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2345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存储时间长、尺寸同比小、绿色环保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移动电话、蓝牙耳机、MP3、MP4、MP5、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等。但是,在锂离子电池测试和运输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跌落的现象,从而造成电池外观变形、漏液和内部短路的情况出现,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报废和产品安全隐患;且在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极片的裁切或生产过程中杂质的混入等原因,极片表面产生毛刺,极易刺穿隔膜造成短路,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简单、产品成品高、方便组装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本体、壳体、正极端、负极端、隔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摔垫块,所述正极端引出正极支柱,负极端引出负极支柱,所述正极支柱及负极支柱上均设有旋合螺母,所述隔膜包括隔膜本体、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涂覆在隔膜本体两侧,第二保护层涂覆在第一保护层两侧,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形状为波形,所述防摔垫块为“L形”防摔垫块,“L形”防摔垫块的一条边与壳体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L形”防摔垫块的另一条边与壳体顶部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隔膜本体的材质为陶瓷纤维。

所述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材质分别为非反应型球形硅树脂与聚合物弹性微球。

所述防摔垫块为四个。

所述隔膜本体的厚度为0.5mm~5mm。

所述第一保护层的厚度为0.5mm~5mm。

所述第二保护层的厚度为0.5mm~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设置的保护层避免了毛刺将锂离子电池隔膜刺穿,有效的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同时,设置的防摔垫块有效的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在测试和运输过程中跌落现象的发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质量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池本体,2、壳体,3、正极端,4、正极支柱,5、旋合螺母,6、负极端,7、负极支柱,8、隔膜本体,9、第一保护层,10、第二保护层,11、防摔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本体1、壳体2、正极端3、负极端6、隔膜,还包括防摔垫块11,正极端3引出正极支柱4,负极端6引出负极支柱7,正极支柱4及负极支柱7上均设有旋合螺母5,所述隔膜包括隔膜本体8、保护层,保护层包括第一保护层9、第二保护层10,第一保护层9涂覆在隔膜本体8两侧,第二保护层10涂覆在第一保护层9两侧,第二保护层10的形状为波形,防摔垫块11为“L形”防摔垫块,“L形”防摔垫块的一条边与壳体2顶部上表面固定连接,“L形”防摔垫块的另一条边与壳体2顶部侧面固定连接,隔膜本体8的材质为陶瓷纤维,第一保护层9、第二保护层10的材质分别为非反应型球形硅树脂与聚合物弹性微球,防摔垫块11为四个,隔膜本体8的厚度为0.5mm~5mm,第一保护层9的厚度为0.5mm~5mm,第二保护层10的厚度为0.5mm~5mm。

具体使用过程:对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组进行串并联连接时,旋开与正极支柱4及负极支柱7配套的旋合螺母5,然后将导电片的端部放置在旋合螺母5与正极端或负极端之间,将导电片夹紧在旋合螺母和正极端或负极端之间便可,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电池组内的其中一个电池损坏了,只要旋松该损坏的电池的正极支柱4和负极支柱7上的旋合螺母就可将其取出,然后更换上新的电池便可;设置的保护层避免了毛刺将锂离子电池隔膜刺穿,有效的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同时,设置的防摔垫块有效的避免了锂离子电池在测试和运输过程中跌落现象的发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质量稳定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