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723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座(固定插座或移动插座)和插头,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当小孩有意或无意地将手指伸入插座时容易遭受电击;或者当插拔插头时,因插头的插片过长,在插片与插座的导电触点接通的状态下,手指因无意触碰到插片容易遭受电击。插头与插座配合过紧容易造成插座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消除了现有插座和插头的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插座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包括接线端子、插座导电触点、导通装置和外壳;所述接线端子和导通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仅在第一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实现与导通装置一端的接触;所述插座导电触点仅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实现与导通装置另一端的接触;当且仅当导通装置同时接触接线端子和插座导电触点时,插座导电触点带电。

由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在未使用状态下,只有接线端子带电,且接线端子隐藏于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壳体内,则不存在被使用者接触而导致使用者遭受电击的可能。

由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仅在同时存在第一磁性吸附力和第二磁性吸附力的条件下,才能使插座导电触点带电。而日常生活中,很难偶然地满足上述条件,所以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很安全。当小孩有意或无意地触碰到插座导电触点时,因所述插座导电触点并不带电,所以小孩不会遭受电击。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还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使磁性体伸入,磁性体用于提供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力。

优选的,所述导通装置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于所述定位孔的底部的下方;第一导电片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所述接线端子位于第一导电片另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一导电片在第一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绕支点旋转,使第一导电片另一端与接线端子接触;所述第一导电片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导电片复位的第一复位件,第一导电片复位时,第一导电片另一端与接线端子的接触断开;

所述第二导电片位于插座导电触点的下方;第二导电片上设置有第二磁性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片可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向插座导电触点移动,以实现第二导电片与插座导电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导电片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二导电片复位的第二复位件,第二导电片复位时,第二导电片与插座导电触点的接触断开;

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一,第一导电片另一端与接线端子接触时,所述弹簧一被拉伸;所述第二复位件为弹簧二,第二导电片与插座导电触点接触时,弹簧二被拉伸。

优选的,所述导通装置为一个导电杆件;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导电杆件一端的侧边,所述接线端子可在第一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向所述导电杆件移动,以实现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件一端接触;所述插座导电触点位于所述导电杆件另一端的上方,所述导电杆件可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向插座导电触点移动,以实现导电杆件另一端与插座导电触点接触;

所述接线端子上设置有第三磁性结构,和用于使接线端子复位的第三复位件;接线端子复位时,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件一端的接触断开;

所述导电杆件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磁性结构,和用于使导电杆件复位的第四复位件,导电杆件复位时,导电杆件另一端与插座导电触点的接触断开;

所述第三复位件为弹簧三,接线端子与导电杆件一端接触时,所述弹簧三被拉伸;所述第四复位件为弹簧四,导电杆件另一端与插座导电触点接触时,所述弹簧四被拉伸。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底部设置有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被磁性体磁化后,提供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力。软磁材料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当磁性体退出定位孔后,固定座立即退磁,使接线端子与导通装置一端的接触断开。且由于固定座由软磁材料制成,则固定座与插入定位孔的磁体材料相互吸引,避免磁性体意外脱落。具体表现为,固定座吸引磁性新型安全插头上的具有磁性的定位柱,避免磁性新型安全插头与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之间的意外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的孔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孔口的柔性片体;所述柔性片体在外力作用下可向下挠曲,并打开孔口。片体的设置用于阻挡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定位孔,防止定位孔底部的固定座上沉积灰尘,避免影响磁化效果。

优选的,插座导电触点用于与插头导电触点接触的一端为内凹的半球面;所述插座导电触点由弹性导电材料制成,且表面设置有导电涂层;插座导电触点上方设置有绝缘弹性遮挡片。通过将接触面设计为半球面,使接触面的面积更大,利于降低接触电阻。当插头导电触点插入时,插头导电触点将绝缘弹性遮挡片撑开;插头导电触点拔出时,绝缘弹性遮挡片复位,将插座导电触点封闭,进一步提高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火线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与零线所对应的接线端子之间并联有指示灯。指示灯的设置用于指示火线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的带电状态,当火线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带电时,指示灯亮;否则指示灯不亮。

为了消除插头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头,包括定位柱与插头导电触点;所述插头导电触点的长度小于定位柱的长度;述定位柱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所述插头导电触点处设置有第五磁性结构,用于提供第二磁性吸附力。

当插拔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时,所述定位柱仅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而并不用于实现电力传输,则所述定位柱始终不带电,进而不存在电击使用者的安全隐患;而所述插头导电触点虽然用于实现电力传输,然而由于插头导电触点的长度短,所以在插拔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期间,插头导电触点不会同时与人体和插座导电触点接触,进而也不存在电击使用者的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第五磁性结构为环形磁体,且围绕插头导电触点设置。

优选的,所述插头导电触点由弹性导电材料制成,且表面设置有导电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在未使用状态下,只有接线端子带电,且接线端子隐藏于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壳体内,则不存在被使用者接触而导致使用者遭受电击的可能。

由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仅在同时存在第一磁性吸附力和第二磁性吸附力的条件下,才能使插座导电触点带电。而日常生活中,很难偶然地满足上述条件,所以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很安全。

2、由于所述定位柱仅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而并不用于实现电力传输,则所述定位柱始终不带电,进而不存在电击使用者的安全隐患;而所述插头导电触点虽然用于实现电力传输,然而由于插头导电触点的长度短,所以在插拔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期间,插头导电触点不会同时与人体和插座导电触点接触,进而也不存在电击使用者的安全隐患。

3、由于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的目的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的配合并非用于实现电力传输,则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无需紧密的摩擦接触,则解决了现有插座和插头因插拔摩擦力大,而易损坏插座的问题。

4、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还具有导电指示的功能,当插座导电触点带电时,指示灯点亮。指示灯的设置避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故障时对使用者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第一种外观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第二种外观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第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导通装置。

图7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第二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导通装置。

图中标号说明:

10-接线端子;20-插座导电触点;30-导通装置;3010-第一导电片;3011-第二导电片;3012-导线;3013-第一磁性结构;3014-弹簧一;3015-第二磁性结构;3016-弹簧二;3017-导电杆件;3018-第三磁性结构;3019-弹簧三;3020-第四磁性结构;3021-弹簧四;40-外壳;50-定位孔;60-定位柱;70-插头导电触点;71-第五磁性结构;80-电源线;81-火线;82-零线;83-指示灯;90-固定座;91-柔性片体;92-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和图5、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和插头。

(一)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包括接线端子10、插座导电触点20、导通装置30和外壳40。所述接线端子10的一端与电源线80连接;所述接线端子10位于所述外壳40的内部,接线端子10始终带电。当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与接线端子10接通时,插座导电触点20才带电;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用于与插头导电触点70接触,进而实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与磁性新型安全插头之间的电力传输。

所述导通装置30位于所述外壳40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10的另一端仅在第一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实现与导通装置30一端的接触;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的一端仅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实现与导通装置30另一端的接触;当且仅当导通装置30同时接触接线端子10和插座导电触点20时,才使得插座导电触点20与接线端子10接通,进而使插座导电触点20带电。

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还包括定位孔50,所述定位孔50用于使磁性体伸入,磁性体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如图3和图6,所述导通装置30包括第一导电片3010和第二导电片3011,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和第二导电片3011通过导线3012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设置于所述定位孔50的底部的下方,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能以外壳40内的某一点为支点旋转。第一导电片3010一端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3013;所述接线端子10位于第一导电片3010另一端的下方。

所述第一磁性吸附力吸引第一磁性结构3013,使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绕支点旋转。第一导电片3010的设置有第一磁性结构3013的一端抬升;第一导电片3010的另一端下降,并与其下方的接线端子10接触导通。

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上还设置有用于使第一导电片3010复位的第一复位件,第一导电片复位时,第一导电片另一端与接线端子的接触断开。作为举例,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弹簧一3014。所述弹簧一30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片3010,另一端固定。当第一导电片3010另一端与接线端子10接触时,弹簧一3014被拉伸。

所述第二导电片3011位于插座导电触点20的下方;第二导电片上3011设置有第二磁性结构3015,第二磁性结构3015用于被第二磁性吸附力吸引。第二导电片3011与弹簧二3016的一端连接,弹簧二3016的另一端固定,由于弹簧二3016可拉伸,使所述第二导电片3011可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向插座导电触点20移动,以实现第二导电片3011与插座导电触点20接触。同时弹簧二3016可作为第二复位件,用于使第二导电片3011复位。当第二导电片3011与插座导电触点20接触时,所述弹簧二3016被拉伸。

(二)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包括定位柱60与插头导电触点70。所述插头导电触点70的长度小于定位柱60的长度,所述插头导电触点70的个数为两个或三个,且插头导电触点70围绕定位柱60布置。所述定位柱60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所述插头导电触点70处设置有第五磁性结构71,用于提供第二磁性吸附力。作为举例,所述第五磁性结构71为环形磁体,且围绕插头导电触点70设置。

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配合使用时,定位柱60插入定位孔50中,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使接线端子10与导通装置30一端接触。第五磁性结构71接近磁性新型安全插座时,用于提供第二磁性吸附力,使导通装置30另一端与插座导电触点20接触。此时导通装置30同时与接线端子10和插座导电触点20接触,使得插座导电触点20带电。当插头导电触点70接触插座导电触点20后,实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与磁性新型安全插头的电力传输。

由于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仅在同时存在第一磁性吸附力和第二磁性吸附力的条件下,才能使插座导电触点20带电。而日常生活中,除了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头能满足上述条件,几乎难以遇到其他情况能使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意外带电,所以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很安全。

为了降低插座导电触点20与插头导电触点70之间的接触电阻,在本实施例中,技术特征做以下的补充:

1、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与插头导电触点70均由弹性导电材料制成,且表面均设置有导电涂层。

2、将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与插头导电触点70之间的接触面设计为半球面;且插座导电触点20为内凹的半球面,插头导电触点70为外凸的半球面;内凹半球面的半径稍小于外凸半球面的半径,则外凸半球面与内凹半球面之间的挤压接触更紧密。

为了消除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因复位件失效,而导致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在未使用期间接通所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本实施例中,技术特征做以下的补充:

1、所述火线81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20与零线82所对应的接线端子10之间并联有指示灯83。指示灯83的设置用于指示火线81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20的带电状态,当火线81所对应的插座导电触点20带电时,指示灯83亮,用于提醒使用者。

2、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上方设置有绝缘弹性遮挡片。当插头导电触点70插入时,插头导电触点70将绝缘弹性遮挡片撑开;插头导电触点70拔出时,绝缘弹性遮挡片复位,将插座导电触点20封闭。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所有技术特征。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的举例,所述导通装置30为一个导电杆件3017。所述接线端子10位于所述导电杆件3017一端的侧边。所述接线端子10上设置有第三磁性结构3018,第三磁性结构3018用于被第一磁性吸附力吸引。接线端子10通过弹簧三3019与电源线80连接,由于弹簧三3019可拉伸,使所述接线端子10在第一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可向所述导电杆件3017移动。同时所述弹簧三3018可作为第三复位件,用于使接线端子10复位。当第一磁性吸附力撤走后,弹簧三3018的拉力使接线端子10复位,进而使接线端子10与导电杆件3017一端的接触断开。

所述插座导电触点20位于所述导电杆件3017另一端的上方。所述导电杆件3017上设置有第四磁性结构3020,第四磁性结构3020用于被第二磁性吸附力吸引。导电杆件3017与弹簧四3021的一端连接,弹簧四3021的另一端固定,由于弹簧四3021可拉伸,使所述导电杆件3017可在第二磁性吸附力的作用下向插座导电触点20移动。同时弹簧四3021可作为第四复位件,用于使导电杆件3017复位。当第二磁性吸附力撤走后,弹簧四3021的拉力使导电杆件3017复位,进而使所述导电杆件3017另一端与插座导电触点20的接触断开。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性新型安全插座,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述的所有技术特征。此外,所述磁性新型安全插座的定位孔50底部设置有由软磁材料制成的固定座90,所述固定座90下方还设置有绝缘层92。

所述固定座90有以下两个作用:

1、且由于固定座90由软磁材料制成,则固定座90与插入定位孔50的定位柱60相互吸引,避免定位柱60意外脱落,进而避免了磁性新型安全插头与磁性新型安全插座之间的意外分离。

2、软磁材料易于磁化,当定位柱60插入定位孔50中后,将所述固定座90磁化,此时固定座90也可用于提供第一磁性吸附力。且软磁材料易于退磁;当定位柱60退出定位孔50后,固定座90立即退磁,使接线端子10与导通装置30一端的接触断开。

为了阻挡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定位孔50,进而防止定位孔50底部的固定座90上沉积灰尘,避免影响磁化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孔50的孔口处设置有用于封闭孔口的柔性片体91;所述柔性片体91在外力作用下可向下挠曲,并打开孔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