止来消除对设 备造成的磁力的影响并能够以较轻的力从充电器拿起设备。
[0010] 此外,还构成为,用于对设备供给电力的基台外壳上设置有能够插入设备的凹部, 能够使设备以立起的状态载置在充电装置上,送电侧以及受电侧的配置关系有制约。
[0011] 在先技术文献
[0012] 专利文献
[0013]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 一 103531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12 - 60812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8 - 191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充电中的充电器侧以及电池侧的配置容许较 高的自由度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以及使用该天线的充电装置。
[0018]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9]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sheet),作为发送侧装置的发送侧谐 振器或者接收侧装置的接收侧谐振器而使用,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特征在于, 将在将谐振电容器的电容设为C时以谐振频率f进行谐振的作为耦合线圈(pick up c〇il) 而发挥功能的线圈状的天线形成在基材上。
[0020]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频率f是 13. 56MHz,所述发送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1?5pF,所述接收侧谐振器的谐振电 容器的电容是70?100pF。
[0021]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频率f是 6. 78MHz,所述发送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8?20PF,所述接收侧谐振器的谐振电 容器的电容是70?120pF。
[0022] 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发送侧天线板,在第一磁性 板上以粘接剂粘接有第一基材,在第一基材上形成有谐振线圈,馈电线圈埋设在所述粘接 剂中;以及接收侧天线板,在第二磁性板上以粘接剂粘接有第二基材,在第二基材上形成有 接收线圈。
[0023]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线圈以及所述接收线圈 的谐振频率是13. 56冊z,所述发送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丨?5pF,所述接收侧天 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70?100pF。
[0024]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线圈以及所述接收线圈 的谐振频率是6. 78MHz,所述发送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8?20PF,所述接收侧天 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70?120pF。
[0025] 发明的效果
[0026]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起到能够提供对于充电中的充电器 侧以及电池侧的配置容许较高的自由度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以及使用该天线的充电 装置的效果,进而起到能够将发送侧的电力同时供给至多个接收侧装置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构成作为立体图进 行说明的说明图。
[0028]图2A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接收侧) 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29]图2B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发送侧) 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0] 图2C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发送侧) 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1] 图3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平面构造 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2] 图4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接收侧)中 使用的磁性板的剖面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3]图5A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进行说明 的说明图。
[0034]图5B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0035]图6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剖面构 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36]图7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剖面构造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0037]图8A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0038]图8B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0039]图Μ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平面构 造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0]图9B是对图Μ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的说明 图。
[0041]图10是对磁性板相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 板(接收侧)的添加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2]图11是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中的广泛的板配置 的自由度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43]图12是对使用了一个或多个本发明所涉及的发送侧装置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 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 该天线板的充电装置的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0045]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构成立体图。非 接触充电装置100包括馈电板101、接收板1〇2及谐振板103,各个板包括基材和线圈。艮P, 作为一个实施例,馈电板101在基材1011上形成有馈电线圈 1012,接收板102在基材1021 上形成有接收线圈1〇22,谐振板103在基材1031上形成有谐振线圈1032。
[0046]以下,也将馈电板101、接收板1〇2、谐振板103分别称作馈电用天线板101、接收用 天线板102、谐振用天线板103。
[0047] 此外,也将馈电线圈1012、接收线圈1022、谐振线圈1032分别称作馈电天线1012、 接收天线102 2、谐振天线1〇32或者馈电线圈状天线1〇12、接收线圈状天线1022、谐振线圈 状天线1032。
[0048] 在图1的非接触充电装置中,各基材的材料能够使用聚酰亚胺、环氧玻璃。此外, 线圈状天线的材料能够采用铜、铝。并且,能够在基材上进行蚀刻而形成各线圈状天线。 [00 49]形成在基材上的各线圈状天线具有将从馈电装置(未图示)供给的电力从发送侧 传送到接收侧的作用。另外,在图i中,作为一个实施方式,馈电线圈 1012的阻抗Z是5〇 Ω, 接收线圈1022的电容是C1,谐振线圈1032的电容是C2(可变)。C1以及C2根据充电装置 的设计而取可变的值。另外,接收线圈1022的电阻值R1是50Ω。
[0050]在图1的非接触充电装置中,设计成馈电线圈1〇12与谐振线圈1〇32的间隔为 0. 5麵。传送距离Η是即使如后所述具有相当的自由度也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充电的距离。此 夕卜,图1中虽未示出,但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中,如后所述,能够使 用磁性板。
[0051]图2Α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接收 侦!J)的剖面构造 。如图2Α所示,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2〇〇作为其构成部件,由接收线 圈(状天线)201、基材2〇 2及磁性板204构成。更详细而言,天线板200构成为,在磁性板 204上通过粘接剂2〇3粘接有基材202,在基材2〇2上通过蚀刻等形成有接收线圈(状天 线)201。 ~
[0052]另外,天线板200也能够作为发送侧的天线板使用(作为图5Α以及其关联说明在 后叙述)。
[0053]粘接剂203能够使用乙酸乙炼酯、氯乙痛等的热可塑性树脂或者具有热可塑性树 脂成分的溶剂。 ......
[0054]磁性板2〇4能够使用由扁平软磁性材料粉末和树脂构成的磁性板。图4中示出了 磁性板204的详细构造。在图4中,磁性板204是在基体树脂2041中混合有扁平软磁性材 料粉末2042而成的。磁性板 2〇4能够使用由扁平软磁性材料粉末和树脂构成的各种磁性 板,但作为一例,能够使用如 申请人:另外提出申请的日本特开2009 - 59752号公报所公开 那样的、特征在于含有(Α)扁平软磁性材料粉末1〇〇〇重量部、(Β)环氧树脂 1〇?3〇重量 部、(C)环氧树脂硬化剂1?6〇重量部、(D)硬化促进剂〇· 〇3?丨· 5重量部、(Ε)包括2? 6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 Tg(玻璃化转变温度)为_ 1〇υ以上并且重量平均分 ^量为80万以上的含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共聚物45? 2〇〇重量部,⑶分散剂3?2〇重量 部、(G)有机次磷酸盐化合物30?70重量部以及(I)金属氧氧化物5〇?9〇重量部的阻 燃性噪声抑制板。
[0055]图2B中不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发送 侧)的剖面构造 。如图2B所示,发送侧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250作为其构成部件, 由谐振线圈(状天线)251、基材202及磁性板204构成。更详细而言,天线板250构成为, 在磁性板204上以粘接剂2〇3粘接有基材2〇2,在基材202上通过蚀刻等而形成有谐振线圈 (状天线)251。此外,馈电线圈(状天线)255埋设于粘接剂203中。
[0056] 关于粘接剂203、磁性板204的材料,如上所述。
[0057]图2C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发 送侧)的剖面构造。如图2C所示,发送侧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280作为其构成部件, 由谐振线圈(状天线)2δ1、基材2 82a、282b、及磁性板204构成。更详细而言,天线板280 构成为,在磁性板204上以粘接剂 2〇3粘接有基材282b,在夹着空隙层283而设置的基材 2S2a上通过蚀刻等形成有谐振线圈(状天线)2 51。此外,馈电线圈(状天线)255埋设于 粘接剂203中。
[0058] 在实际安装中,空隙层283中填充有泡沫聚苯乙烯。
[0059]在此,对天线板250和天线板280的作用效果上的区别进行说明。根据发明人们的 实验,在谐振线圈251的谐振频率为6. 78MHz的条件下,如天线板250那样、馈电线圈与谐 振线圈的距离越近则传送效率越高,在谐振线圈251的谐振频率为13. 56MHz的条件下,如 天线板280那样、馈电线圈255与谐振线圈251之间(或者,基材282a与基材282b之间) 设置有空隙层(厚度5mm左右)时传送效率较高。
[0060]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平面 构造。如图3所示,天线板200为,在基材202上通过蚀刻等而形成有漩涡状的天线201。 在天线201通过薄膜蚀刻等而形成在基材202上的情况下,天线201形成在与基材202大 致相同的平面内,能够实现薄型的板。此外,也能够形成为将天线201埋设于基材202中。 此外,在图 3中,线圈状天线2〇1上,电气电路上所需的电阻(R)、电容器(C)通过作为外部 元件连接来实现。
[0061] 图5A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如 图5A所示,非接触充电装置500以发送侧装置501和接收侧装置502构成。发送侧装置 501中,与图2A中所示的同样的天线板安装于发送侧控制电路基板5011之上。此外,接收 侧装置 5〇2也是,与图2A中所示的同样的天线板安装在接收侧控制电路基板5021之上。
[0062] 即,发送侧装置5〇1为,构成为在磁性板5012上用粘接剂5013粘接有基材5014 并在基材 5〇14上通过蚀刻等形成有发送线圈(状天线)5015的天线板安装于发送侧控制 电路基板5〇11之上。此外,接收侧装置 5〇2为,在磁性板5022上用粘接剂5023粘接有基 材5〇24并在基材5024上通过蚀刻等形成有接收线圈(状天线)5025的天线板安装在接收 侧控制电路基板5021之上。并且,在图5A中,非接触充电装置500配置成,发送侧装置501 与接收侧装置 5〇2各自的天线面对置。此外,发送侧装置501的天线的卷绕方向与接收侧 装置502的天线的卷绕方向彼此为相反朝向。
[0063]图5B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观构成。 如图5B所示,非接触充电装置550以发送侧装置551和接收侧装置552构成。接收侧装置 552为,与图2A中所示的同样的天线板安装在接收侧控制电路基板5521之上。即,接收侧 装置 552为,构成为在磁性板5522上用粘接剂5523粘接有基材5524且在基材5524上通 过蚀刻等形成有接收线圈(状天线)5525的天线板安装在发送侧控制电路基板5521之上。
[0064]发送侧装置551为,与图2B所示的同样的天线板安装在发送侧控制电路基板5511 之上。S卩,发送侧装置551为,在磁性板5512上用粘接剂5513粘接有基材5514并在基材 5514上通过蚀刻等形成有发送线圈(状天线)5515。另外,馈电线圈(状天线)5516埋设 于粘接剂5513内,在图5B中,从粘接剂5513的层抽出的馈电线圈的两端连接到发送侧控 制电路基板5511。以上的天线板层安装在发送侧控制电路基板5511之上。
[0065]并且,在图5B中,非接触充电装置550配置为,发送侧装置551与接收侧装置552 各自的天线面对置。此外,发送侧装置551的天线的卷绕方向与接收侧装置552的天线的 卷绕方向彼此为相反朝向。
[0066]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剖 面构造。天线板600的特征是,为了使线圈(状天线)与控制电路基板之间的布线简便并 且容易,在由磁性板、粘接剂及基板构成的层中进行开孔,并设置从线圈(状天线)向层的 下部穿过的端子。
[0067]在图6中示出了如下形态:从线圈(状天线)604起、外部连接用端子605a、605b贯 通基材603并从开设在磁性板601和粘接剂602上的孔突出。外部连接用端子6〇5a、605b 使得与在磁性板6〇1的下部设置的控制电路基板的电连接简便并且容易。
[0068]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剖面构造。非 接触充电装置700以控制电路基板701和连接在控制电路基板701上的天线板600构成, 如图7所示,控制电路基板701上的连接端子702a、702b与天线板600的外部连接用端子 605a、605b通过焊料703a、703b而电连接。
[0069]图8A以及图8B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的外 观构成。非接触充电装置800是将与使用了图6所示的天线板600的非接触充电装置700 同样的装置作为发送/接收侧装置 8〇1以及802而应用的实施例。另外,为了便于图示,图 8A所示的发送侧装置801中,省略了馈电天线的图示,以谐振天线8015的布线更明白的方 式进行了图示。另一方面,图8B所示的发送侧装置801中,省略了谐振天线的图示,以馈电 天线8515的布线更明白的方式进行了图示。
[0070] 在图SB中,馈电天线8δ1δ的两端自从开设在磁性板8012和粘接剂8013(以及根 据需要的基材8014)的层上的孔突出的外部连接用端子(图8B中未图示)起到发送侧控 制电路基板8011上的连接端子(图8B中未图示)为止,经由焊料而电连接。
[0071] 此外,在图SA以及图SB中,接收侧装置8〇2为,接收天线8〇25的两端子从开设在 磁性板8022和粘接剂8023以及基材8024的层上的孔突出的外部连接用端子(图 8A、图8B 中未图示)起到接收侧控制电路基板8〇21上的连接端子(图8A、图8B中未图示)为止,经 由焊料而电连接。
[0072]图9A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平 面构造。天线板9〇0为,在基材9〇2上通过蚀刻等而布线有天线901,但天线901由具有电 容器元件 9〇lla?9011c的天线部分901a和具有电容器元件9012a?9012c (图9A中未 图示)的天线部分901b构成。对图3所示的天线板200是电气电路上所需的电阻(R)、电 容器(C)通过作为外部元件而连接来实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天线 901的天线部分901a、 9〇lb分别具有电容器元件,所以无需连接外部元件。
[0073] 图9B中更详细地示出了天线部分9〇la、901b的电容器元件部分的构造。在图9B 中,天线部分901a具有电容器元件90113、901113、9011£;,天线部分9011 3具有电容器元件 9012&、9〇121:、9〇12(:,电容器元件90113和电容器元件 9〇123作为电容元件发挥功能。同样 地,电容器元件9〇1 lb和电容器元件9〇1汍作为电容元件发挥功能,电容器元件9012c和电 容器元件9012c作为电容元件发挥功能。
[0074]在图9A、图9B中,为了便于说明,记载了电容器为三个,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根据需要能够具备一个以上的任意数目的电容器元件。
[0075] 此外,在图9A、图9B中所说明的电容器元件能够通过切断与天线的布线而简单地 去除电容器功能,所以具有电容调整是容易的这一优点。例如,形成多个电容器元件,并在 测量电容的同时一个一个地对电容器元件进行断线直到获得所期望的电容为止,从而能够 简便地调整电容。
[0076] 图10中示出了磁性板相对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 天线板(接收侧)的添加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图10 (A)示出了在纵Η且横W的基材202上 有线圈状天线201卷绕成多重而布线的形态。天线201卷绕成的结果是,宽度变为Τ。 [0077]如图2所示,磁性板在从图10观察时用粘接剂粘贴在基材202的下侧,但关于以 怎样的大小以及形状粘贴,有如图10(B)所示那样以将线圈状天线201的外周完全覆盖的 形式粘贴磁性板204a的图案和如图10(C)所示那样粘贴与线圈状天线201的形状相应的 中空环状的磁性板204b的图案。此时,中空环状的磁性板204b的环的宽度设计成与T相 同或者稍微大(+α)。
[0078]图1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中的广泛的板 配置的自由度。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涉及其发送侧装置和接收侧装置的配置关 系,具有容许较大的自由度的特征。为了便于说明,在图1、图5Α、图5Β、图8Α、图8Β中,对发 送/接收侧装置配置成各自的天线面对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 即使如图11 (Α)那样发送侧装置1001与接收侧装置l〇〇2a的传送距离Η大于图1所示的 Η。也能够高效地发送电力。或者,即使如图11(B)所示那样使接收侧装置1002b相对于发 送侧装置1001倾斜着平行移动,或者即使如图11(C)所示那样相对于发送侧装置1001将 接收侧装置l〇〇2c配置成从接收侧装置1002b的位置旋转了大致90度,也能够高效地发送 电力。
[0079] 并且,即使是对于相对于发送侧装置1001具有各种距离和角度而配置的多个接 收侧装置(作为一例,为图11(C)中的1002c、1002d以及1002e),也根据各自的距离和角度 而分配电力,具有能够将发送侧的电力同时供给这一较大的优点。
[0080] [谐振条件等]
[0081]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非接触充电装置用天线板以及使用了该天线板的充 电装置能够进行配置自由度较高的非接触充电,对于使充电成为可能的谐振条件等,在以 下进行详细叙述。
[0082] 非接触馈电装置的基本的动作一般而言是,在具有400kHz?20MHz的频率环境的 电磁场中,通过在具有规定的谐振频率Π 的发送侧装置的发送侧谐振器与具有规定的谐 振频率f2的接收侧装置的接收侧谐振器之间产生的磁场耦合,通过发送侧的送电装置将 产生电力以非接触的方式从发送装置侧供给至接收装置侧。
[0083] 一般而言,送电装置的构成为,具备送电侧谐振器、发信器、功率放大器、方向性耦 合器、带通滤波器(作为一例,为行波用BPF、反射波用BPF等)、分配器(作为一例,为行 波用分配器、反射波用分配器)、运算器、低通滤波器、相位变化检测器、振幅差检测电路、平 滑电容器、环状线圈、阻抗可变元件及控制部等,但本发明中的送电装置能够使用已知的装 置,所以在此省略有关送电装置的详细说明。
[0084] 并且,在发送侧谐振器中,在设谐振频率为Π 、设耦合线圈的电感为L1、设谐振电 容器的电容为C1时,满足下式(1)的关系。
[0085]

【权利要求】
1. 一种天线板,是作为发送侧装置的发送侧谐振器或者接收侧装置的接收侧谐振器而 使用的非接触型充电装置用天线板,该非接触型充电装置用天线板的特征在于, 将在将谐振电容器的电容设为C时以谐振频率f进行谐振的作为耦合线圈而发挥功能 的线圈状的天线形成在基材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频率f是13. 56MHz, 所述发送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1?5pF,所述接收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 的电容是70?lOOpF。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频率f是6. 78MHz, 所述发送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8?20pF,所述接收侧谐振器的谐振电容器 的电容是70?120pF。
4. 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接收侧接收侧谐振器而使用的天线板的基材上,具备用粘接剂粘贴在形成 有天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磁性板层。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板以覆盖线圈状的所述天线的外周的方式粘贴在所述基材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板的形状为与线圈状的所述天线的形状相应的中空环状。
7. 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板层的厚度是10?500 μ m。
8. 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板,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部连接用端子,该外部连接用端子贯通所述基材并从开设在所述磁性板以及所 述粘接剂上的孔突出。
9. 一种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侧天线板,在第一磁性板上以粘接剂粘接有第一基材,在第一基材上形成有谐振 线圈,馈电线圈埋设在所述粘接剂中;以及 接收侧天线板,在第二磁性板上以粘接剂粘接有第二基材,在第二基材上形成有接收 线圈。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线圈以及所述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是13. 56MHz, 所述发送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1?5pF,所述接收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 的电容是70?100pF。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谐振线圈以及所述接收线圈的谐振频率是6. 78MHz, 所述发送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的电容是8?20pF,所述接收侧天线板的谐振电容器 的电容是70?120pF。
12. 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性板以覆盖线圈状的所述天线的外周的方式粘贴在所述第二基材上。
13. 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性板的形状为与线圈状的所述天线的形状相应的中空环状。
14. 如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性板层的厚度是10?500 μ m。
15. 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外部连接用端子,该外部连接用端子从开设在所述第一磁性板以及所述粘接剂上 的孔突出。
【文档编号】H01Q7/00GK104285358SQ20138002539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远藤俊博, 小林和仁, 太田雅彦 申请人: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