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365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架空线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架空线遭雷击后会产生工频续流,所谓工频续流,就是架空线遭到雷击后,架空线与金属横担之间就产生雷电弧,此雷电弧生存时间很短,但它形成了架空线与横担之间的导电通道,使架空线的电源发生对地(横担)短路,此短路电流称为工频续流(是继雷电流之后的工频电流),对工频续流而言,横担或电杆接地电阻越大,工频续流越小,越容易断流。

专利文献cn201000796y公开了一种防雷支柱绝缘子,主要由绝缘护罩、夹线铝合金金具、复合绝缘子、引弧棒和下钢脚等组成。其主要特点:(1)雷击发生时,引弧棒和下钢脚之间引起伞络放电,形成短路通道,接续的工频电弧移动到引弧棒和下钢脚之间燃烧,以保护导线免于烧伤。因引弧棒绕开伞裙并调节至最佳放电间隙,放电效果更好,并防止烧坏绝缘子伞裙。但是该种防雷支柱绝缘子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引弧棒和下钢脚的放电点外露,容易累积污垢,影响放电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放电间隙内置的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把形成放电间隙的上导电棒和下导电棒置于绝缘子的腔体中,可以保证放电点的清洁,从而保证了放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并减少了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绝缘子的一种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标记为:绝缘壳体1,腔体11,金属盖12,通孔121,瓷肚13,伞盖14,泄气孔15,夹线金具2,上导电棒3,下导电棒4,安装部41,放电块5,块体51,螺孔511,放电球部5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防雷支柱绝缘子)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具有腔体11的绝缘壳体1、设置在绝缘壳体顶端上的用于和架空线缆电连接的夹线金具2、和夹线金具电连接的上导电棒3以及用于和上导电棒形成放电间隙的下导电棒4。

上导电棒的底端和下导电棒的顶端各设有一个放电块5,该两个放电块分别位于所述腔体的上部和下部,放电间隙位于腔体的中部。

放电块包括设有螺孔511的块体51和从块体上凸出形成的至少一个放电球部52,本实施例是设有两个放电球部;放电块的块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设置在上导电棒的底端或下导电棒的顶端上。雷击发生时,雷击电流在两个放电块的放电球部之间释放。

绝缘壳体的上下两端各设有一个金属盖12,各金属盖通过滚压方式固定设置在相应的一端上;各金属盖的中心处设有通孔121,上导电棒和下导电棒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设置在相应一个通孔中。

绝缘壳体采用陶瓷制成,绝缘壳体的中部设有球形瓷肚13,瓷肚的上部设有外凸形成的用于遮挡瓷肚的伞盖14,瓷肚的壁体上设有多条连通腔体的泄气孔15;当雷击电流释放时,腔体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从泄气孔中排出。

上导电棒的上端向上伸出相应的金属盖和夹线金具电连接。

下导电棒的下端向下伸出相应的金属盖作为固定设置在横担上的安装部41。

所述上导电棒和下导电棒位于同一直线上。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架空线路的绝缘子,包括具有腔体的绝缘壳体、上导电棒以及用于和上导电棒形成放电间隙的下导电棒;放电间隙位于腔体中。本发明把形成放电间隙的上导电棒和下导电棒置于绝缘子的腔体中,可以保证放电点的清洁,从而保证了放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并减少了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毛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毛金霞
技术研发日:2017.08.26
技术公布日:2017.1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