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452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器,尤其是一种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自控系统应用日益广泛。自控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自然界有很多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电能、磁能、化学能、核能等。电磁元件是利用电和磁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是在磁场参与下进行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电磁元件在自控系统中应用很多,是自控元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电工技术中,为了使励磁电流产生尽可能大的磁通,在电磁元件中要放置一定形状的铁芯,绝大部分磁通将通过铁芯形成闭合路径,即磁路。磁路结构越来越被人们应用到实际的自控系统中。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但是通过通电线圈形成的非闭合磁路控制电路,断电后,磁路断开,电路也会断开,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 接触器,所述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能够在断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电路导通且可以通过控制正、反向通电来控制电路的切换。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包括第一轭铁、第二轭铁、永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以及连接于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之间的轴心,永磁铁组件包括永磁体以及连接于永磁体两端的第一磁极片和第二磁极片,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以及套设于铁芯外且能够通、断电的线圈,第一轭铁连接于铁芯的一端,第二轭铁连接于铁芯的另一端,正向通电状态下,第一磁极片与第一轭铁磁性相吸,第二磁极片与第二轭铁磁性相吸,第一轭铁---铁芯---第二轭铁---第二磁极片---永磁体---第一磁极片---第一轭铁构成闭合磁回路一;反向通电状态下,第一磁极片与第二轭铁磁性相吸,第二磁极片与第一轭铁磁性相吸,第一轭铁---铁芯---第二轭铁---第一磁极片---永磁体---第二磁极片---第一轭铁构成闭合磁回路二,还包括对角分布的第一静接触片、第三静接触片和对角分布的第二静接触片、第四静接触片以及固定连接于轴心上的动接触片,所述动接触片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静接触片、第三静接触片接触而形成导通的电路一,所述动接触片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二静接触片、第四静接触片接触而形成导通的电路二,改变线圈的电流方向,磁回路在闭合磁回路一和闭合磁回路二之间来回转换的同时,电路在电路一和电路二之间切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永磁体、第一磁极片和第二磁极片的壳体,所述轴心系自壳体一体延伸形成,所 述动接触片固设于壳体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接触片位于所述静接触片的中心,所述第一静接触片、第二静接触片、第三静接触片和第四静接触片分布于动接触片的周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轭铁具有连接于铁芯下端的第一基部和自第一基部一体延伸的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二轭铁具有连接于铁芯上端的第二基部和自第二基部一体延伸的第三接触部、第四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相对,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四接触部左右相邻,所述第一静接触片、第二静接触片、第三静接触片、第四静接触片分别在轴向上对位设置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第四接触部的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根据磁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通过控制正、反向通电来控制电路的切换;通电后线圈无需持续供电也能够磁保持,避免了断电情况下的产品功能失效,且具有节能的有益效果;运用磁路结构控制电路的切换,从而触点受力平衡,抗振动性能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侧视图。

图4为图1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1---第一轭铁 101---第一基部

102---第一接触部 103---第二接触部

2---第二轭铁 201---第二基部

202---第三接触部 203---第四接触部

3---铁芯 4---线圈

5---第一磁极片 6---第二磁极片

7---永磁体 8---第一静接触片

9---第二静接触片 10---第三静接触片

11---第四静接触片 12---动接触片

13---轴心 1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包括第一轭铁1、第二轭铁2、永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以及连接于永磁铁组件和电磁铁组件之间的轴心13。永磁铁组件包括永磁体7以及连接于永磁体7两端的第一磁极片5和第二磁极片6。电磁铁组件包括铁芯3以及套设于铁芯3外且能够通、断电的线圈4。第一轭铁1连接于铁芯3的一端,第二轭铁2连接于铁芯3的另一端。正向通电状态下,第一磁极片5与第一轭铁1磁性相吸,第二磁极片6与第二轭铁2磁性相吸,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第二磁极片6---永磁体7---第一磁极片5---第一轭铁1构成闭合磁回路一;反向通电状态下,第一磁极片5与第二轭铁2磁性相吸,第二磁极片6与第一轭铁1磁性相吸,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第一磁极片5---永磁体7---第二磁极片6---第一轭铁1构成闭合磁回路二。本发明还包括对角分布的第一静接触片8、第三静接触片10 和对角分布的第二静接触片9、第四静接触片11以及固定连接于轴心13上的动接触片12。所述动接触片1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一静接触片8、第三静接触片10接触而形成导通的电路一,所述动接触片12的两端能够分别与第二静接触片9、第四静接触片11同时接触而形成导通的电路二。改变线圈4的电流方向,磁回路在闭合磁回路一和闭合磁回路二之间来回转换的同时,电路在电路一和电路二之间切换。

本发明还包括固定永磁体7、第一磁极片5和第二磁极片6的壳体14,所述轴心13系自壳体14一体延伸形成,所述动接触片12固设于壳体14的上方。

所述动接触片12位于所有静接触片8、9、10、11的中心,所述第一静接触片8、第二静接触片9、第三静接触片10和第四静接触片11分布于动接触片12的周围。

所述第一轭铁1具有连接于铁芯3下端的第一基部101和自第一基部101一体延伸的第一接触部102、第二接触部103。第二轭铁2具有连接于铁芯3上端的第二基部201和自第二基部201一体延伸的第三接触部202、第四接触部203。所述第一接触部102和第三接触部202相对,第一接触部102和第二接触部103、第四接触部203左右相邻。所述第一静接触片8、第二静接触片9、第三静接触片10、第四静接触片11分别在轴向上对位设置于第一接触部102、第二接触部103、第三接触部202、第四接触部203的上方。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磁极片5和第二磁极片6被磁化,极性相异,且极性固定不变,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磁极片5呈S极性, 第二磁极片6呈N极性。

当线圈4正向通电时,由电磁感应定律会产生正向磁场,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共同构成导磁体,第一轭铁1与第二轭铁2极性相异。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轭铁1呈N极性,第二轭铁2呈S极性。第一磁极片5与第一轭铁1磁性相异产生吸力,第二磁极片6与第二轭铁2磁性相异产生吸力,因此,永磁铁组件以轴心13为中心发生偏转,第一磁极片5与第一轭铁1吸合,第二磁极片6与第二轭铁2吸合。因此,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第二磁极片6---永磁体7---第一磁极片5---第一轭铁1构成闭合磁回路,即使线圈4断电后仍然可以保持吸合(即磁保持)。上述过程中,动接触片12亦以轴心13为中心转动至其两端分别与第一静接触片8、第三静接触片10接触,即,第一静接触片8、第三静接触片10通过动接触片12实现电连接,实现产品接通功能。

当线圈4反向通电时,会产生反向磁场,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构成的导磁体磁极性发生变化,第一轭铁1极性变为S极,第二轭铁2呈N极,此时第一轭铁1与第一磁极片5极性相同产生斥力,第二轭铁2与第二磁极片6极性相同产生斥力,因此,永磁铁组件以轴心13为中心在斥力作用下发生偏转;转动的同时,第一磁极片5与第二轭铁2的极性相异产生吸力,第二磁极片6与第一轭铁1的极性相异产生吸力,因此,第一磁极片5与第二轭铁2吸合,第二磁极片6与第一轭铁1吸合。第一轭铁1---铁芯3---第二轭铁2---第一磁极片5---永磁体7---第二磁极片6---第一轭铁1构成闭合磁回路,即使线圈4断电后仍然可以保持吸合(即磁保 持)。上述过程中,动接触片12亦以轴心13为中心转动至其两端分别与第二静接触片9、第四静接触片11接触,即,第二静接触片9、第四静接触片11通过动接触片12实现电连接,实现产品接通功能。

因此,本发明新型平衡力式磁保持接触器通电后,线圈4无需提供保持电流也能够磁保持,避免了断电情况下的产品功能失效;还可以通过控制正、反向通电来控制产品电路的切换,运用磁路结构控制电路的切换,从而触点受力平衡,抗振动性能较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