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912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包括中心控制缆线、第一外控制导体和第二外控制导体,第一外控制导体均布中心控制缆线外,在任意相邻两根第一外控制导体之间均设有传热条,传热条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大端直径,传热条两侧均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中部相抵,传热条内侧与中心控制缆线相抵,传热条外侧设有位于同一圆周线上的第二外控制导体;在第一外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外依次包覆阻燃无纺布绕包层、铜丝编织屏蔽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和含氟聚合物护套层,第一外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均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相内切。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控制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保证控制电缆的传输信号的质量、以及电路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0002]航空航天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作为航空航天神经和血管的电线电缆,直接关系到航空航天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以及作战能力。在一些航空航天高温作业的场合,集散系统和自动化检测控制等电路中的传输线需要有足够的耐热性能,以保证控制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不易造成传输信号紊乱,保证电路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提高了控制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保证控制电缆的传输信号的质量、以及电路的安全性。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包括中心控制缆线、X根第一外控制导体和Y根第二外控制导体,X^3,2X^Y^4X,中心控制缆线包括位于缆芯位置的第一中心控制导体和Z根均布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外并与第一中心控制导体相抵的第二中心控制导体,Z = X,在第二中心控制导体外依次包覆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第一镀锡铜丝编织层和第一绝缘层,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第二中心控制导体和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之间填充耐高温填料,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与各个第二中心控制导体相内切,任意相邻两根第二中心控制导体的中心控制缆线上设有向其内部凹陷的凹槽;X根第一外控制导体均布中心控制缆线外,第一外控制导体的横截面为凸轮状,第一外控制导体的长轴沿缆芯的径向放置,第一外控制导体小端位于中心控制缆线一侧并与其上的凹槽相抵,在任意相邻两根第一外控制导体之间均设有传热条,传热条的横截面为扁形,传热条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大端直径,传热条两侧均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中部相抵,传热条内侧与中心控制缆线相抵,传热条外侧设有2?4根位于同一圆周线上的第二外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与传热条相抵,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控制导体相抵,且传热条两端的第二外控制导体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大端相抵;在第一外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外依次包覆阻燃无纺布绕包层、铜丝编织屏蔽层、软铜带绕包屏蔽层和含氟聚合物护套层,第一外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均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相内切。
[0005]优选地,第一中心控制导体、第二中心控制导体、第二外控制导体均由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二阻燃包带绕包层、第二镀锡铜丝编织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一外控制导体由非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非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三阻燃包带绕包层和第三绝缘层构成。
[0006]优选地,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根绞合的铜线,非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股绞合的铜丝。
[0007]优选地,传热条内设有与其外侧各个第二外控制导体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和第二外控制导体的中心连线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上。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采用的含氟聚合物护套层,解决对飞机电线提供出更安全和更好绝缘性能的要求,适用于高温、高压、爆炸、磁场等恶劣的环境下。本实用新型中,与中心控制缆线、第二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相比,第一外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较大,第一外控制导体的横截面为凸轮形,其小端的导体的横截面积小,大端的导体横截面积大,所以采用其小端抵住中心控制缆线,大端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相切;第一外控制导体均布在中心控制缆线的外侧,任意相邻的第一外控制导体之间构成放置隔热条和第二外控制导体的空间,第二外控制导体位于同一圆周线上并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相切,传热条将中心控制缆线和第二外控制导体隔开,传热条的长度和第一外控制导体的大端直径相等,因此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控制导体之间的间隙较大,同时与第一外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相比,中心控制缆线、第二控制导体的横截面积较小,传热条可以将第一外控制导体的小端散热量和中心缆线的散热量向第二外控制导线方向传导,避免散热量集中在缆芯位置,这样缆芯的散热量可沿阻燃无纺布绕包层向外传导,提高了控制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保证控制电缆的传输信号的质量、以及电路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中中心控制缆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中中心控制缆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包括中心控制缆线1、三根第一外控制导体2和九根第二外控制导体3,中心控制缆线I包括位于缆芯位置的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和三根均布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外并与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相抵的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在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外依次包覆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第一镀锡铜丝编织层14和第一绝缘层15,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和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之间填充耐高温填料16,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与各个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相内切,任意相邻两根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的中心控制缆线I上设有向其内部凹陷的凹槽。
[0013]三根第一外控制导体2均布中心控制缆线I外,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横截面为凸轮状,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长轴沿缆芯的径向放置,第一外控制导体2小端位于中心控制缆线I 一侧并与其上的凹槽相抵,在任意相邻两根第一外控制导体2之间均设有传热条4,传热条4的横截面为扁形,传热条4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大端直径,传热条4两侧均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中部相抵,传热条4内侧与中心控制缆线I相抵,传热条4外侧设有三根位于同一圆周线上的第二外控制导体3,第二外控制导体3与传热条4相抵,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控制导体3相抵,且传热条4两端的第二外控制导体3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大端相抵;在第一外控制导体2、第二外控制导体3外依次包覆阻燃无纺布绕包层5、铜丝编织屏蔽层6、软铜带绕包屏蔽层7和含氟聚合物护套层8,第一外控制导体2、第二外控制导体3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5相内切。
[0014]在具体实施例中,传热条4内设有与其外侧各个第二外控制导体3相对应的通孔41,通孔41和第二外控制导体3的中心连线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上,通孔41用于避免热量集中在传热条上,如采用对通孔41中吹入空气,可加速缆芯的热量传导。
[0015]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第二外控制导体3均由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二阻燃包带绕包层、第二镀锡铜丝编织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一外控制导体2由非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非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三阻燃包带绕包层和第三绝缘层构成。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根绞合的铜线,非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股绞合的铜丝。
[001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横截面为凸轮形,第一外控制导体2均布在中心控制缆线I的外侧,传热条4的长度和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大端直径相等,因此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外控制导体2之间的间隙较大,传热条4可以将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小端散热量和中心缆线I的散热量向第二外控制导线3方向传导,避免散热量集中在缆芯位置,这样缆芯的散热量可沿阻燃无纺布绕包层5向外传导,提高了控制电缆的耐高温能力,保证控制电缆的传输信号的质量、以及电路的安全性。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控制缆线(I)、X根第一外控制导体(2)和Y根第二外控制导体(3),X彡3,2X < Y < 4X,中心控制缆线(I)包括位于缆芯位置的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和Z根均布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外并与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相抵的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Z = X,在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外依次包覆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第一镀锡铜丝编织层(14)和第一绝缘层(15),在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和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之间填充耐高温填料(16),第一阻燃包带绕包层(13)与各个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相内切,任意相邻两根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的中心控制缆线(I)上设有向其内部凹陷的凹槽;X根第一外控制导体(2)均布中心控制缆线(I)外,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横截面为凸轮状,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长轴沿缆芯的径向放置,第一外控制导体(2)小端位于中心控制缆线(I)一侧并与其上的凹槽相抵,在任意相邻两根第一外控制导体⑵之间均设有传热条(4),传热条⑷的横截面为扁形,传热条(4)的长度大于等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大端直径,传热条(4)两侧均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中部相抵,传热条(4)内侧与中心控制缆线(I)相抵,传热条(4)外侧设有2?4根位于同一圆周线上的第二外控制导体(3),第二外控制导体(3)与传热条(4)相抵,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外控制导体(3)相抵,且传热条(4)两端的第二外控制导体(3)与第一外控制导体(2)的大端相抵;在第一外控制导体(2)、第二外控制导体(3)外依次包覆阻燃无纺布绕包层(5)、铜丝编织屏蔽层(6)、软铜带绕包屏蔽层(7)和含氟聚合物护套层(8),第一外控制导体(2)、第二外控制导体(3)均与阻燃无纺布绕包层(5)相内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中心控制导体(11)、第二中心控制导体(12)、第二外控制导体(3)均由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二阻燃包带绕包层、第二镀锡铜丝编织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第一外控制导体(2)由非屏蔽导体线芯和包覆在非屏蔽导体线芯外的第三阻燃包带绕包层和第三绝缘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根绞合的铜线,非屏蔽导体线芯采用多股绞合的铜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航天用耐高温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传热条⑷内设有与其外侧各个第二外控制导体(3)相对应的通孔(41),通孔(41)的中心和第二外控制导体(3)的中心连线位于控制电缆的径线上。
【文档编号】H01B7/295GK204066841SQ20142052151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1日
【发明者】唐涛, 赵泽仁, 黄强, 巫后锁, 赵玉贵 申请人:安徽恒晶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