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用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747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多极用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极用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适用于家庭或类似场所用的过电流保护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作为短路保护之用。其大量用于住宅、宾馆、办公大楼、商场等场所。

但是,现有的多极用断路器由两种壳体和两种盖部组装而成。这样的外壳结构样式,在生产上,需要工人能很好的区分单极和多极在拼装时的外壳的不同,在管理上,同一种产品需要区分两种外壳的管理就增加了仓库管理的困难,而对于半成品的管理更是尤其的不方便,1极产品一个半成品样式,而对于多极的产品,第一极是一个半成品的样式,最后一极是一个半成品的样式,而中间极是一个半成品的样式,一共是四种半成品的样式,在加上电流规格的区分,一共是156种半成品样式。这对于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提供多极用断路器,由原有的两种壳体和两种盖部,减少到只由一种壳体和一种盖部,半成品种类变少,方便了管理,同时也适应了自动化生产产线,只需在拼装时区分拼装的是2极、3极、4极产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多极用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每个所述单极断路器由一个壳体和一个盖部构成。

所述壳体与所述盖部镜像对称。

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以铆接的方式结合。

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设置有连接孔和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的极间环,所述单极断路器以极间环插入连接孔的方式夹入结合。

所述壳体和所述盖部还包括插入槽、手柄及极连杆,与所述手柄连接的所述极连杆插入所述插入槽,所述极连杆通过所述手柄的转动而联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外壳种类减少,半成品数量减少,方便管理,多极产品直接由单极产品拼装而成,降低了产线的生产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盖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盖部的插入槽中插入极连杆的状态并且在连接孔插入极间环的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盖部

3,3’:连接孔

4,4’:插入槽

5:手柄

6:极连杆

7:极间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各附图中的结构部件标注附图标记时,即便是不同的附图,对相同的结构部件,也尽可能地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时,如果判断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妨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理解,则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壳体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盖部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的盖部的插入槽中插入极连杆的状态并且在连接孔插入极间环的状态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多极用断路器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所述多个单极断路器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每个所述单极断路器由一个壳体1和一个盖部2构成,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部2彼此结合并构成单极断路器。

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之间可以以铆接方式结合。

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部2具有连接孔3,3’和能够插入所述连接孔3,3’的极间环7。所述单极断路器以一个极间环7插入一个连接孔3,3’的方式夹入结合。极间环7形成为圆柱状或者圆筒形。虽然本实用新型使用了如上夹入结合,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使用螺丝结合等其他方式。

所述壳体1和所述盖部2还包括插入槽4、4’、手柄5及极连杆6,与所述手柄5连接的所述极连杆6插入所述插入槽4、4’,所述极连杆6通过所述手柄5的转动而联动。其中,在多个单极断路器结合时,极连杆6发挥连接单极断路器之间的多个手柄的功能。即,随着一个单极断路器的手柄转动,与所述一个单极断路器结合的另一个单极断路器的手柄也通过所述极连杆6而相同地转动。

所述壳体1与所述盖部2镜像对称。即,形成在一个单极断路器的壳体1上的连接孔3、插入槽4等与形成在另一个单极断路器的盖部上的连接孔3’、插入槽4’一一对应。

以上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范围内做出多种修改、变更、追加等,这些修改等都落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作出的多种变更及模仿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