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628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



背景技术:

分裂式绕组变压器是指每相由一个高压绕组与两个或多个电压和容量均相同的低压绕组构成的多绕组电力变压器。分裂变压器正常的电能传输仅在高、低压绕组之间进行,而在故障时则具有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

通常把低压绕组作为分裂绕组,目前分裂变压器以低压线圈轴向分裂结构居多,当分裂系数较大如大于4时,分裂变压器低压绕组轴向分裂结构不能满足这一参数值,必须采用辐向分裂结构,500kv高电压等级辐向分裂变压器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分裂系数大于4的高电压等级的分裂变压器轴向分裂结构不能满足这一参数值要求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抗短路能力强的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具有上节油箱和下节油箱形成的油箱主体、高压套管、低压套管、储油柜、散热器、有载分接开关以及高压出线盒,变压器器身内部采用铁芯--稳压线圈--低压线圈i--高调线圈--高压线圈--低压线圈ii排列结构,铁芯设置在上节油箱、下节油箱内,每柱铁芯上套有稳压线圈、低压线圈i、高调线圈、高压线圈以及低压线圈ii,高压中性点调压,外绕组辐向出头,其余绕组均在上下端部出头,同时高压出头通过铜编织线与高压套管末端相连。

所述有载分接开关布置在长轴方向线圈外侧,调压引线连接至分接开关实现各分接调压。

所述储油柜位于变压器主体油箱上部、位于低压套管和高压套管之间,平行于变压器长轴方向。

所述散热器布置在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变压器长轴方向平行。

所述铁芯采用三相三柱结构,由三个铁芯主柱、两个上轭和两个下轭构成该三相变压器的闭合磁路;采用铁芯拉板、夹件、上部采用拉带和上梁相结合、下部为拉带和垫脚相结合,侧面采用侧拉带的结构。

高压线圈、低压线圈以及调压线圈端部均放置静电板,高压端部出线采用硫酸盐纸浆件多层加护,并通过纸板件夹持。

器身采用消防带加压的压紧装置,即利用消防带压紧器身后塞入长垫块压紧器身;器身上压板的外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铆有销子。

高压引线采用铜编织线引出结构,外护铜屏蔽筒。

铜屏蔽筒通过层压纸板夹持件,并用层压木螺杆进行夹持;安装时采用支架对铜屏蔽筒进行支撑。

高压出线盒位于变压器上节油箱的端部,500kv高压出线经过一道夹持进入高压出线盒中,再经套管引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500kv分裂变压器可以解决分裂系数较大问题,本发明对于500kv变压器而言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抗短路能力强,确保产品性能安全可靠,能充分保证产品长期优质运行。成功推动高电压辐向分裂变压器的发展进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变压器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变压器铁芯及上下夹件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线圈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高压线圈端部出头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器身下部及出头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高压引线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变压器本体,2为高压套管,3为高压中性点套管,4低压套管,5为低压中性点套管,6为稳压套管,7为储油柜,8为上节油箱,9为下节油箱,10为散热器,11为有载分接开关,12为高压出线盒,13为套有线圈的铁芯,14为铁芯拉板、15为上夹件、16为下夹件、17为上部窗内拉带,18为上部窗外拉带,19为上梁,20为下部窗内拉带,21为下部窗外拉带,22为垫脚,23为上部侧拉带,24为下部侧拉带,25为均压球,26为铜编织线,27为铜屏蔽筒,28为支架,wv为稳压线圈,lvi为低压线圈,tv为高压线圈,gy为高压线圈,lvii为低压线圈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500kv辐向分裂变压器,具有上节油箱8和下节油箱9形成的油箱主体、高压套管2、低压套管4、储油柜7、散热器10、有载分接开关11以及高压出线盒12,变压器器身内部采用铁芯--稳压线圈wv--低压线圈ilv1--调压线圈tv--高压线圈gy--低压线圈iilvii排列结构,铁芯设置在上节油箱8、下节油箱9内,每柱铁芯上套有稳压线圈wv、低压线圈ilvi、调压线圈tv、高压线圈gy以及低压线圈iilvii,高压线圈gy末端调压,外绕组辐向出头,其余绕组均在上下端部出头,同时高压出头通过铜编织线与高压套管2末端相连。

高压套管2共三只,分别通过固定在上节油箱8上的高压出线盒12倾斜引出;高压中性点套管3、低压套管4、低压中性点套管5、稳压套管6分别布置在远离高压套管2的方向,稳压套管6布置在远离高压套管2方向的变压器短轴侧一角;储油柜7位于变压器1主体油箱的低压侧与高压套管2之间,平行于变压器长轴方向;散热器10布置在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变压器长轴方向平行。

如图4~6所示,上节油箱8、下节油箱9内设置三相三柱铁芯13,由三个铁芯主柱、两个上轭和两个下轭构成该三相变压器的闭合磁路。同时采用铁芯拉板14、夹件(上夹件15和下夹件16)、上部采用拉带(上部窗内拉带17和上部窗外拉带18)和上梁19相结合、下部为拉带(下部窗内拉带20和下部窗外拉带21)和垫脚22相结合,侧面采用侧拉带(上部侧接带23和下部侧拉带24)的结构来保证铁芯片的夹紧、器身起吊、压紧及短路状态下的机械强度。

高压线圈gy首端出头直接从高压线圈gy端部通过一道夹持件引至高压套管2,有载分接开关11布置在长轴端部线圈外侧,调压引线连接至分接开关11实现各分接调压。变压器1采用低压线圈i和低压线圈ii以铁芯为中心辐向分布的结构,确保变压器分裂系数达到协议要求值,同时有效增强产品抗短路能力。

变压器主体内部除稳压线圈wv外其余线圈端部均放置静电板,高压端部出线采用硫酸盐纸浆件多层加护,保证其油中的绝缘距离,同时用纸板件对其进行夹持,保证其良好的稳固性。为出线方便500kv高压出线盒12位于变压器上节油箱8的端部,500kv高压出线经过一道夹持就进入高压出线盒12中,然后从高压套管2引出。器身压紧采用消防带加压的压紧装置,利用消防带压紧器身后塞入长垫块进行压紧器身。器身上压板的外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铆有销子,以增强压板强度和避免压板开裂。

铁芯13采用铁芯拉板14、上夹件15、下夹件16、上部采用上部窗内拉带17、上部窗外拉带18和上梁19相结合、下部为下部窗内拉带20、下部窗外拉带21和垫脚22相结合,侧面采用上部侧拉带23、下部侧拉带24的结构来保证铁芯片的夹紧、器身起吊、压紧及短路状态下的机械强度。

如图7~9所示,为变压器1采用的内部器身结构。按照图7的线圈排列方式,使阻抗的计算值满足协议要求值,使产品的分裂系数满足协议要求值,同时是变压器整体的抗短路能力增强。其中位于内部的稳压线圈wv采用双层圆筒式结构,所有出头从稳压线圈wv下部引出;低压线圈ilvi采用双层螺旋式结构,所有出头从低压线圈ilvi下部引出;高压调压线圈tv采用双层圆筒式结构,所有分接出头从调压线圈tv下部引出;高压线圈gy采用纠结连续式结构,500kv出头从上端引出,高压末端从下部引出;低压线圈iilvii采用螺旋式结构,上下出头分别从辐向引出。

如图8所示,为变压器1内部高压出头结构。出头处采用多层纸浆成型件加护,保证500kv高压出头的电气绝缘强度达到规定值,从而保证产品性能可靠。

如图9所示,为变压器1内部器身下部排列及出头结构图。图中体现各个线圈之间的主绝缘之间采用传统的薄纸筒小油隙结构,保证产品电气性能可靠,同时也确保产品的散热性能达到要求。

如图10所示,高压引线采用铜编织线26从高压线圈gy端部引出至高压套管2,外护铜屏蔽筒27,接入均压球25。安装及运输过程中采用支架28对铜屏蔽筒27进行支撑,保证其安装方便,同时保证运输过程中铜屏蔽筒不发生位移或倾斜。在试验和运行阶段将此支架拆除,并将周围其它杂物清理干净,以确保高压部位的绝缘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