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258阅读:1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插件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源线。



背景技术:

现有大电流线束插件的线夹本体与插件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结构,两者的角度无法进行调节,适应性能差,并且,插件本体与插座之间没有设有防脱锁定机构,安全系数不高,故仍然需要对现有大电流电器插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有效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的下端设有线夹出口,线夹本体的上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3/5环体,插件本体的后端设有两片相互对称分布的连接板,该连接板出开设有与上述3/5环体配合的装配圆孔,插件本体通过装配圆孔和3/5环体的配合与线夹本体活动连接,上述3/5环体卡入装配圆孔内,两片连接板上方的插件本体处设有一块盖板,该盖板通过螺钉固定与插件本体上表面,上述其中一片连接板的外侧设有一悬架,该悬架处设有一弹性连接片,该弹性连接片的一端与悬架连接,该弹性连接片的另一端呈悬空状,弹性连接片与插件本体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弹性连接片上表面形成锯齿状的凸起,插件本体下表面设有一灯柱,该灯柱垂直于插件本体下表面设置,插件本体上表面设有四条平行分布的线束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其线夹本体和插件本体之间采用转轴式装配结构,两者可进行调度调节,有效提升了产品的适应性。插件本体的下方增设了弹性连接片,该弹性连接片的上表面沿着弹性连接片的走向分布有若干齿状凸起,该齿状凸起用于配合插座处的卡槽,两者通过弹性卡合后能有效确保插件与插座之间不会分离,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产品设计合理,构思巧妙,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

1、线夹本体;

2、线夹出口;

3、连接部;

4、3/5环体;

5、插件本体;

6、连接板;

7、装配圆孔;

8、盖板;

9、螺钉;

10、弹性连接片;

11、凸起;

12、灯柱;

13、限位缺口;

14、线束;

15、线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源线,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包括线夹本体1,所述线夹本体1的下端设有线夹出口2,线夹本体1的上端设有连接部3,该连接部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3/5环体4,插件本体5的后端设有两片相互对称分布的连接板6,该连接板6出开设有与上述3/5环体4配合的装配圆孔7,插件本体5通过装配圆孔7和3/5环体4的配合与线夹本体1活动连接,上述3/5环体4卡入装配圆孔7内,两片连接板6上方的插件本体5处设有一块盖板8,该盖板8通过螺钉9固定与插件本体5上表面,上述其中一片连接板6的外侧设有一悬架,该悬架处设有一弹性连接片10,该弹性连接片10的一端与悬架连接,该弹性连接片10的另一端呈悬空状,弹性连接片10与插件本体5底部之间形成间隙,弹性连接片10上表面形成锯齿状的凸起11,插件本体5下表面设有一灯柱12,该灯柱12垂直于插件本体5下表面设置,插件本体5上表面设有四条平行分布的线束槽13。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接板6处设有限位缺口13,该限位缺口13设置于装配圆孔7一侧,该限位缺口用于限制。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线夹本体1内设有线束14,该线束内分布有四条导线,分布位于上述线束槽15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