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0468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



背景技术:

汽车开关是汽车中重要的控制零件,其中汽车后视镜调节开关在许多中高档轿车中都有配备。所以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汽车的舒适感和可操作性。如何设计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良好操作手感的后视镜调节开关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亟需构思一种新技术以改善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增加了可靠性,且结构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包括:按钮、转动件、壳体、活塞、连接板、电路板和底座,其中所述转动件装配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按钮套设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转动件实现连接;所述活塞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软胶柱和第一电路层,所述软胶柱的数量与所述活塞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二电路层与所述第一电路层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为四向按钮。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壳体通过孔轴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通过孔轴与所述转动件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和所述底座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和所述软胶柱的数量为4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调节开关,对传统的转动件进行了改造,使按钮具有四个方向的转动,节省了零件个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由于软胶柱比较软,与电路板接触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调节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调节开关的爆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视镜调节开关的剖视图;

图4为运动原理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按钮,2.转动件,21.本体,22.第一凸台,23.第二凸台,24.第一平台,25.第二平台,3.壳体,4.活塞,5.连接板,6.电路板,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后视镜调节开关,包括:按钮1、转动件2、壳体3、活塞4、连接板5、电路板6和底座7,其中所述转动件2装配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按钮1套设在所述壳体3上并与所述转动件2实现连接;所述活塞4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均设置在所述壳体3中;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所述电路板6的上方,所述连接板5上设有软胶柱和第一电路层,所述软胶柱的数量与所述活塞4的数量相匹配;所述电路板6上设有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二电路层与所述第一电路层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电路板6固定在所述底座7上,所述壳体3和所述底座7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1为四向按钮1。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2和所述壳体3通过孔轴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1通过孔轴与所述转动件2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3和所述底座7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活塞4和所述软胶柱的数量为4个。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2包括本体21、第一凸台22、第二凸台23、第一平台24和第二平台25,其中所述第一凸台22和所述第二凸台23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两侧;所述第一平台24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上端部,其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平台25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下端部,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通过对传统的转动件2进行了重新设计,使按钮1具有四个方向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按钮1围绕转轴上、下、左、右的旋转运动驱使活塞4往下运动,从而使软胶上的导电层和电路板6上的导电层相接触,则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最终实现电路的信号输出。如图4所示,例如:按钮1向右旋转,则驱动活塞4向下运动,活塞4的向下运动就会下压软胶,使得软胶上的导电层和电路板6接触,实现电路信号的输出。

本实施例对传统的转动件2进行了改造,使按钮1具有四个方向的转动,节省了零件个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由于软胶柱比较软,与电路板6接触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