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24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公母对插连接器一般用于线到线、板到线、板到板的电路连接。公母对插连接器一般对插拔力的要求是插入力尽量小,可以使插入顺畅;拔出力尽量大,可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现有的公母对插连接器均采用一端为刚性结构,如刚度较大形变很小的铁壳和塑胶,另一端为弹性结构,如悬臂梁弹片。这种结构仅依靠一端弹性变形使得为了获得足够的拔出力同时插入力会偏大,影响插入手感,并且弹性结构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塑性变形,多次插拔容易产生疲劳断裂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插入力小、弹性端子塑性疲乏小、使用寿命长的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公头和母座,所述公头包括绝缘插头,所述母座上包括绝缘本体和设于绝缘本体内的与绝缘插头相互配合的内凹的插口;所述插口内相对两侧设置分别有第一弹性端子,所述绝缘插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与第二弹性端子在公头插入母座时能够相对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括第一基部和位于所述第一基部中间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包括第二基部和位于所述第二基部中间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第二凸起部在公头插入母座时能够相对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呈V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最高点的两侧分设别有第一插入引导面和第一拔出引导面,所述第二凸起部最高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入引导面和第二拔出引导面;所述第一插入引导面与插拔方向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一拔出引导面与拔插方向形成的锐角,所述第二插入引导面与插拔方向形成的锐角小于第二拔出引导面与插拔方向形成的锐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入引导面和第二插入引导面材料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拔出引导面和第二拔出引导面的摩擦系数。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部连接到所述插口的方式为两端固定梁或一端固定悬臂梁,所述第二基部连接到所述绝缘插头的方式为两端固定梁或一端固定悬臂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部不少于一个,所述第二凸起部不少于一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由导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插入力小、弹性端子塑性疲乏小、使用寿命长,插入时受力小,使插入顺畅,拔出时受力大,使得连接的可靠性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公头和母座处于分开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公头和母座处于插入状态;

图3是图2电连接器组件的剖面图;

图4图3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公头的剖面图;

图5是图3中电连接器组件的母座的剖面图;

其中:10-公头、20-母座、11-绝缘插头、21-绝缘本体、22-插口、23-第一弹性端子、12-第二弹性端子、24-第一基部、25-第一凸起部、13-第二基部、14-第二凸起部、251-第一插入引导面、252-第一拔出引导面、141-第二插入引导面、142-第二拔出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公头10和母座20,公头10包括绝缘插头11,母座20上包括绝缘本体21和设于绝缘本体21内的与绝缘插头11相互配合的内凹的插口22;插口22内相对两侧设置分别有第一弹性端子23,绝缘插头1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端子12,第一弹性端子23与第二弹性端子12在公头10插入母座20时能够相对抵接。当公头10插入母座20时,第一弹性端子23和第二弹性端子12相互接触、挤压、变形,第一弹性端子23与第二弹性端子12的结合,有利于降低公头10和母座20互连的插入力,使插入更顺畅,同时第一弹性端子23和第二弹性端子12的塑性疲乏小,不容易出现疲劳断裂。

其中,第一弹性端子23包括第一基部24和位于第一基部24中间的第一凸起部25,第二弹性端子12包括第二基部13和位于第二基部13中间的第二凸起部14,第一凸起部25与第二凸起部14在公头10插入母座20时能够相对抵接,固定住第一弹性端子23和第二弹性端子12,使其稳固,不容易脱离。第一凸起部25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一基部24中的任一位置,第二凸起部14与第一凸起部25的位置是相对应的。母座20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弹性端子23的第一凸起部25的位置可以不同。

其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调节公头10末端的长度,使得当公头10末端与母座20的插口22的末端的相互抵接的时候,第一凸起部25与第二凸起部14的产生接触力,确保第一弹性端子23与第二弹性端子12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凸起部25和第二凸起部14呈V型。

其中,第一凸起部25最高点的两侧分设别有第一插入引导面251和第一拔出引导面252,第二凸起部14最高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入引导面141和第二拔出引导面142;第一插入引导面251与插拔方向形成的第一锐角小于第一拔出引导面252与拔插方向形成的第二锐角,第二插入引导面141与插拔方向形成的第三锐角小于第二拔出引导面142与插拔方向形成的第四锐角。通过调小第一锐角和第三锐角的角度,可以减小公头10与母座20的插入力,调大第二锐角和第四锐角的角度,可以增大公头10与母座20的拔出力,使得公头10和母座20对插更顺畅,同时拔出力大,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地,第一插入引导面251和第二插入引导面141材料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拔出引导面252和第二拔出引导面142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小,则在插入或拔出时的力小,摩擦系数大,则在拔出和插入时的力大。

优选地,第一基部24连接到插口22的方式为两端固定梁或一端固定悬臂梁,第二基部13连接到绝缘插头11的方式为两端固定梁或一端固定悬臂梁。

其中,第一凸起部25不少于一个,第二凸起部14不少于一个。

其中,第一弹性端子23和第二弹性端子12由导电材料制成且一体成型,导电材料可以为金属,如银、铜、铝等。

本实用新型详细介绍了具体实施方式及其附图,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及其附图,尤其不限于附图中的公母对插的电连接器组件,附图中示出的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中较为美观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虽然此形状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要求保护的技术点,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对其进行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而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