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57282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按键开关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按键开关装置(100)具备开关(SW),所述开关(SW)具有:能够进行动作的键顶(1);伴随着键顶(1)的动作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切换的触点构件;对键顶(1)施力的弹性构件,其中,键顶(1)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一侧面(1a),相对于键顶(1)排列配置的对置构件(OP)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二侧面(OPa),键顶(1)和对置构件(OP)以使第一侧面(1a)与第二侧面(OPa)对置且第一侧面(1a)与第二侧面(OPa)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侧面(1a)和第二侧面(OPa)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LG)。
【专利说明】按键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按键开关装置,尤其是涉及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便携电话机或便携信息终端、便携型音频设备等中,有时使用相邻的键顶彼此具有微小的间隙而配置的按键开关来作为操作按键。作为这样的相邻的键顶彼此具有微小的间隙而配置的按键开关装置,已知有下述的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
[0003]以下,使用图5,对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900的结构的图。
[0004]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900构成为,利用导电性材料、例如不锈钢(SUS)等来构成掩蔽片(遮光板)940,在掩蔽片940设有键顶950、与基准电位布线膜908的表面始终接触的弹性部分944及弹性部分946,掩蔽片940自身形成将由该键顶950引导来的静电向布线基板的基准电位电极引导的引导路。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7-294246号公报
[0006]作为操作者对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900进行操作的状况,可设想操作者一边饮用含有糖分等且粘度高的饮料一边进行操作而误将饮料洒落到键顶950上的情况。在成为了这样的状况时,进入到键顶950彼此之间且无法完全除去的饮料发生干燥,以在键顶950彼此之间进行架桥的方式凝固,可能会导致键顶950无法动作。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提供一种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
[0008]在第一方案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中,具备开关,所述开关具有:能够进行动作的键顶;伴随着所述键顶的动作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切换的触点构件;对所述键顶施力的弹性构件,所述按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键顶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一侧面,相对于所述键顶排列配置的对置构件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二侧面,所述键顶和所述对置构件以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
[0009]在第二方案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开关及壳体构件,所述按键开关装置是多个所述开关排列配置且所述壳体构件包围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开关的周围的按键开关装置,所述对置构件是所述壳体构件及所述键顶。
[0010]在第三方案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导流部形成为多个肋形状。
[0011]在第四方案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形状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起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形成。
[0012]【发明效果】
[00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由于将液体导流部向下方延伸设置,因此流入到键顶与对置构件之间的液体不会积存在键顶与对置构件之间,液体容易沿着液体导流部流下。即,积存在键顶与对置构件之间的液体的量减少,即使键顶与对置构件因干燥的液体而被架桥,键顶的动作也不易受到妨碍。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构成为在键顶彼此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液体导流部,并且在键顶和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液体导流部。即,即使是多个开关及壳体构件以窄间距配置的按键开关装置,在键顶彼此的间隙及键顶与壳体构件之间的间隙也难以积存液体。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将液体导流部形成为多个肋形状,并将键顶及对置构件(壳体构件及键顶)的下表面侧形成为凹凸形状,由此,在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借助注塑成形来加工键顶及对置构件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成形部件的壁厚过厚而引起的收缩现象的发生。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外观更良好且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对应于键顶及对置构件的尺寸而将肋的长度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由此,在利用注塑成形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键顶及对置构件产生的翘曲现象。即,能够抑制收缩现象的发生并抑制翘曲现象的发生。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外观更良好且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17]通过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
[0019]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0]图3是表示图2(a)所示的截面B-B处的开关SW的示意剖视图。
[0021]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I的外观的示意图。
[0022]图5是表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按键开关装置900的结构的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I 键顶
[0025]Ia第一侧面
[0026]Ib按压部
[0027]2 触点构件
[0028]2a第一固定触点构件
[0029]2b第二固定触点构件
[0030]2c可动触点构件
[0031]3 弹性构件
[0032]4壳体构件
[0033]4a装饰板
[0034]4b外壁部
[0035]4c操作口
[0036]4d引导壁
[0037]5促动器
[0038]5a操作部
[0039]5b凸缘部
[0040]5c突起部
[0041]6框体
[0042]6a收纳部
[0043]7罩构件
[0044]7a顶板部
[0045]7b开口部
[0046]7c侧壁部
[0047]100按键开关装置
[0048]LG液体导流部
[0049]OP对置构件
[0050]OPa第二侧面
[0051]Sff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52][第一实施方式]
[0053]以下,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
[0054]首先,使用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a)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Zl方向观察到的状态的按键开关装置100的俯视图,图2(b)是表示图2(a)所示的截面A-A的示意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a)中,以在X2方向侧且在Y2方向侧配置的键顶I为基准来设定对置构件0P,在图2(b)中,以在X2方向侧配置的键顶I为基准来设定对置构件0P。图3是表示图2(a)所示的截面B-B处的开关SW的示意剖视图,不是仅有键顶I的截面。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键顶I的外观的示意图,图4(a)是表示图2所示的键顶I的从Y2方向侧观察到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b)是表示图4(a)所示的键顶I的从X2方向侧观察到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c)是表示图4(b)所示的键顶I的从Z2方向侧观察到的状态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4全部为示意图,结构、配置位置、尺寸等有时与实物存在差异。
[0055]按键开关装置100如图1所示具备四个开关SW,且如图2所示具备开关SW、布线基板8及壳体构件4。
[0056]如图3所示,开关SW具备键顶1、触点构件2、弹性构件3、促动器5、框体6和罩构件7。
[0057]框体6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形成为长方体状,且具备上方侧(Zl方向侧)敞开的中空的空间即收纳部6a。
[0058]触点构件2由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和可动触点构件2c构成,分别由金属板形成。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及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与框体6 —体地形成,且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及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从收纳部6a的内部底面分别露出。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形成在收纳部6a的内部底面的中央部,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在收纳部6a的内部底面的外周侧且在对置的位置上形成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与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电绝缘。可动触点构件2c形成为中央部突出的拱形形状,设为能够收纳在框体6的收纳部6a内的尺寸且具备弹性。当对可动触点构件2c的中央部从突出的一侧进行按压时,该可动触点构件2c向被按压的方向挠曲,当解除按压时,该可动触点构件2c恢复成按压前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触点构件2c兼具弹性构件3的功能。
[0059]罩构件7由金属板形成,具有顶板部7a,该顶板部7a形成为能够覆盖框体6的收纳部6a的上方这样的尺寸。而且,罩构件7在顶板部7a的中央部具有形成为圆形形状的开口部7b,在顶板部7a的外周端部分别具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侧壁部7c。
[0060]促动器5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形成为圆柱状。促动器5具有形成为圆柱状的操作部5a,在操作部5a的一端(Z2方向侧端)具有沿着圆周面朝向外方呈圆盘状地形成的凸缘部5b。而且,在操作部5a的一侧的端面具有突出形成的突起部5c。需要说明的是,操作部5a的直径形成为能向罩构件7的开口部7b插入这样的尺寸。
[0061]键顶I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如图4所示,形成为长方体状。键顶I在四周具有由与上下方向(Z1-Z2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一侧面la,在第一侧面Ia上设有向下方(Z2方向)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LG。而且,液体导流部LG形成有多个且分别形成为肋形状,肋形状从第一侧面Ia起具有与键顶I的尺寸或形状相适的规定的长度而形成。形成为肋形状的多个液体导流部LG在从下方侧进行平面观察时,相互交叉而形成格子形状。而且,键顶I具有从下表面的中央部向下方突出且形成为圆柱状的按压部l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液体导流部LG在Yl方向侧的第一侧面Ia上设置一个,在Yl方向侧以外的第一侧面Ia上每个第一侧面Ia都设置两个,但是图4为示意图,因此优选在实际上设置液体导流部LG时考虑键顶I的尺寸和形状而设置适当的个数。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Yl方向侧的液体导流部LG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在Yl方向侧以外的第一侧面Ia上设有两个的液体导流部LG彼此的间隔小。
[0062]由前述那样的结构部件构成的开关SW如图3所示,在框体6的收纳部6a的内部配置可动触点构件2c。可动触点构件2c以中央部突出这一侧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可动触点构件2c的外周端部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上,可动触点构件2c与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始终电导通。需要说明的是,可动触点构件2c与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在非操作时没有电导通,但是通过可动触点构件2c向下方挠曲而能够电导通。促动器5以突起部5c与可动触点构件2c抵接的方式配置在框体6的收纳部6a的内部,且被可动触点构件2c向上方施力。罩构件7在使促动器5的操作部5a穿过开口部7b的状态下覆盖框体6的上方而配置,且通过用侧壁部7c覆盖框体6的侧面而卡止于框体6。键顶I以从罩构件7的开口部7b突出的操作部5a与按压部Ib抵接的方式与促动器5重叠,配置成能够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作为弹性构件3的可动触点构件2c借助促动器5对键顶I向上方施力。由此形成开关SW。
[0063]开关SW构成为,当将键顶I向下方按压时,键顶I向下方移动,促动器5被向下方按压而向下方移动。向下方移动的促动器5将可动触点构件2c向下方按压,可动触点构件2c向下方挠曲而与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接触。由此,经由可动触点构件2c而将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与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电连接。而且,当解除对键顶I的按压时,开关SW返回操作前的状态,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与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的电连接被解除。这样,伴随着键顶I的动作能够进行第一固定触点构件2a与第二固定触点构件2b的电连接的切换、即触点构件2的电连接的切换,由此作为开关而发挥功能。
[0064]壳体构件4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如图2所示,具有形成为长方形的平板状的装饰板4a,且具有从装饰板4a的四周向下方(Z2方向)延伸设置的外壁部4b,该壳体构件4的下方敞开,内部形成为中空。而且,壳体构件4在装饰板4a的中央部具有开设成长方形形状的操作口 4c。而且,壳体构件4具有从操作口 4c的开口端部朝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引导壁4d。引导壁4d在操作口 4c的开口端部的整周上形成,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需要说明的是,操作口 4c形成为能供四个开关SW的键顶I呈矩阵状配置而成的结构穿过的尺寸。
[0065]布线基板8是形成为长方形形状的环氧玻璃基板,设有布线图案。需要说明的是,布线基板8形成为能收纳于壳体构件4的下方侧的开口内的尺寸。
[0066]接下来,使用图2,说明按键开关装置100的结构。
[0067]如图2所示,开关SW在布线基板8的中央部呈矩阵状地排列配置四个。呈矩阵状地排列配置四个的开关SW的键顶I彼此以相互的第一侧面Ia彼此对置且第一侧面Ia彼此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壳体构件4以包围呈矩阵状地排列配置的四个开关SW的周围的方式,在使四个开关SW的键顶I从操作口 4c突出的状态下覆盖开关SW而配置并卡止于布线基板8。配置在操作口 4c内的键顶I的第一侧面Ia与壳体构件4的引导壁4d对置,并且第一侧面Ia与引导壁4d具有微小间隙地配置。这样,形成按键开关装置100。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布线基板8或壳体构件4设有能够将误浸入到按键开关装置100的内部的液体排出的排出部。
[0068]需要说明的是,在此说明对置构件0P。对置构件OP是排列配置于键顶I的构件,对置构件OP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二侧面OPa。而且,键顶I和对置构件OP以使第一侧面Ia与第二侧面OPa对置且第一侧面Ia与第二侧面OPa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而且,液体导流部LG可以从第二侧面OPa向下方延伸设置,从第二侧面OPa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LG形成为多个肋形状,肋形状可以从第二侧面OPa起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形成。即,在第一侧面Ia和第二侧面OPa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LG,液体导流部LG从第一侧面Ia或第二侧面OPa起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形成为肋形状。如此定义的对置构件OP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任意的键顶I为基准来看时,相当于壳体构件4及成为基准的键顶I以外的键顶I。而且,第二侧面OPa相当于键顶I的第一侧面Ia和壳体构件4的引导壁4d。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不同结构的按键开关装置的情况下,有时键顶或壳体构件以外的结构部件相当于对置构件0P。
[0069]而且,在对置的位置配置的液体导流部LG彼此以液体导流部LG的与第一侧面Ia及第二侧面OPa连续形成的面彼此不形成微小的间隙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键顶I以形成有一个液体导流部LG的面与形成有两个液体导流部LG的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使液体导流部LG的与第一侧面Ia及第二侧面OPa连续形成的面彼此不形成微小的间隙。
[0070]接下来,关于按键开关装置100的动作,正如在对于开关SW的说明中所说明过的那样,通过对键顶I进行按压操作,而能切换配置在开关SW内的触点构件2的电连接状态,当按压操作停止时,触点构件2的电连接状态返回按压操作前的状态。通过这样切换触点构件2的电连接状态,由此能够进行输入操作。
[0071]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0072]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中,具备开关SW,该开关SW具有:能够进行动作的键顶I ;伴随着键顶I的动作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切换的触点构件2 ;对键顶I施力的弹性构件3,在所述按键开关装置中,键顶I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一侧面la,相对于键顶I排列配置的对置构件OP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二侧面OPa,键顶I和对置构件OP以使第一侧面Ia与第二侧面OPa对置且第一侧面Ia与第二侧面OPa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在第一侧面Ia和第二侧面OPa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LG。
[0073]由此,由于将液体导流部LG向下方延伸设置,因此流入到键顶I与对置构件OP之间的液体不会积存在键顶I与对置构件OP之间,液体容易沿着液体导流部LG流下。S卩,积存在键顶I与对置构件OP之间的液体的量减少,即使键顶I与对置构件OP因干燥的液体而被架桥,键顶I的动作也不易受到妨碍。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7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中,具备多个开关SW及壳体构件4,该按键开关装置100是多个开关SW排列配置且壳体构件4包围排列配置的多个开关SW的周围的按键开关装置,对置构件OP是壳体构件4及键顶I。
[0075]由此,构成为在键顶I彼此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液体导流部LG,并且在键顶I和壳体构件4中的至少任一方设置液体导流部LG。即,即使是多个开关SW及壳体构件4以窄间距配置的按键开关装置,在键顶I彼此的间隙及键顶I与壳体构件4之间的间隙也不易积存液体。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7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中,液体导流部LG形成为多个肋形状。
[0077]由此,将液体导流部LG形成为多个肋形状,并将键顶I及对置构件OP (壳体构件4及键顶I)的下表面侧形成为凹凸形状,由此,在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借助注塑成形来加工键顶I及对置构件OP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成形部件的壁厚过厚而引起的收缩现象的发生。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外观更良好且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78]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中,肋形状从第一侧面Ia或第二侧面OPa起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形成。
[0079]由此,对应于键顶I及对置构件OP的尺寸而将肋的长度形成为规定的长度,由此,在利用注塑成形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键顶I及对置构件OP产生的翘曲现象。即,能够抑制收缩现象的发生并抑制翘曲现象的发生。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外观更良好且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8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100中,在对置的位置配置的液体导流部LG彼此以液体导流部LG的与第一侧面Ia及第二侧面OPa连续形成的面彼此不形成微小的间隙的方式配置。
[0081]假设与第一侧面Ia及第二侧面OPa连续形成的面彼此所形成的微小的间隙存在时,由于毛细管现象,洒落到微小的间隙内的液体容易积存,但由于以不形成微小的间隙的方式配置,因此误洒落的液体沿着液体导流部LG更可靠地流下。因此,起到能够提供即使在粘度高的液体洒落的情况下也更不易发生动作不良的按键开关装置这样的效果。
[0082]如以上那样,具体地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装置,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可以如下那样变形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83][变形例I]
[008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开关SW是通过按压操作部5a而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开关进行了说明,但即使是通过在平面方向上对操作部进行滑动操作而能够进行输入操作的开关或旋转操作型的开关等,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0085][变形例2]
[008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Ia和第二侧面OPa形成为平面,但也可以是曲面。
[0087][变形例3]
[008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对置构件OP的壳体构件4的作为第二侧面OPa的引导壁4d上未设置液体导流部LG,但也可以在引导壁4d上设置液体导流部LG。在引导壁4d上设有液体导流部LG的情况下,在与引导壁4d对置配置的第一侧面Ia上不设置液体导流部LG亦可。而且,可以在引导壁4d和第一侧面Ia这双方设置液体导流部LG。需要说明的是,此时,形成于引导壁4d的液体导流部LG和形成于键顶I的液体导流部LG均同样以与第一侧面Ia及第二侧面OPa连续形成的面彼此不形成微小的间隙的方式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键开关装置,其具备开关,所述开关具有: 能够进行动作的键顶; 伴随着所述键顶的动作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切换的触点构件; 对所述键顶施力的弹性构件, 所述按键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键顶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一侧面, 相对于所述键顶排列配置的对置构件具有由与上下方向平行的平面形成的第二侧面,所述键顶和所述对置构件以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对置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微小间隙的方式配置, 在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中的至少一方设有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液体导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开关及壳体构件, 所述按键开关装置是多个所述开关排列配置且所述壳体构件包围排列配置的多个所述开关的周围的按键开关装置, 所述对置构件是所述壳体构件及所述键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流部形成为多个肋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形状从所述第一侧面或所述第二侧面起具有规定的长度而形成。
【文档编号】H01H13/14GK104425160SQ20141044168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石泽康宏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