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01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承载盘,尤其是一种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半导体芯片渐趋精细微小,在运送该半导体芯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会通过一个承载盘装载该半导体芯片,并将装载有半导体芯片的多个承载盘彼此叠合,再一并运送该多个承载盘及该多个半导体芯片,以避免该半导体芯片在运送过程中受碰撞而毁损。

请参照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承载盘9,该承载盘9具有一个第一表面91及一个第二表面92,该第一表面91凸设一个环墙93,该环墙93于该第一表面91圈围形成一个芯片承载部91a,该第二表面92设有多个限位孔921,该环墙93设有多个限位件931。借此,当该承载盘9欲叠合至另一个该承载盘9时,可使其中一个该承载盘9的多个限位件931限位于另一个该承载盘9的多个限位孔921内,以提升该多个承载盘9在叠合后的稳定性。

但是,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9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时,该震动力会通过该多个限位件931而传递至相邻的该承载盘9,且在多个限位件931仅结合于该环墙93的一端的状况下,该震动力会因为该限位件931的设置而集中作用于该承载盘9的侧墙93,使得该震动力无法分散地传递至该承载盘9整体,进而使该承载盘9容易因受力不均而断裂,或者导致该承载盘9内的被承载物损伤,现有的该承载盘9具有使用可靠度不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以解决现有承载盘9所具有的使用可靠度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该承载盘可通过该限位件的设置而分散震动力,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包括:一个基板,该基板具有一个设置表面,该设置表面沿一个设置方向凸设一个环墙,其中,该设置方向为由该设置表面远离该基板的方向,该环墙将该设置表面区隔为一个承载面及一个支撑面,且该承载面用以承载一个被承载物;及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结合该支撑面且连接该环墙。借此,该限位件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且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时,该震动力可通过该限位件而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与该环墙,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位于该支撑面所延伸的范围内。借此,该限位件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

其中,在该设置方向上,该限位件具有一个限位高度,该环墙具有一个环墙高度,该限位高度不大于该环墙高度。借此,不仅可避免该限位件因高度过高而影响多个承载件之间进行叠合,还可通过该限位件以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其中,该基板另具有一个底表面,该底表面与该设置表面为两个相对表面,且该底表面凹设一限位槽,该限位槽在该设置方向上部分对位该支撑面所延伸的范围。借此,当该限位件与该限位槽均位于该支撑面所延伸的范围内时,即可使欲叠合的多个承载盘通过该限位件与该限位槽而彼此限位,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在该设置方向上对位该限位槽。借此,当该限位件在该设置方向上对位该限位槽时,即可使欲叠合的多个承载盘通过该限位件与该限位槽而彼此限位,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是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在该设置方向上对位该限位槽。借此,可在维持限位效果与维持分散震动力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该限位件所需的材料,并借由两个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形成一个缓冲空间,吸收承载盘受撞击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既能节省制作成本,又能提升避震效果。

其中,在该设置方向上,该限位件具有一个限位高度,该限位槽具有一个限位深度,该限位深度等于该限位高度。借此,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件通过该限位件及该限位槽而彼此限位时,可使该限位件及该限位槽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不仅可提升该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而且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时,该震动力可通过该限位件而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与该环墙,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其中,该限位槽具有对向的两个内接壁,两个内接壁之间具有一个内接距离,该内接距离沿该设置方向渐减。借此,可使该承载盘得以顺利叠合,还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具有背向的两个外接壁,两个外接壁之间具有一个外接距离,该外接距离沿该设置方向渐减。借此,可使该承载盘得以顺利叠合,还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的两个外接壁在该设置方向上对位该限位槽的两个内接壁。借此,可使该承载盘得以顺利叠合,还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可通过该限位件的设置而将震动力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与该环墙,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现有承载盘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局部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叠合状态图;

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叠合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的叠合捆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板 11 设置表面

11a 承载面 11b 支撑面

111 环墙 12 底表面

121 限位槽 121a 内接壁

2 限位件 21 外接壁

3 捆线

A 设置方向

D 限位深度

H1 限位高度 H2 环墙高度

〔现有技术〕

9 承载盘 91 第一表面

91a 芯片承载部 92 第二表面

921 限位孔

93 环墙 931 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包括一基板1及一限位件2。该限位件2结合该基板1。

该基板1具有一设置表面11及一底表面12,该底表面12与该设置表面11为两个相对表面,该设置表面11沿一设置方向A凸设一环墙111,该环墙111将该设置表面11区隔为一承载面11a及一支撑面11b,且该承载面11a用以承载一被承载物;该底表面12凹设一限位槽121,该限位槽121在该设置方向A上部分对位该支撑面11b所延伸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该设置方向A为由该设置表面11远离该基板1的方向,且该设置方向A大致垂直该设置表面11及该底表面12,也即该环墙111垂直凸设于该设置表面11。

请参照图2至图4所示,该限位件2结合该支撑面11b且连接该环墙111。借此,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可通过该限位件2及该限位槽121而彼此限位,以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此外,当该限位件2以相邻的两端分别结合该支撑面11b与该环墙111时,若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该震动力可通过该限位件2而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11b与该环墙111,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另外地,该限位件2位于该支撑面11b所延伸的范围内,且该限位件2在该设置方向A上对位该限位槽121。借此,当该限位件2与该限位槽121均位于该支撑面11b所延伸的范围内,且该限位件2也在该设置方向A上对位该限位槽121时,即可使欲叠合的多个承载盘通过该限位件2与该限位槽121而彼此限位,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

其中,该限位件2可为一长条结构或为多个限位块,在此并不设限。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件2为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在该设置方向A上对位该限位槽121。借此,当该限位件2为两个限位块时,可在维持限位效果与维持分散震动力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该限位件2所需的材料,并借由两个限位块之间的间隙形成一缓冲空间,吸收承载盘受撞击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既能节省制作成本,又能提升避震效果。

请参照图5所示,该限位槽121具有对向的两个内接壁121a,两个内接壁121a之间具有一内接距离,该内接距离沿该设置方向A渐减;该限位件2具有背向的两个外接壁21,两个外接壁21之间具有一外接距离,该外接距离沿该设置方向A渐减,且该限位件2的两个外接壁21在该设置方向A上对位该限位槽121的两个内接壁121a。借此,当两个内接壁121a与两个外接壁21以上述方式对位时,不仅可使该承载盘得以顺利叠合,还可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另外地,在该设置方向A上,该限位件2具有一限位高度H1,该环墙111具有一环墙高度H2,该限位高度H1不大于该环墙高度H2。借此,当该限位件2的该限位高度H1不大于该环墙111的该环墙高度H2时,不仅可避免该限位件2因高度过高而影响多个承载件之间进行叠合,还可通过该限位件2以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叠合顺畅度与叠合稳固性等效果。

并且,在该设置方向A上,当该限位件2具有该限位高度H1时,该限位槽121较佳具有一限位深度D,且该限位深度D等于该限位高度H1。借此,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件通过该限位件2及该限位槽121而彼此限位时,在该限位深度D等于该限位高度H1的情况下,可使该限位件2及该限位槽121具有较大接触面积,不仅可提升该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且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时,该震动力还可通过该限位件2及该限位槽121而平均分散至该承载盘整体,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请再参照图4及图5所示,整体而言,当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欲进行叠合时,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可通过该限位件2及该限位槽121而彼此限位,以避免多个承载盘在叠合后彼此滑动,具有提升承载盘的叠合稳固性的效果;此外,由于该限位件2以相邻的两端分别结合该支撑面11b与该环墙111,若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受到外力冲击而产生震动,该震动力可通过该限位件2而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11b与该环墙111,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另外地,请参照图6所示,当叠合后的多个承载盘欲以一捆线3而进行打包捆绑作业时,该捆线3也可固定于最外侧(例如最底部)的该承载盘的该限位槽121内,使该捆线3能受该限位槽121的限位而不易滑移,进而避免该承载盘内的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限位件的承载盘,可通过该限位件2的设置而将震动力平均分散至该支撑面11b与该环墙111,以避免该震动力集中于特定区域而造成被承载物损伤,具有提升承载盘的使用可靠度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