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隔离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8063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双层隔离体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二次或可再充电锂电池通常被用在许多固定式和便携式设备中,例如在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以及航空航天工业中遇到的那些设备。锂类型的电池由于各种原因而得到普及,所述各种原因包括相对高的能量密度、与其他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池相比一般不出现任何记忆效应、相对低的内阻、以及当不使用时低的自放电速率。锂电池在其有用的寿命中经受重复的电力循环的能力使得它们为有吸引力且可靠的电源。技术实现要素:本文公开了一种(多种)制造双层隔离体的方法。在制造双层隔离体的方法的一个实例中,将聚合物溶液涂覆在牺牲载体或承载带上以形成聚合物溶液层。在聚合物溶液层上构建多孔膜。将聚合物溶液层的至少一些部分固化以形成与多孔膜相邻的多孔聚合物涂层。多孔聚合物涂层和多孔膜一起形成双层隔离体。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本公开内容的实例的特征将变得明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类似而也许不相同的部件。为了简洁起见,具有前述功能的附图标记或特征可以或可以不结合它们所出现在的其他附图而进行描述。图1A至图1G是一起示出了形成本文中所公开的双层隔离体的实例的方法的两个实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本文中所公开的双层隔离体的另一实例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是形成本文中所公开的双层隔离体的实例的系统的实例的示意图;图4A和图4B为由涂覆在多孔膜上的聚合物溶液形成的隔离体的对比实例的原始着色照片的黑白表示;以及图5A至图5C是本文中所公开的双层隔离体的三个不同实例的原始着色照片的黑白表示。具体实施方式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的实例利用牺牲基板或承载带/传送带以及相转化来形成双层隔离体。在所述(一种或多种)方法中,牺牲基板或承载带具有涂覆在其上的聚合物溶液。将由涂覆过程产生的任何张力施加到牺牲基板或承载带上,而不施加到随后施加的多孔膜上。如此,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的实例避免了由于涂覆张力而引起的对多孔膜的损伤。由于聚合物溶液被涂覆在牺牲基板或承载带上,而没有涂覆在随后施加的多孔膜上,因此多孔膜未暴露于涂覆过程中所利用的(一个或多个)工具。例如,多孔膜没有被挤压通过涂覆模具与背辊之间的小间隙,并且也没有接触该涂覆模具。这种接触的缺乏排除了涂覆模具将在涂覆过程期间对多孔膜进行去除、切割、撕裂等的可能性。在所述(一种或多种)方法中,在将聚合物溶液涂覆在牺牲基板或承载带上之后,在聚合物溶液上构建多孔膜。然后,通过多孔膜中的孔开始聚合物溶液的相转化。通过以这种方式开始相转化,直接与多孔膜接触的聚合物溶液将首先沉淀。这导致形成与多孔膜直接接触且对多孔膜具有良好粘附性的多孔聚合物涂层。通过本文中所公开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形成的双层隔离体包括多孔膜和多孔聚合物涂层。多孔聚合物涂层至少与多孔膜的外表面中的一个相邻。多孔聚合物涂层还基本上覆盖多孔膜的孔壁或纤维表面中的至少一些。在这些情况下,多孔聚合物涂层在有效阻挡多孔膜的孔的位置处。应当理解的是,多孔聚合物涂层的孔显著小于多孔基板的孔。这样,多孔聚合物涂层阻挡不期望的物质(例如锂枝晶、导电性填料(例如碳黑)、或聚硫化锂中间体(LiSx,其中x为2另外,由于双层隔离体是多孔的,因此它不必为了产生孔而经受另外拉伸。没有经受拉伸过程的膜在受热时不太可能收缩,因此降低了电池短路的风险。图1A至图1G示意性示出了形成双层隔离体10(图1G中所示)的实例的方法的各个实例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可以被形成的双层隔离体10'的另一实例。如图1A所示,聚合物溶液12被涂覆到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上。在将聚合物溶液12涂覆在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上之前,制备或购买聚合物溶液12。聚合物溶液12(无论制备或购买)包括溶解在溶剂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在一些实例中,聚合物溶液12还包括无机颗粒。在聚合物溶液12的实例中,聚合物可以为熔融温度高于150℃的任何热稳定的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聚合物的熔融温度高于200℃。作为实例,聚合物选自如下:聚酰亚胺、聚(酰胺酸)、聚砜(PSF)、聚苯砜(PPSF)、聚醚砜(PESF)、聚酰胺、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聚酰胺的实例包括脂肪族聚酰胺、半芳香族聚酰胺、或芳族聚酰胺(例如,间位芳族聚酰胺)。合适的聚酰亚胺的实例是聚醚酰亚胺(PEI)。聚合物存在于聚合物溶液12中的量可以为聚合物溶液12的总重量百分比的约3%至约50%。所使用的溶剂取决于所使用的聚合物,并且将被选择使得所使用的溶剂溶解所选择的聚合物。在实例中,当PVDF被用作聚合物时,溶剂可以为丙酮、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亚砜(DMSO)、四氢呋喃(THF)、二甲基甲酰胺(DMF)、或丁酮。在另一实例中,当聚酰胺(例如,间位芳族聚酰胺)被用作聚合物时,溶剂可以为含有LiCl或CaCl2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含有LiCl或CaCl2的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含有LiCl或CaCl2的二甲基亚砜、或四甲基脲(TMU)。在又一实例中,在一些情况下,当芳香族或半脂肪族聚酰亚胺被用作聚合物时,溶剂可以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亚砜(DMSO)、以及二甲基甲酰胺(DMF)。在又一实例中,当聚砜为聚合物时,溶剂可以为酮(例如,丙酮)、氯化烃(例如,氯仿)、芳香族烃、N-甲基-2-吡咯烷酮(NMP),或二甲基亚砜(DMSO)。聚合物溶剂系统的一些具体实例包括作为聚合物的PVDF和作为溶剂的丙酮。在另一实例中,聚合物为聚醚酰亚胺或间位芳族聚酰胺,并且溶剂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DMF)、含有LiCl或CaCl2的二甲基亚砜、含有LiCl或CaCl2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或含有LiCl或CaCl2的二甲基甲酰胺(DMF)。当LiCl或CaCl2被添加到或存在于溶剂中时,盐的合适的量可以至多为聚合物溶液12的总重量百分比的20%。在包括无机颗粒的聚合物溶液12的实例中,无机颗粒具有小于2μm的颗粒尺寸/直径(或如果呈不规则形状为平均直径)。在另一实例中,无机颗粒具有范围为从约5nm至约1μm的颗粒尺寸/直径。无机颗粒的量部分地取决于聚合物溶液中所用的聚合物的量。在实例中,无机颗粒存在的量的范围可以为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的总重量百分比的10wt%至约1000wt%。无机颗粒的一些实例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其组合。如上所述,聚合物溶液12被涂覆到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上。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可以由能够使多孔聚合物涂层形成在其上以被从其去除的任何材料形成。作为实例,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可以由具有范围为从约25μm至约200μm的厚度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形成。应当理解的是,在形成多孔聚合物涂层并将其去除之后,可以再次使用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可以将聚合物溶液12涂覆在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上以形成聚合物溶液层16。可以通过喷涂过程、模具涂覆过程、卷对卷涂覆过程或浸渍涂覆过程施加聚合物溶液12。所施加的聚合物溶液层16的厚度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机构(包括泵和计量器、刮刀等、或其组合)进行控制。在一个实例中,所施加的聚合物溶液层16的厚度的范围为从约10μm至约1mm。现在一起参照图1B和图1C,在聚合物溶液层16上构建多孔膜18。多孔膜18包括第一侧S1、第二侧S2、以及遍及多孔膜18的厚度的孔20。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中的每一个形成多孔膜18的外部表面且由多孔膜18的纤维和孔20来限定。多孔膜18的孔20可以具有范围为从约0.1μm至约30μm的孔直径(或者如果呈不规则形状为平均直径)。多孔膜18的一些实例由纤维素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即,芳香族聚酰胺)、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无机纤维(例如,氧化铝和/或二氧化硅)、或聚烯烃纤维形成。多孔膜18的一个具体实例为非织物纤维素纤维垫。为了在聚合物溶液层16上构建多孔膜18,多孔膜18可以被铺设在聚合物溶液层16上,被按压到聚合物溶液层16中,或者以其他方式布置成与聚合物溶液层16接触。当在聚合物溶液层16上构建多孔膜18时,聚合物溶液12至少与限定了多孔膜18的第一侧S1的纤维接触。层16中的聚合物溶液12还可以渗透/吸收进入多孔膜18的至少一些孔20(例如,位于或靠近第一侧S1的那些孔)中。在一些情况下,层16中的聚合物溶液12还可以渗透/吸收进入多孔膜18的大多数孔20中。作为实例,多孔膜18的从约5%的孔至约99%的孔可以被聚合物溶液12湿润。孔20被聚合物溶液12至少部分地填充或润湿的百分比可以部分地取决于聚合物溶液层16的厚度、多孔膜18的厚度、聚合物溶液12的粘度、多孔膜18被聚合物溶液12的可润湿性、和/或在构建多孔膜18时施加到多孔膜18的力的量。例如,聚合物溶液层16可以比多孔膜18厚,并且多孔膜18可以用轻微的力铺设在聚合物溶液层16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聚合物溶液12可以渗透进邻近于第一侧S1的孔20以及位于远离第一侧S1的孔20,并且一些聚合物溶液层16可以保留在牺牲基板14或承载带14'与多孔膜18之间。在如图1C中所示的实例中,层16中的聚合物溶液12渗透了多孔膜18的一些而不是所有的孔20。聚合物溶液12在孔20内凝固形成了孔20中的多孔聚合物相22',并且余下的聚合物溶液层16的凝固形成了邻近于多孔膜18的多孔聚合物涂层22。在图1D和图1E中示出了凝固过程的实例。通常,凝固是通过引入非溶剂穿过多孔膜18的邻近于第二侧S2的孔20来完成的。通过引入非溶剂穿过孔20,非溶剂首先接触存在于至少一些孔20内的聚合物溶液12,并且然后接触保留邻近于第一侧S1的聚合物溶液层16。如此,非溶剂首先引发孔20内的聚合物的相转化,并且然后引发保留在多孔膜18与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之间的聚合物溶液层16的相转化。相转化导致聚合物从溶液12中沉淀析出,并且固态聚合物形成了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在图1D中,非溶剂暴露是在湿度室24中实现。当使用湿度室24时,非溶剂为水蒸气26。在当使用湿度室24的实例中,湿度室24具有大于50%的相对湿度。在>50%的相对湿度下,湿度暴露时间可以为至少5秒。暴露时间可以根据相对湿度和/或聚合物溶液12中的聚合物而变化。作为实例,聚合物溶液12中的聚合物可以是聚醚酰亚胺,室24中的相对湿度可以为90%,并且暴露时间可以为约30秒。作为另一实例,聚合物溶液12中的聚合物可以是间位芳族聚酰胺,室24中的相对湿度可以为90%,并且暴露时间可以为约3分钟。在湿度室24内,水蒸气26进入多孔膜18的孔20中,并且最终接触孔20中的聚合物溶液12,并且然后接触余下的聚合物溶液层16,这导致在其中的聚合物沉淀析出以形成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在图1E中,非溶剂暴露是通过喷涂或以其它方式直接施加非溶剂液滴28到具有孔20的多孔膜18的侧表面S2来完成的。水可以用作本文中所公开的所有聚合物的非溶剂液滴28。在一些情况下,醇(例如,乙醇或异丙醇)、或水和醇(多种)的组合也可以用作非溶剂液滴。作为图1E中所示的方法的实例,包括PVDF的聚合物溶液12可以暴露于被喷涂进多孔膜18孔20中的水滴28。非溶剂液滴28可以喷涂持续适合于进行相转化的一段时间。通常,非溶剂液滴28可以喷涂持续的时间的范围为从约2秒至约3分钟。作为实例,包括溶解在NMP中的聚醚酰亚胺的聚合物溶液12可以暴露于所喷涂的非溶剂液滴28的持续时间的范围为从约2秒至约1分钟。在另一实例中,包括溶解在含有LiCl或CaCl2的NMP中的间位芳族聚酰胺的聚合物溶液12可以暴露于所喷涂的非溶剂液滴28的持续时间的范围为从约5秒至约1分钟。在图1E中所示的实例中,非溶剂进入多孔膜18的孔20中,并且最终接触孔20中的聚合物溶液12以及邻近于多孔膜18的聚合物溶液层16,这导致在其中的聚合物沉淀析出以形成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的组成成分将取决于聚合物溶液12中的聚合物。例如,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可以由PVDF、聚醚酰亚胺、间位芳族聚酰胺、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其它聚合物来形成。这些聚合物材料是热稳定材料,并因此可以提高双层隔离体的电池滥用的耐受性。凝固之后,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多孔膜18(具有多孔聚合物相22')可以经受另外的处理以便提取和/或洗去任何残留的溶剂和/或非溶剂。如图1F中所示,这可以使用水浴29来完成。浴29的温度可以是室温(例如,20℃至25℃)或更高(例如,30℃至90℃)。残余溶剂和/或非溶剂还可以通过真空干燥、蒸发或另一合适的技术来去除。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多孔膜18可以经受溶剂和/或非溶剂去除过程持续任何合适的时间段以完成去除。在一个实例中,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多孔膜18保留在浴29中的持续时间的范围为从约1秒至约30分钟。在一些其它实例中,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多孔膜18经受水浴29以及在烘箱或其它干燥室(图1A至图1G中未示出)中升高的温度(例如,范围为从约60℃至约140℃)下进行干燥两者。双层隔离体10中的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由干燥的沉淀聚合物构成。干燥之后,双层隔离体10与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分离。可以从牺牲载体14或承载带14'提升、剥离、或以其它方式去除双层隔离体10。在图1G中示出了双层隔离体10的实例。在该实例中,双层隔离体10包括两个层32、34,其中一个层(即,多孔聚合物涂层32)包括多孔聚合物涂层22,其中另一个层(即,多孔膜层34)包括多孔膜18,该多孔膜18具有存在于其至少一些孔20内的多孔聚合物相22'。由于在凝固之前,来自层16的聚合物溶液12渗透进一些孔20中,并且非溶剂被引入穿过孔20,因此存在于多孔膜18的孔20中的聚合物溶液12将首先凝固。如此,在本实例中,多孔聚合物相22'是双层隔离体10的多孔膜层34的一部分。与多孔膜18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两者都接触的多孔聚合物相22'的存在可以加强两个部件18、22之间的粘附性。另外,多孔聚合物相22'减小了孔20的尺寸(因此阻挡了不期望的成分通过孔20),并且提高了多孔膜18的均匀性。在另一实例中,来自层16的聚合物溶液12在凝固之前渗透几乎所有的孔20。在图2中示出了该情况的实例。在本实例中,双层隔离体10包括两个层32、34,类似于图1G中所示的层,不同之处在于大多数的孔20具有在其中的多孔聚合物相22'。双层隔离体10、10'具有若干优点。多孔膜18提供了合适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并且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聚合物相22'提供了较小的孔(与多孔膜18相比),提高了整体均匀性,并提供了改善隔离体10、10'与相邻电极的粘附性的可能性。在图3中示出了用于形成双层隔离体10、10'的实例的系统30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承载带14'被配置为经由涂覆工具(例如,泵和计量器36、刮刀38等)接收聚合物溶液层16。在聚合物溶液层16被涂覆之后,辊40将多孔膜18移动成与聚合物溶液层16接触。然后,承载带14'将其上具有多孔膜18的聚合物溶液层16传输进入湿度室24中或者非溶剂喷涂机构(未示出)的邻近范围内。聚合物溶液12(在孔20中)和聚合物溶液层16(在带14'上)通过多孔膜18中的孔20暴露于非溶剂,并且聚合物沉淀析出以形成多孔聚合物相22'(图3中未示出)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然后,承载带16传输多孔聚合物涂层22和多孔膜18(其具有在其至少一些孔20中的多孔聚合物相22')至水浴29以去除残留的溶剂和/或非溶剂。在水浴29之后,双层隔离体10、10'形成,并且可以从承载带14'上去除。在一些实例中,双层隔离体10、10'还可以被传输至干燥室40中,在干燥室40中双层隔离体10、10'在被从承载带14'上去除之前经受另外的干燥。承载带16和系统30的各种其它部件可以可操作地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未示出)。中央处理单元(例如,运行存储在非暂态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操纵并变换系统的寄存器和存储器内的数据以便控制每个部件的参数(例如,分配量、暴露时间、湿度水平、温度、承载带14'的速度等)。本文中所公开的双层隔离体可以在包括锂硫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的任何锂基电池中使用。锂硫电池包括硫基正电极(例如,1:9至9:1的硫:碳复合材料)与配对的锂或锂化负电极(例如,锂化的石墨、硅等)。锂离子电池包括锂基正电极(例如,层状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与配对的负电极(例如,石墨、硅等),或非锂正电极(其它金属氧化物,例如,Mn2O4、CoO2、FePO4、FePO4F或V2O5)与配对的锂或锂化负电极。锂金属电池包括锂基正电极和负电极。每个电极还可以包括聚合物粘结剂和/或导电填料。双层隔离体位于正电极与负电极之间,并且所有的部件都浸在用于特定电池的合适的电解质溶液中。各自的电极可以连接至合适的集电器,而所述集电器可以电连接至外部电路和负载。由于多孔聚合物相22'和多孔聚合物涂层22的极性性质,双层隔离体10、10'与电解质之间的可湿润性可以得到增强。增强的可湿润性可以改善电池循环性能。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公开内容,本文中给出了多个实例。应当理解,提供这些实例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能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实例实例1制备了对比实例隔离体(在图4A和图4B中示出)以及本文中公开的双层隔离体的三个实例(分别在图5A至图5C中示出的实例1、实例2和实例3)。纤维素非织物纤维垫和PET垫用作非织物基体。更具体地,对比实例隔离体用纤维素非织物纤维垫形成,图5A和图5C中示出的实例隔离体1和3用纤维素垫形成,而图5B中示出的实例隔离体2用PET垫形成。通过将间位芳族聚酰胺(作为聚合物)添加至含有10wt%CaCl2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溶剂)来制备聚合物溶液。更具体地,聚合物溶液具有8份的间位芳族聚酰胺以及100份的带有CaCl2的NMP。在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对比实例中,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直接冲模涂覆在纤维素非织物基体的一侧上。对于在图5A至图5C中示出的实例隔离体1、2、3,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被冲模涂覆在PET承载带上以形成层。对于实例隔离体1和3,纤维素非织物基体被铺设在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的层的不同部分上。对于实例隔离体2,PET垫基体被铺设在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的层的又一部分上。在将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施加到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上之后(对比实例)以及在将纤维素非织物基体施加到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层上之后(实例1和实例3),对比实例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1和3被传输到湿度室中,其中水蒸气作为非溶剂。湿度室在30℃的温度下具有90%的相对湿度。将对比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1和3留在湿度室中持续2分钟。在将PET垫基体施加到间位芳族聚酰胺聚合物溶液层上之后(实例2),实例隔离体2的顶部暴露于30℃下的乙醇喷涂持续1分钟。暴露于水蒸气和乙醇喷涂引发相转化,其中间位芳族聚酰胺从溶液中沉淀析出以在对比隔离体的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上形成多孔聚合物层,并且在实例隔离体1、3和2的非织物纤维素基体和PET垫基体下面形成多孔聚合物层。实例隔离体1、2、3还具有多孔聚合物相,其存在于各自的基体的至少一些孔中。对比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1、2、3中的每个均经受剥离测试,以定性地确定多孔聚合物层被接合至非织物纤维素基体或PET垫基体的坚固程度。如图4A和图4B所示,多孔间位芳族聚酰胺层被容易地从对比实例的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上剥离下来或从其上剥落。若干个剥落部分被标记为D。图5A和图5C中示出的实例隔离体1和3(其包括在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下面形成的多孔聚合物涂层和基体的孔中的多孔聚合物相)呈现出在多孔间位芳族聚酰胺层与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之间的粘附性方面显著改善。如图5A和图5C中所示,非织物纤维素基体都不能够从多孔间位芳族聚酰胺层上剥离下来。当与对比实例相比较时,图5B中示出的实例隔离体2(其包括在PET垫基体下面形成的多孔聚合物涂层和在PET垫基体的孔中形成的多孔聚合物相)也呈现出改善的粘附性。虽然实例隔离体2中出现了一些剥落,但是其比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对比实例中出现的剥落要少得多。非溶剂蒸气行进穿过实例隔离体1、2、3中的基体的孔,并且能够在其中聚合物溶液首次接触基体的点处引发沉淀。相信这能够改善层之间的粘附性。另外,实例隔离体的基体未经受聚合物溶液涂覆过程的张力和工具。因此,与由涂覆在非织物纤维素基体上的聚合物溶液形成的隔离体相比较,该隔离体具有增强的耐久性。实例2在实例2中,使用了实例1中的实例隔离体1。同样在实例2中,聚丙烯隔离体(即,2500)被用作对比实例。2500是一种被设计成允许良好的离子电导率的动力电池隔离体。在该实例中,电化学电池利用对比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1形成。通过将对比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夹在两个不锈钢电极之间并且利用液体电解质将电池浸透以填充电极间空间来形成电池。电解质为体积比为1:1的EC(碳酸亚乙酯)/DMC(碳酸二甲酯)中的1MLiPF6。电化学电池循环,同时在可从生产厂商输力强分析(SolartronAnalytical)购得的SI1260阻抗增益分析仪上测量体电阻。计算对比隔离体和实例隔离体的有效离子电导率。有效离子电导率(σ)通过以下等式进行计算:其中d是隔离体的厚度,Rb是体电阻,并且S是电极的面积。结果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表1隔离体电导率(mS/cm)对比实例1.47实例隔离体11.58如所示出,当与聚烯烃隔离体相比较时,本文中所公开的实例隔离体1的电性能稍微更好(就电导率而言)。这表明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用来制造与对比实例隔离体相比具有可比或更好电导率的隔离体。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提供的范围包括所述范围以及所述范围内的任何值或子范围。例如,1:9至9:1的范围应当解释为不仅包括从1:9至9:1的明确叙述的界限,还包括单个的值,诸如1:2、7:1等,以及子范围,诸如从约1:3至6:3(即,2:1)等。此外,当“约”用来描述某个值时,其指的是包含从所述值的细微变化(最多至+/-10%)。贯穿本说明书对“一个实例”、“另一实例”、“实例”等的引用指的是结合该实例描述的特定元素(例如,特征、结构和/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文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实例中,并且可以或可以不存在于其它实例中。另外,应当理解任何实例的所述元素可以以任何合适方式在各个实例中组合,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规定。在对本文中所公开的实例进行描述和要求权利保护时,单数形式“一种/个(a/an)”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规定。虽然已经对若干个实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例可以进行修改。因此,前述描述应当认为是非限制性的。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