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271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适用于石油、化工、冶炼等重要工业场所。



背景技术: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操控电缆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炼等重要工业场所。目前市面上通用的远程操控电缆为两种,包括信号传输电缆和信号控制电缆,两种电缆并列铺设使用,这无疑增加了人工铺设的成本和工作量,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在实现设备之间数据与供电自动化传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工费用的开支,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包括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所述信号传输系统位于中心位置,所述信号控制系统包覆在所述信号传输系统的外面;所述信号传输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包括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传输单元金属屏蔽层和传输单元护套层,所述的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包括传输单元导体和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所述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包覆在所述传输单元导体的外面,所述的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为两个;所述信号控制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包括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控制单元金属屏蔽层和控制单元护套层,所述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包括控制单元导体和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所述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包覆在所述控制单元导体的外面;所述的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为数个,均匀环绕在所述信号传输系统的外面。

在所述的信号传输系统中,所述传输单元导体采用第六类绞合铜软丝,绞合节径比控制在12倍以内;所述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采用低泄露值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所述传输单元金属屏蔽层采用镀锡软铜丝编织加铝带纵包结构;所述的传输单元护套层采用阻燃聚乙烯塑料,其氧指数达30%以上。

在所述的信号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单元导体采用纯度99.99%的无氧铜丝,铜丝椭圆度不大于0.5%,伸长率大于30%以上;所述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塑料,交联度达90以上;所述控制单元金属屏蔽层采用单层退火软铜带绕包,搭盖率20以上,对外来信号屏蔽性达99%以上;所述控制单元护套层采用防紫外线低烟无卤聚烯烃塑料掺加防紫外线剂,塑料的氧指数在4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包括信号传输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信号传输系统位于中心位置,信号控制系统包覆在信号传输系统的外面。

在信号传输系统中:

传输单元导体采用第六类绞合铜软丝,绞合节径比控制在12倍以内,提高了导体的抗拉力和柔软度。

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采用低泄露值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在保证电缆的绝缘性能的同时,确保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传输单元金属屏蔽层采用镀锡软铜丝编织加铝带纵包结构,对外来信号屏蔽性达99%以上,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干扰。

传输单元护套层采用阻燃聚乙烯塑料,其氧指数达30%以上,不但起到阻燃效果,还保证了信号传输系统不受外力损伤。

在信号控制系统中:

控制单元导体采用纯度99.99%的无氧铜丝,铜丝椭圆度不大于0.5%,伸长率大于30%以上,保证了控制信号稳定性。

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塑料,交联度达90以上,电缆在高温90度以上不变形,提高了电缆的耐温等级。

控制单元金属屏蔽层采用单层退火软铜带绕包,搭盖率20以上,对外来信号屏蔽性达99%以上,保证信号传输不受干扰。

控制单元护套层采用防紫外线低烟无卤聚烯烃塑料掺加防紫外线剂,塑料的氧指数在40%以上,电缆在火灾情况下蔓延性较弱,由于塑料在加工过程中加放了防紫外线剂,保证了电缆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信号传输系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包括信号传输系统1和信号控制系统,信号传输系统1位于中心位置,信号控制系统包覆在信号传输系统1的外面;其中:信号传输系统1由里到外依次包括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传输单元金属屏蔽层8和传输单元护套层9,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包括传输单元导体6和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7,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7包覆在传输单元导体6的外面,传输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为两个;信号控制系统由里到外依次包括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控制单元金属屏蔽层2和控制单元护套层5,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包括控制单元导体3和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4,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4包覆在控制单元导体3的外面;控制单元导体绝缘线芯为数个,均匀环绕在信号传输系统的外面。

在信号传输系统1中,传输单元导体6采用第六类绞合铜软丝,绞合节径比控制在12倍以内;传输单元导体绝缘层7采用低泄露值高密度的聚乙烯材料;传输单元金属屏蔽层8采用镀锡软铜丝编织加铝带纵包结构;传输单元护套层9用阻燃聚乙烯塑料,其氧指数达30%以上。

在信号控制系统中,控制单元导体3采用纯度99.99%的无氧铜丝,铜丝椭圆度不大于0.5%,伸长率大于30%以上;控制单元导体绝缘层4采用辐照交联聚乙烯塑料,交联度达90以上;控制单元金属屏蔽层2采用单层退火软铜带绕包,搭盖率20以上,对外来信号屏蔽性达99%以上;控制单元护套层5采用防紫外线低烟无卤聚烯烃塑料掺加防紫外线剂,塑料的氧指数在4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远程操控电缆,在实现设备之间数据与供电自动化传输的基础上,减少了人工费用的开支,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