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306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电器漏电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而电器漏电的原因通常是火线与电器外壳之间存在一条或多条电流泄露通道,电器漏电给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能够设计出一种可解决家用电器漏电问题的插座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包括手控开关,所述手控开关的一端与火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分别连接感应电路、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11个触点,所述继电器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分布I1触点、I3触点、I6触点、I9触点,所述继电器的另一侧由左至右依次分布I2触点、I4触点、I5触点、I7触点、I8触点、I10触点、I11触点,所述I1触点、I2触点分别位于继电器内设有的线圈的两端;所述感应电路用于感应、放大电路漏电电流信号,并控制电源板给继电器供电;所述继电器的I1、I2触点之间电连接用于向继电器提供平稳电压的电容;所述继电器用于控制火线和零线的交换。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的I1触点与I4触点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继电器的I2触点与电源板的地线相连;所述电源板与继电器的I3触点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的I3触点与I5触点吸合;继电器的I6触点通过导线与火线连接,所述继电器的I6触点与I8触点吸合,所述继电器的I8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上的插孔Ⅰ相连;继电器的I9触点通过导线与零线连接,所述继电器的I9触点与I11触点吸合,所述继电器的I11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上的插孔Ⅱ相连;所述继电器的I8触点与I10触点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继电器的I7触点与I11触点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感应电路包括氖泡和由三极管Ⅰ、三极管Ⅱ、三极管Ⅲ通过导线连接组成的放大开关电路。

优选地,所述氖泡通过导线与插座的地脚插孔相接,所述氖泡与三极管Ⅰ的基极B相连,所述三极管Ⅰ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Ⅱ的基极B相连;所述三极管Ⅱ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Ⅲ的基极B相连,所述三极管Ⅲ的发射极E与继电器的I1触点、I4触点电连接,且三极管Ⅲ的发射极E还通过导线与插座上设有的挂脚相连;所述电源板通过导线与三极管Ⅰ、三极管Ⅱ、三极管Ⅲ的集电极C相连。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还电连接有报警模块。

优选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电阻和发光二极管,所述继电器的I1触点通过导线依次电连接电阻、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电源板的地线相连。

优选地,所述电源板输出电压为12V的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在感应电路检测并进行放大的漏电电流信号的控制下,完成继电器的I3触点与I4触点吸合(I3触点与I5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I6触点与I7触点吸合(I6触点与I8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I9触点与I10触点吸合(I9触点与I11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而继电器的I8触点与I10触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I7触点与I11触点之间通过导线连接的设置,可使实现与插孔Ⅰ、插孔Ⅱ相连的火线与零线的交换,使与火线接触的电器外壳变成与零线接触的电器外壳,可有效解决电器漏电的问题;此外,继电器I3触点与I4触点的吸合不仅能够使发光二极管发出亮光警示使用者存在漏电情况,同时还能保证继电器处于持续工作的状态;

2、本实用新型中报警模块的设置,可通过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亮光警示使用者家用电器存在漏电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家用电器防漏电插座,包括手控开关1,手控开关1的一端与火线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板2电连接,电源板2输出电压为12V的直流电,电源板2分别连接感应电路、继电器3;继电器3包括11个触点,继电器3的一侧由左至右依次分布I1触点、I3触点、I6触点、I9触点,继电器3的另一侧由左至右依次分布I2触点、I4触点、I5触点、I7触点、I8触点、I10触点、I11触点,I1触点、I2触点分别位于继电器3内设有的线圈的两端;感应电路用于感应、放大电路漏电电流信号,并控制电源板2给继电器3供电;继电器3的I1、I2触点之间电连接用于向继电器3提供平稳电压的电容4;继电器3用于控制火线和零线的交换。其中,电容4为25V、470μF的铝电解电容;继电器3为12V、11脚的继电器。

继电器3的I1触点与I4触点通过导线连接,继电器3的I2触点与电源板2的地线相连;电源板2与继电器3的I3触点电连接,继电器3的I3触点与I5触点吸合;继电器3的I6触点通过导线与火线连接,继电器3的I6触点与I8触点吸合,继电器3的I8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Ⅰ6相连;继电器3的I9触点通过导线与零线连接,继电器3的I9触点与I11触点吸合,继电器3的I11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Ⅱ7相连;继电器3的I8触点与I10触点通过导线连接,继电器3的I7触点与I11触点通过导线连接。

感应电路包括氖泡8和由三极管Ⅰ9、三极管Ⅱ10、三极管Ⅲ11通过导线连接组成的放大开关电路,其中,三极管Ⅰ9、三极管Ⅱ10、三极管Ⅲ11采用1815型三极管。

氖泡8通过导线与插座5的地脚插孔12相接,氖泡8与三极管Ⅰ9的基极B相连,三极管Ⅰ9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Ⅱ10的基极B相连;三极管Ⅱ10的发射极E与三极管Ⅲ11的基极B相连,三极管Ⅲ11的发射极E与继电器3的I1触点、I4触点电连接,且三极管Ⅲ11的发射极E还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设有的挂脚13相连;电源板2通过导线与三极管Ⅰ9、三极管Ⅱ10、三极管Ⅲ11的集电极C相连。

继电器3还电连接有报警模块14。报警模块14包括电阻15和发光二极管16,继电器3的I1触点通过导线依次电连接电阻15、发光二极管16,发光二极管16的输出端与电源板2的地线相连。

当插座5的地脚插孔12未出现漏电电流时,感应电路及继电器3均不工作,电源板2与继电器3的I3触点相连,继电器3的I3触点与I5触点吸合;继电器3的I6触点通过导线与火线相连,继电器3的I6触点与I8触点吸合,I8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Ⅰ6相连;继电器3的I9触点通过导线与零线相连,继电器3的I9触点与I11触点吸合,I11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Ⅱ7相连。

当家用电器发生漏电时,由于插座5通过插头与家用电器相连,插座5上的地脚插孔12上也会存在漏电电流,插座5的地脚插孔12出现的漏电电流经过氖泡8及由三极管Ⅰ9、三极管Ⅱ10、三极管Ⅲ11组成的放大开关电路,感应电路控制继电器3的I3触点与I4触点吸合(I3触点和I5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I6触点与I7触点吸合(I6触点和I8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I9触点与I10触点吸合(I9触点和I11触点由原来的吸合状态变为断开状态)。

继电器3的I3触点与I4触点吸合后,发光二极管16发出亮光警示使用者有电器漏电。同时,继电器3的I6触点通过导线与火线相连,继电器的I6触点与I7触点吸合,I7触点与I11触点通过导线相连, I11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Ⅱ7相连;继电器的I9触点通过导线与零线相连,I9触点与I10触点吸合,而I10触点与I8触点通过导线相连,I8触点通过导线与插座5上的插孔Ⅰ6相连,实现与插孔Ⅰ6、插孔Ⅱ7相连的火线、零线的交换,使与火线接触的电器外壳变成了与零线接触的电器外壳,解决了电器漏电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