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供给单元和卷带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509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带供给单元和卷带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捻合单元并设的带供给单元、以及用该带供给单元进行的卷带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为了将搭载在汽车中的设备间电连接,在车辆中布设有线束。线束被构成为包括多个子线束。这样构成的线束是将子线束以符合期望的电路图案的方式组合而制造的。作为子线束之一,可以例举双绞线(绞线)。

在图32中,通过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来制造绞线102。作为用于制造该绞线102的装置,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装置。专利文献1的绞线制造装置(电线捻合装置)包括:作业台;在该作业台上保持两条电线的一端的保持部;使保持部绕轴旋转的马达;将对一条电线的另一端以绕轴自由旋转的方式进行保持的单芯保持部互相并设而成的一对旋转保持部;沿着所述轴自由移动地设置的移动保持部;使该移动保持部沿着所述轴移动的驱动部;以及控制移动保持部的移动速度等的控制部。

另外,对绞线102的这一端和另一端侧实施阻止散开(looseness,raveling)用的卷带TP。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7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是:由于绞线102被以直线地较长的状态制造,因此在对这样的绞线102实施阻止散开用的卷带TP时,作业者必须每次走到到绞线102的端部,因此作业性变差。另外,由于卷带TP是人工作业,因此与上述同样具有作业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性的带供给单元和卷带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目的由下述构成达到。

(1)带供给单元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捻合单元并设,具有:带供给部,其供给阻止散开的带;带粘贴部,其对所述至少两条电线被捻合前的状态下的、所述至少两条电线的预定位置,粘贴所述带的一部分;以及粘贴辅助部,其在利用捻合单元的动作使所述至少两条电线旋转并进行所述至少两条电线的捻合的过程中,辅助所述带的其余部分的粘贴。

(2)如上述(1)所述的带供给单元,所述带粘贴部构成为:能吸引所述带的没有粘着层的一侧,且能将所述带在进行吸引的状态下运送到所述预定位置。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带供给单元,所述粘贴辅助部构成为:能在所述预定位置从所述带上对所述两条电线附加按压力,且能进行限制使得接受了所述按压力的所述两条电线不被压入。

(4)如上述(1)或(2)所述的带供给单元,所述粘贴辅助部包含按压辅助部,在利用所述捻合单元的动作使所述两条电线旋转时,所述按压辅助部将所述带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

(5)作为上述(4)的代替,如上述(1)或(2)所述的带供给单元,所述带粘贴部在利用所述捻合单元的动作使所述两条电线旋转时,对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带进行按压。

(6)一种卷带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带供给工序,使用与将至少两条电线捻合来制造绞线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捻合单元并设的带供给单元,在该带供给单元中,供给阻止散开的带;带粘贴工序,在所述至少两条电线的捻合前,对所述两条电线的预定位置,粘贴所述带的一部分;以及粘贴辅助工序,在利用所述捻合单元的动作使所述至少两条电线旋转并进行所述至少两条电线的捻合的过程中,辅助所述带的其余部分的粘贴。

(7)如上述(6)所述的卷带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吸引所述带的没有粘着层的一侧的吸引工序;以及在所述吸引工序中吸引了所述带的状态下,将所述带运送到所述预定位置的工序。

(8)如上述(6)或(7)所述的卷带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预定位置从所述带上对所述两条电线附加按压力的附加工序;以及进行限制使得接受了所述按压力的所述两条电线不被压入的限制工序。

(9)如上述(6)或(7)所述的卷带方法,还包括如下工序:在利用所述捻合单元的动作使所述两条电线旋转时,对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带进行按压的按压工序。

此外,关于具有以上这样特征的本发明的作用,在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的说明省略。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所述的本发明,由于能够利用将电线捻合时的旋转来进行阻止散开的卷带,另外由于具有对于装置的自动化有效的构成,因此结果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提高作业性。

根据上述(2)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吸引带的没有粘着层的一侧,而 且将带在进行吸引的状态下运送到电线的预定位置,因此具有对于装置的自动化有效的构成,结果,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提高作业性。

根据上述(3)所述的本发明,由于一边对电线附加按压力,另外一边辅助带的粘贴使得接受按压力且电线不被压入,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可靠地进行缠绕。

根据上述(4)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将辅助部以兼用作带粘贴部的状态设置,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简化装置构成。另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使两条电线旋转时一边用辅助部进行按压一边辅助带的粘贴,因此取得的效果是能够可靠地进行缠绕。

根据上述(5)至(9)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利用将电线捻合时的旋转来进行阻止散开的卷带,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工序包含对于装置的自动化有效的工序,结果,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构成、工序等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电线重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电线端夹持工序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延伸方向变更工序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电线拉升单元和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捻合工序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制造后的绞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一端夹持部和另一端夹持部的细节的图,(a)示出夹持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示出检查时的状态的立体图,(c)示出跨电线保持 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与图4的延伸方向变更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

图10是与图5的电线拉升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

图11是与图5的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

图12是与图6的捻合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a)是带供给所涉及的图,(b)是将带的一部分粘贴在两条电线上时的图,(c)是粘贴辅助部所涉及的图,(d)是带的缠绕完成时的图。

图14是带供给部的细节的立体图。

图15是带供给部和带粘贴部的细节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5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7是示出相对于图15将带粘贴部立起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示出相对于图17使带粘贴部滑动移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粘贴带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粘贴带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相对于图20配置了粘贴辅助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缠绕带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3是包含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的绞线制造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实施例2)。

图24是图23的捻合单元和带供给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实施例2)。

图25是图24的捻合单元和带供给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实施例2)。

图26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27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28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29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30是从图29的箭头A方向观察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31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实施例2)。

图32是已有例的说明的图,(a)是示出将两条电线并列的状态的 图,(b)是示出绞线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绞线制造装置、2…电线运送单元、3…电线重合单元、4…捻合单元、5…电线拉升单元、6…带供给单元、7…地面、8…装置底座、9…运送部、10…移动部、11…电线保持杆、12…电线保持部、13…电线重合部、14…一端夹持部、15…另一端夹持部、16…延伸方向变更部、17…同方向旋转部、18…钩部、19…钩移动部、20…钩主体、21…主体旋转部、22…带供给部、23…带粘贴部、24…粘贴辅助部、24a…第一辅助部、24b…第二辅助部、25…带、26…卡具主体、26a…成为近似U形的部分、26b…臂部、27…滑动机构部、28…电线弯曲部、30…带主体、31…带按压件、32…带移送板、33…带运送粘贴装置、34…粘贴主体部、35…回旋机构部、36…运送机构部、37…电线按压件(第二辅助部)、38…吸附垫、101…电线、102…绞线、103…一端、104…另一端、105…中间、106…U形转弯部、107…捻合部、201…绞线制造装置、202…电线拉出单元、203…电线吊起单元、204…电线捻合单元(捻合单元)、205…带供给单元、206…框架、207…电线挂住部、208…一端夹持部、209…另一端夹持部、210…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1…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2…单元主体、213…吊起驱动部、214…链条、215…同方向旋转部、216…带供给部、217…带粘贴部、218…粘贴辅助部、219…安装板部、220…旋转轴部、221…第一U形条、222…第二U形条、223…粘贴块、224…按压块、225…缓冲材料、226…第一辅助部

具体实施方式

绞线制造装置包含:配置在装置上游侧的电线重合单元;配置在该电线重合单元的装置下游侧的捻合单元;与捻合单元并设的电线拉升单元;以及同样与捻合单元并设的带供给单元。带供给单元具有:供给阻止散开的带的带供给部;在捻合之前将带的一部分粘贴到电线上的带粘贴部;以及在使电线旋转并进行捻合中辅助将带的其余部分 粘贴到电线的粘贴辅助部。

实施例1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例1。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的绞线制造装置的构成、工序等的示意图。另外,图2是示出电线重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电线端夹持工序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延伸方向变更工序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电线拉升单元和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捻合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捻合工序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制造后的绞线的状态的示意图。

另外,图中的箭头示出第一方向~第三方向。具体而言,从装置上游侧向装置下游侧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并且在水平面上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纸面垂直方向)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正交的方向为第三方向进行示出。此外,没有特别地由箭头示出,但是将所述铅垂面上处于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之间的方向(例如斜上方)定义为第四方向(未图示)。

<关于绞线制造装置1的构成、和绞线制造方法>

图1中,绞线制造装置1是用于制造绞线102(参照图7)的装置,包含:电线运送单元2;电线重合单元3;配置在该电线重合单元3的装置下游侧的捻合单元4;与捻合单元4并设的电线拉升单元5和带供给单元6;以及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单元(省略图示)。

作为绞线制造装置1中采用的制造工序,可以例举:电线重合单元3所进行的制造工序;捻合单元4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电线拉升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以及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关于绞线102>

绞线102(参照图7)的构成及构造与图32的绞线102(已有例)相同,是将两条电线101捻合而制造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电线101的条数是两条,但也可以捻合这以上的条数。

<关于电线运送单元2>

在图1至图7中,电线运送单元2包括:设置在制造设施的地面7上的装置底座8;配设在该装置底座8的上部的运送部9;沿着第一方向移动的移动部10;以及相对于该移动部10自由装拆地安装的电线保持杆11。运送部9形成为沿着第一方向较长地伸长的运送用的部分。在这样的运送部9设有用于使移动部10移动的移动机构(未图示)。移动部10形成能够使电线保持杆11自由装拆。

在图1中,电线保持杆11是电线保持用的长条的杆,采用已知的杆。在电线保持杆11上形成有多个用于保持电线101的电线保持部12(参照图8)。该电线保持部12以预定的间距在第一方向并列地配置形成。电线保持部12形成为:从其上方将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参照图8、图32)插入时,能够分别保持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另外,电线保持部12形成为能够分别使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沿第二方向延伸。

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分别被电线保持杆11保持时,会在中间105形成U形转弯部106。U形转弯部106是通过如上所述保持电线端而形成的。

另外,在图1中示出保持四条电线101的状态。这是为了简化后续工序的说明,仅是作为一个例子设为四条。

在图1中,电线101被一条一条地保持。为了示出该状况,图中圆内的放大图为仅一条电线101。电线101被电线保持杆11运送供给到电线重合单元3。

<关于电线重合单元3>

在图2中,电线重合单元3具有一对电线重合部13。这一对电线重合部13构成为能够使电线101重合并成为两条电线101。具体而言,构成为能够将最初供给的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分别夹持并向电线保持杆11的上方暂且抬起,另外能够重合到接下来供给的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上。

<关于电线重合单元3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在电线重合单元3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由上述可知,进行最初供给的电线101、与接下来供给的电线101的重合。由此,两条电线101以互相重合的状态被保持在电线保持杆11上。两条电线101以其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分别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被保持在电线保持杆11上。另外,两条电线101以在中间105形成U形转弯部106而该中间105由于自重而垂下的状态,被保持在电线保持杆11上。

在图2中,由于使电线101重合而成为两条电线101,因此图中圆内的放大图所示的电线101为两条。两条电线101以保持在电线保持杆11上的状态被运送供给到捻合单元4。

<关于捻合单元4>

在图3至图6中,捻合单元4包括一端夹持部14、另一端夹持部15、延伸方向变更部16、以及同方向旋转部17。在捻合单元4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进行为了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所需的工序。具体而言,进行电线端夹持工序、延伸方向变更工序、以及捻合工序。

在捻合单元4中并设有电线拉升单元5和带供给单元6。因此,在捻合单元4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中途,进行电线拉升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以及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关于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

在图3中,一端夹持部14构成为能够将运送供给到捻合单元4的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夹持。另外,另一端夹持部15也同样,构成为能够将两条电线101的另一端104夹持。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具有相同的构成和构造。在捻合单元4中,首先,使用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进行电线端夹持工序。

<关于电线端夹持工序>

在电线端夹持工序中,由上述可知,用一端夹持部14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夹持,并且用另一端夹持部15将另一端104夹持。另外,即使进行该电线端夹持工序,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延伸方向也仍然为沿着第二方向的状态。电线端夹持工序结束后,接下来,进行延伸方向变更部1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延伸方向变更工序)。

<关于延伸方向变更部16>

在图3和图4中,延伸方向变更部16构成为能够将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延伸方向从第二方向变更为第三方向。为了将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延伸方向从第二方向变更为第三方向,延伸方向变更部16构成为能够使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绕沿着第一方向的轴进行旋转移动,使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从图3的状态成为图4的状态。即,构成为能够立起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的状态。

<关于延伸方向变更工序>

在延伸方向变更工序中,由上述可知,变更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延伸方向。即,从沿着第二方向的状态变更为沿着第三方向的状态。进行延伸方向变更工序后,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延伸方向被变更为沿着第三方向。另外,中间105为由于自重而垂下的状态。延伸方向变更工序结束后,接下来进行电线拉升 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关于电线拉升单元5>

在图4和图5中,电线拉升单元5包括钩部18、以及钩移动部19。钩部18构成为能够将延伸方向由捻合单元4的延伸方向变更部16变更为沿着第三方向的状态的电线101挂住。具体而言,构成为能够将电线101的一端103或者另一端104的附近部分(后述的电线弯曲部28)挂住。这样的钩部18具有形成为近似L形的钩主体20、以及主体旋转部21。主体旋转部21构成为能够使钩主体20旋转移动。

钩移动部19构成为能够使钩部18沿着第三方向直线移动。即,钩移动部19具有在第三方向延伸的滑动机构等。

电线拉升单元5构成为在捻合单元4的后述同方向旋转部17之前进行动作。即,构成为在将两条电线101捻合之前进行动作。

<关于电线拉升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在电线拉升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进行电线挂住工序、以及张力附加工序。在电线挂住工序中,由上述可知,利用钩主体20的旋转移动来将延伸方向被变更为沿着第三方向的状态的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中的一个(该附近的电线弯曲部)挂住(参照图4)。另外,在张力附加工序中,使钩部18沿着第三方向直线移动(拉升)以对两条电线101附加张力(参照图5)。进行张力附加工序后,电线101以该U形转弯部106挂在钩主体20上的状态被拉紧。

电线拉升单元5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结束后,接下来进行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

<关于带供给单元6>

在图5中,带供给单元6包括带供给部22、带粘贴部23(参照图 13,后述)、以及粘贴辅助部24(参照图13,后述)。带供给单元6构成为能够将阻止散开的带25供给到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附近,并最终进行卷带TP(参照图6和图13)。再略微详细说明,带供给单元6构成为在使捻合单元4的后述同方向旋转部17动作前,能够将从带供给部22供给的带25的一部分(一端)粘贴到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的预定位置。另外,构成为在使同方向旋转部17动作以开始两条电线101的捻合时,能够利用该捻合的旋转来完成带25的其余部分向电线101的缠绕。

<关于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本发明的卷带方法)>

在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由上述可知,在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的预定位置将带25缠绕到电线101上。带25向电线101的缠绕是利用捻合的旋转来进行的(本发明的卷带方法的特征)。进行带25向电线101的缠绕后,防止了两条电线101在捻合之后散开。

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是从该中途起与捻合单元4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一起进行的。具体而言,与捻合工序一起进行。在捻合工序中,捻合单元4的同方向旋转部17进行动作。

<关于同方向旋转部17>

在图6中,同方向旋转部17包含未图示的马达等,构成为能够使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向相同方向旋转。同方向旋转部17构成为能够使两条电线101(从图5的圆内的状态扭曲为图6的圆内的状态。另外,附图标记107示出捻合部)产生扭曲,并利用该扭曲来完成捻合。

在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中,如上所述利用捻合用的旋转,进行带25向电线101的缠绕。带25向电线101的缠绕结束后,卷带TP完成。

<关于捻合工序>

在捻合工序中,由上述可知,进行两条电线101的捻合。进行捻合工序后,另外,带供给单元6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完成后,完成绞线102。

<关于完成的绞线102>

在图7中,完成的绞线102被返回到电线保持杆11并运送到装置下游(或者容纳在预定的库存部分)。

<关于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至图7说明的那样,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装置、方法是不只在已有例这样的水平方向而且在铅垂方向也确保绞线102的制造所需的空间的构成和构造,因此与已有例相比,能够格外缩短装置全长。

另外,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装置、方法是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配置在较近位置来制造的构成和构造,因此,完成的绞线102的端部位置较近,不需要每次都走到已有例这样的端部位置(由于本实施例是自动化的,因此没有这种需要),结果,能够格外减轻作业者的负担。

此外,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装置、方法是能够将绞线102的制造自动化的构成和构造,因此通过自动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

另外,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利用两条电线101的捻合来自动进行阻止散开的带25的缠绕,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关于该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内容,因此之后参照图13至图22来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根据绞线制造装置1和制造方法,由于使用电线保持杆11来自动进行电线101的运送供给,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作业性。另外,如果将电线101保持在多个电线保持杆11上,那么能够连续地制造绞线102。

<关于构成绞线制造装置1的各单元的详细构造等>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构成绞线制造装置1的各单元的详细构造等。

图8是一端夹持部和另一端夹持部的细节的图,(a)示出夹持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示出检查时的状态的立体图,(c)示出跨电线保持杆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与图4的延伸方向变更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图10是与图5的电线拉升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图11是与图5的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图12是与图6的捻合工序对应的细节的图。

并且,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所进行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a)是带供给所涉及的图,(b)是将带的一部分粘贴到两条电线时的图,(c)是粘贴辅助部所涉及的图,(d)是带的缠绕完成时的图。

<关于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的细节>

在图8中,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具有如上所述相同的构成和构造。此处,例举一端夹持部14作为代表例,下面进行说明。一端夹持部14具有一对卡具主体26,一对卡具主体26在电线保持杆11的沿着第二方向的两侧位置,且以跨过电线保持杆11的形状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夹持。另外,一端夹持部14具有(用于自由夹持的)滑动机构部27,用于将一对卡具主体26自由开关。

一对卡具主体26形成为能够将电线保持杆11的电线保持部12所 保持的电线101的一端103在沿着第二方向的状态下夹持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为近似U形的形状。一对卡具主体26的近似U形的部分26a经由臂部分26b安装在滑动机构部27。滑动机构部27沿着第一方向滑动时,一对卡具主体26也沿着第一方向开关。

另外,使延伸方向变更部16(图3和图4)动作时,一端夹持部14从图8的状态成为图9的状态,相应地,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的延伸方向也从第二方向变更为第三方向。

<关于电线弯曲部28>

在图9中,在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附近形成有电线弯曲部28。这是因为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沿着第三方向延伸,另外,中间105侧由于自重而垂下,从而形成电线弯曲部28。电线弯曲部28被用作相对于钩部18的钩主体20的挂住部分。

<关于钩部18>

在图9中,钩部18具有:钩主体20;以及使该钩主体20旋转移动的主体旋转部21。钩主体20如图所示形成为近似L形。钩主体20的基端部以与主体旋转部21连续的方式安装。钩主体20的中间形成为具有倾斜部分。即,形成为L形。钩主体20的末端形成为易于挂住电线弯曲部28,另外难以脱落。

钩部18的钩主体20利用主体旋转部21而旋转移动时,即,钩主体20从图中的实线所示的末端向下的状态起旋转移动到双点划线所示的末端向上的状态时,能够在该旋转移动的中途挂住电线弯曲部28(电线挂住工序)。然后,钩部18被钩移动部19(参照图4和图5)向第三方向拉升时,能够如图10所示,成为将两条电线101笔直地拉紧的状态(张力附加工序)。此时,两条电线101处于施加有期望张力的状态。

<关于带25的缠绕和捻合>

在图11和图12中,在两条电线101被笔直拉紧的状态下,在该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的预定位置粘贴有带25的一部分(一端)。然后,一端夹持部14和另一端夹持部15被同方向旋转部17(参照图6)向相同方向旋转(捻合工序)时,在进行这两条电线101的捻合的同时,带25的其余部分也进行缠绕。阻止散开的带25的缠绕是利用捻合的旋转进行的。下面,再略微详细说明带25的缠绕。

<关于带25的缠绕的细节>

在图13(a)中,从带供给单元6的带供给部22供给两片长条状的带25。带供给部22构成为能够将环状的带主体2个并列,并从这2个带主体以预定长度来供给带25。在带25运送时,使用一对带粘贴部23。这一对带粘贴部23构成为例如能够吸引带25的一部分(一端)、且没有粘着层的一侧。另外,也构成为能够在吸引了带25的状态下进行运送。

用一对带粘贴部23将带25运送到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的所述预定位置,将带25的一部分(一端)的粘着层侧按压到预定位置时,如图13(b)所示,将带25的一部分(一端)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之后,使用对如图13(c)所示的部分进行作用的粘贴辅助部24,而且进行捻合时,如图13(d)所示,完成带25的缠绕。即,卷带TP完成。

另外,粘贴辅助部24构成为在进行捻合时(使同方向旋转部17动作时),能够辅助带25的其余部分向电线101的粘贴。在图13中,包括第一辅助部24a(相当于辅助部)、以及第二辅助部24b。此外,第一辅助部24a能用所述带粘贴部23来代替功能(在图19和图20中,带粘贴部23相当于第一辅助部24a)。另外,第二辅助部24b相当于后述的电线按压件37(参照图20和图21)。

第一辅助部24a形成为轻轻向电线101按压带25的部分。另外,第二辅助部24b形成为用于接受来自第一辅助部24a的按压力以使电线 101不被压入的部分。如果是这样的构成的粘贴辅助部24,那么在开始两条电线101的捻合时,能够可靠地对带25进行作用。其结果是,带25的其余部分随着捻合时的旋转被可靠地缠绕。

<关于带供给单元6的详细构造和作用等>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带供给单元6的详细构造、作用、以及制造工序等。

图14是带供给部的细节的立体图。另外,图15是带供给部和带粘贴部的细节的立体图,图16是图15的主要局部放大图,图17是示出相对于图15将带粘贴部立起90度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8是示出相对于图17使带粘贴部滑动移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粘贴带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示出粘贴带的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相对于图20配置了粘贴辅助部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2是示出缠绕了带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关于带供给部22>

在图14中,带供给部22是所谓的带分配器,构成为能够从2个并列的环状的带主体30以预定长度供给带25。带供给部22中的附图标记31示出带按压件。该带按压件31被安装为能下降(以沿着第三方向下降的方式安装)。另外,带按压件31构成为能够将从供给口出来的两片带25按压在带移送板32上。带移送板32被安装为能移动到将两片带25交接给一对带粘贴部23(参照图15)的预定位置(以能沿着第一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

<关于带运送粘贴装置33>

在图15中,附图标记33示出带运送粘贴装置。该带运送粘贴装置33包含粘贴主体部34、回旋机构部35、以及运送机构部36。带运送粘贴装置33是与带供给部22一起构成带供给单元6的部件之一。

<关于粘贴主体部34>

在图15和图16中,粘贴主体部34具有:一对带粘贴部23;相对于该一对带粘贴部23并列配设的一对电线按压件37。在一对带粘贴部23的末端设有吸附垫38。具有吸附垫38的带粘贴部23构成为能够吸引带25的一部分(一端)、且没有粘着层的一侧。另外,带粘贴部23以吸引了带25的状态(吸附的状态)被运送到预定位置。

<关于带运送粘贴装置33的作用等>

在上述运送时,首先使回旋机构部35动作时,粘贴主体部34从图15的状态回旋到图17的状态。即,粘贴主体部34绕第一方向的轴在图16所示的箭头方向回旋。于是,由此,一对带粘贴部23成为被立起90度的状态。接下来,如图17和图18所示,使运送机构部36动作时,粘贴主体部34移动到预定位置且运送完成(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且运送完成)。

在图19中,粘贴主体部34被运送机构部36(参照图18)运送到两条电线101的位置时,之后,粘贴主体部34的一对带粘贴部23分别被如下这样设定。即,被设定为与沿着第三方向延伸的两条电线101的位置一致。

在图20中,使一对带粘贴部23向两条电线101移动(以沿着第三方向突出的方式使其移动)时,将吸附在吸附垫38上的带25粘贴到两条电线101上。具体而言,按压带25的一部分(一端)的粘着层侧,由此,将带25粘贴到两条电线101上。另外,通过将带25的一部分粘贴,从而来自带粘贴部23的按压力会作用在两条电线101上(按压力是轻轻按压带25的程度的力)。

将带25的一部分(一端)粘贴在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后,使一对电线按压件37从图20所示的状态其进行动作直到成为图21所示的状态。此时,两条电线101都处于即使接受来自带粘贴部23的按压力 也不会被压入的状态。即,成为被电线按压件37限制的状态。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22所示进行两条电线101的捻合时,随着捻合的旋转,带25的其余部分被缠绕,卷带TP完成。

从上述可知,带25的缠绕是由于带粘贴部23(第一辅助部24a)和电线按压件37(第二辅助部24b)伴随着捻合的旋转而进行作用从而进行的,可靠地形成卷带TP而阻止散开。

<关于带供给单元6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13至图22说明的那样,由于带供给单元6具有:每次供给两片阻止散开的带25的带供给部22;在捻合之前对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粘贴带25的一部分的一对带粘贴部23;在使两条电线101旋转并进行捻合的过程中辅助带25的其余部分的粘贴的粘贴辅助部24(第一辅助部24a相当于带粘贴部23的一个功能,并且第二辅助部24b相当于电线按压件37),因此,根据这样的构成的带供给单元6取得的效果是:能够利用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时的旋转,进行阻止散开的卷带TP。另外,根据带供给单元6,具有对于装置的自动化有效的构成。所以,根据这样的带供给单元6,与已有例相比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提高作业性。

[实施例2]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例2。图23是包含本发明的带供给单元的绞线制造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另外,图24是图23的捻合单元和带供给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图25是图24的捻合单元和带供给单元的放大立体图。并且,图26~图31是示出带供给单元所采用的卷带工序的示意图。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例1基本上相同的构成部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关于绞线制造装置201的构成、和绞线制造方法>

图23中,绞线制造装置201是用于制造绞线102(参照图31)的装 置,包含:电线拉出单元202;电线吊起单元203;电线捻合单元204(捻合单元);带供给单元205;控制整个装置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将这些各单元设置在预定位置的框架206。

此外,实施例2也是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来制造绞线102(与实施例1同样,捻合的条数不限于两条。具体而言,作为一个例子,例如可以例举四条电线、粗细不同的合计四条电线等)。

在图23至图25中,作为绞线制造装置201所采用的制造工序,可以例举:从电线拉出单元202拉出两条电线101的电线拉出工序;将拉出的两条电线101的中间(U形转弯部106)挂在电线吊起单元203的电线挂住部207的电线中间挂住工序;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和另一端分别用电线捻合单元204的一端夹持部208和另一端夹持部209夹持的电线端部夹持工序;将两条电线101的中间挂在电线挂住部207的状态下进行吊起的电线吊起工序;在吊起两条电线101后将这两条电线101捻合的电线捻合工序;以及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即带供给单元205所进行的卷带工序。

<关于电线拉出单元202>

在图23和图24中,电线拉出单元202配置在从作业者观察的装置进深侧。这样的配置的电线拉出单元202构成为将捻合条数的量的电线101拉出到电线捻合单元204侧。作为电线拉出单元202的构成,可以例举能够在使电线101的中间产生的U形转弯部106在电线捻合单元204侧露出的状态下,容纳多条电线101的筒状的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0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1。

<关于电线拉出工序>

在图23和图24中,在电线拉出工序中,拿着电线101的U形转弯部106,进行从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0和另一端侧电线容纳部211拉出该电线101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作业。将电线101向电线捻合单 元204侧拉出后,进行下面的工序的作业。

<电线吊起单元203>

在图23和图24中,电线吊起单元203包含:单元主体212;以及设在该单元主体212上的电线挂住部207和吊起驱动部213。电线挂住部207形成为能够将两条电线101的各U形转弯部106挂住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电线挂住部207形成为圆形的辊状。吊起驱动部213包含未图示的马达、以及链条214等。

电线吊起单元203构成为能够发挥与实施例1的电线拉升单元5(参照图4和图5)同样的功能。在电线吊起单元203所进行的工序中,进行电线中间挂住工序、以及电线吊起工序。

<关于电线中间挂住工序>

在图24中,在电线中间挂住工序中,进行将从电线拉出单元202拉出的两条电线101的各U形转弯部106挂在电线挂住部207上的作业。另外,将电线101以各U形转弯部106在电线挂住部207不交叉(不上下重叠)的方式挂住。

<关于电线吊起工序>

在图23和图24中,电线吊起工序是将各U形转弯部106在挂在电线挂住部207上的状态下进行吊起的工序,分为:在进行后述的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之前,使电线挂住部207向上方移动到适当高度的第一次吊起工序;以及在进行后述的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之后,为了对于两条电线101施加适当的张力,进一步向上方移动的第二次吊起工序(作为将工序分开的一个例子)。

<关于电线捻合单元204>

在图23至图25中,电线捻合单元204包含一端夹持部208、另一端夹持部209、以及同方向旋转部215。一端夹持部208构成为能够 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参照图25和图26)夹持。另外,另一端夹持部209也同样,构成为能够将两条电线101的另一端104夹持(参照图25)。同方向旋转部215构成为能够使一端夹持部208和另一端夹持部209在相同方向旋转。同方向旋转部215构成为能够发挥与实施例1的同方向旋转部17(参照图6)同样的功能。

在以上这样的电线捻合单元204所进行的工序中,进行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以及电线捻合工序。

<关于电线端部夹持工序>

在图24至图26中,在电线端部夹持工序中,进行将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分别夹持在一端夹持部208和另一端夹持部209的作业。

<关于电线捻合工序>

在图29和图31中,在电线捻合工序中,使同方向旋转部215动作而使一端夹持部208和另一端夹持部209在相同方向旋转。在两条电线101上产生扭曲,由于该扭曲,在预定范围形成捻合部107(参照图31)。形成捻合部107后,捻合完成。在本发明中,在该捻合时,同时实施阻止散开用的卷带TP(后述卷带TP)。

<关于带供给单元205>

在图23至图25中,带供给单元205包含:供给阻止散开的带25(参照图26)的带供给部216;在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粘贴阻止散开的带25的一部分的带粘贴部217;以及在两条电线101的捻合的过程中辅助带25的其余部分的粘贴的粘贴辅助部218。

<关于带供给部216>

在图24和图26中,带供给部216是所谓的带分配器,构成为能够从2个并列的环状的带主体30以预定长度供给带25。

<关于带粘贴部217>

在图23至图25中,带粘贴部217是使用设在框架206上的一对安装板部219来安装的。带粘贴部217包含:两对旋转轴部220;相对于这两对旋转轴部220中的一对旋转轴部220自由旋转地安装的第一U形条221;相对于另一对旋转轴部220自由旋转地安装的第二U形条222;以及使这些第一U形条221和第二U形条222旋转移动(参照图27的点划线)的未图示的驱动部。

第一U形条221配置在从作业者观察的跟前侧。另外,第二U形条222配置在进深侧。

在第一U形条221上设有多个粘贴块223。该粘贴块223形成为能够放置(吸引、吸附等)作业者从带供给部216拿来的带25。另外,形成为能够将带25的一部分粘贴(能够按压)在两条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

在第二U形条222上设有多个按压块224。该按压块224形成为在带25的粘贴时,接受来自粘贴块223的按压力而使得电线101不会被压入的部分。在按压块224上设有缓冲材料225。

<关于粘贴辅助部218>

在图23至图25中,粘贴辅助部218在本实施例中构成为能够兼用带粘贴部217。设在第一U形条221上的粘贴块223被用作粘贴辅助部218的第一辅助部226。该第一辅助部226形成为在使两条电线101旋转时,能够对粘贴在预定位置的带25进行按压(使其贴近)的部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没有将第二U形条222的按压块224用作粘贴辅助部218,但假设在使用了该第二U形条222的按压块224的情况下,将按压块224称为粘贴辅助部218的第二辅助部。

<关于卷带工序>

下面,参照图26至图31来说明带供给单元205所采用的卷带工序。在该工序中,由上述构成的说明可知,在电线101的一端103和另一端104附近的预定位置进行带25的缠绕。卷带工序是包含带供给工序、带粘贴工序、以及粘贴辅助工序的工序,利用捻合的旋转来进行带25的缠绕。进行带25的缠绕后,能够防止两条电线101在捻合之后散开。

在图26中,在带供给工序中,从带供给部216供给预定长度的带25。然后,作业者直接拿着该带25并如图27所示例如使其吸附在粘贴块223上(使带25的粘着层为在上方,并且使非粘着层吸附在粘贴块223上。此外,以带25不会掉落的程度松弛地吸附即可)。

在图27中,在带粘贴工序中,沿着图中的圆弧状的单点划线使粘贴块223和按压块224如图28所示地移动,成为用这些粘贴块223和按压块224将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夹入的状态。此时,带25的一部分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在将带25的一部分粘贴在所述预定位置后,如图29所示,使按压块224返回原来的位置(也能够不返回而转移到下面的工序)。

在图29和图30中,在粘贴辅助工序中,将留在两条电线101的预定位置的粘贴块223用作粘贴辅助部218的第一辅助部226。而且,使同方向旋转部215动作时,利用捻合的旋转来进行带25的缠绕。由于第一辅助部226进行作用,使得在两条电线101旋转时按压带25(使其贴近),因此如图31所示,将带25可靠地缠绕,由此,成为实施了卷带TP的状态。

<关于带供给部216的效果>

以上,如参照图23至图31说明的那样,根据实施例2的带供给单元216取得的效果是:利用将两条电线101捻合时的旋转,缠绕阻 止散开的带25,结果,能够实施卷带TP。所以,根据这样的带供给单元216,与已有例相比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提高作业性。

本发明当然在不改变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本发明基于2015年5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5-106028)和2016年4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6-087646),其内容作为参照并入本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