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672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键盘按键是由键帽、支撑元件、弹性元件、固定勾以及底板所组成,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的附图。图1中公开了现有技术的键盘按键,包括键帽91、支撑元件92、弹性元件93、固定钩94以及按键支撑板95。键帽91设置在按键支撑板95上方,弹性元件93以及支撑元件92设置于键帽91下方,固定钩94设置于按键支撑板95上。支撑元件92连接键帽91以及底板95,并且支撑元件92的一端勾合在固定钩94上,用以支撑键帽91并将键帽91固定在按键支撑板95上,弹性元件93往上推顶键帽91,使键帽91与按键支撑板95之间维持一定高度。

由于现有的支撑元件与弹性元件是固定在底板上,因此若是在没有被按压的情况下,支撑元件与弹性元件就会持续支撑键帽,使键帽与底板之间维持固定的高度无法随意变化,这使得键盘的厚度较厚不易于收纳,也不容易配合在一些轻薄型的电子产品上使用。现有技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当平常情况下按键没有被按压时,通过移动支撑元件,使支撑元件带动键帽下降并让键帽维持在较低的高度,使键盘的厚度下降并且收纳时不占空间,也易于与轻薄型电子产品搭配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地,本发明一种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包括:

一开关电路层;

一按键支撑板,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下方;

一移动板,设置于该按键支撑板下方,可相对于该按键支撑板进行位移;

多个按键,连接该按键板并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上方,每一该按键包括;

一键帽;

一弹性元件,位于该键帽下方并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上;

一支撑元件,位于该键帽下方并围绕该弹性元件,该支撑元件连接于该按键支撑板与该键帽,该支撑元件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连接该按键支撑板,用以将该支撑元件固定于该按键支撑板上;

一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该按键支撑板;以及

多个突块,自该第二连接部往下延伸穿过开关电路层与该按键支撑板并伸入该移动板中;当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弹性元件支撑该键帽位于一第一高度,当该移动板位移时推动该多个突块,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该支撑元件拉动该键帽往该按键支撑板方向移动至一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键帽维持位于该第一高度,当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键帽维持位于该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开关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孔,该按键支撑板包括多个第二开孔,该多个突块分别穿过该多个第一开孔与该多个第二开孔并且伸入该移动板中。

较佳地,每一该突块对应一该第一开孔与一该第二开孔。

较佳地,该移动板包括多个卡孔,每一该卡孔对应一该突块,该突块穿过该按键支撑板与该开关电路层并伸入该卡孔中。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突块可以于该移动板的该卡孔中移动,且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按压该按键,使该突块于该移动板的该卡孔中移动并且该支撑元件带动该键帽往该按键支撑板方向移动。

较佳地,该移动板移动时,该移动板的该卡孔的一内孔壁抵顶该突块并推动该突块位移至该第二位置,使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拉动该键帽移动至该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移动板移动之后,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地,本发明一种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包括:

一开关电路层;

一按键支撑板,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下方;

一移动框,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上方,该移动框可相对于该按键支撑板进行位移,该移动框包括:

多个开口;

多个卡勾,设置于该开口下方,自该移动框往下延伸穿过该开关电路层与该按键支撑板;

多个按键,连接该按键支撑板并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上方,每一按键对应一该开口,并且设置于于该开口中,每一按键包括:

一键帽;

一弹性元件,位于该键帽下方并设置于该开关电路层上;

一支撑元件,位于该键帽下方并围绕该弹性元件,该支撑元件设置于该按键支撑板上并连接该键帽,该支撑元件包括:

一第一连接部,连接该按键支撑板,用以将该支撑元件固定于该按键支撑板上;

一第二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该按键支撑板;以及

多个突块,自该第二连接部往下延伸穿过该按键支撑板与该开关电路层并对应该多个卡勾,每一该突块对应一该卡勾;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弹性元件支撑该键帽位于一第一高度,当该移动框位移时,该移动框的该卡勾推动该多个突块,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移至一第二位置,使该支撑元件拉动该键帽往该按键支撑板方向移动至一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键帽维持位于该第一高度,当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键帽维持位于该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开关电路层包括多个第一开孔,该按键支撑板包括多个第二开孔,该多个突块分别穿过该多个第一开孔与该多个第二开孔并且对应该多个卡勾。

较佳地,每一该突块对应一该第一开孔与一该第二开孔。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突块可以移动,且该键帽位于该第一高度。

较佳地,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位置时,按压该按键,使该突块移动并且该支撑元件带动该键帽往该按键支撑板方向移动。

较佳地,该移动框的多个该卡勾位于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下方,每一该卡勾与一该突块彼此相邻设置。

较佳地,该移动框移动时,该卡勾抵顶该突块并推动该突块位移至该第二位置,使该支撑元件的该第二连接部位移至该第二位置,拉动该键帽移动至该第二高度。

较佳地,该移动框移动之后,该第二高度小于该第一高度。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通过设置移动板而移动支撑元件,使支撑元件带动键帽下降并让键帽维持在较低的高度,使键盘的厚度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键盘按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元件结合按键支撑板以及移动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2沿5-5剖线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按压触发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7沿8-8剖线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9沿10-10剖线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

10、50开关电路层11、51第一开孔

20、60、95按键支撑板21、61第二开孔

22、62、94固定钩30移动板

31卡孔311内孔壁

70移动框71开口

72卡勾40、80按键

41、81、91键帽42、82、93弹性元件

43、83、92支撑元件431、831第一连接部

432、832第二连接部433、833突块

p使用者x、x2移动方向

s1、s3第一位置s2、s4第二位置

h1、h3第一高度h2、h4第二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请参阅图2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图3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本发明的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1包括一开关电路层10、一按键支撑板20、一移动板30以及多个按键40。开关电路层10用以产生开关信号,按键支撑板20设置于开关电路层10下方,移动板30设置于按键支撑板20下方并且可相对于该按键支撑板20进行位移,多个按键40设置于开关电路层10上方并且连接按键支撑板20。每一按键40包括一键帽41、一弹性元件42、一支撑元件43。该支撑元件43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431、一第二连接部432以及多个突块433。该按键40的键帽41设置于开关电路层10上。弹性元件42位于键帽41下方并设置于开关电路层10上。支撑元件43位于键帽41下方并围绕弹性元件42,该支撑元件43连接按键支撑板20与键帽41。进一步而言,该支撑元件43的第一连接部431连接按键支撑板20,使支撑元件43固定在按键支撑板20上。第二连接部432可滑动地连接按键支撑板20。多个突块433设置于第二连接部432,该多个突块433自第二连接部432底部往下延伸穿过开关电路层10以及按键支撑板20并伸入移动板30中。当该支撑元件43的第二连接部432位于一第一位置s1(显示于图8)时,弹性元件42支撑键帽41位于一第一高度h1(显示于图8),当移动板30位移时推动多个突块433,支撑元件43的第二连接部432位移至一第二位置s2(显示于图10),使支撑元件43拉动键帽41往按键支撑板20方向移动至一第二高度h2(显示于图10)。如此每一个按键40的键帽41能同时移动到第二高度h2,并维持在第二高度h2。

进一步说明支撑元件43设置于按键支撑板20以及移动板30的连接结构,请配合参阅图3与图4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元件结合按键支撑板以及移动板的立体图。该开关电路层10还包括多个第一开孔11,该按键支撑板20还包括多个第二开孔21以及多个固定钩22,该移动板30包括多个卡孔31。每一突块433分别对应一个第一开孔11、一个第二开孔21以及一个卡孔31。该支撑元件43的第一连接部431以及第二连接部432被该按键支撑板20的固定钩22卡合,而使支撑元件43连结在按键支撑板20上。该第二连接部432的突块433穿过开关电路层10的第一开孔11与按键支撑板20的第二开孔21,并且该突块433伸入移动板30的卡孔31中。当移动板30移动时,该卡孔31的一内孔壁311抵顶突块433并且推动该突块433共同进行位移。

以下说明按键40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的作动。请参阅图5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2沿5-5剖线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剖视图以及图6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按压触发的示意图。图5显示出按键40未被按压时,支撑元件43将键帽41连接于按键支撑板20上,弹性元件42抵顶键帽41使键帽41与开关电路层10维持一段距离。同时弹性元件42的触发部421没有接触开关电路层10,因此不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当键帽41被使用者p触压时,如同图6所示,支撑元件43的第二连接部432上的突块433可于移动板30的卡孔31(显示于图4)中滑动并带动第二连接部432位移,使支撑元件43往开关电路层10的方向下沉,并带动键帽41往开关电路层10与按键支撑板20的方向移动,同时弹性元件42被键帽41压动使弹性元件42内的一触发部421接触到开关电路层10而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此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随后被键盘的控制器(未显示于图中)转换为指令或输入讯息并传送至电脑。当使用者p不再按压键帽41时,弹性元件42的弹力使键帽41回复触压前的状态。

以下详细说明如何通过移动板30控制按键40使键帽41下降,并让键帽41维持在较低高度的作动。首先,按键40处于未被按压的状态时,请参阅图7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的立体图的立体图以及图8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7沿8-8剖线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的立体图的剖视图。按键40在未被按压时,每一个按键40的键帽41都位于第一高度h1,支撑元件43的第二连接部432与突块433位于该第一位置s1。此时,突块433可以在移动板30的卡孔31中移动,使按键40能够被按压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以及回复触压前的状态。

当需要下降按键40的高度时,请参阅图9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立体图及图10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图9沿10-10剖线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剖视图。将该移动板30往移动方向x的方向移动,并且将移动板30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使移动板30无法回复原位,同时移动板30的卡孔31的内孔壁311抵顶突块433并且推动突块433位移至第二位置s2,使第二连接部432位移到第二位置s2,支撑元件43往开关电路层10与按键支撑板20的方向下沉,拉动键帽41移动至第二高度h2,并且键帽41压动弹性元件42而使弹性元件42的高度跟着下降。该第二高度h2小于第一高度h1。同时,由于移动板30被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使突块433持续被卡孔31的内孔壁311(显示于图4)抵顶因此无法于卡孔31中移动,支撑元件43与键帽41维持下沉,使弹性元件42的弹力无法再抵顶键帽41回复,因此按键40维持位于高度下降状态无法被按压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此时,每一个按键40的支撑元件43的第二连接部432与突块433皆移动到第二位置s2,键帽41位于第二高度h2。同时降低了每一个按键40的高度。

移动板30移动的方式并没有限制,可以为手动移动或是利用键盘与周边装置的机构带动。同时移动板30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的方式也没有限制,可以额外加装移动板30的固定零件在键盘内或是以键盘周边装置的机构进行固定。当需要回复每一个按键40的高度时,将移动板30移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使突块433不再被卡孔31抵顶,弹性元件的弹力再次抵顶键帽41回复到第一高度h1。

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续请参阅图11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立体分解图。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键盘按键排列设置以及按键按压产生开关信号的作动大部分相同,因此相同之处就不再多加赘述。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包括一开关电路层50、一按键支撑板60、一移动框70以及多个按键80。按键支撑板60设置于开关电路层50下方,按键80设置于开关电路层50上且连接按键支撑板60,移动框70设置于开关电路层60上方并围绕该按键80,移动框70可相对于该按键支撑板60进行位移。该开关电路层50包括多个第一开孔51,该按键支撑板60包括多个第一开孔61以及多个固定钩62,该移动框70包括多个开口71以及多个卡勾72。每一按键80包括一键帽81、一弹性元件82以及一支撑元件83。其中该支撑元件83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831、一第二连接部832以及多个突块833。每一按键80对应一个开口71,按键80设置于移动框70的开口71中,使移动框70围绕于按键80周围。支撑元件83的第一连接部831与第二连接部832勾合于按键支撑板60的固定钩62上,使支撑元件83固定于按键支撑板60。支撑元件83将键帽81连接于按键支撑板60上,弹性元件82抵顶键帽81。其中,该支撑元件83的每一突块833对应一个第一开孔51以及一个第二开孔61,该突块833分别穿过开关电路层50的第一开孔51以及按键支撑板60的第二开孔61而延伸到按键支撑板60的下方。该移动框70的多个卡勾72设置于开口71下方,每一卡勾72对应一个第一开口51以及一个第二开口61,该卡勾72自该移动框70底部往下穿过开关电路层50的第一开孔51以及按键支撑板60的第二开孔61,且该卡勾72往下延伸至该支撑元件83下方并对应该突块833,每一该卡勾72对应一该突块833并且彼此相邻设置。当该移动框70移动时,该卡勾72抵顶该突块833,并且推动该突块822共同进行位移。

按键80在未被按压状态时,参阅图12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未被按压状态剖视图。该支撑元件83的第二连接部832与突块833位于一第一位置s3,弹性元件82与支撑元件83支撑键帽81位于一第一高度h3。并且突块833没有被移动框70卡勾72抵顶,因此突块833可以移动使键帽81能够被按压,支撑元件83可以带动键帽81往开关电路层50与按键支撑板60的方向移动,用以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

按键80高度需要下降时,参阅图13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按键高度下降后的剖视图。将移动框70往移动方向x2的方向移动,并且将移动框70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使移动框70无法回复原位。同时,移动框70的卡勾72抵顶并推动突块833位移至一第二位置s4,带动支撑元件83的第二连接部832位移至该第二位置s4,使支撑元件83往按键支撑板60的方向下沉并拉动键帽81移动至一第二高度h2,并且键帽81压动弹性元件82而使弹性元件82的高度跟着下降。该第二高度h2小于第一高度h1。因此同时降低按键80的高度。同时,由于移动框70被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使突块833被卡勾72抵顶因此无法移动,支撑元件83与键帽81维持下沉,弹性元件82的弹力无法再抵顶键帽81回复,因此键帽81的高度维持在第二高度h2,并且无法被按压而产生开关信号(未显示于图)。

移动框70移动的方式并没有限制,可以为手动移动或是利用键盘与周边装置的机构带动。同时移动框70固定在移动后的位置的方式也没有限制,可以额外加装移动框70的固定零件在键盘内或是以键盘周边装置的机构进行固定。当需要回复按键80的高度时,将移动框70移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使移动框70的卡勾72不再抵顶突块833,弹性元件的弹力再次抵顶键帽81回复到第一高度h3。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整按键高度的键盘,通过设置移动板而移动支撑元件,使支撑元件带动键帽下降并让键帽维持在较低的高度,使键盘的厚度下降,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凡其他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