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专用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209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专用的电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器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电源专用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电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感器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应用非常广泛,而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于电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求其体积小、效率高、噪声小、生产成本低,同时又要求其结构稳定牢固、散热快。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电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散热快、结构稳定可靠的电源专用的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源专用的电感器,包括呈矩形方框状的磁芯及分别环绕磁芯左右两侧边的左绕组单元和右绕组单元,所述左绕组单元和右绕组单元均包括骨架,骨架表面包绕有多层绝缘纸,绝缘纸外侧环绕有多匝铝箔组合层,相邻两匝铝箔组合层通过绝缘隔条形成散热间隙,铝箔组合层包括位于中间的铝箔和贴合在铝箔两侧面的绝缘层,铝箔包括首端和末端,位于左绕组单元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一铝排,位于右绕组单元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二铝排,第一铝排和第二铝排与磁芯左右两侧边平行且延伸至磁芯下侧,位于左绕组单元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三铝排,位于右绕组单元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四铝排,第三铝排和第四铝排平行于磁芯左右两侧边且延伸至磁芯上侧,所述磁芯的上下两侧边分别安装有一对支架,所述支架包括通过螺丝安装至磁芯的中间长条部以及位于中间长条部两端的两个边缘脚部,所述边缘脚部的端头向内弯折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骨架是由四块骨架板连接组成的框架结构,骨架具有一用于通过磁芯的中空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磁芯包括通过螺杆连接的多个层叠的硅钢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骨架为GPO-3绝缘板材质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铝排和第四铝排之间连接有两个绝缘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较宽的铝箔做为绕组,绕制过程大大简化,提高了组装效率,同时电感较大,另外绕组用的铝箔之间通过绝缘隔条形成散热间隙,同时增强了电感的绝缘性能和散热性能,四个接线端子对称的分布在电感的上下两侧,对称美观,同时通过一对支架安装在需求场合,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3,一种电源专用的电感器,包括呈矩形方框状的磁芯1及分别环绕磁芯1左右两侧边的左绕组单元2和右绕组单元3,所述左绕组单元2和右绕组单元3均包括骨架,骨架表面包绕有多层绝缘纸,绝缘纸外侧环绕有多匝铝箔组合层20,相邻两匝铝箔组合层20通过绝缘隔条200形成散热间隙201,铝箔组合层20包括位于中间的铝箔和贴合在铝箔两侧面的绝缘层,铝箔20包括首端和末端,位于左绕组单元2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一铝排21,位于右绕组单元3的铝箔首端焊接有第二铝排31,第一铝排21和第二铝排31互相平行且延伸至磁芯1下侧,位于左绕组单元2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三铝排22,位于右绕组单元3的铝箔末端焊接有第四铝排32,第三铝排22和第四铝排32互相平行且延伸至磁芯1上侧,所述第三铝排22和第四铝排32之间连接有两个绝缘条5,所述磁芯1的上下两侧边分别安装有一对支架4,所述支架4包括通过螺丝安装至磁芯1的中间长条部41以及连接中间长条部41的两个边缘脚部42,所述边缘脚部42的端头向内弯折90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