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365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中压耐火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耐火电缆的发展过程颇为曲折,从名词开始就有争论,设计和救灾部门将这类产品命名为“防火电缆”,制造部门则命名为“耐火电缆”,iec标准的完整术语应为“在火焰条件下燃烧而要求保持线路完整性的电缆”,这样的名词太长,久而久之“耐火电缆”成了习惯使用术语,不过“耐火”和“防火”之争至今未了,不管用词如何,关于火焰规定、燃烧时间和线路完整等要求,才是耐火电缆的实质问题,局限的模拟试验只是相对比较,真的发生火灾时哪一种电缆能保证安全运行,需要用更为切合实际的试验方法,上海电缆研究所于1969年开始研制用于核反应堆无机绝缘信号检测电缆(属于仪表电缆),试制氧化铝和氧化镁绝缘耐高温合金导体和护套电缆,某些性能氧化铝较氧化镁更佳,但对于配电布线来说,氧化镁绝缘已足够有余;上世纪80年代,上海电缆研究所成功试制并生产了氧化镁绝缘电缆,为耀华-皮尔金顿玻璃厂设备配套,从而国产氧化镁电缆在国内打开了市场,由于铜价问题影响了氧化镁电缆的广泛使用,云母带绕包加塑料绝缘耐火电缆迅速崛起,确实对氧化镁电缆冲击很大,加上商业炒作升温,云母带绝缘耐火电缆在行业中风行一时,只要有检测报告,似乎发生火灾时这种电缆就能保持线路完整性,这里并不否认优质云母带绝缘耐火电缆可以在火灾时维持一段时间,但到底可维持多长,很难有数字概念表达,再说各厂产品良莠不齐,遇到劣质产品则杞人忧天之念也不无道理,我国大、中城市的火灾损失已引起政府重视,公安部消防处对建筑某些线路,应采用氧化镁电缆已作出规定,当前氧化镁电缆的订单骤增,已接近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氧化镁电缆耐火性能的信任,当然不是靠宣传而得,真正的体会是由实体火灾模拟试验给予证实。高电压、大容量和高可靠性是当今电力电缆技术发展的方向,国外有很多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提出要研究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6kv及以上)耐火电力电缆,国内如河北任丘电缆、上海华新丽华集团、桂林国际电缆以及藤仓中国电缆等电线电缆企业在网上标有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耐火电力电缆,但经实际了解只有1kv及以下耐火电缆品种;目前所用的耐火电缆电压等级都在1kv及以下,其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导体上绕包云母带耐火层,在着火时,绝缘层烧毁后利用云母带继续保持高温下(750~1000℃)90分钟绝缘性能,实现火灾发生后,可继续保持通电90分钟以上,便于人员、财物疏散;第二种是采用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电缆,该电缆绝缘采用矿物氧化镁,在着火时,氧化镁绝缘不会被烧毁。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高压耐火电缆由其在高压下运行的电气参数决定了它的结构,绝缘线芯的结构必须是导电线芯-导体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屏蔽,要制造高压耐火电缆,不能采取导体上绕包耐火云母带的方式,也不能采取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形式;6~35kv高压耐火电缆产品技术主要体现在:第一、结构先进6~35kv高压耐火电缆采用隔热填充、降温式绝热层和挡火层组合起到耐火作用,和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绝缘耐火电缆相比,柔软性好,生产长度长,可连续生产;第二、耐火性能好该电缆通过隔热填充、降温式绝热层和挡火层组合作用,电缆外部750-1000℃温度传到缆芯能降低到250-350℃,加上多层阻隔使空气中氧气不能侵入电缆绝缘层,从而达到绝缘线芯的绝缘层只软化(交联聚乙烯不熔化),不产生氧化分解的效果,保证火灾时电缆能在规定的90分钟内正常工作;第三、环境适应性6~35kv高压耐火电缆必须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使用要求,如高寒地区、热带地区、高海拔地区等,因此应具有耐高热、耐高寒、耐紫外线等性能;第四、安全性6~35kv高压耐火电缆根据不同的敷设环境可具有阻水、耐油、耐候、耐老化、阻燃、高强度、高耐磨、高抗撕等特性要求,以适应该电缆长期运行条件下的油污、磨擦、运行震动以及其它环境变化等情况下产生的拉、磨、冷热交替等使用要求;在产品制造技术上,为适应这些产品特性要求,更多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被开发应用,在材料技术上,众多特性的综合、叠加,对产品材料实现的要求很高,难度很大,产品材料选用及产品结构设计是产品制造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产品的核心技术;此外,6~35kv高压耐火电缆电压等级较高,其产品的安全可靠性是产品发展的首要问题,严格细致的产品可靠性研究,是产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6~35kv高压耐火电缆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发展空间大的产品,目前国际上个别发达国家在研究该类电缆,国内尚未发现有其他电缆企业对该类电缆进行研究,这一产业技术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城市建设以及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大力开发,电线电缆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被最大限度地带动起来,给电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于城市、市郊和大、中型企业线路从架空转入地下敷设,6~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年需求量已超过10万公里,有很多大型企业如发电厂、化工厂、钢铁厂等提出了6~35kv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缆的需求,但国内、外没有一家企业能提供该产品;6~35kv高压耐火电缆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该电缆耐电压等级高,传统的耐火电缆电压等级都在1kv及以下,不能用于高压线路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上对可用于6~35kv的高压线路中使用的耐火电缆的需求呼声越来越高,本项目研制成功后,将大大提高耐火电缆的电压等级;2)和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电缆相比,该电缆柔软,可以大长度生产,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电缆生产工艺如下:氧化镁加部份辅料混合均匀后压成瓷套,再烧结,氧化镁瓷套烧结好后穿在铜棒上,外面再套上铜管,然后在退火炉中加热,在盘拉机上通过模具多次拉伸,拉到预定的外径后即为铜芯铜护套氧化镁电缆。该电缆生产工艺复杂,受生产工艺的限制,不能大长度连续生产,小规格电缆一次能生产一百多米,大规格电缆一次只能生产几十米。同时,该电缆的结构决定了其弯曲半径大,电缆柔软性能差等特性,而6~35kv高压耐火电缆可以大长度生产,其生产长度主要受盘具影响,只要盘具能装,其长度就可以做长,另外,该电缆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填充采用氧化铝含量≥95%的多晶氧化铝纤(al2o3·2sio2·2h2o),该类材料在高温下不会变硬、变脆,仍能保持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因此电缆相对柔软,弯曲性能好;3)电缆耐火性能好,普通1kv及以下电缆是以玻璃布带粘合云母片绕包在导体外作耐火绝缘,该电缆在绝缘绕包过程中片状云母易脱落,会造成电缆局部耐火性能降低,而且外层塑料不耐高温,高温下会烧损变形,导致耐火绝缘层的脱落,因此该电缆只能在短时间(例如小于1.5小时)及一定的温度范围(小于1000℃)内,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本产品技术是采用耐火无机短纤维,外用耐火或无机粘结剂粘结包裹封闭构成耐火绝缘层,本产品所用的耐火无机短纤维,主要是氧化铝含量≥95%的多晶氧化铝纤维(al2o3·2sio2·2h2o),或氧化铝和二氧化硅总含量≥99%的多晶莫来石纤维,它们均可以长期耐温1320~1600℃;6~35kv高压耐火电缆的发展将带动当前众多高新技术前沿的发展,这些高新技术本身又将为新兴产业的形成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中压耐火电力电缆,该电缆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阻燃、耐火性,在保证电缆的柔软性和大长度加工工艺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电缆的电压等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由多个线芯绞合而成,线芯由导体及设置于导体外的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组成,其中:导体为数个铜芯导体绞合而成,屏蔽层设置于导体外,绝缘层设置于屏蔽层外,绝缘层外还设有隔热层,隔热层外设有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外绕包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外设有耐火层;多个线芯之间填充有填充物;缆芯外绕包有陶瓷纤维带,陶瓷纤维带外设置有绝热降温层,绝热降温层外设置有钢带挡火层,钢带挡火层外设有隔氧层,隔氧层外依次设有内护套和外护套,外护套通过润滑层包裹于内护套上。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的,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隔氧层与内护套之间还设有绕包层,绕包层由第一绕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包层与第二绕包层叠合而成,第一绕包层为第一绕包带为云母带绕包带,第二绕包层为无碱玻璃丝绕包带。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外护套上分隔均布有数个阻燃带。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线芯有三个,线芯沿圆周方向紧密排列绞合。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填充物采用无尘岩棉绳填充。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制作;屏蔽层为硅橡胶。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金属屏蔽层采用铜丝编织层或铜带绕包层;耐火层为陶瓷化硅橡胶带绕包而成;隔氧层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成;隔热层为无卤硅瓷胶。8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阻燃带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15-18份,溴碳聚氨酯树脂:10-13份,硼酸锌改性酚醛树脂:15-20份,云母:1-5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7-10份,改性氢氧化镁:5-8份,氯化石蜡:1-3份,硼酸锌:3-6份,氢氧化铝:2-4份,六甲基环三硅氮烷:2-5份,玻璃鳞片:1-3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5份,改性蛭石粉末:1-3份,硅油:4-7份,填料:0.5-1份;填料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y:9-11%,sc:30-38%,gd:18-20%,sm:8-10%,pr:13-15%,余量la,为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改性氢氧化镁具体制作如下: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15min使其充分水解,在超声分散仪中超声10-15min再装入喷壶中,将氢氧化镁粉末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用喷壶将水解的溶液喷在氢氧化镁粉末表面,再高速混合15-20min,取出烘干即可得到改性氢氧化镁。前述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绝热降温层由芯层和隔气层复合而成,其中:芯层包括微孔聚氨酯及玻璃纤维,微孔聚氨酯的孔径为150微米;隔气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聚氨酯粘合剂层、聚乙烯层、金属铝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在高温高频热合形成,厚度大于等于110微米;绝热降温层的制作为:将制备好的芯层切割成方形,在一侧预留处一个圆柱形小孔,然后采用预加热器升温至130-140摄氏度,预热15-20min,然后将芯层取出并迅速向圆柱形小孔内添加saes吸气剂,然后访日高阻隔薄膜袋中,待用,将高温高频热合形成隔气层与芯层热压复合即可得到绝热降温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采用陶瓷纤维隔火层绕包、钢带挡火层、绝热降温层、隔热层组合的电缆结构设计,使得电缆具有良好的阻燃、耐火性,在保证电缆的柔软性和大长度加工工艺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电缆的电压等级,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在电缆结构设计上采用无尘岩棉绳填充,缆芯外绕包具有高阻燃隔火性能的陶瓷纤维带,陶瓷纤维带配合绝热降温层、钢带挡火层和高阻燃护套料的综合结构,以确保电缆能符合耐火设计要求。该电缆绝缘采用交联聚乙烯料,填充采用无尘岩棉绳填充,该类材料在高温下不会变硬、变脆,仍能保持良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因此电缆相对柔软,弯曲性能好。本申请中的外护套外还设有阻燃带,保证单根电缆着火时只燃烧一段而不会扩展,防止由于局部电缆着火引起全面着火,且该阻燃带的组分中添加了改性蛭石粉末,改性蛭石粉末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并且使得断裂伸长率有所改善,也增强了阻燃剂与基体材料的粘结能力,提高两者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其最终的力学性能。阻燃带中采用氯化石蜡,硼酸锌,氢氧化铝进行混合,他们都是阻燃剂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三者组合在一起很好的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阻燃效果,增强电缆的阻燃性,延长寿命。本发明阻燃带中使用硼酸锌改性酚醛树脂与溴碳聚氨酯树脂作为新型耐磨材料的基材,控制两者比例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显著提高耐磨性能。本发明阻燃带中采用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在200℃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铝和水,并吸收大量热量,产生的水蒸气可以有效的稀释钢结构表面的可燃性气体和氧气,使其升温缓慢,减慢了燃烧的速度,同时生成的氧化铝膜覆盖在炭化层表面,进一步隔绝氧气,在防火性能中起到重要作用。国内使用较多的防火涂料仍是通过添加大量小分子阻燃剂来达到阻燃的目的,由于大量小分子阻燃剂的添加,降低了材料的耐水性能,且不能保证材料的长期高效阻燃;而本发明阻燃带的溴碳聚氨酯树脂是一种阻燃高分子材料,其用作防火材料的基体树脂解决了防火材料基体树脂的易燃问题,同时溴碳聚氨酯树脂作为有机高分子材料也解决了防火材料中因大量添加阻燃剂致使防火材料耐水、耐候性能不佳、阻燃时效短的缺陷的问题,达到了长期高效的阻燃目的,溴碳聚氨酯树脂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及断裂伸长率,加入到阻燃带的组分中能获得高强度、高模量、高耐磨、耐撕裂的材料,增强了其防火的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了安全性。本发明中采用组合式绕包带,每个绕包带的材料不同,是为了保证该电缆的防火阻燃性、耐腐蚀,柔性等机械性能,没有采用一致材料的绕包带,而是两种不同的材料有利于提高电缆各方面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本发明通过设置降温式绝热层,在高温条件下,会大量吸收热量分解,分解产物又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和氧气,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既能从电缆表面到内部形成温度梯度,又能隔绝电缆内部的氧气进入,阻止火焰曼延,加上金属挡火层和陶瓷隔火层的协同作用,最终使电缆外部750~1000℃的高温传到缆芯能降低到250~350℃。研制了新型绝热降温材料,温度可以长期耐温1320~1600℃,,该材料由在特种高分子材料中填充遇到高温能迅速分解大量水分并膨胀的含结晶水化合物构成,析出的水分附着在电缆表面可以起到隔离空气的作用,挥发的水分起到降温的作用,膨胀的作用则阻止了空气与电缆的进一步接触,起到阻燃隔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火性能。绝热降温材料中采用泡沫类的微孔聚氨酷作为芯部隔热材料,泡沫类芯材不仅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而且还具有低密度、易操作性、板制作过程中无污染等其他绝热芯材不具备的优点;与玻璃纤维复合,扬长避短,增强了绝热性能。经过预加热和加入吸气剂的芯材制成的真空绝热板,其导热系数随时间的的变化很小,导热系数几乎不变,很好的维持在了最初的水平,而未经预处理的芯材,随着时间的变化,导热系数有升高的趋势。本申请中的电缆技术数据如下:耐压试验:3.5u0,5min,不击穿。局部放电试验:1.73u0下,灵敏度等于或优于10pc下,无可检测到的放电。在火焰条件下,施加额定电压,下,燃烧90分钟,电缆能正常通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体,2-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隔热层,6-金属屏蔽层,7-耐火层,8-填充物,9-陶瓷纤维带,10-绝热降温层,11-钢带挡火层,12-隔氧层,13-内护套,14-外护套,15-润滑层,16-绕包层,17-阻燃带。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缆芯,缆芯由三个线芯绞合而成,线芯沿圆周方向紧密排列绞合,线芯由导体1及设置于导体1外的屏蔽层2、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组成,其中:导体1为数个铜芯导体绞合而成,屏蔽层2设置于所述导体1外,绝缘层3设置于屏蔽层2外,绝缘层3外还设有隔热层5,隔热层5外设有绝缘屏蔽层4,绝缘屏蔽层4外绕包有金属屏蔽层6,金属屏蔽层6外设有耐火层7;多个线芯之间填充有填充物8,填充物8采用无尘岩棉绳填充;缆芯外绕包有陶瓷纤维带9,陶瓷纤维带9外设置有绝热降温层10,绝热降温层10外设置有钢带挡火层11,钢带挡火层11外设有隔氧层12,隔氧层12外依次设有内护套13和外护套14,外护套14通过润滑层15包裹于内护套13上,外护套14上分隔均布有数个阻燃带17;隔氧层12与内护套13之间还设有绕包层16,绕包层16由第一绕包层与第二绕包层叠合而成,第一绕包层为第一绕包带为云母带绕包带,第二绕包层为无碱玻璃丝绕包带。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3采用交联聚乙烯制作;屏蔽层2为硅橡胶;金属屏蔽层6采用铜丝编织层或铜带绕包层;耐火层7为陶瓷化硅橡胶带绕包而成;隔氧层12采用陶瓷化硅橡胶材料制成;隔热层5为无卤硅瓷胶。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阻燃带和绝热降温层的成分,具体:阻燃带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15份,溴碳聚氨酯树脂:10份,硼酸锌改性酚醛树脂:15份,云母:1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7份,改性氢氧化镁:5份,氯化石蜡:1份,硼酸锌:3份,氢氧化铝:2份,六甲基环三硅氮烷:2份,玻璃鳞片:1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3份,改性蛭石粉末:1份,硅油:4份,填料:0.5份;填料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y:9%,sc:30%,gd:18%,sm:8%,pr:13%,余量la,为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改性氢氧化镁具体制作如下: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min使其充分水解,在超声分散仪中超声10min再装入喷壶中,将氢氧化镁粉末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用喷壶将水解的溶液喷在氢氧化镁粉末表面,再高速混合15min,取出烘干即可得到改性氢氧化镁。绝热降温层由芯层和隔气层复合而成,其中:芯层包括微孔聚氨酯及玻璃纤维,微孔聚氨酯的孔径为150微米;隔气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聚氨酯粘合剂层、聚乙烯层、金属铝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在高温高频热合形成,厚度大于等于110微米;绝热降温层的制作为:将制备好的芯层切割成方形,在一侧预留处一个圆柱形小孔,然后采用预加热器升温至130摄氏度,预热15min,然后将芯层取出并迅速向圆柱形小孔内添加saes吸气剂,然后访日高阻隔薄膜袋中,待用,将高温高频热合形成隔气层与芯层热压复合即可得到绝热降温层。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阻燃带和绝热降温层的成分,具体:阻燃带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18份,溴碳聚氨酯树脂:13份,硼酸锌改性酚醛树脂:20份,云母:5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10份,改性氢氧化镁:8份,氯化石蜡:3份,硼酸锌:6份,氢氧化铝:4份,六甲基环三硅氮烷:5份,玻璃鳞片:3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5份,改性蛭石粉末:3份,硅油:7份,填料:1份;填料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y:11%,sc:38%,gd:20%,sm:10%,pr:15%,余量la,为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改性氢氧化镁具体制作如下: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0-15min使其充分水解,在超声分散仪中超声15min再装入喷壶中,将氢氧化镁粉末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用喷壶将水解的溶液喷在氢氧化镁粉末表面,再高速混合20min,取出烘干即可得到改性氢氧化镁。绝热降温层由芯层和隔气层复合而成,其中:芯层包括微孔聚氨酯及玻璃纤维,微孔聚氨酯的孔径为150微米;隔气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聚氨酯粘合剂层、聚乙烯层、金属铝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在高温高频热合形成,厚度大于等于110微米;绝热降温层的制作为:将制备好的芯层切割成方形,在一侧预留处一个圆柱形小孔,然后采用预加热器升温至140摄氏度,预热20min,然后将芯层取出并迅速向圆柱形小孔内添加saes吸气剂,然后访日高阻隔薄膜袋中,待用,将高温高频热合形成隔气层与芯层热压复合即可得到绝热降温层。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阻燃带和绝热降温层的成分,具体:阻燃带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氯乙烯:16份,溴碳聚氨酯树脂:12份,硼酸锌改性酚醛树脂:18份,云母:3份,甲基苯基二乙氧基硅烷:8份,改性氢氧化镁:7份,氯化石蜡:2份,硼酸锌:5份,氢氧化铝:3份,六甲基环三硅氮烷:4份,玻璃鳞片:2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4份,改性蛭石粉末:2份,硅油:6份,填料:0.8份;填料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y:10%,sc:35%,gd:19%,sm:9%,pr:14%,余量la,为以上各组分之和为100%;改性氢氧化镁具体制作如下: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13min使其充分水解,在超声分散仪中超声13min再装入喷壶中,将氢氧化镁粉末加入高速混合机中,用喷壶将水解的溶液喷在氢氧化镁粉末表面,再高速混合18min,取出烘干即可得到改性氢氧化镁。绝热降温层由芯层和隔气层复合而成,其中:芯层包括微孔聚氨酯及玻璃纤维,微孔聚氨酯的孔径为150微米;隔气层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高密度聚乙烯层、聚氨酯粘合剂层、聚乙烯层、金属铝层、高密度聚乙烯层在高温高频热合形成,厚度大于等于110微米;绝热降温层的制作为:将制备好的芯层切割成方形,在一侧预留处一个圆柱形小孔,然后采用预加热器升温至135摄氏度,预热18min,然后将芯层取出并迅速向圆柱形小孔内添加saes吸气剂,然后访日高阻隔薄膜袋中,待用,将高温高频热合形成隔气层与芯层热压复合即可得到绝热降温层。实施例1-3中都选择微孔聚氨酯的孔径为150微米,在同一真空度下,不同孔径芯层的导热系数对比如表1所示:表1同一真空度下,不同孔径芯层的导热系数对比孔径(微米)λ[w/(m·k)]1500.00811900.00752300.0132700.0153100.021从表1可以看出,平均孔径为150一310微米的开孔聚氨醋材料,其λ低于0.013w/(m.k),可满足隔热要求,所以本申请中采用150微米的聚氨酯性能更好。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