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166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音频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开关端子组的音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音频连接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声音传输过程中的电子器件,将音频插头插入到音频连接器中,即可以通过耳机等收听音乐、广播的声音。

音频连接器通常具有一绝缘本体和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两组端子。在音频插头插入音频连接器时,其中一组端子与音频插头接触,传输音频信号,这一组端子定义为导电端子组。另一组端子中的一端子在音频插头的推挤下与另一端子抵接或断开,从而切断电子产品本身自带扬声器的播放,这一组端子定义为开关端子组。

然而,在使用时,音频插头难免会因受到外力而产生松退,此时若开关端子组的抵接力道不够,则可能会分离而造成短暂断路的情况,从而导致开关端子组失去功能。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音频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较佳使开关端子组稳固接触的音频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与一音频插头对接,包括绝缘本体、插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开关端子组,绝缘本体的前表面向后开设出一供音频插头插接的对接孔,所述开关端子组包括可相互抵触或断开的第一开关端子和第二开关端子,第一开关端子竖直设于绝缘本体的左侧壁,其具有一朝对接孔倾斜向后延伸的第一弹臂及一形成于第一弹臂后末端的抵接部,第一弹臂上形成有一凸伸入对接孔的抵顶部,抵顶部具有斜向台阶面;第二开关端子设于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其具有一间隔位于第一开关端子抵接部左后方的抵接臂,所述抵接部和抵接臂随音频插头的末端沿抵顶部的台阶面逐步插入而逐步弹性抵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关端子的抵顶部是一包覆于第一弹臂上且间隔位于抵接部前方的绝缘块,其凸伸入对接孔的右侧面呈所述斜向台阶状。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关端子从右侧看呈一E形,第一弹臂是连接位于中部的横臂,抵接部是自第一弹臂的后末端向右弯折而成的,第一开关端子的上下末端分别水平弯折形成有第一焊接脚和第一卡固脚;所述绝缘本体的左侧壁竖直开设有一贯穿绝缘本体后表面且与对接孔连通的固持槽,第一开关端子朝前插设固持于固持槽内,第一焊接脚置于绝缘本体上表面的后端上,第一卡固脚卡固于固持槽的槽壁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开关端子具有一竖直延伸设置的基部、一自基部右侧缘中部朝前弯折延伸后又向后弯折形成的连接部及一自连接部的末端向左延伸的第二弹臂,抵接臂是由第二弹臂的左末端朝前倾斜地向左延伸而成;所述绝缘本体的后表面开设有一左右延伸的收容槽,第二开关端子的连接部、第二弹臂和抵接臂弹性地收容于收容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弹臂朝前倾斜且倾斜的角度小于抵接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 第二开关端子进一步具有一自基部下边缘朝前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二焊接脚及数个由基部上边缘和左边缘下部朝前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固脚,绝缘本体的后表面进一步开设有数个位于收容槽上下侧的卡固槽,第二卡固脚朝前插设卡固于相应的卡固槽内,第二焊接脚置于绝缘本体下表面的后端上。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均呈片状,其分别水平设于绝缘本体的上表面、竖直设于绝缘本体的右侧壁和水平平行地设于绝缘本体的下侧,所述导电端子均具有一接触部和一焊接部,各接触部分别弹性凸伸入绝缘本体的对接孔内抵接于音频插头的相应位置,各焊接部分别排列置于绝缘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后端上,所述第一开关端子的抵顶部排设于所有接触部的后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音频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朝前竖直盖设于绝缘本体后表面的盖板,盖板的前表面和绝缘本体的后表面上凸设有若干卡柱和相应地凹设有若干固设卡柱的卡槽,盖板的上下边缘凹设有若干与第一焊接脚、第二焊接脚和焊接部对应排设的定位槽。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音频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竖直装设于绝缘本体右侧壁前部的弹片端子,该弹片端子具有一Π形状的固持部及一横向连接于固持部两竖直臂之间的干涉臂,该干涉臂弧形朝左凸伸入对接孔内抵顶干涉音频插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第一开关端子于第一弹臂上设计了斜向台阶状的抵顶部,确保了第一开关端子的抵接部和第二开关端子的抵接臂间的接触能随着音频插头的逐步插入而得到持续加强,从而保证在音频插头受到外力产生松退时开关端子组仍能处于导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音频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设于上下侧的导电端子与音频插头配合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的开关端子组和设于右侧壁的导电端子及弹片端子与音频插头配合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100,用以与一音频插头200对接,包括绝缘本体10、插装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及开关端子组。

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向后开设出一供音频插头200插接的对接孔101,绝缘本体10的左侧壁竖直开设有一贯穿绝缘本体10后表面且与对接孔101后端连通的固持槽102,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开设有一左右延伸且左端与固持槽102后端连通的收容槽103及数个位于收容槽103上下侧的卡固槽104。

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均呈片状,其分别水平设于绝缘本体10的上表面、竖直设于绝缘本体10的右侧壁和水平平行地设于绝缘本体10的下侧,各导电端子20均具有一接触部21和一焊接部22,接触部21分别弹性凸伸入绝缘本体10的对接孔101内以抵接于音频插头200的相应位置,焊接部22分别水平排列置于绝缘本体10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后端上。

所述开关端子组包括可相互抵触或断开的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第一开关端子31竖直设于绝缘本体10的左侧壁,其具有朝对接孔101倾斜向后延伸的一第一弹臂311及形成于第一弹臂311后末端的一抵接部312,第一弹臂311上形成有一凸伸入对接孔101的抵顶部313,抵顶部313具有斜向台阶面;第二开关端子32设于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其具有一间隔位于第一开关端子31抵接部312左后方的弹性抵接臂324,所述抵接部312和抵接臂324随音频插头200的末端沿抵顶部313的台阶面逐步插入或拔出而逐步弹性抵触或断开。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端子31从右侧看呈一E形,第一弹臂311是连接位于中部的横臂,抵接部312是自第一弹臂311的后末端向右弯折而成的,抵顶部313是一包覆于第一弹臂311上且间隔位于抵接部312前方的绝缘块,其凸伸入对接孔101的右侧面呈所述斜向台阶状,第一开关端子31的上下末端分别水平向右弯折形成有第一焊接脚314和第一卡固脚315,第一开关端子31朝前插设固持于绝缘本体10的固持槽102内,第一焊接脚314置于绝缘本体10上表面的后端上,第一卡固脚315卡固于固持槽102的槽壁内。

第二开关端子32具有一竖直延伸设置的基部321、一自基部321右侧缘中部朝前弯折延伸后又向后弯折形成的连接部322、一自连接部322的末端向左延伸的第二弹臂323、一自基部321下边缘朝前弯折延伸而成的第二焊接脚325及数个由基部321上边缘和左边缘下部朝前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卡固脚326,抵接臂324是由第二弹臂323的左末端朝前倾斜地向左延伸而成,连接部322、第二弹臂323和抵接臂324弹性地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03内,第二卡固脚326朝前插设卡固于相应的卡固槽104内,第二焊接脚325置于绝缘本体10下表面的后端上。

更优地,第一开关端子31的抵顶部313排设于所有导电端子20的接触部21的后方,第二开关端子32的第二弹臂323朝前倾斜且倾斜的角度小于抵接臂324。

当音频插头200插入时,由于开关端子组安装在后端,在音频插头200与各导电端子20都接触完全后,第一开关端子31的抵顶部313才在音频插头200末端的推挤下向外侧移动,使抵接部312和第二开关端子32的抵接臂324接触导通,且抵顶部313是绝缘块,从而有效避免了杂音的产生。再者,抵顶部313的右侧面采用台阶状的设计,且抵接部312和抵接臂324通过第一弹臂311和第二弹臂323实现弹性抵接,增加了第一开关端子31和第二开关端子32的形变量,确保了开关端子组间的接触随着音频插头200的逐步插入而得到持续加强,从而保证了在音频插头200受到外力产生松退时开关端子组仍能处于导通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1-图3,音频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一朝前竖直盖设于绝缘本体10后表面的盖板40,盖板40的前表面和绝缘本体10的后表面上凸设有若干卡柱41和相应地凹设有若干固设卡柱41的卡槽42,从而使盖板40稳固地固持导电端子20于绝缘本体10内,盖板40的上下边缘凹设有若干与第一焊接脚314、第二焊接脚325和焊接部22对应排设的定位槽43。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5,音频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一竖直装设于绝缘本体10右侧壁前部的弹片端子50,该弹片端子50间隔排设于位于绝缘本体10右侧壁的导电端子20的前方,其具有一Π形状的固持部51及一横向连接于固持部51两竖直臂之间的干涉臂52,该干涉臂52弧形朝左凸伸入对接孔101内以抵顶干涉音频插头200,从而提供给音频插头200足够的插拔力和保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音频连接器100的第一开关端子31于第一弹臂311上设计了斜向台阶状的抵顶部313,确保了第一开关端子31的抵接部312和第二开关端子32的抵接臂324间的接触能随着音频插头200的逐步插入而得到持续加强,从而保证在音频插头200受到外力产生松退时开关端子组仍能处于导通状态。

本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包括实用新型人所知的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应理解,所示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不应理解成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