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849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三合一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1)、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控制电缆(3)、总绕包层(6)、外护套(7),射频电缆(1)、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和控制电缆(3)绞合成缆芯(5),缆芯(5)外依次设总绕包层(6)和外护套(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复合电力、控制、射频,其能将电力传输、信号控制、无线电通信于一体。
【专利说明】三合一复合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力、控制、射频的三合一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0.6/lkV低压电力配电网中使用的电缆,仅有单一的电力传输的功能。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网等场合使用的电缆,仅有单一的信号控制的功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所用电缆仅有单一的无线电通信的功能,单单使用以上三种之一的电缆,都不能将电力传输网、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有效地进行多网融合,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对电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具体复合电力、控制、射频,其能将电力传输、信号控制、无线电通信于一体。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低压动力传输电缆、控制电缆、总绕包层、外护套,射频电缆、低压动力传输电缆和控制电缆绞合成缆芯,缆芯外依次设总绕包层和外护套,其中:所述射频电缆包括有一根1#导体,1#导体外依次设1#绝缘层、1#金属屏蔽层、1#内护套A、l#金属铠装层、1#内护套B ;所述低压动力电缆包括有一根2#导体,2#导体外依次设2#绝缘层、2#绕包层、2#内护套A、2#金属铠装层、2#内护套B ;所述控制电缆包括有至少2根控制线芯,每根控制线芯由3#导体和包覆在3#导体上的3#绝缘层组成,控制线芯绞合成控制缆芯,控制缆芯外依次设3#绕包层、3#金属屏蔽层、3#内护套A、3#金属铠装层、3#内护套B。
[0005]进一步,所述1#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均是铜丝编织层;所述1#金属铠装层、3#金属铠装层均是钢带铠装层;所述2#金属铠装层是钢丝铠装层。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低压动力传输电缆、控制电缆、总绕包层、外护套,射频电缆、低压动力传输电缆和控制电缆绞合成缆芯,缆芯外依次设总绕包层和外护套,其中:所述射频电缆包括有一根1#导体,1#导体外依次设1#绝缘层、1#金属屏蔽层、1#内护套A、l#金属铠装层、1#内护套B ;所述低压动力电缆包括2根?5根低压动力线芯,每根低压动力线芯由2#导体和包覆在2#导体外的2#绝缘层组成、低压动力线芯绞合成低压动力缆芯,低压动力缆芯外依次设2#绕包层、2#内护套A、2#金属铠装层、2#内护套B ;所述控制电缆包括有2根?5根控制线芯,每根控制线芯由3#导体和包覆在3#导体上的3#绝缘层组成,控制线芯绞合成控制缆芯,控制缆芯外依次设3#绕包层、3#金属屏蔽层、3#内护套A、3#金属铠装层、3#内护套B。
[0007]进一步,所述1#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均是铜丝编织层;所述1#金属铠装层、3#金属铠装层均是钢带铠装层;所述2#金属铠装层是钢丝铠装层。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所述的低压动力传输电缆可使用于所有0.6/lkV及以下供电系统的配电网中;所述的控制电缆可使用于所有450/750V及以下控制、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中;所述的射频电缆,可使用于所有传输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合一复合电缆,将电力传输网、监控回路及保护线路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有效地进行多网融合,满足智能电网对电缆的要求。
[0010]采用特定的铜丝编织层,提高各相关缆芯的屏蔽效果,采用特定的铠装层,满足各相关缆芯的防护效果。2种以上不同结构的低压动力电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部件2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部件I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部件3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射频电缆,1_1、1#导体、1_2、1#绝缘层,1_3、1#金属屏蔽层,1_4、1#内护套A ;1-5、1#金属铠装层,1-6、1#内护套B,2、低压动力电缆,2-1、2#导体,2_2、2#绝缘层,2-3、2#绕包层,2-4、2#内护套A,2-5、2#金属铠装层,2_6、2#内护套B,2-7、低压动力线芯,2-8、低压动力缆芯,3、控制电缆,3-1、3#导体,3-2、3#绝缘层,3-3、3#绕包层,3-4、3#金属屏蔽层,3-5、3#内护套A,3-6,3#金属铠装层,3_7、3#内护套B,3_8、控制线芯,3_9、控制缆芯,5、缆芯,6、总绕包层,7、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3、4所不,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1、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控制电缆3、总绕包层6、外护套7,其中:
[0019]前述射频电缆1、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和控制电缆3绞合成缆芯5,缆芯5外绕包总绕包层6,总绕包层6外挤包外护套7 ;
[0020]前述射频电缆I包括有一根1#导体1-1,1#导体1-1外依次设1#绝缘层1-2、1#金属屏蔽层1-3、1#内护套Al-4、1#金属铠装层1-5、1#内护套B1-6 ;前述1#金属屏蔽层1-3优选铜丝编织层,前述1#金属铠装层1-5优选钢带铠装层;
[0021 ] 前述低压动力电缆2包括有一根2#导体2-1,2#导体2_1外依次设2#绝缘层2_2、2#绕包层2-3、2#内护套A2-4、2#金属铠装层2_5、2#内护套B2-6 ;前述2#金属铠装层2_5优选钢丝铠装层;
[0022]前述控制电缆3包括有至少2根控制线芯3-8,每根控制线芯3_8由3#导体3_1和包覆在3#导体3-1上的3#绝缘层3-2组成,控制线芯绞合成控制缆芯3-9,控制缆芯3_9外依次设3#绕包层3-3、3#金属屏蔽层3-4、3#内护套A3_5、3#金属铠装层3_6、3#内护套B3-7 ;前述3#金属屏蔽层3-4优选铜丝编织层;前述3#金属铠装层3_6优选钢带铠装层。
[0023]前述外护套7采用采用耐低温的PVC材料,以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1、2、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前述低压动力电缆运用2根?5根低压动力线芯2-7结构。其具体结构形式:每根低压动力线芯2-7由2#导体2-1和2#绝缘层2-2组成,绝缘层2-2包覆在2#导体2-1外,2根?5根低压动力线芯2_7绞合成低压动力缆芯2-8,低压动力缆芯2-8外依次设2#绕包层2-3、2#内护套A2_4、2#金属铠装层2-5、2#内护套B2-6。为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4根低压动力线芯2_7绞合成低压动力缆芯2-8。实施例二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0026]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I)、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控制电缆(3)、总绕包层¢)、外护套(7),射频电缆(I)、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和控制电缆(3)绞合成缆芯(5),缆芯(5)外依次设总绕包层(6)和外护套(7),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电缆⑴包括有一根1#导体(1_1),1#导体(1-1)外依次设1#绝缘层(1-2)、1#金属屏蔽层(1-3)、1#内护套A(1-4)、1#金属铠装层(1-5)、1#内护套B (1-6); 所述低压动力电缆(2)包括有一根2#导体(2-1),2#导体(2-1)外依次设2#绝缘层(2-2)、2#绕包层(2-3)、2#内护套A (2-4)、2#金属铠装层(2-5), 2#内护套B (2-6); 所述控制电缆(3)包括有至少2根控制线芯(3-8),每根控制线芯(3-8)由3#导体(3-1)和包覆在3#导体(3-1)上的3#绝缘层(3-2)构成,控制线芯绞合成控制缆芯(3_9),控制缆芯(3-9)外依次设3#绕包层(3-3)、3#金属屏蔽层(3-4), 3#内护套A(3_5)、3#金属铠装层(3-6)、3#内护套B (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合一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1#金属屏蔽层(1-3)、3#金属屏蔽层(3-4)均是铜丝编织层;所述1#金属铠装层(1-5)、3#金属铠装层(3-6)均是钢带铠装层;所述2#金属铠装层(2-5)是钢丝铠装层。
3.一种三合一复合电缆,其包括有射频电缆(I)、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控制电缆(3)、总绕包层¢)、外护套(7),射频电缆(I)、低压动力传输电缆(2)和控制电缆(3)绞合成缆芯(5),缆芯(5)外依次设总绕包层(6)和外护套(7),其特征在于: 所述射频电缆⑴包括有一根1#导体(1_1),1#导体(1-1)外依次设1#绝缘层(1-2)、1#金属屏蔽层(1-3)、1#内护套A(1-4)、1#金属铠装层(1-5)、1#内护套B (1-6); 所述低压动力电缆(2)包括2根?5根低压动力线芯(2-7),每根低压动力线芯(2-7)由2#导体(2-1)和包覆在2#导体(2-1)外的2#绝缘层(2-2)构成,低压动力线芯(2-7)绞合成低压动力缆芯(2-8),低压动力缆芯(2-8)外依次设2#绕包层(2-3)、2#内护套A (2-4)、2#金属铠装层(2-5)、2#内护套B (2-6); 所述控制电缆(3)包括有至少2根控制线芯(3-8),每根控制线芯(3-8)由3#导体(3-1)和包覆在3#导体(3-1)上的3#绝缘层(3-2)组成,控制线芯绞合成控制缆芯(3_9),控制缆芯(3-9)外依次设3#绕包层(3-3)、3#金属屏蔽层(3-4), 3#内护套A(3_5)、3#金属铠装层(3-6)、3#内护套B (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合一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1#金属屏蔽层(1-3)、3#金属屏蔽层(3-4)均是铜丝编织层;所述1#金属铠装层(1-5)、3#金属铠装层(3-6)均是钢带铠装层;所述2#金属铠装层(2-5)是钢丝铠装层。
【文档编号】H01B11/00GK204066778SQ2014205064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祝军, 刘洁, 何志峰, 唐浩, 邢春雨, 陶红敏, 易元 申请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