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尾部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271发布日期:2019-03-05 19:33阅读:1771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其尾部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尾部附件。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一般通过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实现与线缆的固定连接,现有的用于连接屏蔽线缆的电连接器尾部附件一般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壳体,导电壳体内设置用于固定线缆屏蔽层的屏蔽层固定结构,屏蔽层固定结构与导电壳体通过两者的接触面实现导电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线缆屏蔽层与屏蔽层固定结构固定并导电连接,从而将线缆屏蔽层与连接器导通实现屏蔽功能。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缺点是:导电壳体由导电材料制成,其本身的耐腐蚀性能较差,在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例如使用在海洋环境下,盐雾较大,导电壳体的表面容易腐蚀,大大降低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性能强的电连接器尾部附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包括导电壳体,导电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屏蔽层的屏蔽层固定结构,所述导电壳体的表面镀设有非导电镀层,非导电镀层在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处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配合处设有用于实现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导电连接的空白区域。该设计方式在不影响导电壳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导电配合实现屏蔽功能的基础上,在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壳体的表面镀设非导电镀层,利用非导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大大提高导电壳体的耐腐蚀性,进而提高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耐腐蚀性,增加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和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空白区域处镀设有导电镀层。该设计改善了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配合面处的导电性能,提高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层固定结构包括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将线缆的屏蔽层夹紧在两者的配合面之间的承压环和屏蔽圈,承压环和屏蔽圈至少一个与导电壳体导电配合。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触指,所述屏蔽圈通过弹性触指与导电壳体导电配合。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3或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承压环和屏蔽圈两者之间的配合面为圆锥面。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3或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尾部附件,所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包括导电壳体,导电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线缆屏蔽层的屏蔽层固定结构,所述导电壳体的表面镀设有非导电镀层,非导电镀层在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处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配合处设有用于实现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导电连接的空白区域。该设计方式在不影响导电壳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导电配合实现屏蔽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非导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大大提高导电壳体的耐腐蚀性,进而提高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耐腐蚀性,增加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和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2是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空白区域处镀设有导电镀层。该设计改善了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配合面处的表面性能,提高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的接触可靠性。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层固定结构包括沿轴向方向设置的、用于将线缆的屏蔽层夹紧在两者的配合面之间的承压环和屏蔽圈,承压环和屏蔽圈至少一个与导电壳体导电配合。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4是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触指,所述屏蔽圈通过弹性触指与导电壳体导电配合。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5是在技术方案3或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承压环和屏蔽圈两者之间的配合面为圆锥面。

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6是在技术方案3或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具体实施例1中屏蔽圈与导电壳体配合面处的局部结构图;

图中:1、进线密封件;11、环形凸起;2、线缆罩;3、导电壳体;4、垫片;5、内套密封件;6、承压环;7、屏蔽圈;8、弹性触指;9、线缆夹;10、压环;12、外套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尾部附件与连接器其他部位连接的一端为前端,用来插接线缆的一端为后端或尾端。

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1,包括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壳体3,导电壳体3的后端螺纹连接有线缆罩2,线缆罩2上设有线缆夹9,导电壳体3内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压环10、外套密封件12、屏蔽圈7、承压环6、内套密封件5以及垫片4,垫片4的前端面与导电壳体3内侧台阶面挡止配合,线缆罩2在连接过程中通过压环10将外套密封件12、屏蔽圈7、承压环6、内套密封件5、垫片4在轴向方向上压紧,其中,外套密封件12由硬度较高的橡胶圈制成,外套密封件12在压紧过程中实现导电壳体3与线缆外套之间的密封;承压环6和屏蔽圈7构成屏蔽层固定结构,两者的配合面为圆锥面,两者在压紧过程中将线缆屏蔽层夹紧固定在两者的配合面之间从而实现屏蔽层固定结构与屏蔽层之间的可靠连接,屏蔽圈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触指8,屏蔽圈7通过弹性触指8实现与导电壳体3在径向方向的可靠接触,屏蔽圈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用于在不减小屏蔽圈前后端顶压配合面面积的基础上增大屏蔽圈内部空间的环形凹槽;内套密封件5为内周面为波浪形的锯齿状密封圈,内套密封件的硬度低于外套密封件的硬度,在压紧过程中用于实现导电壳体3与线缆内套之间的密封。

导电壳体3的后端套设有用于将导电壳体后端密封的进线密封件1,线缆罩2及其上的线缆夹9位于进线密封件1的内部,进线密封件包括前端用于与连接器导电壳体连接的连接部和后端从前至后逐渐缩小的锥状收紧部,连接部的内表面和锥状收紧部的内、外表面上均设置有环形凸起11。

此外,导电壳体3在制造时,先在导电壳体3的表面镀设非导电镀层,之后除去导电壳体3与连接器壳体的局部导电配合面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的局部导电配合面处的非导电镀层,使非导电镀层在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配合处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配合处设有用于实现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导电连接的空白区域。之后在这些空白区处通过二次电镀镀设导电镀层。通过该制造方式,使导电壳体除去与连接器壳体的局部导电配合面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的局部导电配合面的剩余表面均由非导电镀层包裹,在不影响导电壳体与其他结构之间的导电配合实现屏蔽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非导电镀层的耐腐蚀性,大大提高导电壳体的耐腐蚀性,进而提高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耐腐蚀性,增加电连接器尾部附件和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连接器尾部附件上设置有用于将线缆罩2保护在内的进线密封件1、实现导电壳体3与线缆外套之间密封的外套密封件12、实现导电壳体3与线缆内套之间密封的内套密封件5,在密封过程中雨水直接聚集在最外层密封结构处,即使在长时间使用后雨水渗入该密封结构内部,该层密封结构内还有对雨水进行阻挡的第二道密封结构,从而大大提高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密封性,实现电连接器尾部附件与线缆之间的可靠密封。

屏蔽层固定结构设置两个轴向设置的承压环6和屏蔽圈7,承压环6和屏蔽圈7将线缆屏蔽层夹紧实现线缆屏蔽层与屏蔽层固定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屏蔽圈7通过其周向设置的弹性触指8与导电壳体3导电接触,实现屏蔽层固定结构与导电壳体3之间的可靠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在轴向和径向方向上同时保证屏蔽层与导电壳体3之间的导电连接。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电壳体与连接器壳体的局部导电配合面和与屏蔽层固定结构的局部导电配合面处在除去非导电镀层后不镀设导电镀层,或者在镀设非导电镀层时避开这些局部导电配合面,这样直接通过导电壳体的表面与连接器壳体和屏蔽层固定结构导电配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承压环的外周面也与导电壳体导电接触;或者,承压环的外周面与导电壳体导电接触,而屏蔽圈不与导电壳体导电接触。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4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承压环和屏蔽圈的配合面为与轴线垂直的平面。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5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套密封件和外套密封件只设置一处。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6与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套密封件和外套密封件的硬度相同。

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具体实施例,其具体结构与上述一种电连接器各实施例中电连接器尾部附件的具体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