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PAR维持率型高压钠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109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高PAR维持率型高压钠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PAR维持率型高压钠灯。



背景技术:

伴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发展,人造光源越来越多的被使用来给植物补光,从而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达到增产增收并且缩短植物生长周期的目的。目前,把高压钠灯用于植物照明,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植物照明中,植物对辐射光谱中波长在400到700nm之间的区域非常敏感,该波长范围内的光被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vailable radiation,简称PAR)。为了提高高压钠灯光效、PAR值和PAR维持率,会在电弧管内部充更高的气体(如氙气等)压力,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照明的需求。然而,由于这种更高的内部气体压力,会需要更大的点火脉冲使灯启动。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就必须要在充气压力和灯能够很好地被启动之间做平衡,为了使灯被点亮,往往不得不降低电弧管内部充气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照明效果。与此同时,国内外市场上的农业照明高压钠灯广泛配套高频电子镇流器使用,但电子镇流器的品类繁杂,当高压钠灯内部充更高的气体压力时,在部分电子镇流器上会出现难以启动甚至无法启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帮助电极早点达到热离子发射温度,使得整灯能够早点且容易点亮的高PAR维持率型高压钠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PAR维持率型高压钠灯,具有外玻壳;所述外玻壳内部中央设有与外玻壳同轴设置的电弧管,外玻壳的两端具有通过高温熔封的压封板;所述压封板内设有导电片;所述电弧管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导电组件和右导电组件后与左右两侧的导电片相连;所述左导电组件包括左内导电支架和G型导线;所述左内导电支架的一端与左侧导电片连接,另一端与G型导线的一端相连;所述G型导线的另一端连接电弧管的左侧电极;所述右导电组件至少包括两组内部穿有金属芯杆的绝缘瓷管;所述绝缘瓷管表面绕有线圈;各组线圈的左端绞缠后连接至固定于电弧管右端的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上;各组金属芯杆对应的端部通过横梁点焊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右导电组件包括三组上下并列设置的内部穿有金属芯杆的绝缘瓷管,每组绝缘瓷管表面均绕有线圈,中间一组绝缘瓷管内的金属芯杆的两端通过对应的内导电支架分别与电弧管的右侧电极和外玻壳的右侧导电片相连,上下两组绝缘瓷管内的金属芯杆的对应端通过对应的横梁与中间的金属芯杆点焊连接,三组线圈的左端绞缠后连接至固定于电弧管右端的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上。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G型导线上连接有吸气片;所述吸气片与左内导电支架之间的夹角为20±5°。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弧管的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支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玻壳两端的导电片分别通过对应的外导电支架组与导电丝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电丝为多根金属丝相互绞缠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增加内部穿有金属芯杆的绝缘瓷管,每组绝缘瓷管表面均绕有线圈,在交流高频条件下进行线圈的储能,并且将所获能量通过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叠加在电弧管印有的金属线上,能帮助电极早点达到热离子发射温度,使得整灯能够早点且容易点亮。

(2)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灯和电子镇流器在启动过程中承受单极弧光放电和低气压弧光放电时的大电流冲击的时间,提高灯和配套电器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与灯电极的直接的电气连接,从而避免影响光通量甚至使高压钠灯的寿命提前终结。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外玻壳1、电弧管2、压封板3、导电片4、左导电组件5、导电支架5-1、G型导线5-2、吸气片5-3、右导电组件6、金属芯杆6-1、绝缘瓷管6-2、线圈6-3、横梁6-4、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7、固定支架8、导电丝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外玻壳1;外玻壳1内部中央设有与外玻壳1同轴设置的电弧管2,外玻壳1的两端具有通过高温熔封的压封板3;压封板3内设有导电片4;电弧管2内充有惰性气体,电弧管2的两端对称设有固定支架8,电弧管2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导电组件5和右导电组件6后与左右两侧的导电片4相连;左导电组件5包括左内导电支架5-1和G型导线5-2;左内导电支架5-1的一端与左侧导电片4连接,另一端与G型导线5-2的一端相连;G型导线5-2的另一端连接电弧管2的左侧电极,G型导线5-2上连接有一吸气片5-3;吸气片5-3与左内导电支架5-1之间的夹角为20°左右;

右导电组件6包括三组上下并列设置的内部穿有金属芯杆6-1的绝缘瓷管6-2,每组绝缘瓷管6-2表面均绕有线圈6-3,中间一组绝缘瓷管6-2内的金属芯杆6-1的两端通过对应的内导电支架分别与电弧管2的右侧电极和外玻壳1的右侧导电片4相连,上下两组绝缘瓷管6-2内的金属芯杆6-1的对应端通过对应的横梁6-4与中间的金属芯杆6-1点焊连接,三组线圈6-3的左端绞缠后连接至固定于电弧管2右端的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7上。

外玻壳1两端的导电片4分别通过对应的外导电支架组与导电丝9相连接。导电丝9为多根金属丝相互绞缠组成。

从图3中可以看出,共有3组线圈6-3且每组都绕在绝缘套管6-2上,每根绝缘套管6-2内都穿有一根金属芯杆6-1,每个金属芯杆6-1与各组线圈6-3之间通过绝缘套管6-2实现绝缘。中间一根金属芯杆6-1是电气连接,另外两根位于两侧的金属芯杆6-1两端通过两个横梁6-4分别点焊来实现电气连接,且将电气线路通过助启动用金属线固定圈7,增强了电弧管2印有的金属线上原有的感应电流。

在启动过程中,绝缘套管6-2的金属芯6-1杆通过千伏级的交流高频脉冲高压,当电流进行正负半周变换时,会在3组线圈6-3上产生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以此来帮助启动。

在灯点亮后,电子镇流器的启动电路会被自动切断,千伏级的交流高频脉冲高压将会消失,本系统能够避免与灯电极的直接的电气连接,从而避免影响光通量甚至使高压钠灯的寿命提前终结。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