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截面钢芯铝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7635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芯铝绞线,属于电线电缆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需求的急剧增长,架空输电线路如何经济有效地运行一直是设计者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发电能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能源资源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只有建设由1000kV交流和±800kV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才能适应东西2000~3000km,南北800~2000km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作为承载电流的钢芯铝绞线的输电能力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提高,一是增大有效传输截面、二是提高导电能力。为满足线路需求,可以设计多种结构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使用环境的广泛应用。在以往的导线类产品中,一般是根据均分的原则分配相应层数产品的节径比,但是这种设计方式却使得大截面的导线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稳定性好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技术实现要素: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大截面钢芯铝绞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截面钢芯铝绞线,依次由第一钢芯及绞制在所述第一钢芯外的第二钢芯层、第三钢芯层、第一铝线层、第二铝线层、第三铝线层和第四铝线层组成;所述第二钢芯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25;所述第二钢芯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22;所述第一铝线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5.5;所述第二铝线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4.5;所述第三铝线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3;所述第四铝线层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2。较佳的,所述第二钢芯层由6根单线组成;所述第三钢芯层由12根单线组成;所述第一铝线层由12根单线组成;所述第二铝线层由18根单线组成;所述第三铝线层由24根单线组成;所述第四铝线层由30根单线组成。较佳的,所述第二钢芯层的节圆半径为2.61mm;所述第三钢芯层的节圆半径为5.22mm;所述第一铝线层的节圆半径为8.7mm;所述第二铝线层的节圆半径为13.05mm;所述第三铝线层的节圆半径为17.4mm;所述第四铝线层的节圆半径为21.75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线缆综合捻矩小,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大截面钢芯铝绞线,依次由第一钢芯1及绞制在第一钢芯1外的第二钢芯层2、第三钢芯层3、第一铝线层4、第二铝线层5、第三铝线层6和第四铝线层7组成。其中,第二钢芯层2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25,第二钢芯层3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22,第一铝线层4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5.5,第二铝线层5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4.5,第三铝线层6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3,第四铝线层7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为12。其中,第二钢芯层2由6根单线组成,第三钢芯层3由12根单线组成,第一铝线层4由12根单线组成,第二铝线层5由18根单线组成,第三铝线层6由24根单线组成,第四铝线层7由30根单线组成。其中,第二钢芯层2的节圆半径R1为2.61mm,第三钢芯层3的节圆半径R2为5.22mm,第一铝线层4的节圆半径R3为8.7mm,第二铝线层5的节圆半径R4为13.05mm,第三铝线层6的节圆半径R5为17.4mm,第四铝线层7的节圆半径R6为21.75mm。当导线承受一定的张力T时,张力会沿着各单线的轴心传递给单线一个轴向力Pi,此时各层单线会产生一个与绞制方向相反的切向分力Fi,式中,Ti为每层的切向分力,等于该层股线所承受的沿导线轴向的放线张力Pi;α为绞合角度。本实施例中,每层的绞合角度不同,且节径比和绞合角度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具体的,每层导线的绞合角度如表1所示。表1每层导线的绞合角度层数绞合角度α第二钢芯层85.21°第三钢芯层83.48°第一铝线层80.79°第二铝线层79.48°第三铝线层77.88°第四铝线层76.61°图1中,由外至内,各层所受到的切向分力分别表示为F1、F2、F3、F4、F5、F6。本实施例中,铝截面为1250mm2,钢绞线截面为100mm2,当导线承受的张力为100kN时,导线各层所承受的捻矩如表2所示。表2受力100kN时导线各层捻矩导线的稳定性可以用综合捻矩来衡量,导线的综合捻矩等于每层绞线的捻矩之和,每层导线的捻矩即为该层导线的总受力值与节圆半径的乘积,如图1所示,以左向箭头为正向,右向箭头为正向,综合捻矩的绝对值越小则说导线越稳定型越高。国标中钢芯铝绞线支撑芯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建议值是12根层为14~22,6根层为18~26,以往的设计中铝绞线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一般按照平均值来设计即12根层为18,6根层为21。铝线的每根单线的节径比国标规定值外层10~14,内层为10~16,按照每根单线的节径比均分的原则一般设计为:15.5、13.83、12.16、10.50,这样设计后在导线受力100kN时,综合捻矩为64.7kN·mm,如表3所示。表3按每根单线的节径比均分原则导线各层捻矩显然,本发明与国家标准设计相比,综合捻矩提高了30%,从而可以明显增加导线的稳定性。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70~120mm2的钢绞线作为支撑芯,其额定拉断力可以达到11472~21568kgf,支撑芯外绞合4~6层导电率达61.2~63.0%IACS的铝单线。为达到钢绞线防腐效果,可以在钢绞线外部涂覆油脂油膏。成品钢芯铝绞线的标称截面可以达到900~1520mm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