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2762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它包括密封防污罩体和连接法兰,密封防污罩体的中部为变压器安装部,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变压器上,并罩住变压器的接线部,密封防污罩体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的一侧部为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另一侧部为低压引出线引出部,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和低压引出线引出部分别位于变压器安装部的两侧,高压引入线从密封防污罩体的外部通过进线口引进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后并接到接线部,低压引出线从接线部引出进入低压引出线引出部后通过出线口接到密封防污罩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变压器集聚灰尘或粉尘现象,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减少变压器的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企业用电负荷急剧增加,变压器的安装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油浸式变压器进出线套管都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当变压器使用在灰尘较大的场所,使用一段时间后套管上便集聚了大量粉尘,套管爬电距离减小,导致放电闪络现象,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钢厂、煤矿等空气中含有导电介质粉尘的场所,如果套管上集聚了大量的导电介质粉尘,由于套管对地绝缘距离不足而导致直接放电,重者烧毁变压器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它能够避免变压器集聚灰尘或粉尘现象,提高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减少变压器的维护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它包括密封防污罩体和连接法兰,密封防污罩体的中部为变压器安装部,通过连接法兰安装在变压器上,并罩住变压器的接线部,密封防污罩体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的一侧部为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另一侧部为低压引出线引出部,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和低压引出线引出部分别位于变压器安装部的两侧,高压引入线从密封防污罩体的外部通过进线口引进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后并接到接线部,低压引出线从接线部引出进入低压引出线引出部后通过出线口接到密封防污罩体的外部。
[0005]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密封防污罩体的具体结构,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主要由防污罩壁、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两侧的防污罩侧板以及位于其底端的高压进线板和低压出线板围成,进线口设置在高压进线板上,出线口设置在低压出线板上。
[0006]进一步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防污罩侧板,防污罩侧板上设置有侧板把手。
[0007]进一步为了保证足够的绝缘距离,所述的高压进线板和/或低压出线板由环氧板制成。
[0008]进一步为了方便外部电缆或铜排和变压器套管连接,密封防污罩体上在和变压器的接线部相对应的部位开有安装手孔,并且安装手孔上设置有手孔盖板。
[0009]进一步为了方便吊装,密封防污罩体的顶端设置有方便吊装的吊板。
[0010]进一步为了保证高压引入线能够固定在防污罩体内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在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的高压引入线引入部内设置有高压引入线支架以便用于固定高压侧引入变压器的电缆或铜排。
[0011]进一步为了增加其爬电距离,在高压引入线支架和其上连接的电缆或铜排之间放置有高压绝缘子。
[0012]进一步为了保证低压引出线能够固定在防污罩体内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在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的低压引出线引出部内设置有低压引出线支架以便用于固定低压侧引出变压器的电缆或铜排。
[00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结构合理,充分考虑了现场安装的方便,变压器进出线适合常用的铜排或电缆两种连接方式,使用范围更广,它将变压器的接线部罩在本防污罩内,能够避免变压器集聚灰尘或粉尘现象,既提高了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又减少了变压器的维护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安装在变压器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3所示,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它包括密封防污罩体I和连接法兰3,密封防污罩体的中部为变压器安装部11,通过连接法兰3安装在变压器2上,并罩住变压器2的接线部,密封防污罩体I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密封防污罩体I的一侧部为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另一侧部为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和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分别位于变压器安装部11的两侧,高压引入线2-4从密封防污罩体I的外部通过进线口引进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后并接到接线部,低压引出线2-1从接线部引出进入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后通过出线口接到密封防污罩体I的外部。
[0019]如图1所示,密封防污罩体I主要由防污罩壁1-6、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两侧的防污罩侧板1-4以及位于其底端的高压进线板1-9和低压出线板1-7围成,进线口设置在高压进线板1-9上,出线口设置在低压出线板1-7上。防污罩壁1-6,由钢板弯折焊接而成,构成防污罩的骨架。
[0020]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防污罩侧板1-4,如图1所示,防污罩侧板1-4上设置有侧板把手1-5。
[0021]高压进线板1-9和/或低压出线板1-7由环氧板制成,根据实际使用电缆或铜排的大小开孔,变压器2现场安装完成后,用密封胶把缝隙密封好,以保证防污罩内不会进入灰尘。
[0022]为了方便外部电缆或铜排和变压器套管连接,如图1所示,密封防污罩体I上在和变压器2的接线部相对应的部位开有安装手孔,并且安装手孔上设置有手孔盖板1-1。
[0023]为了方便吊装该防污染罩,如图1所示,密封防污罩体I的顶端设置有方便吊装的吊板1_3。
[0024]为了保证高压引入线2-4能够固定在防污罩体内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如图1所示,密封防污罩体I的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内设置有高压引入线支架1-8以便用于固定高压侧引入变压器2的电缆或铜排。
[0025]为了增加其爬电距离,在高压引入线支架1-8和其上连接的电缆或铜排之间放置有高压绝缘子4。
[0026]为了保证低压引出线2-1能够固定在防污罩体内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密封防污罩体I的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内设置有低压引出线支架1-2以便用于固定低压侧引出变压器2的电缆或铜排。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本实用新型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结构合理,充分考虑了现场安装的方便,变压器进出线适合常用的铜排或电缆两种连接方式,使用范围更广,它将变压器的接线部罩在本防污罩内,能够避免变压器集聚灰尘或粉尘现象,既提高了变压器的运行安全,又减少了变压器的维护成本。
[002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密封防污罩体(I)和连接法兰(3),密封防污罩体的中部为变压器安装部(11),通过连接法兰(3)安装在变压器(2)上,并罩住变压器(2)的接线部,密封防污罩体(I)上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口,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I)的一侧部为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另一侧部为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和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分别位于变压器安装部(11)的两侧,高压引入线(2-4)从密封防污罩体(I)的外部通过进线口引进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后并接到接线部,低压引出线(2-1)从接线部引出进入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后通过出线口接到密封防污罩体(I)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I)主要由防污罩壁(1-6)、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两侧的防污罩侧板(1-4)以及位于其底端的高压进线板(1-9)和低压出线板(1-7)围成,进线口设置在高压进线板(1-9)上,出线口设置在低压出线板(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污罩侧板(1-4)上设置有侧板把手(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进线板(1-9)和/或低压出线板(1-7)由环氧板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I)上在和变压器(2)的接线部相对应的部位开有安装手孔,并且安装手孔上设置有手孔盖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I)的顶端设置有方便吊装的吊板(1-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I)的高压引入线引入部(12)内设置有高压引入线支架(1-8)以便用于固定高压侧引入变压器(2)的电缆或铜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在高压引入线支架(1-8)和其上连接的电缆或铜排之间放置有高压绝缘子(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套管防污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密封防污罩体⑴的低压引出线引出部(13)内设置有低压引出线支架(1-2)以便用于固定低压侧引出变压器(2)的电缆或铜排。
【文档编号】H01F27/32GK203931765SQ201420373071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张平泽, 陆云生, 徐磊, 冷颖 申请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