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469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电压力接触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导电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压力接触器。



背景技术:

电压力接触器用于传输两个彼此相对运动的元件之间的电流和信号,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导电连接的场合。现有的电压力接触器包括中空的壳体,壳体的一端套设有触头,触头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导电帽,壳体的相对另一端固定套设有连接体,触头和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可使触头在壳体中轴向相对运动,从而保证两个相对运动的元件之间的电流或者信号传输稳定。

中国专利cn1973409a公开了一种电压力接触装置,包括一个壳体套筒,该壳体套筒具有一个面向触点的端部以及一个背对触点的端部;一在壳体套筒内沿轴向可移动地支承的导电的接触头,该接触头从壳体套筒的面向触点的端部伸出;一设置在壳体套筒内的预紧元件,接触头可以克服该预紧元件的预紧力被推入壳体套筒内;以及一设置在壳体套筒的背对触点的端部上的导电的连接块,该连接块用于固定一输电线。连接块在壳体套筒内具有一面向触点的轴向的孔,接触头的一个与该孔同轴设置的背对触点的部段被容纳在该孔中,以便在接触头与连接块之间建立电接触。这种压力接触装置构成为在高数目的接触行程之后保持完好。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装置,其接触元件为冠簧,冠簧通过其两个端部分别与接触头和连接块接触,接触头和连接块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装置所能传到的电流比较小,当需要传导的电流较大时,只能增大电压力接触装置的体积,从而增加了本发明电压力接触装置对安装空间的要求;并且,接触头因与壳体导向部分面积小容易与轴向偏离而出现卡滞现象,影响本发明电压力接触装置的性能稳定性。

因此,设计出一种电压力接触器,不仅能够节约空间,而且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电压力接触装置安装空间要求高且性能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压力接触器,不仅能够节约空间,而且具有良好的性能稳定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压力接触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中套设有可在所述壳体中往复运动的触头,所述壳体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触头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所述第一导向段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中,所述第一导向段与第一导向孔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段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中,所述第二导向段设置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与第二导向孔间隙配合;所述触头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端部之间的鼓部,所述鼓部的外径大于两个所述端部的外径;所述鼓部与第二导向孔贴合接触,两个所述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压合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鼓部的鼓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鼓部的周向表面排设有多个间隙,所述间隙径向贯穿所述鼓部的周向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导向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内径,且所述第一凸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内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凸部的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触头的一端设置有端孔,所述端孔中安装有连接体;所述触头和连接体之间设置有可带动所述触头沿所述壳体轴向往复运动的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触头朝向所述连接体的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的底面接触,所述弹簧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朝向所述触头的侧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体朝向所述触头的一端轴向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弹簧朝向所述连接体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柱中。

作为优选,所述触头背离所述第一凸部的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中设置有导电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其触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孔间隙配合的第二凸部,显著增加了触头轴向往复运动的导向长度,从而提高了触头轴向运动的稳定性;同时触头外侧套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导向孔、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相接触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增加了所述触头与壳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电阻,提高了传导电流,从而在相同电流值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了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体积,具有较低的安装空间要求。

2、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其触头通过设置与所述壳体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段,增加了所述触头的轴向长度,进而增加了所述弹簧的轴向长度,在所述弹簧发生相同的变形量时,增加所述弹簧的轴向长度即可相应地降低所述弹簧的变形比例,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弹簧的使用寿命和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和性能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壳体;11、第一导向孔;12、第二导向孔;13、端孔;2、触头;21、第一导向段;22、第二导向段;221、第一凸部;222、第二凸部;23、第一盲孔;24、第二盲孔;3、弹性件;31、间隙;32、端部;33、鼓部;4、连接体;41、连接柱;5、弹簧;6、导电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轴向中心水平截面的直径为鼓径,弹性件轴向两端的水平截面的直径为端径;所述壳体和触头均为圆柱状,沿圆周方向为周向,附图1中的竖直方向为轴向,水平方向为径向;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压力接触器,包括壳体1和触头2,所述壳体1为中空,所述触头2套设于所述壳体1中,并可在所述壳体1中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壳体1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导向孔11和第二导向孔12,所述触头2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和第二导向孔12中,所述触头2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导向段21和第二导向段22,所述第一导向段21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中,并且所述第一导向段21与第一导向孔1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导向孔11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段21实现了对所述触头2往复运动的导向作用,从而保证了所述触头2往复运动的稳定性。所述第二导向段22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2中,所述第二导向段22设置有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沿由所述第一导向孔11至第二导向孔12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凸部2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2的内径,所述第二凸部222与所述第二导向孔12间隙配合,所述第二导向孔12通过所述第二凸部222实现了对所述触头2的往复运动进一步导向作用,所述第二凸部222显著增加了所述壳体1对触头2的导向长度,从而提高了所述触头2轴向往复运动的稳定性和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所述触头2和壳体1之间仅通过第一导向段21间隙配合,以实现所述壳体1对触头2的导向作用,因第一导向段21的长度较短,不能对所述触头2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所述触头2在轴向往复运动时容易出现偏离轴线方向的倾斜或者旋转,即卡滞现象,从而降低了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其触头2设置有进一步与所述壳体1间隙配合的第二凸部222,所述第二凸部222对所述触头2的轴向往复运动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所述第二凸部222和第一导向段21相互配合对所述触头2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行导向,从而大大减小了所述触头2发生卡滞现象的可能性,并提高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稳定性。

参见图1至图4,所述触头2的外侧进一步套设有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之间,所述弹性件3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32,以及连接于两个端部32之间的鼓部33,所述鼓部33的外表面径向突出于所述两个端部32,即所述鼓部33的外径大于所述两个端部32的外径。所述鼓部33的外表面与第二导向孔12的内表面贴合接触,两个所述端部32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相压合,与现有技术的接触元件(冠簧)相比,所述弹性件3增加了所述触头2与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小了传导电阻,提高了传导电流和信号的大小,从而在相同电流值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了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体积,具有较低的安装空间要求。

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其触头2外侧套设有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鼓部33与所述第二导向孔12内壁贴合接触,所述两个端部32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相压合,增加了所述触头2与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传导电流,节约了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安装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3可为鼓簧或者灯笼簧。

为了保证所述弹性件3与第二导向孔222内侧面紧密贴合,即所述弹性件3处于径向压缩状态,即所述弹性件3的鼓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孔12的内径。

参见图4,所述弹性件3的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32,所述两个端部32之间为鼓部33,所述鼓部33的外径大于所述端部32的外径,且所述鼓部33的外径沿由两个端部32分别向所述弹性件3轴向中心水平截面的方向逐渐增加,当所述弹性件3安装至所述触头2并与所述第二导向孔12相配合时,所述弹性件3处于径向压缩状态,从而使所述弹性件3的整个鼓部3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向孔12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两个端部32分别与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所述触头2和壳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了传导电阻,提高了传导电流值。

继续参见图4,朝向所述第二导向孔222的侧面轴向设置有多个间隙31,所述多个间隙331沿所述弹性件3的周向均匀排设,以进一步保证所述弹性件3能够顺利地被所述第二导向孔12径向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3为黄铜材质,以进一步减小接触电阻。

继续参见图1至图3,为了容纳所述第一凸部221和第二凸部222,所述第二导向孔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的内径,且所述第一凸部22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孔11的内径,所述第一凸部221朝向所述第一导向孔11的侧面可与所述第二导向孔12的底面相贴合,以限制所诉触头2的运动距离;为了保证所述触头2的运动灵活性,所述第一凸部22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凸部222的外径,即所述第一凸部221与第二导向孔12之间存在有间隙,以避免所述触头2在第二导向孔222中过定位。

继续参见图1、图2,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触头2的一端轴向设置有端孔13,所述端孔13中安装有连接体4,所述触头2和连接体4之间设置有弹簧5,所述弹簧5可带动所述触头2沿所述壳体1轴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所述触头2朝向所述连接体4的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一盲孔23,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盲孔23的底面接触,所述弹簧5的相对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4朝向所述触头2的侧面接触,所述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当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与与其配合使用的元件之间的间距发生在设计范围内的变化时,预压缩的弹簧5可保证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与另一相对运动的导电元件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以保证所述两元件之间保持良好的电流或者信号传导。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4朝向所述触头2的一端轴向设置有连接柱41,所述弹簧5朝向所述连接体4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柱41中,所述连接柱41朝向所述触头2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盲孔23内,从而使所述第一盲孔23能够保证所述弹簧5位于第一盲孔23中部分的压缩处于轴向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柱41能够保证所述弹簧5套设于所述连接柱41的部分在轴向上进行压缩,从而保证提高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稳定性。

继续参见图1、图2,所述触头2背离所述第一凸部222的一端轴向设置有第二盲孔24,所述第二盲孔24中设置有导电帽6。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其触头2通过设置与所述壳体1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段22,增加了所述触头2的轴向长度,进而增加了所述弹簧5的轴向长度;所述触头2轴向设置有端孔13,进一步增加了所述弹簧5的轴向长度,当两元件发生相同的位移改变量时,即在所述弹簧5发生相同的变形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本发明的电压力接触器的弹簧安装轴向长度较大,所述弹簧5的变形量相对较小,从而所述弹簧5的疲劳程度较小,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弹簧5的使用寿命和本发明电压力接触器的结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